Workflow
毛利率
icon
搜索文档
汇川技术(300124.SZ):2025年三季报净利润为42.5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09:5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16.63亿元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42.54亿元 [1]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39.31亿元 [1] - 公司摊薄每股收益为1.58元 [3] 盈利能力与效率 - 公司最新毛利率为29.27%,较上季度减少0.9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1.75个百分点 [3] - 公司最新ROE为12.37%,较去年同期减少0.29个百分点 [3] - 公司最新总资产周转率为0.51次 [3] - 公司最新存货周转率为2.90次 [3] 资本结构与股东情况 - 公司最新资产负债率为46.76% [3] - 公司股东户数为15.35万户 [3] - 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为13.84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51.15% [3] - 前两大股东为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7.91%)和深圳市汇川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7.2%)[3]
东材科技(601208.SH):2025年三季报净利润为2.8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09:50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8.03亿元,归母净利润2.83亿元 [1] -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3.65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22亿元 [1] - 公司摊薄每股收益为0.31元 [3] 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最新毛利率为16.15%,较上季度减少0.33个百分点 [3] - 公司最新ROE为4.70%,较去年同期减少0.44个百分点 [3] 资产与运营效率 - 公司最新资产负债率为45.35% [3] - 公司最新总资产周转率为0.35次,存货周转率为6.81次 [3] 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户数为5.23万户,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为3.55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34.89% [3] - 前两大股东为高金技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7.9%)和高金富恒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15%) [3]
中材国际(600970.SH):2025年三季报净利润为20.74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0.68%
新浪财经· 2025-10-24 09:50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329.9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67亿元,同比增长3.99%,实现连续5年上涨 [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0.7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93.84万元,同比增长0.68%,实现连续5年上涨 [1]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6.29亿元 [1] - 公司摊薄每股收益为0.79元 [3] 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最新毛利率为17.18%,较上季度提升0.46个百分点 [3] - 公司最新ROE为9.36% [3] 资产与运营效率 - 公司最新资产负债率为60.73%,较上季度减少0.74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0.31个百分点 [3] - 公司最新总资产周转率为0.55次 [3] - 公司最新存货周转率为9.38次,较去年同期增加0.55次,同比增长6.29%,实现连续2年上涨 [3] 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户数为6.30万户 [3] - 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为17.09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65.17% [3] - 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1.2% [3]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5.7% [3]
