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养生
搜索文档
银发经济新风口!伊利联手生态伙伴打造大健康生态圈,这场峰会透露了哪些关键信号?
中金在线· 2025-08-15 18:04
行业背景与市场机遇 - 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8亿 其中超半数存在慢性病管理需求 为功能营养品创造巨大市场空间 [5] - 银发经济崛起与全民健康意识提升推动行业机遇 企业需关注细分需求 全渠道布局和本土化创新 [5][12] - 中式养生概念受年轻人追捧 银发人群更关注免疫力提升和三高控制等核心需求 [12] 公司战略与生态布局 - 公司以全产业链优势提供高品质产品 通过"科技+产业+生态"模式构建大健康生态圈 [3][16] - 联合北京同仁堂推出五大功能奶粉系列 覆盖控糖和骨骼健康等多重场景 [14] - 启动"欣赢家"联盟 通过共创共赢共享模式打造大健康生态闭环 实现商业生态重构 [14][16] 技术创新与研发突破 - 自主研发BL-99益生菌菌株 乳铁蛋白定向提取技术及药食同源指纹图谱技术 [10] -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推动精准营养从概念走向现实 惠及营养需求消费者 [8][10] - 全球创新布局与研究战略强化科技赋能 驱动产业升级 [8][18]
养生水卖的不是水,是年轻人的焦虑解药?
虎嗅· 2025-08-08 15:02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 中式养生水定位为高端饮品 售价可超越传统奶茶产品[1] - 产品以中式养生概念为核心卖点 结合传统健康理念进行市场推广[1] 成本结构与盈利模式 - 行业生产成本极低 但产品定价具备显著溢价空间[1] - 企业通过养生概念实现高毛利商业模式 成本控制优势明显[1] 行业争议与认知分歧 - 产品功效存在科学性质疑 被部分市场参与者视为玄学概念[1] - 行业面临认知分歧 消费者对产品本质存在不同理解[1] 消费动机与社会现象 - 产品部分满足健康焦虑需求 成为特定消费群体的解决方案[1] - 市场存在情感消费特征 部分购买行为源于心理需求而非实际功效[1] 行业发展前景 - 行业可能沿袭无糖茶饮发展路径 形成规模化市场[1] - 存在过度炒作风险 市场担忧行业成为短期投机领域[1]
创新消费力 | 元气森林:“养生”也可以俘获年轻人
北京商报· 2025-08-05 23:00
行业趋势与市场发展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从2018年0.1亿元跃升至2023年4.5亿元,增长显著[1][2] - 2025年上半年市场增速从2024年28%骤降至15%,呈现哑铃型结构:低糖基础产品占比63%且单价同比下降19%,功能性产品维持32%高毛利但接受度有限[7] - 行业形成四大阵营:厂牌派(元气森林等)、零售派(盒马等)、老字号派(同仁堂等)、跨界派(伊利等)[7] 产品创新与研发 - 公司通过熬煮工艺还原家常口感,最大化保留食材营养且不加香精防腐剂[5] - 研发测试40个红豆品种后选定珍珠红品种,通过工序调整还原"妈妈的味道"[6] - 产品方向结合传统食补理念与现代化生产,上市4个月销售额破亿元[3] 消费者行为与需求 - 18-26岁消费者占市场份额21.3%,27-36岁占48.6%,合计近70%[6] - 高频复购用户最关注"第一口清爽口感",核心消费群体与无糖茶饮重合度达90%[3][8] - 消费者愿为可感知健康价值支付溢价,健康消费从概念炒作转向日常刚需[12] 市场竞争与挑战 - 行业同质化严重:红豆薏米组合成各品牌标配,配方高度雷同引发价格战[7][8] - 主流产品价格从2024年4.5元降至2.9元(买一送一促销),利润空间压缩[8] - 