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乐园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暑期经济热潮涌动,消费活力全面绽放
搜狐财经· 2025-09-02 00:31
电子产品消费 - 暑期电子产品市场迎来焕新高潮 手机 电脑 相机等3C数码产品成为消费者热门选择[1] - 苏宁易购818期间长焦手机 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销量大幅增长 智能化个性化消费趋势明显[1] - 南京等地大学生趁开学季促销升级学习装备 推动电子产品销售增长[1] 电影市场表现 - 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16亿元 观影人次超过3亿[3] - 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凭借出色口碑和票房成绩成为暑期档亮点[3] - 影院推出观影团活动 主题游园会等创新体验 将传统放映场所转变为综合文化体验空间[4] 文旅市场动态 - 红色旅游焕发新活力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维修改造后重新开放吸引大量游客[3] - 乐园经济表现抢眼 上海乐高乐园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等主题乐园迎来客流高峰[3] - 跟着演唱会去旅行 跟着展览去旅行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新兴旅游方式[3] 消费场景创新 - 人工智能科技体验展等新型消费场景在广东阳江等地吸引大量消费者打卡体验[4] - 飞猪数据显示演唱会等热门文体活动期间 场馆周边酒店及景点搜索热度大幅攀升[3] - 个性化消费场景不断激活新消费动能 推动消费市场多元化发展[4]
新华视点丨文旅“热”力四射 消费场景焕新——2025年暑期消费盘点
新华社· 2025-08-30 15:03
电子产品消费升级 - 暑期电子产品消费持续走高 受"考后经济"和开学季购买热潮推动 [2] - 苏宁易购"818"期间长焦手机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销售同比增长均超100% [2] - 科大讯飞AI学习机暑期销售额达去年两倍多 [2] - 京东推出"3C数码放暑价"促销 叠加以旧换新补贴后部分商品低至四折起 [2] - 拼多多百亿补贴推出"开学焕新"活动 为学生用户提供数码产品额外满减券 [2] 文旅市场热度攀升 -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7月下旬以来抗战纪念场馆热度持续上升 [3][5] -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试开馆首日参观人次超4万 [3] - 主题乐园预订量同比增长70%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等热度居高不下 [5] - 上海乐高乐园暑期客流高峰日门票售罄 [3] - "跟着演唱会去旅行"趋势强劲 成都 上海 广州等城市演唱会期间场馆周边酒店搜索热度大幅攀升 [5] 电影产业创新突破 - 2025年暑期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16亿元 观影人次破3亿超去年同期 [6][8] - 国产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罗小黑战记2》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 [6] - IMAX GT影厅观影热门《F1:狂飙飞车》上座人数突破1.5万人次 上座率远高于普通厅 [8] - 多家影院推出跨界体验活动 如北京吉祥大戏院组织《戏台》观影团 广州青宫电影城推出"荔枝古道游园会" [8] 消费场景多元创新 - 京东MALL推出"七夕心动奇妙夜"交友活动 暑期特色体验区累计接待体验顾客超10万人次 [9][11] - 长沙小剧场话剧 脱口秀演出人气火爆 形成"白天逛景点 晚上看小剧"新消费模式 [9] - 重庆5000架无人机表演带火夜间消费 杭州各类快闪首店携"暑期限定首发"新品扎堆亮相 [9][11] - 影院从单一放映载体发展为综合文化体验场所 形成观影到体验再到消费的产业生态闭环 [8]
大暑·乐园经济 “升温” 进行时|财经二十四节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08:09
