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中和
icon
搜索文档
投顾晨报:新高在望,仍是震荡-20251106
东方证券· 2025-11-06 21:41
市场整体观点 - 核心观点:沪指重返4000点,指数创新高轻而易举,但新高不高,市场仍处于震荡期 [2][3][9] - 11月处于政策与业绩空窗期,市场缺乏新的强劲催化剂,轮动速度或加快 [9] - 操作策略建议采用"哑铃策略"当底仓,中线关注低位价值板块修复机会,短线在科技成长板块波段博弹性 [9] 市场风格策略 - 科技成长板块出现弹性反抽,但机构持仓集中且浮盈较多,部分资金获利了结可能引发波动 [4][9] - 周期和消费风格胜率和赔率相对占优,仍是布局窗口期 [4][9] - 成长风格中,碳中和相关的储能电池和电气设备相关制造装备方向值得维持关注 [9] 行业策略:券商 - 券商板块当前面临经纪佣金和两融业务价格战的冲击,但存在估值修复机会 [5][9] - 券商资本实力增强,业绩驱动多元化,业务扩张空间充足 [9] - 招商证券、华泰证券等头部券商上调两融业务额度,显示业务扩张空间充足 [9] - 根据监管规定,券商两融规模上限为净资本的4倍,当前五大头部券商两融业务均值为净资本1.35倍,远未触及4倍红线 [9] 主题策略:中药 - 中药板块正处在历史性机遇窗口,具有攻守兼备的特性 [6][9] - 第二十二届世界中医药大会在悉尼成功举办,中医药海外发展进入新阶段,全球化带来价值重估机遇 [9] - 中药板块经营稳健、现金流充沛、分红率持续高位,具备"类金融属性",在复杂宏观环境下有独特防御价值 [9] - 板块自身的高股息属性与机构配置低位形成鲜明对比,投资价值凸显 [9]
抢滩零碳未来,《2025零碳园区行业影响力洞察报告》发布
第一财经· 2025-11-06 21:39
文章核心观点 - 零碳园区建设在2025年进入规模化发展元年,成为实现中国双碳目标的关键战略支点 [2] - 政策体系已形成顶层设计到地方落实的完整链条,推动行业从试点探索迈向规范化实施 [4][5] - 行业面临商业闭环、技术成熟度等挑战,需通过技术创新与生态协同实现破局,未来将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9][10] 零碳园区的战略意义与市场机遇 - 全国现有各类园区1.5万个,80%的工业企业集中其中,园区能源消费总量超全国40%,碳排放占全国31% [2] - 中国绿色低碳产业当前规模约11万亿元,未来5年有翻一番乃至更大的增长空间 [4] - “十五五”时期计划建成100个左右国家级零碳园区,为产业带来巨大发展空间 [4] 政策支持与规范化进程 - 2025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标志零碳园区建设进入规范化实施阶段 [4] - 政策体系构建了“顶层设计—指标体系—地方落实”的完整链条,明确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为建设主体 [4][5] - 《通知》提出以“单位能耗碳排放”为核心指标,并涵盖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固废综合利用率等评价体系 [4][5] - 内蒙古、宁夏、江苏、山东、四川、湖北等多个省份已陆续发布文件,积极推动零碳园区建设 [5] 典型案例的创新示范价值 - 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获评世界经济论坛“可持续灯塔工厂”,其实践系统性打通了“零碳”与“循环”双重目标 [7] - 该案例构建了技术可模块化、经济可盈利、模式可扩展的解决方案,对制造业可持续转型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7] 行业挑战与发展路径 - 行业面临“商业难闭环、技术欠成熟、路径不清晰”等系统性挑战 [9] - 核心复杂性源于“多业态融合”带来的能碳管理挑战,以及绿电直连等新政策下的机制不清、专业难度大等问题 [9] - 破局需技术驱动与生态协同双轮驱动,要求政府、园区管理方、企业、服务商等共同构建协同生态 [9][10] - 政策提供资金、服务、要素三方面保障,包括统筹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引入外部人才技术、强化用能用地保障等 [10]
全球媒体聚焦|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市场
搜狐财经· 2025-11-06 20:22
市场规模与地位 - 2025年中国经国际组织“气候债券倡议”认证或符合其标准的绿色债券发行量达到创纪录的703亿美元(5050亿元人民币),首次超越欧美成为全球最大绿色债券市场 [2] - 中国占据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总量的17%以上,而美国占比仅为3% [2] 市场驱动因素与政策支持 - 中国政府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达成碳中和目标 [5] - 中国央行能公开支持绿色项目,这种政策优势使中国绿色项目不必像欧美同行那样追求高盈利性 [7] - 中国启动绿色债券市场的初衷是为解决银行体系难以匹配长期基建项目融资期限的问题 [7] 绿色产业领先地位 - 中国承担着全球四分之三的风电和太阳能项目建设 [5] - 中国在水电、可再生能源存储与传输、绿氢设施等领域均居世界领先地位,同时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在建核电站 [5] 全球竞争格局 - 美国已退出竞争,欧洲市场也陷入疲软 [5] - 相比气候行动消极的美国,中国正凸显其作为气候行动引领者的地位 [7]
新中港跌0.63%,成交额1.75亿元,今日主力净流入-1772.76万
