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式养生
icon
搜索文档
8.9元/100mL遭疯抢?“白人中药”被盒马卖断货,养生圈杀出一匹新黑马
36氪· 2025-08-01 11:27
盒马卖断货,为何说"Shot瓶"果汁大有可为? 近日,以容量小、功效性强为特征的"Shot瓶"果汁,正凭借盒马新推出的"HPP姜黄生姜柠檬饮"进入大众视野,并在社媒上引发热议,其争议点主要集中 在口感和价格两方面。 从口感来看,这款饮品的配料表显示含生姜(≥38%)、柠檬(≥38%)、蜂蜜(21%)、姜黄(≥3%)。虽然盒马通过柠檬的清爽和蜂蜜的甜味中和了部 分姜味带来的刺激感,且消费者对姜味已有心理预期,但实际饮用体验仍超出想象,从舌尖到喉咙都能感受到明显的辛辣刺激,甚至会产生胃部灼热感。 继前年成功预测番茄爆红后,Foodaily再跳预言家!这次是"Shot瓶"果汁。 去年,在Foodaily年度十大新XIU品牌中,功能性果汁品牌Moju,凭借一个剂量瓶,一举拿下英国功能果汁市场62%的份额,成为英国最受欢迎、增长最 快的消费品牌之一。 当时我们就预测,随着国内HPP果汁赛道持续升温,类似Moju这样的小剂型功能性果汁有望成为市场后起之秀。 如今,这一预测在国内市场得到印证。近日,一款100毫升的"HPP姜黄生姜柠檬饮"在盒马迅速走红,已跃居冷藏饮品复购榜首位。 图片来源:盒马APP截图 这种"Shot瓶 ...
00后「保命新四样」
投资界· 2025-07-23 15:48
健康消费趋势 - 18-35岁年轻人消费榜单前三位是旅游、数码产品和保健养生,Z世代年均健康消费支出达3250.7元[9] - 健康消费形式多样化:保健品/营养品摄入占比55.7%,功能性食品/饮品占比29.4%,医疗理疗服务占比40.1%,健康科技产品使用占比37.1%[11] - 国家卫健委发布《全民营养计划(2024—2030年)》,首次专门提到改善年轻人膳食结构,健康饮食上升为战略级倡导[13] 血糖仪市场 - 动态血糖仪成为年轻人减肥、控糖、健康管理神器,社媒声量持续攀升[15][16] - 去年"双11"期间健康监测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倍,今年"618"京东健康血糖仪品类销售破亿,动态血糖仪同比增长64%[17] - 三诺生物在财报中首次提到"年轻用户增长"是新品开发重点,多家品牌推出轻便型、蓝牙实时连接的便携血糖仪[18] 慢性病年轻化 - 中国糖尿病患者达2.33亿人,15-39岁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从1990年961.2万人增至2021年2374.6万人[21] - 2011-2021年间20-24岁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增幅达18.34%,为所有年龄段最快[21] 智能健康设备 - 今年一季度中国腕戴设备出货量达1762万台,同比增长37.6%,心率、血氧、睡眠监测成标配功能[24] - 智能手表、制氧机、雾化机、美容仪等医疗设备成为生活"必需品",甚至被赋予"社交货币"意义[24] 中医养生热潮 - 近一个月三伏贴百度资讯指数环比增长208%,30-39岁人群搜索占比最高[29] - 北京同仁堂艾草三伏贴全网热销7万+,回头客10万+,位列中医保健榜第一[30] - 2023年全国民营中医类医疗机构超8.6万家,年增长近15%,过去十年增幅达7.5倍[33] 轻理疗新业态 - 美团平台年轻化中式推拿按摩店数量同比增长77%,20分钟肩颈推拿成主流[34] - "早C人参棒,晚A阿胶水"成为打工人健康日常菜单,滋补养生人群35岁以下占比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36][37] 药食同源消费 - 黄芪销售额增速超75%,鸡内金、黄精、当归、灵芝等药食成分呈现强劲增长[38]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从2023年1亿元飙升至2024年4.5亿元,增长超350%[41] - 2024年至少有10个新品牌入局中式养生水市场,预计将成为新茶饮乃至整个消费产业增长点[40][41] GLP-1减肥药产业链 - 诺和诺德GLP-1类药物司美格鲁肽一季度收入84.84亿美元,超越默沙东K药成为全球销量最高药品[51] - 京东健康数据显示减肥类药品搜索量环比提升80%,成交额环比增长30%,体重管理营养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60] - 摩根士丹利调高全球减重药市场规模预测,预计2035年达1500亿美元[61]
财经观察丨养生赛道不再是保温杯枸杞,新科技下新风口在哪里?