汇源通信(000586.SZ):2025年三季报净利润为1476.3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4 09:50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61亿元人民币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76.34万元人民币 [1]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64.31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摊薄每股收益为0.08元人民币 [3] 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最新毛利率为33.88% [3] - 公司最新净资产收益率为4.36% [3] 资产与运营效率 - 公司最新资产负债率为43.66%,较去年同期上升5.94个百分点 [3] - 公司最新总资产周转率为0.61次 [3] - 公司最新存货周转率为2.94次 [3] 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总户数为1.64万户 [3]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8959.61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46.32% [3] - 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北京鼎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14.1%、广州蕙富骐骥投资合伙企业持股13.7%、泉州市晟辉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00% [3]
MSC Industrial Direct (MSM) - 2025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0-23 21: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四季度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2.7%,超出预期,主要受核心客户恢复增长和公共部门持续强劲的推动 [10] - 第四季度价格因素贡献了170个基点的同比增长和90个基点的环比增长,公司在6月底采取了广泛的低个位数定价行动 [10] - 第四季度毛利率为40.4%,同比下降和环比均下降60个基点,主要受关税驱动的采购成本上升影响 [11] - 第四季度报告运营费用约为3.06亿美元,调整后运营费用同比增加约800万美元至3.05亿美元,但占销售额百分比保持平稳 [12] - 第四季度报告运营利润率为8.6%,去年同期为9.5%;调整后运营利润率为9.2%,同比下降70个基点,但比预期高端高出20个基点 [12] - 第四季度GAAP每股收益为1.11美元,去年同期为0.99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09美元,同比增长近6%,去年同期为1.03美元 [13] - 2025财年日均销售额同比下降1.3%,主要受上半年销量疲软和轻微外汇逆风影响,部分被60个基点的正面价格和上年收购的遗留效益所抵消 [17] - 2025财年毛利率为40.8%,同比下降40个基点,原因包括负面的价格成本和客户组合 [18] - 2025财年调整后运营利润率同比下降230个基点;GAAP每股收益为3.57美元,调整后为3.76美元,去年同期分别为4.58美元和4.81美元 [20] - 2025财年自由现金流转换率为122%,超过年度目标;第四季度自由现金流为5800万美元,占净收入的104% [20] - 净债务约为4.3亿美元,约为EBITDA的1.1倍 [20]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核心客户日均销售额在第四季度同比增长4.1%,由价格和销量共同驱动 [23] - 全国客户日均销售额同比下降0.7%,但环比改善略高于1%;前100名客户中只有44家在当季实现增长 [23] - 公共部门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8.5%,环比增长10%;尽管政府停摆影响10月销售转负,但被视为暂时性影响 [23] - 自动售货机安装数量同比增长10%或环比增长3%,超过29,600台;自动售货日均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19% [25] - 植入项目数量为411个,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3%;拥有植入项目的客户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11%,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0% [25] - 现场销售人员锁定的客户地点接触数量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环比实现中个位数增长,且销售人员数量减少 [26] - 第四季度网络日均销售额同比转为低个位数增长;直接流量和转化率等关键绩效指标趋势类似改善 [2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航空航天领域保持强劲,而过去两年特别疲软的重型设备和农业等终端市场至少趋于稳定 [15] - 重型卡车等领域仍然存在明显的疲软 [15] - 公共部门表现持续强劲,但受政府停摆影响,10月增长转为负值 [23][33] - 全国客户在9月和10月转为正增长 [73]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三大优先事项是维持高触达解决方案的势头、重新激发核心客户活力以及优化服务成本 [6] - 高触达解决方案(包括自动售货和植入)继续保持强劲表现 [7] - 为重新激发核心客户,公司实施了四项举措:调整公开网络定价、升级电子商务体验、加速营销努力和优化销售覆盖 [7] - 在优化服务成本方面取得进展,供应链生产力改进有望带来1000万至1500万美元的年化节省 [8] - 公司加强了领导团队,任命了新的销售高级副总裁和客户体验高级副总裁 [30][31] - 新任CEO将于1月1日上任,重点将放在价值创造、维持增长势头和平衡资本分配策略上 [43] - 未来重点领域包括加强文化、执行组织变革以推动销售卓越和客户体验、以及通过运营系统提高生产力和一致性 [4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经营环境被描述为稳定,部分领域有所改善,但不确定性仍然存在 [14] - 关税已从可能性变为现实,导致许多业务领域出现显著的价格通胀;客户通常理解涨价,但需要提供抵消性成本节约措施 [14] - 