主题乐园消费热力十足 - 中国乐园经济市场规模预计2028年突破1100亿元 [5] - 2023年上海迪士尼接待游客量达1400万人次 位列全球第五 [5] - 2023年全国86家大型主题公园接待游客1.3亿人次 营收303.89亿元 同比增长97.86% 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71.84% [8] - 上海乐高乐园为全球开园规模最大 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游客爆棚 [3][5] 主题乐园项目动态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2025年7月5日开园 中国首座乐高乐园 [7] - 上海耀雪水世界室外乐园2025年5月31日开园 全国首创39米高空露天戏水乐园 [7] - 深圳乐高乐园最大单体建筑"乐高乐园创想世界"已封顶 [7] - 上海迪士尼蜘蛛侠主题园区预计2027年开业 为园内首个大型漫威主题景点 [7] - 深圳前海华发冰雪世界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开放 建成后为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 [7] IP化发展趋势 - 迪士尼手握公主、漫威、星球大战IP 环球影城依托哈利·波特、侏罗纪公园IP [12] - 华强方特以"熊出没"打造主题园区 海昌海洋公园引入奥特曼IP [12] -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围绕LABUBU、DIMOO等IP打造 相关话题小红书浏览量超1.3亿 [12] - 光线传媒《哪吒2》上映后获多地主题乐园合作意向 [12] 沉浸式场景打造 - 广州长隆"全球过山车之王"垂直过山车带来感官冲击 [14] - 上海乐高乐园酒店通过巨型乐高积木装饰延伸IP元素 [14] - 哈利·波特黄油啤酒、疯狂动物城爪爪棒冰等IP餐饮成亮点 [14] 行业盈利模式与挑战 - 迪士尼乐园与体验业务2024财年营收341.51亿美元 占公司总营收37% [16] - 上海迪士尼门票历经5次调价 高需求时段达799元 衍生消费包括餐饮、商品、酒店 [16] - 2024年上海迪士尼十一期间客流量或同比下降超30% [22] - 行业面临同质化竞争、季节性波动 部分中小项目盈利困难 [19][22] 创新破局举措 - 上海迪士尼推出"奇妙仙子"IP、"小勇者营地"新场景 [22] - 北京环球影城打造"驯龙高手"主题月 [22] - 欢乐谷与"王者荣耀"IP跨界合作 还原游戏场景 [22]
长三角乐园经济:从IP角逐到多元“进化”
国际金融报· 2025-07-14 20:07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国乐园经济市场规模接近600亿元 预计到2028年突破1100亿元[5] - 长三角主题公园2023年接待游客4737万人次 占全国总量三分之一[5] - 上海乐高乐园开业后预计为金山北部地区带来每年300万至500万人次客流[11] 区域市场优势 - 上海人均GDP超2.5万美元 2500万常住人口与年均2.5亿游客形成庞大市场[5] -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 人口密集 交通便利 构成主题乐园发展基础条件[5][7] - 上海通过轨道交通11号线直通迪士尼 16号线连接海昌 高效导流激活郊区土地价值[6] 国际IP布局特征 - 乐高 哈利·波特 小猪佩奇 蜘蛛侠等全球顶流IP扎堆长三角布局[2] - 迪士尼 乐高 小猪佩奇 哈利·波特四大乐园布局上海"东南西北"方向[5] - 国际IP乐园成人票普遍超过500元 本土乐园票价多在200-300元区间[8] 本土化创新模式 - 苏州阳澄半岛乐园打造"奶龙魔法时光主题区" 占地超3万平方米含30余项互动设施[9] - 宁波"奔跑吧乐园"采用"综艺IP+"模式 成为全国首个此类主题公园[11] - 本土乐园通过"国产IP+地方故事"融合 将江南文化融入现代亲子互动[10] 运营差异化策略 - 迪士尼覆盖全年龄段客群 乐高专攻2-12岁亲子家庭 形成差异化定位[6] - 国际品牌因运营成本高推高定价 本土品牌依赖本土产业链成本更低[8] - 行业从规模竞争转向品质竞争 需整合文化资源与技术创新的可持续运营[13] 产业协同效应 - 1元主题公园收入能带动城市3.8元收入 拉动上下游产业6-15元收入[11] - 主题乐园联动餐饮 住宿 零售等产业 形成百亿级综合收入贡献[6] - 科技应用成为新趋势 包括AI互动装置 AR体验区和全息投影技术[12]
新城市志|乐园经济竞争日趋白热化,谁是“赢家”