齐鲁晚报· 2025-06-25 11:49
中式养生水市场 - 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推出崂山草本轻饮系列产品 青岛饮料集团并入青岛啤酒后发力养生水市场 [1] - 2023年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4 5亿元 2024年快速增至30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百亿元 [1] - 崂山白花蛇草水凭借独特定位在养生圈持续走红 反映中式养生水赛道热度 [1] Z世代养生消费趋势 - 养生方式多元化 包括八段锦 拍八虚 艾灸 中药泡脚等 "新中式养生"成社交符号 [1] - 小红书平台"跟着老祖宗学养生"话题火爆 三伏天晒背打卡等行为带动相关消费 [1][3] - 健康焦虑推动养生消费盛行 形成包括食疗打卡 早睡打卡等新型消费场景 [1] 新兴养生品牌发展 - 真不二品牌2020年创立 全网销售额超10亿元 是天猫抖音足浴剂类目TOP品牌 [2] - 拥有黔东南草本系列 大马士革玫瑰等明星单品 入驻屈臣氏 山姆等线下渠道 [2] - 川芎乌药蚕砂枕 广藿小茴香加热颈枕等产品反映"轻养生"理念流行 [2] 行业生态与平台布局 - 小红书 抖音等内容平台加速孵化中式养生品牌 形成内容驱动型新赛道 [2][3] - 小红书举办"中式养生节"行业峰会 八段锦教学 养生蹦迪等活动强化社区属性 [3] - 行业存在产品同质化 标准缺失等问题 需警惕市场乱象 [3] 企业战略合作 - 梦饷科技与真不二达成战略合作 涵盖新品推广 渠道赋能 全域营销等领域 [1] - 私域电商将轻养生视为新蓝海 加速布局Z世代消费市场 [2]
中式养生水爆火:从百亿市场愿景到同质化困局的现实博弈
新浪证券· 2025-06-20 10:4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从2018年0.1亿元跃升至2023年4.5亿元,同比增幅超350%,预计2028年将突破108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速或达88.9% [2] - 2025年第一季度植物饮料类目份额增长超20%,元气森林好自在系列上市4个月销售额破亿,成为该品牌史上最快破亿单品 [2] - 盒马与李良济合作的暑清元气水在会员店上架首周即售罄 [2] 行业参与者与竞争格局 - 新消费品牌如元气森林、可漾、好望水率先抢占市场,可漾2018年推出红豆薏米水并拥有萃取提纯专利技术 [3] - 传统食品饮料巨头如伊利、三得利、盼盼入局,伊利推出"人参5倍萃取"养生水,三得利官宣"焕方"养生饮品牌 [3] - 平台派与老字号跨界合作,如盒马与李良济联名开发暑清元气水,北京同仁堂旗下知嘛健康推出29元熬夜水 [3] 产品与市场趋势 - 红豆薏米水、红枣枸杞水等养生水产品成为主流,透明包装和可见食材颗粒成为卖点 [2] - 小红书上"养生水测评"相关笔记超50万篇,"喝出轻盈感""戒掉奶茶"成为高频关键词 [2] - 部分品牌探索差异化路径,如好望水引入五指毛桃等小众食材,盼盼将清代枇杷膏古方转化为即饮产品 [7] 技术与工艺创新 - 可漾的红豆水萃取提纯专利技术将传统熬煮工艺标准化 [7] - 伊利伊刻活泉的"5倍萃取"技术实现人参有效成分的高效释放 [7] - 三得利"焕方"系列引入低温慢萃技术,保留食材活性成分 [7] 渠道与场景拓展 - 盒马通过会员店数据精准定位消费需求,陈皮四神水的研发灵感源自门店中医坐诊数据 [7] - 山姆将养生水纳入"健康生活解决方案",与健身器材、有机食品形成场景联动 [7] - 元气森林好自在系列进驻健身房、瑜伽馆等健康场景 [7] 行业挑战 - 产品同质化严重,红豆薏米水成为几乎所有品牌的标配,配料表、工艺描述、包装设计高度相似 [4] - 功效与口感平衡难题,药食同源食材天然味道难以适配大众口感,部分产品因添加赤藓糖醇引发肠道不适 [4] - 价格体系受挑战,500ml装养生水普遍定价4-6元,是普通饮用水的2-3倍,性价比成为品牌门槛 [5]
“中式养生水”流行,你喝对了吗?