供应商描述某些严重依赖中国或受中国影响的原材料持续面临成本压力,如果持续可能导致未来几个月进一步通胀 [15] - 公司日均销售额再次超过工业生产指数,得益于核心客户表现改善和公共部门强劲 [16] - 积极趋势延续至2026财年前几个月,9月日均销售增长率进一步上升至5%,10月预计增长4%-5%,尽管受政府停摆影响 [13] - 展望2026财年第一季度,预计日均销售额同比增长3.5%至4.5%,范围取决于政府停摆是否持续整个季度;预计调整后运营利润率在8%至8.6%之间 [33] - 预计2026财年折旧摊销成本约为9500万至1亿美元,同比增加约500万至1000万美元;资本支出为1亿至1.1亿美元;税率在24.5%至25.5%之间;自由现金流预计约为净收入的90% [34] - 超出第一季度,在中个位数收入增长下,预计增量利润率约为20% [3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2025财年回购了约496,000股股票,并结合季度股息(本月增加约2%),共向股东返还2.29亿美元 [22] - CEO埃里克·格什温将过渡为董事会非执行副主席,总裁马丁娜·麦凯萨克将于1月1日接任CEO [38][39] - 永久CFO的招聘正在进行中,预计在未来一两个季度内填补该职位 [32]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毛利率中30个基点的负面价格成本差异以及供应商涨价通知 [49] - 该情况不寻常,即使在新冠疫情后的通胀期也属历史性;在6月中旬至8月期间吸收的通胀超过了2022年新冠疫情后9个月的总和 [50][53] - 价格实现符合预期,贡献了170个基点;成本方面因供应商涨价集中、通知期压缩、销量增加和直运订单组合等因素而高于计划 [52][53] - 公司已在第一季度采取定价行动,毛利率正在从第四季度水平恢复,预计季度末状况将大幅改善 [54][55] 问题: 关于中个位数收入增长和20%增量利润率的预期,特别是毛利率和SG&A占比 [56][57] - 预计在整个周期内实现价格成本稳定,并通过加速增长和利用成本结构来改善;第一季度增量利润率预计为十几,年内逐步提升 [58][59] - 在中个位数增长和毛利率保持稳定的假设下,运营费用预计增加3000万至4000万美元,公司对实现该目标感到满意 [60] 问题: 关于销售效率关键绩效指标(客户接触、每日每代表销售额)改善的原因和阶段 [66] - 改善处于第三阶段,已采取初步步骤;新的销售管理流程关注领先和滞后指标,重点是增加客户接触频率和衡量每日每代表销售额 [67] - 第一步是良好的区域设计,确保销售代表指向正确潜力;将继续优化 [68] 问题: 关于如何解析宏观环境与公司自身努力对业绩的影响 [70] - 环境稳定但存在不确定性;部分重要终端市场(如重型机械、农业)趋于稳定,航空航天强劲,重型卡车等领域仍疲软 [71][72] - 全国客户在9月和10月转为正增长;核心客户的改善更多归因于自身举措(如网站升级、营销),而非宏观因素 [73][74] - 核心客户连续五个月同比增长,而MBI指数仍低于50,显示自身努力的效果 [75] 问题: 关于2026年定价前景,是否意味着超过5个点的涨价 [80] - 定价前景不确定,公司意图是应对通胀;6月采取了低个位数涨价,第一季度另有低个位数涨价,总计约4%;必要时会采取进一步定价行动 [81][82] 问题: 关于SG&A增长3000万至4000万美元的构成,数字投资和营销投资是否趋于平稳 [83] - SG&A增长反映了可变费用、正常通胀、投资支出以及生产力节约;数字投资趋于平稳,但营销投资在第一季度增加,因为回报率高 [84] - 营销投资将根据回报情况灵活调整 [106] 问题: 关于供应商进一步涨价(如钨价)时转嫁给客户的难度 [87] - 目前价格实现良好,公司不担心以建设性方式转嫁;正与客户合作优化成本 [88] - 关税的间接影响开始体现在某些原材料(如钨)上,若通胀持续,预计供应商会进一步涨价,但公司有信心转嫁,前提是保持透明并为客户带来生产力 [89][90][91][92] 问题: 关于政府停摆对业务的迄今影响 [93] - 公共部门第四季度和9月增长强劲,10月因停摆出现软化;对毛利率的混合影响预计不超过10个基点 [94] - 增长指引范围考虑了停摆是否持续整个季度;停摆结束后预计恢复,公司预计市场份额捕获将继续 [95][96] 问题: 关于期末报告员工人数下降的原因和2026财年人力展望,以及营销支出水平 [100] - 公司成本结构相对于业务规模过高,正通过加速增长和优化工作流程来改善;销售队伍进行了优化,淘汰了表现不佳者,以更少人员更有效地覆盖客户 [101][102][103] - 营销支出水平将根据回报情况灵活调整;第一季度水平高于2025财年,若回报持续将增加投资 [105][106] 问题: 关于政府停摆影响的具体领域,特别是联邦 exposure [107][108] - 政府业务 exposure 约为总业务的2%-3%,更多偏重于军事和国防;10月的下滑主要出现在联邦政府部分领域,某些领域下降50%-60%,但非全面性,且无市场份额损失迹象 [109][110] 问题: 关于不同产品类别(金属加工、MRO、自有品牌)的涨价情况 [111] - 通胀主要集中在源自中国或由钢材制造的产品上,例如紧固件和OEM业务;安全产品等类别若采购自亚洲/中国也会受影响;部分自有品牌(如美国制造的切削工具)受到屏蔽 [111][112][113] 问题: 关于直运订单的销售占比和主要产品类型 [119] - 直运订单占比为少数,但近年来随着客户渗透加深(如植入项目、公共部门关系)而增长;产品多为MRO产品而非金属加工产品;第四季度公共部门业务环比显著增长与此相关 [120][121] - 直运未来不被视为毛利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124] 问题: 关于回流是否带来益处,金属加工车间是否乐观 [125][127] - 若回流指新工厂建设,则未观察到;若指现有全球制造商将生产转移至美国,则有切实数据点;金属加工车间对此仍有乐观情绪,但尚未体现在数据上 [125][128] - 汽车等领域将更多产能转移到美国,随着实现,乐观情绪会渗透到车间 [129]