新浪财经· 2025-11-06 15:53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1月6日股价下跌0.63%,成交额1.75亿元,换手率4.57%,总市值37.6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430.02万元,占成交额0.09%,在行业中排名第79位 [4]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41.81万元,近10日净流出220.21万元,近20日净流出15.74万元 [5] 碳中和战略与业务布局 - 公司发展目标是成为环保和碳排放强度可与天然气机组相媲美的区域综合能源供应中心和碳中和中心 [2] - 减碳措施包括提效减碳和耦合减碳,控股子公司RDF生产线已投产,耦合固废和生物质燃料锅炉改造项目即将投运 [2] - 2019年和2020年合计碳排放配额264.83万吨,实际排放214.83万吨,结余50.01万吨,结余比例18.88%,并于2021年12月出售50万吨配额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热电联产95.17%,储能电力4.73%,其他0.10% [7] 技术研发与项目进展 - 可转债募投项目计划建设“三维虚拟电厂”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和分析电厂运行数据,提高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 [2] - “三维虚拟电厂”项目为未来实现可调度电网负荷的虚拟电厂创造条件 [2] - 2024年1月公告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越盛储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储能电站的建设、管理与运营 [3] 公司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5.29亿元,同比减少18.48%,归母净利润9183.45万元,同比增长2.51% [8]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04亿元 [9]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2.29万,较上期增加12.16%,人均流通股17497股,较上期减少10.83% [8] 市场结构与技术分析 - 主力没有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3373.02万元,占总成交额6.33% [5]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9.28元,近期获筹码青睐且集中度渐增,股价靠近支撑位9.40元 [6] - 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热力服务,概念板块包括小盘、碳中和、QFII持股、储能、增持回购等 [7]
新股前瞻 | 营收狂飙168%背后,果下科技的技术护城河与资本考验
智通财经网· 2025-11-06 15:46
在碳中和目标和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转型的双重推动下,以储能为核心的电力系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据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电力将成为全球能源消耗的主导形式,可再生能源将贡献全球电力 供应的88.0%以上,这为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结构性机遇。 在此背景下,一家基于平台技术并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果下科 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自2019年成立以来,果下科技凭借其"AI+储能"的双轮驱动战略,实现了业务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开启 新的资本征程。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与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果下科技能否将其技术优势稳固地转 化为可持续的资本回报? 在这种平台化的打法下,果下科技的平台能够链接并赋能从上游供应商、中游合作伙伴到下游终端用户 的整个生态系统。对于上游供应商,平台帮助其产品精准进入目标市场;对于中游合作伙伴,平台协同 其服务落地;对于下游用户,平台则提供了高效、智能的能源解决方案。这种生态模式不仅显著增强了 客户粘性,也构筑了难以被纯粹硬件厂商复制的竞争壁垒。 从户用到大型储能,AI驱动高速增长 近年来,果下科技在营收方面展现了超乎寻常的增长势头。202 ...
营收狂飙168%背后,果下科技的技术护城河与资本考验
智通财经· 2025-11-06 15:45
在此背景下,一家基于平台技术并由人工智能(AI)驱动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果下科 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自2019年成立以来,果下科技凭借其"AI+储能"的双轮驱动战略,实现了业务规模的爆发式增长,开启 新的资本征程。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与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果下科技能否将其技术优势稳固地转 化为可持续的资本回报? 在碳中和目标和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转型的双重推动下,以储能为核心的电力系统正迎来爆发式增长。据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电力将成为全球能源消耗的主导形式,可再生能源将贡献全球电力 供应的88.0%以上,这为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结构性机遇。 从户用到大型储能,AI驱动高速增长 近年来,果下科技在营收方面展现了超乎寻常的增长势头。2022-2024年,公司总收入人民币1.418亿 元,飙升至人民币10.25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168.9%。进入2025年上半年,这一增长曲线 依然陡峭,收入同比激增663.1%,达人民币6.914亿元。 在这种平台化的打法下,果下科技的平台能够链接并赋能从上游供应商、中游合作伙伴到下游终端用户 的整个生态系统。对 ...