新华网· 2025-06-10 18:54
中式养生水市场现状 - 薏米水、陈皮水、枸杞红枣水等主打健康概念的"中式养生水"成为夏日饮品新宠 [1] - 市售瓶装中式养生饮料含有药食同源物质,但原料含量通常低于药典规定用量 [1] - 浙江省中医院推出的中药代茶饮乌梅汤2.0 Plus在互联网医院上线五分钟即配出1万帖 [3] 产品特点与局限性 - 市售瓶装中式养生饮料为兼顾口感等因素,有效成分含量因产品而异,总体有限 [1] - 中药代茶饮原料以中药材为主,能更精准匹配个人体质和症状,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药典规定 [4] - 部分市售中式养生饮料产品存在夸大宣传问题,需理性看待 [6] 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 红豆薏米水适合湿气较重人群,但脾胃虚寒、孕妇及经期女性应慎用 [3] - 枸杞红枣水适合气血不足、肝肾阴虚者,湿热内盛、痰湿较重者不宜多喝 [3] - 阳虚体质者宜选用温阳散寒的中药,不宜饮用金银花茶等偏寒凉的代茶饮 [5] - 阴虚体质者宜选用滋阴润燥的中药,不宜饮用肉桂茶等偏温热的代茶饮 [5] 健康风险与建议 - 过量饮用市售中式养生饮料可能增加心脏和肾脏负担,心肾功能不全人群需谨慎 [3] - 长期大量饮用含糖或食品添加剂的饮料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肥胖等健康问题 [3] - 选购时应认准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防止因重金属富集引发健康损害 [6] - 正在服用药物或保健品的人群应慎重选择中式养生饮料,防止对健康造成损害 [8]
便利店冰柜,来了一个“C位杀手”
虎嗅· 2025-06-04 16:12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3年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为4.5亿元 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08亿元 [2] - 2023年无糖茶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元 是中式养生水的5倍甚至10倍以上 [2][4] - 植物饮料(含中式养生水)在饮料大品类中占比0.5%~0.9% 无糖茶占比2%~5% [3] 品牌与产品动态 - 近1年23个品牌推出59款中式养生水新品 超过无糖茶元年(2023年18个品牌推出25款) [13] - 元气森林自在水2024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 带动养生水赛道爆发 [7] - 康师傅、统一、盒马、山姆等巨头及平台密集推出自营养生水产品 [9][10][11] 原料创新趋势 - 养生水原料从24种(2018-2024年8月)增至42种(2024年8月-2025年5月) [16][17] - 高频原料薏米出现多种新搭配(茉莉+薏米、柠檬+薏米等) [18] - 黄芪、陈皮、决明子等中药材使用频次显著上升 苹果和五指毛桃因甜味提升适口性 [19][21] 消费群体与价格定位 - 核心消费群体为追求健康"水替"的消费者 与无糖茶用户存在重叠 [27] - 线上渠道养生水单瓶价格比无糖茶贵0.4元(元气自在水4.41元/瓶 vs 东方树叶4元/瓶) [29] - 线下渠道价差扩大至1元以上(便利店元气自在水6.5元/500ml vs 三得利无糖茶5.5元/500ml) [30] 市场竞争格局 - 饮料巨头(康师傅、统一、三得利)和零售平台(盒马)凭借渠道优势快速入场 [38] - 无糖茶市场集中度高(农夫山泉69%份额、三得利12%)预示养生水可能面临类似格局 [39] - 新锐品牌需通过差异化破局(如果子熟依靠便利店渠道突围案例) [40]
