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消费

搜索文档
解码2025中国消费:悦己驱动下的消费变革
安永· 2025-04-14 09: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政府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消费行业增长依赖新兴消费领域创新和崛起,悦己体验驱动的消费成趋势,新消费主义画像注入多元化、个性化和体验式元素,可通过需求端联动、供给端协同和供应链整合开启消费新时代,企业和投资者需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5][6][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前言 - 2025年中国政府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扩大内需,除“以旧换新”政策外,消费增长依赖新兴消费领域创新崛起,消费者行为和偏好变化,旅游度假消费信心增长,体验型消费成趋势,2025年消费市场平稳增长,新科技与新需求塑造消费新场景和方式 [5][6][8] 新消费主义的画像 个性化消费崛起 - 个性化与品质化消费成主流,消费者注重产品独特性、品质和个性化悦己需求 [14] - “首发经济”推动消费增长,如南京德基广场多个全球首店和首展吸引客流;悦己情绪营销带动IP经济火爆,如《黑神话:悟空》推动文化景点热度,谷子经济火热 [15] - 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可持续性要求提高,企业需构建技术和价值观双重优势,各大企业借助AI技术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 [16][17] 体验式消费升温 - 体验式消费比重上升,反映消费者对生活品质更高追求 [18] - 高端旅游市场向“沉浸式文化体验”转变,成为千亿级市场,线下文化体验式消费带动旅游消费 [19] - 奢侈品消费场景延伸至旅行体验,商家设计“分钟级”转化路径,企业创新消费场景增强消费者与品牌互动和粘性 [20][22] 开启消费新时代的钥匙 需求端联动:场景革命激发消费势能 - 消费不再局限传统购物场所,旅行场景激发奢侈品购买欲望,如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和南京德基广场、三亚离岛免税销售情况;高端旅游体验提升品牌忠诚度,如巴黎时装周与旅游推广结合 [26][28] 供给端协同:生态闭环创造增量价值 - 奢侈品牌供应商投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行业供应商引入奢侈品服务标准,AI技术提升供应端协同效率和消费者体验 [29][30] 供应链整合:敏捷响应释放协同效能 - 奢侈品牌采用垂直整合模式自建旅游服务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消费者对品牌认同感和忠诚度;跨行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消费体验 [32] 对企业方和投资者的启示 企业方的机遇与挑战 - 企业需关注政策动态,融入环保理念,加快技术更新换代;持续投入研发,利用AI技术辅助产品设计;创新营销方式,采用数字化、体验式和跨界合作营销;拓展销售渠道,实现线上线下互补 [36][38] 投资者的机遇与布局 - 奢侈品行业和高端消费市场、高端旅游市场和文化娱乐产业、健康养老和户外体育产业、电商平台和数字内容产业有投资机会 [39][40] 结语 - 中国消费者更务实理性,关注产品实际价值和生活体验,企业需调整产品与营销战略,为消费者创造有价值体验,建立情感连接,实现可持续增长 [42]
科尔尼全球合伙人刘晓龙出席2025全国糖酒会主论坛,暨《全球食品饮料行业趋势洞察报告》首发
科尔尼管理咨询· 2025-03-25 17:51
行业背景与会议概述 - 食品饮料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消费者需求多元化和市场格局重塑成为主要特征 [1] - 第112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主论坛以"探索产业创新 引领行业发展"为主题,探讨行业新挑战与发展机遇 [1] - 全国糖酒会始于1955年,是中国食品酒类行业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 [1] 全球食品饮料行业趋势框架 - 行业趋势可分为三类:已成熟(如0糖产品)、快速商业化(15个重点趋势)和萌芽阶段(如3D食品打印) [3] - 建议企业双轨布局:聚焦当前商业化价值领域+前瞻性布局突破性技术方向 [3] - 消费者需求升级为健康、环保、个性化、场景化与价值认同的多维驱动 [17] 市场趋势 - 全球食品饮料市场过去5年保持稳步增长,呈现区域性分化特征 [11] - 北美市场因健康环保关注获得更高溢价,东亚市场依靠产品迭代满足细分需求 [11] 消费者趋势 - 健康理念从"成分减法"转向多维度综合价值体系,关注营养成分类型区分(如认可不饱和脂肪) [15] - 全球90%+消费者期望饮食更健康,50%+美国消费者主动采取健康管理措施 [16] - 环保关注延伸至全产业链,消费者倾向选择本地食材和支持减少食物浪费的品牌 [19] - 需求圈层化从人口特征转向身份认同,茶百道非遗营销案例体现文化认同强化 [21] - 跨文化融合趋势显著,消费者渴望更深层次的文化共振而非品类微创新 [24] 产品趋势 - 营养精细化:产品按生命阶段/生活方式定制,雀巢推出针对GLP-1使用者的功能品牌 [30] - 食品功能化:从生理调节转向心理健康,出现含GABA的减压助眠产品 [33] - 植物基革命:从替代品转型为独立品类,应用扩展至烘焙/零食/调味品领域 [35] - 场景细分化:从时空维度转向文化/生活方式维度,产品成为社交货币和身份符号 [37] - 食物科技化:生物技术/AI应用于产品开发,出现无动物乳蛋白和基因编辑蔬果 [39] - 配方重构:因原料价格上涨,企业采用替代(如椰子油代可可)和减量策略 [41] - 创新多主体:从单一品牌方扩展至全产业链协同,抖音商家二次营销案例 [43] 企业趋势 - 消费者需求捕捉:从粗放式转向数据驱动+用户共创+社交聆听的全周期管理 [49] - 精准管理:基于人群特征构建立体增长体系,通过细分模型优化产品组合 [50] - 渠道深化:全链路数字化协同,渠道转型为品牌消费者互动关键触点 [53] 行业展望 - 国际品牌已通过产品创新/场景重塑抢占先机,国内市场仍具巨大增长潜力 [55] - 建议本土企业结合优势深挖需求,把握跃升机会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