伟思医疗(688580.SH):2025年三季报净利润为1.0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10-23 06:23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3.26亿元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02亿元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4亿元 [1] 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最新毛利率为66.86% [3] - 公司最新摊薄每股收益为1.07元 [3] - 公司最新净资产收益率为6.16% [3] 资产与运营效率 - 公司最新资产负债率为9.06%,较上季度提升0.11个百分点 [3] - 公司最新总资产周转率为0.18次 [3] - 公司最新存货周转率为2.56次 [3] 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总户数为8098户 [3]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数量为6635.2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69.28% [3] - 第一大股东王志愚持股比例为39.40%,第二大股东胡平持股比例为16.40% [3]
铂科新材:2025年三季报净利润为2.9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08:45
财务业绩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3.01亿元 [2]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94亿元 [2]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3.14亿元 [2] 盈利能力指标 - 公司最新毛利率为40.53%,较去年同期毛利率减少0.11个百分点 [4] - 公司最新ROE为10.13%,较去年同期ROE减少2.92个百分点 [4] - 公司较去年同报告期摊薄每股收益基本持平,同比较去年同期下降0.22% [4] 资产与运营效率 - 公司最新资产负债率为23.19%,较去年同期资产负债率增加1.08个百分点 [4] - 公司最新总资产周转率为0.38次,较去年同期减少0.08次,同比下降17.77% [4] - 公司最新存货周转率为3.62次 [4] 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户数为2.02万户 [4] - 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为1.64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56.75% [4] - 第一大股东深圳市摩码新材料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22.49% [4]
长城科技:2025年三季报净利润为2.1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09:09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94.4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68% [1] - 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15亿元 [1] - 公司毛利率为4.20% [4] - 摊薄每股收益为0.38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8.24% [5] 现金流与资产效率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82亿元 [1] - 总资产周转率为1.41次,较去年同期下降6.56% [5] - 存货周转率为11.71次,较去年同期下降8.56% [5] - 净资产收益率(ROE)为8.94% [4] 资本结构与负债 - 最新资产负债率为64.96%,较上季度增加1.0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增加3.26个百分点 [3] 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总户数为2.78万户 [5] - 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比例为60.53%,持股数量为1.25亿股 [5] - 主要股东为湖州长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25.06%)、顾林祥(持股18.75%)和沈宝珠(持股14.54%) [5]
春风动力(603129):归母净利润同比+11%,全地形车需求向好
东吴证券· 2025-10-20 20:35
投资评级 - 对春风动力维持“买入”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春风动力为国内全地形车和摩托车龙头,三大业务共同高增长,龙头地位稳固,三大业务共振向上 [7] - 基于此观点,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0亿元、24.73亿元、27.37亿元 [1][7]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9.03倍、14.38倍、12.99倍,估值具有吸引力 [1][7]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40亿元,同比增长28.6%,环比下降10.1% [7]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11.0%,环比下降29.5% [7]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6.1%,同比下降4.