年轻人把便利店变成了「同仁堂」
投中网· 2025-05-29 14:56
核心观点 - 中式养生水市场快速增长,从2018年的0.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5亿元,预计2028年突破百亿[4] - 年轻人推动"朋克养生"风潮,将传统中草药理念转化为新消费符号,带动功能饮料品类升级[3][4] - 行业从无糖茶向功能性饮品迭代,消费者需求从"好喝"转向"喝好",追求附加健康功能[7][9] - 品牌竞争白热化,围绕包装、配方、营销展开差异化竞争,但面临同质化和功能争议挑战[12][13][17] 市场趋势 - 中式养生水均价5-6元,相比矿泉水溢价明显,主打"低成本养生"概念[6] - 无糖茶增速下滑,功能饮料(能量/运动/营养素饮料)增速持续攀升,2024Q1-2025Q1增长显著[7] - 小红书"中式养生"标签浏览达2.2亿次,"养生水""养生茶饮"成为热门关键词[6] - 盒马苹果黄芪水和陈皮四神水上市后迅速冲上植物饮料TOP3,显示市场接受度[9] 品牌竞争格局 - 元气森林2023年推出养生水系列,天猫旗舰店5天售罄,2024年销售额突破10亿[11][12] - 可漾作为红豆薏米水开创者定下三年5亿目标,好望水"照顾系列"半年销售破亿[12] - 山姆/盒马积极布局,推出苹果黄芪饮等自营产品,与盼盼等品牌合作开发新品[14] - 新茶饮品牌(茶百道/奈雪/甜啦啦)纷纷推出含养生食材的茶饮产品[12] 产品创新方向 - 包装设计差异化:元气森林突出"煮"字健康概念,果子熟了采用全透明方瓶[12] - 配方升级:可漾红豆薏米水多酚含量>120mg,六养强调"看得懂的配方表"[13] - 成分创新:添加人参/桑葚等特色食材,山姆从"药食同源"切入开发新品[13][14] - 渠道平台挖掘新卖点:盒马将水果与中药结合开发复合型产品[14] 行业挑战 - 产品同质化严重,薏米水等品类配方高度重合,营销概念趋同[17] - 功能争议持续,部分消费者质疑效果,认为存在"智商税"[17][18] - 价格区间4-10元不等,盒马自营产品7.5元,元气森林4.5元,可漾超8元[18] - 消费者忠诚度低,比价行为普遍,部分创新口味接受度有限[18] 发展阶段判断 - 1.0时代侧重调香创味(有糖茶) → 2.0时代健康意识觉醒(无糖茶) → 3.0时代追求功能附加[7] - 品牌发展三阶段:初期拼流量获取(6-12个月)→中期拼供应链能力→后期拼品牌心智[19]
当饮料厂商集体学习《本草纲目》
虎嗅APP· 2025-05-21 21:44
行业趋势 - 中式养生水市场从2018年0.1亿元规模快速爆发,2023-2024年增长率达300%-400%,预计2028年突破100亿元[9] - 无糖气泡水市场2023年销售额大幅下滑,2024年头部品牌占据65%份额导致中小品牌生存空间压缩[7] - 无糖茶市场增速从2024年Q1的76.1%锐减至Q4的11.2%,2025年Q1首次出现5%负增长[8] 市场格局 - 元气森林红枣枸杞水、红豆薏米水成为其第三款10亿级单品,天猫旗舰店5天售罄[11][12] - 行业参与者分为三类:食品饮料企业(三得利、可漾)、零售平台(山姆、盒马)、老字号药房衍生品牌(同仁堂、童涵春堂)[14][15] - 2024年三个月内新增超50个SKU,外资品牌如三得利推出10款产品,韩国熊津通过统一渠道进口两款产品[6] 产品特性 - 65.5%消费者因"特定功效"购买养生水,但仅23.7%认为"确实有效"[23] - 80%产品集中在红豆薏米、红枣枸杞等传统配方,79%品牌依赖代工导致同质化严重[21] - 价格带集中在5-8元区间,但面临"功效预期与价格匹配度"的消费疑虑[24] 竞争策略 - 厂商从"做减法"(无糖气泡水、无糖茶)转向"做加法"(中药材组合创新),利用106种食药材目录开发差异化配方[31][34] - 对比美国饮料三阶段演变(高糖→低糖→功能性),中国因健康焦虑加速进程,消费者需求从"无负担"转向"有补益"[37][38] - 山姆雪梨枇杷露获98%好评率,盒马苹果黄芪水持续研发新品,显示平台派通过选品策略抢占市场[15] 行业挑战 - 代工模式下21%品牌拥有自建工厂,同质化配方易引发价格战[21] - "一整根人参水"案例显示高溢价产品面临复购困境,猎奇消费后销量断崖下跌[23] - 消费者对功效预期与产品实际效果存在显著差距,长期复购率存疑[23][24]