新浪财经· 2025-07-12 13:51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 - 上海乐高乐园于7月5日正式开园,成为国内第三座全球性顶级主题乐园,与上海迪士尼、北京环球影城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1] - 该乐园为全球最大乐高乐园,占地面积远超日本、马来西亚等亚洲项目,并包含两大全球首发主题区("乐高乐园创想世界"和"乐高悟空小侠")[3] - 乐园标志性建筑包括由95块750倍巨型乐高积木组成的外立面和全球最高乐高人仔"搭搭"(高26米、重136吨),80%景观融入中国元素 [3] 差异化定位与区域经济影响 - 乐高乐园定位2-12岁亲子家庭,与全年龄段的迪士尼形成差异化互补,实现共存 [3] - 选址金山区串联"南、中、北"立体规划:北部结合枫泾古镇文旅资源,中部打造亲子微度假生态,南部布局水上运动与民宿,实现全时段消费 [4] - 乐园带动金山区产业结构转型,今年暑期外省市旅客酒店预订占比达70%(去年同期本地旅客占比超50%)[4] - 参照迪士尼数据,乐园经济对GDP拉动显著(上海迪士尼年均直接拉动GDP 0.21%,提供1万直接就业岗位)[5] 上海主题乐园集群优势 - 上海已形成迪士尼、乐高、欢乐谷、海昌海洋公园等顶级乐园矩阵,在"2024年中国最佳主题公园"评选中独占三席 [7] - 未来新增项目包括:全球最大小猪佩奇户外乐园(2027年)、AI科幻乐园《南天门计划》(2025年)、哈利・波特主题改造的锦江乐园(2027年)[7] - 长三角地区以19家大型主题公园(占全国22%)位居榜首,京津冀、珠三角、成渝各有6家 [10] 行业竞争与市场前景 - 国内主题公园快速升温:6月单月青岛东方伊甸园等4座乐园开园,深圳乐高乐园最大单体建筑封顶 [10] - 行业溢出效应显著,每1元乐园收入带动城市3.8元收入,拉动上下游产业6-15元收入 [11] - 中国游乐园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突破1500亿元,2030年达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2%)[11] - 竞争加剧推动差异化创新,上海明确提出升级世界级主题公园矩阵 [11]
“亚洲最贵”乐高乐园,1张年卡够玩3年欢乐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23:20
行业动态 - 中国首家乐高乐园度假区于7月5日在上海正式营业,深圳乐高乐园度假区81个单体建筑中38个已封顶,57个在建,进入快速建设阶段 [3] - 2023年中国乐园经济市场规模接近600亿元,预计2028年突破1100亿元 [3] - 长三角拥有36家大型主题公园,2023年接待游客4737万人次,数量及客流量均全国第一 [9] - 大湾区拥有9家大型主题公园,2023年接待游客2178万人次,数量仅次于长三角 [11] 区域竞争格局 - 长三角通过引进乐高、哈利波特、小猪佩奇等国际顶流IP增强客流吸引力,国际IP项目成功率更高 [9][10] - 大湾区以本土品牌(如长隆、欢乐谷)为核心,深圳乐高乐园为少数国际IP项目,本土品牌融入居民生活习惯形成差异化优势 [11] - 融合型国际IP与中华文化属性的本土品牌有望成为未来市场主导,前者避免同质化竞争,后者吸引入境游客 [12] 价格策略 - 国际IP主题公园定价较高:上海乐高乐园日卡549元,年卡1399元,亲子票1013元,高峰日成人票登顶"亚洲最贵" [14] - 本土品牌价格优惠:欢乐谷年卡499元,仅为上海乐高年卡价格的1/3 [15] - 部分本土龙头品牌通过年卡涨价(如深圳欢乐谷从399元涨至499元)或下沉三线城市(如清远长隆)应对市场竞争 [16][17] 运营策略 - 国际IP主题公园通过高频更新(如迪士尼每年更换1/3项目)和"峰终体验"(如烟花秀)维持高客流 [15] - 本土品牌依赖本地客群,依托公共IP降低成本,满足区域休闲需求 [15] - 主题公园需定期更新项目并优化全流程体验(音乐、色彩、服务等)以避免游客审美疲劳 [18] 2025年重点项目进展 - 清远长隆森林旅游综合体1月25日试营业,4月30日开放森林温泉乐园 [6] - 广州从化大野牧乡国际牧场1月31日试运营,开放5大文旅业态 [6]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7月5日开园,融合江南文化元素 [6] - 深圳乐高乐园度假区81个单体建筑中38个已封顶 [6] - 上海迪士尼"蜘蛛侠"主题园区5月29日动工,哈利·波特项目预计2027年落地 [7]
消费第一城,走出“唯迪士尼”时代
虎嗅APP· 2025-07-06 17:34