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主要受美国关税影响、低毛利两轮车收入占比提升及摩托车毛利率下滑影响 [7] 分业务表现 - **全地形车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销量4.90万台,同比增长0.2%,环比下降15.7%,其中U10pro车型销量近1万台,表现超预期 [7] - **全地形车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平均销售单价为4.80万元,同比增长22.2%,环比增长5.6%,产品结构优化带动单价提升,毛利率环比持平 [7] - **摩托车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燃油摩托车销量6.60万台,同比下降13.9%,环比下降23.8%,主要受国内市场需求较弱影响,但出口表现依旧强劲 [7] - **摩托车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摩托车平均销售单价为2.30万元,同比增长14.9%,环比增长8.0%,但毛利率环比下滑,受车型销量下滑及价格竞争影响 [7] - **极核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销量19.30万台,同比增长349%,环比增长24.2%,创单季度销量新高,保持高速增长 [7] - **极核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平均销售单价为0.35万元,环比增长2.2%,该业务尚未扭亏,但利润率持续改善,渠道库存健康 [7] 费用端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6.2%,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 [7] - 2025年第三季度管理费用率为4.1%,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 [7] - 2025年第三季度研发费用率为6.0%,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6个百分点 [7] - 费用率环比提升主要因第三季度收入环比下滑所致,销售、管理、研发费用金额环比基本持平 [7]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营业总收入为205.19亿元,同比增长36.44% [1] - 预测公司2026年营业总收入为257.54亿元,同比增长25.51% [1] - 预测公司2027年营业总收入为293.11亿元,同比增长13.81% [1] - 预测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8.69亿元,同比增长26.99% [1] - 预测公司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4.73亿元,同比增长32.33% [1] - 预测公司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7.37亿元,同比增长10.66% [1] - 预测公司2025年每股收益为12.25元,2026年为16.21元,2027年为17.94元 [1]
1个农夫山泉≈23个华润饮料 怡宝“水战”输在哪?解开市值悬殊之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21:47
文章核心观点 - 农夫山泉与华润饮料(怡宝母公司)在终端零售价同为2元的包装饮用水市场上,资本市场估值存在巨大差异,农夫山泉市值达5994亿港元,而华润饮料仅为264亿港元,前者约为后者的23倍 [7] - 市值悬殊的背后是两家公司在盈利能力、产品多元化战略、渠道控制力及供应链模式上的根本差异,农夫山泉凭借更高的毛利率、成功的“水+饮料”双引擎、强大的渠道冷柜资源以及全自产供应链模式,建立了显著的竞争优势 [7][9][13][15][19] 市场竞争格局与市值表现 - 包装饮用水市场头部企业竞争激烈,价格战频发,但农夫山泉市场份额与市值一骑绝尘,而市场开创者怡宝则处于“千年老二”的位置且份额被蚕食 [7][9] - 截至2025年10月17日,农夫山泉市值上涨2176亿港元至5994亿港元,华润饮料市值则下跌17亿港元至264亿港元 [7] 财务业绩与盈利能力对比 - 2025年上半年,农夫山泉营收256.22亿元,归母净利润76.22亿元,包装饮用水营收占比36.9%;华润饮料营收62.06亿元,归母净利润8.05亿元,包装饮用水营收占比高达84.6% [7] - 农夫山泉毛利率显著高于华润饮料,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60.3%,而华润饮料为46.7%,两者相差13.6个百分点 [8][9] - 近三年华润饮料毛利率在40%以上,而农夫山泉同期毛利率接近60% [2] 产品多元化与业务结构 - 农夫山泉已构建“水+饮料”双引擎,2025年上半年茶饮料产品(以东方树叶为代表)营收突破百亿元,占比39.4%,其茶饮料营收在2024年已超过包装饮用水产品 [9] - 华润饮料饮料业务仍处追赶阶段,2025年上半年饮料产品收入仅9.55亿元,占比15.4%,上半年推出14款新品但市场渗透率远不及农夫山泉 [10] 渠道策略与终端控制力 - 线下渠道的冷柜资源是竞争关键,品牌方通过免费提供冷柜要求门店将其70%以上空间用于陈列自家产品,以提升终端展示效果和销量 [13] - 农夫山泉凭借饮料品类齐全、销量好,其冷柜被广泛使用;怡宝因饮品布局刚起步、产品种类不足,终端冷柜覆盖和展示效果处于劣势 [13] - 渠道网络数据显示,农夫山泉拥有约5000家经销商、300多万个终端网点及约80万台冰柜,而华润饮料拥有1198家经销商、200多万个终端网点,冰柜数量未披露但与其他头部品牌存在差距 [14] 供应链模式与成本控制 - 包装饮用水的主要成本来自PET等包装材料,水本身成本极低,例如农夫山泉2019年PET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超30% [11][12] - 农夫山泉采用全自产模式,已布局15个主要水源地、30余个自有生产基地,生产系统高度定制,有助于成本控制和维持高毛利率 [15][16][19] - 华润饮料广泛采用代工模式,2021年至2023年每年支付约20亿元“合作生产伙伴服务费”,该费用占营业成本比例约30%,挤压了利润空间 [19] - 截至2024年4月末,华润饮料包装饮用水自产比例仅约46%,仍有一半以上依赖代工生产 [22] 行业趋势与产能建设 - 包装饮用水行业竞争焦点正从产品创新转向供应链能力的比拼,高效、低成本的产能体系成为存量竞争的关键 [31] - 华润饮料正加速自有产能建设,计划在2025年将包装饮用水自有产能占比提升至60%以上,并在2026年前新增至少9座自有工厂,以减轻对代工的依赖并提升毛利率 [28][29] - 行业掀起“自建基地潮”,娃哈哈、景田等企业也纷纷投资建设自有生产基地,争夺供应链掌控权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