当饮料厂商集体学习《本草纲目》
虎嗅· 2025-05-21 08:05
行业趋势 - 中式养生水市场快速爆发,2018年市场规模仅0.1亿元,2023-2024年增长率达300%-400%,预计2028年突破100亿元[14] - 无糖气泡水销售额大幅下滑,2024年头部品牌占据65%市场份额,中小品牌生存空间被压缩[11] - 无糖茶增速锐减,2024年Q1-Q4从76.1%降至11.2%,2025年Q1首次出现5%负增长[12] 市场格局 - 元气森林和可漾占据超90%市场份额,伊利、好望水、果子熟了等新老品牌跟进,三个月新增超50个SKU[8] - 三得利推出十款养生水子品牌,韩国熊津通过统一渠道上架两款进口产品[9] - 行业派(三得利、可漾)、平台派(山姆、盒马)、新势力派(同仁堂、童涵春堂)三类厂商入局[21][22][23] 产品表现 - 元气森林红枣枸杞水和红豆薏米水成为第三款10亿级大单品,天猫上架5天售罄[18] - 山姆雪梨枇杷露获98%好评率,盒马苹果黄芪水和陈皮四神水销量可观[22] - 79%品牌依赖代工,80%产品复刻传统配方,同质化严重[30][31] 消费行为 - 65.5%消费者因"特定功效"购买,仅23.7%认为"确实有效"[35] - "一整根人参水"售价19.9元,初期爆火后因口味和功效不符预期销量断崖[36] - 主流价格带5-8元,复购率受"水替"属性限制[37] 竞争策略 - 厂商从"减法"(0糖0脂)转向"加法"(食药材组合),利用106种食药材目录开发差异化配方[47] - 美国饮料市场经历三次迭代:高糖碳酸→低糖低热→功能导向,中国因健康焦虑加速进程[53][54][56] - 疫情后年轻人更倾向"有所补益"产品,推动中式养生日常化[57][58]
西麦食品分析师会议-20250520
洞见研报· 2025-05-20 23: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围绕西麦食品展开调研,探讨其产品潜力、竞争优势、经营目标、成本管控、海外业务等情况,同时分析燕麦行业发展前景,认为该行业增长动力足且竞争格局有待优化 [24][3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基本情况 - 调研对象为西麦食品,所属行业是食品饮料,接待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总经理孟祥胜等 [17] 详细调研机构 - 接待对象类型有机构相关人员、网络投资者、其它 [20] 调研机构占比 未提及 主要内容资料 - 公司有潜力的产品包括燕麦 + 复合类、大健康与口服液类、休闲品类产品 [24] - 公司核心竞争优势有品牌影响力大、产品矩阵多元化、全渠道矩阵完善、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全产业链优势、财务状况健康、公司治理水平优秀 [24][25] - 公司对实现2025年经营目标充满信心 [25] - 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等减轻成本压力,增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6][28] - 公司海外业务处于探索培育阶段,将继续拓展海外市场 [29] - 公司保持中国燕麦谷物市场第一领先地位 [30] - 燕麦市场增长动力足,行业竞争格局有待优化,中国行业集中度有提升空间 [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