主题公园行业动态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于7月5日正式营业,但试营业期间门票销售遇冷,首日仅售出千余张,二手平台出现折扣票[1] - 深圳乐高乐园度假区进入快速建设阶段,将成为中国第二个乐高乐园,北京也曾提出建设计划[1] - 上海迪士尼2016年开园首日5万张票瞬间售罄,带动国内城市竞逐大型主题公园[1] 上海主题公园发展现状 - 2027年亚洲首个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将落户上海崇明区,占地290亩,投资超24亿元[3] - 锦江乐园启动改造,将引进"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项目,预计2027年开放[3] - 上海耀雪水世界5月开园,航海王冒险嘉年华7月开幕,形成多IP主题公园矩阵[3][4] 主题公园选址上海原因 - 长三角地区有近5500万潜在消费者,为区域性主题公园提供巨大客流量[5] - 上海具备开放多元的城市形象、强劲的经济实力、成熟的文旅配套和高效的服务体系[5] - 上海采取区政府主导、国资平台合作的创新机制,避免地产行业周期影响[6] 行业经营现状分析 - 2024财年上海迪士尼国际业务营收下降5%,运营利润下降32%,客流量明显下滑[9] - 康卡斯特环球主题公园全球营收下降3.7%,华强方特主题公园业务营收下降3.06%,华侨城文旅收入减少13.03%[9] - 行业下滑原因包括国际旅游需求激增分流客源,以及后疫情时期消费趋于谨慎[9] 上海主题公园发展战略 - 推动"世界级主题公园矩阵提质升级",布局差异化发展:迪士尼在浦东,乐高在金山,市区改造锦江乐园[6][10] - 探索"旅游目的地+"模式,将文娱产业作为城市经济发展推动力[6] - 通过IP场景化构建沉浸式体验,如Citywalk和《繁花》取景地带动都市旅游[13] 国际经验与本土化探索 - 学者提出城市消费空间"迪士尼化"现象,主题公园原则已被城市广泛接受[14] - 上海计划融合商业与文旅,打造超越洛杉矶和奥兰多的文旅目的地[15] - 未来可能开发中国文化元素主题公园,吸引国内外游客[15]
当“乐高热”遇上“Labubu热”:解码中国乐园经济多元“进化”之路
新华网· 2025-07-05 21:46
中国乐园经济发展现状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于7月5日正式开园 这是中国首座、全球开园规模最大的乐高乐园 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1] - 乐园包含八大主题片区 如"乐高悟空小侠""乐高乐园创想世界"等 拥有数千个由超过8500万块乐高积木拼搭的模型 [1] - 北京泡泡玛特城市乐园以Labubu等IP为核心 近期游客预约量大幅增长 频繁登上北京必游榜单 [5] 乐园特色与吸引力 - 上海乐高乐园拥有26米高的全球最大乐高人仔"搭搭" 以及用超20万块积木搭建的上海东方明珠微缩景观 [3] -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将Labubu从二维平面"解放" 提供巨型雕塑合影、沉浸式互动游戏、主题舞台剧等体验 [5] - 乐高乐园"乐高幻影忍者大冒险"设施试玩视频播放量几天内突破千万次 显示强大社交媒体传播力 [3]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主题乐园建设热潮兴起 代表性项目包括广州长隆、深圳华发冰雪世界等 [5] - 消费者从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文化需求 乐园提供亲子娱乐、刺激项目、文化体验等多样化服务 [6] - 乐园注重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结合地方特色文化 增强文化自信与认同感 [6] 商业模式创新 - 泡泡玛特实现从潮玩销售到文化体验的转型 拓展IP商业价值与文化影响力 [5] - 乐园与周边酒店、餐饮、购物形成联动 打造一站式文旅消费生态圈 [6] - 国际品牌本土化(乐高)与本土IP国际化(Labubu)并行发展 体现行业多元化路径 [1][5]
未开园就引资本狂欢!上海乐高乐园抢滩亲子市场,高票价能否撬动“多孩经济”?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5 20:23