国际观察:中拉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成果丰硕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11-06 14:01
中国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发展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1]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分别累计下降超过60%和80% [1] - 全球58%的太阳能发电来自中低收入国家,与中国的努力密不可分 [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 - 中国新能源汽车占据拉美新能源汽车市场半壁江山 [3] - 约有6000多辆中国"100%电动"公交运行在巴西、智利、哥伦比亚、乌拉圭等国街头 [3] - 向圭亚那赠送新能源车以及配套充电设施,支持其打造交通运输部门低碳转型示范 [3] 中拉绿色能源项目合作 - 秘鲁圣加旺III水电站正式投产,成功缓解百万人口用电紧张 [2] - 巴西新坦基风电项目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5万吨,相当于造林1800公顷 [2] - 阿根廷高查瑞光伏电站成为南美地区装机容量最大、海拔最高的光伏项目 [2] 中国气候行动目标与贡献 - 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 [1] - 2035年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是首次提出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绝对量减排目标 [4] - 深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与42个国家签署项目文件,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 [1] 中拉气候合作机制与生态保护 - 气变议题被纳入中国与拉共体成员国重点领域合作共同行动计划,该计划现已执行到第四期 [2] - 2022年8月正式启动中拉灾害管理合作机制,加强灾害预防和救援、灾后重建和气变适应等合作 [2] - 签署COP26《关于森林和土地利用的格拉斯哥领导人宣言》,承诺到2030年实现森林零砍伐,近期"零毁林和零植被破坏"巴西大豆抵华 [3]
新中港涨2.32%,成交额3125.94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2.2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6 11:26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6日盘中股价报9.69元/股,上涨2.32%,总市值38.8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2.20万元,大单买入金额408.48万元,占比成交额13.07%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46.60%,近5个交易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9.49%、10.49%、9.74% [1] - 今年以来共9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7月17日龙虎榜净买入额为-5126.72万元 [1] 股东结构与市场交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2.29万户,较上期增加12.16%,人均流通股17497股,较上期减少10.83% [2] - 最近一次龙虎榜买入总计4983.50万元,占总成交额6.65%,卖出总计1.01亿元,占总成交额13.50%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5.29亿元,同比减少18.48%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9183.45万元,同比增长2.51% [2] 公司业务与分红 - 公司主营业务为热电联产,收入占比95.17%,储能电力占比4.73%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4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04亿元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公用事业-电力-热力服务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小盘、碳中和、QFII持股、储能、增持回购等 [1]
2025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即将启幕
央视网· 2025-11-06 11:07
大会基本信息 - 活动名称:2025(第六届)碳中和与绿色投资大会暨(第四届)零碳城市论坛 [1] - 举办时间:2025年11月8日 [1] - 举办地点: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1] - 活动性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高规格配套活动 [1] 大会主题与目标 - 大会主题为“能源转型新引擎,共筑零碳新经济” [1] - 聚焦能源转型关键技术与创新实践 [1] - 汇聚全球智慧与资源,共同推动零碳产业链可持续发展 [1] - 旨在精准把握能源结构变革趋势,在零碳新赛道上抢占先机、发现价值、创造机遇 [1] 参会规模与构成 - 预计吸引来自英国、法国、德国、韩国、巴西、赞比亚、印度尼西亚、新西兰、阿联酋等十余个国家的300余位嘉宾 [1] - 嘉宾领域涵盖政策研究、产业实践与金融投资 [1] 核心议题与内容 - 论坛议题覆盖绿色投资新趋势、碳市场机制建设、零碳城市规划和产业创新等关键维度 [1] - 将围绕碳中和目标下的产业升级路径与投资新机遇展开深度交流 [1] - 会议期间将重磅发布一批备受瞩目的“零碳中国”系列标准与试点项目 [1] 平台作用与行业影响 - 依托进博会国际化平台优势与历届积累资源 [2] - 发挥连接中外、融通产融的桥梁作用 [2] - 为零碳理念广泛实践与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专业力量 [2]
三峰环境涨2.06%,成交额4939.77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7.2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06 10:50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1月6日盘中股价上涨2.06%至8.91元/股,成交额4939.77万元,换手率0.33%,总市值148.97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7.21万元,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04%和2.08%,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3.20%和14.93%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90%,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12%、8.00%、6.13%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投资运营、EPC建造及核心设备研发制造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项目运营70.75%,工程建造27.55%,垃圾收运1.52%,其他0.18% [1]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41.55亿元,同比减少8.03%,归母净利润11.04亿元,同比增长9.31%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2.87万,较上期减少1.56%,人均流通股58324股,较上期增加1.59% [2] - 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A持股1900.00万股,较上期减少1000.00万股,位列第六大流通股东 [3] - 工银红利优享混合A持股1157.20万股,较上期增加237.68万股,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1074.97万股,较上期减少121.77万股,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3] - 睿远稳进配置两年持有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分红历史与行业属性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8.0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76亿元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环保-环境治理-固废治理,概念板块包括碳中和、垃圾发电、节能环保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