上海乐高乐园开业表现 - 上海乐高乐园于7月5日正式开业,高温下仍吸引大量游客,内测期间食饮店人流如织 [1][6] -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6月搜索量环比5月增长5倍,7月门票预订量跻身上海热门景区前5 [1] - 乐园酒店主题房250间,开业当日仅剩少量空房,部分套房价格达7823元/晚(含2日门票) [11] 乐园定位与策略 - 定位为专为2-12岁家庭设计的沉浸式亲子乐园,强调"孩子为主角"而非"大人看小孩玩" [5][8] - 采用六级票价体系:成人一日票319-599元,儿童票255-479元,为亚洲乐高乐园中定价最高 [1][8] - 差异化策略包括亲子教育、积木创意工坊等,目标撬动"多孩经济"蓝海市场 [1][14] 规模与设施 - 全球最大乐高主题乐园,占地31.8万平方米,含八大主题区、75+互动设施、33+餐饮设施 [5] - 使用8500万块乐高积木拼搭数千个模型,食饮定价策略亲民(如拿铁25元/杯) [5][6] 市场竞争与行业影响 - 长三角形成"生态位竞争":迪士尼(浦东)、环球影城(北京)、乐高(金山)空间错位 [15] - 行业预计2028年中国乐园经济市场规模突破1100亿元,资源向头部品牌集中 [15][18] - 带动产业链上市公司股价上涨:金马游乐(+54%)、罗曼股份(+34.8%)、上海凤凰(+2%) [11] 运营挑战与盈利预期 - 面临设施磨合问题(如大飞车卡顿事件),需快速调整运营成熟度 [4] - 投资额超5.5亿美元,目标7-10年回本,需年客流200-300万人次且提升二次消费占比 [4][18] - 轻资产运营模式:品牌方输出IP与管理,资金主要由当地企业/政府承担(如金山政府支持) [11][15] 品牌发展与行业趋势 - 乐高全球2024财年收入743亿丹麦克朗(约785亿元),但缺乏鲜明IP对比迪士尼矩阵 [14] - 玩具IP乐园趋势兴起,需解决高投资(数十亿元)、运营复杂性及IP持续吸引力问题 [14][18] - 行业将加速分化,中小乐园面临淘汰,头部品牌需强化特色(如迪士尼全年龄段、方特本土化) [15][17]
5.7亿元补贴“燃夏”,文旅出行业再战暑运档
华夏时报· 2025-07-04 14:36
暑期文旅市场概况 - 暑运市场于7月1日启动,是文旅出行三大旺季之一,行业投入巨量资源以期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1] - 飞猪数据显示机票、酒店、门票、租车等旅游服务预订量同比大幅增长,长线游消费占比提升7个百分点,西北、东北和西南为避暑游热门目的地 [1] - 文旅部7月至8月举办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推出超4300项3.9万场次活动,发放5.7亿元消费补贴 [2][3] 客群结构与消费趋势 - 大学生出游人次同比大增77%,人均消费增长6%,单次出游时长约2.9天,"特种兵式"旅游热度下降 [2] - 同程旅行报告显示亲子客群占国内航班34.7%、国际航线23%,学生群体占国内航线26.8%、国际航线33% [4] - 暑运客流高峰集中在7月上旬(学生为主)、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亲子为主)、8月下旬 [4] 新兴目的地与热点现象 - 冷门县市因社交媒体热点走红,如淄博烧烤、榕江民间赛事带动旅游,南通、宿迁、徐州酒店预订量翻倍 [5][6] - "苏超"相关旅行热度暴增,常州中华恐龙园等景点预订量翻倍,扬州泰州机场旅客量增长29%,常州奔牛机场增长19% [6][7] - 上海乐高乐园搜索量环比增长5倍,金山民宿预订量增长6倍,外省旅客占比从去年五成提升至七成 [7][8] 主题乐园经济拉动效应 - 去哪儿平台暑期主题乐园预订量同比增长七成,北京环球影城、上海迪士尼周边住宿增长近四成 [8] - 常州中华恐龙园首次跻身热门乐园TOP10,带动当地酒店预订量增长30% [8] - 郑州中牟县因8家主题乐园带动暑期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50倍 [8] 航空业运力与市场动态 - 东航暑运期间执行1150余条航线,日均航班超3200班,同比增5%,新开上海—阿拉木图等国际航线 [9][10] - 国航增班上海至伦敦(周20班)、巴塞罗那(周14班)、大阪(周42班)航线 [10] - 海航暑运计划执行5.3万班次,国际航班同比增58%,新疆市场成竞争焦点 [10][11] - 国际机票均价同比下降15%,加拿大、韩国等降幅近20%,出境游覆盖城市同比增加590个至3698个 [11] 交通枢纽与客流预测 - 暑运首月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1790万张(同比+5%),出入境航线774万张(同比+14%) [12] - 北京两机场暑运计划航班14.1万架次(同比+5.2%),上海两机场预计旅客2455万人次(同比+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