行业存在标准缺失、伪养生质疑及高价低质倒挂等问题[1][7] 公司战略与表现 - 旗下品牌2024年市场份额达58.6%,复购率持续提升为核心驱动力[8] - 全渠道覆盖:2023年天猫旗舰店首发5天售罄,2025年618期间获天猫茶饮V榜TOP1及京东金榜TOP1[2][12] - 建立原料直采基地(如联合十月稻田在黑龙江建红豆基地),保障品质并优化供应链[10] 生产工艺与成本 - 熬煮工艺需额外投入人力(每条产线加8人),且因果皮堵塞滤网导致生产效率降低[6] - 部分品牌通过规模化种植降低成本(如好望水薏米基地降本15%)[9] - 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需平衡,但公司坚持选择耗时耗力的熬煮方式[5]
食品饮料行业周度市场观察-20250805
艾瑞咨询· 2025-08-05 15:28
行业趋势 健康饮品升级 - 白桦树汁饮品因健康标签走红 抖音电商平台白桦树汁品类环比增长155.5% 国货品牌"零定律·美桦说"5个月销售额破亿 [4] - 维生素饮料市场重新活跃 元气森林外星人"维C水"和"维B水"市场份额增长迅速 品牌更注重细分场景如熬夜加班等需求 [4][12] - 中式养生水2023年市场规模达4.5亿元 预计2028年超百亿 Z世代推动红豆薏米水等药食同源产品爆发 [8][13] 饮料品类竞争格局 - 无糖茶市场格局已定 农夫山泉东方树叶占据70%以上市场份额 其他品牌增长乏力 [6] - 电解质饮料市场胜负未明 元气森林外星人领跑 有糖茶仍为主流 新品牌通过减糖策略逆势增长 [6] - 椰子水行业快速增长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11亿美元 过去五年复合增长率61% CR5为43.4% IFBH以33.9%市占率领先 [11] 创新与跨界融合 - 康师傅与伊利跨界推出"泡面芝士条"组合 瞄准60%夜间消费市场 打造"深夜搭子"社交概念 [9] - 泰奶风味在烘焙行业走红 东南亚风味通过奶茶市场铺垫 高饱和橙色视觉与爆浆标签契合社交传播 [14] - 冰杯市场快速发展 伊利蒙牛等推出风味冰杯 玩果森林等新品牌通过冰球等创新产品抢占细分市场 [16] 头部品牌动态 战略布局与转型 - 农夫山泉即饮咖啡品牌"炭仌"市场表现不佳 建议与Manner合作复制星巴克与百事模式 [15] - 华润饮料加速多品类布局 2025年推出十余款新品 非水业务收入占比首超10% 但缺乏现象级爆款 [20] - 特斯拉开设50年代复古风餐厅 结合充电与餐饮服务 将充电等待时间转化为消费体验 [18] 营销与资本运作 - 青啤优活饮用水官宣张艺兴为代言人 健康饮品事业部拥有云南山泉等品牌 2024年青岛啤酒营收321.38亿元 [16] - KKR收购大窑汽水85%股权获批 该品牌年销售额约30亿元 主攻餐饮渠道占碳酸饮料市场5%-10%份额 [22] - 元气森林联合得力文具将废弃饮料瓶转化为再生文具 每瓶可生产约4支环保笔 构建可持续闭环 [19] 渠道与模式创新 - 京东推出"七鲜小厨"自营外卖新模式 招募餐饮商家作为"菜品合伙人" 已有近7000家品牌报名 [17] - 功能性食品创新聚焦"健康自觉"趋势 开发针对职场人群的"抗疲劳+抗焦虑"双效巧克力能量棒等产品 [11] - 预制菜2023年市场规模达5165亿元 预计2026年破万亿 覆盖全场景需求 形成六大产业集聚区 [12]
维维股份:近日公司推出草本饮料系列产品——维维百分植养生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18:43
公司产品组合 - 公司旗下拥有维维豆奶粉、维维豆浆粉、维维谷物麦片、维维豆奶饮料、维维拧爆汽水、维维粮油、百分植豆浆粉、天山雪乳品、维维六朝松面粉、怡清源茶叶、汉元酒等系列产品 [2] 新产品发布 - 近日公司推出草本饮料系列产品维维百分植养生水 包含牛蒡罗汉果水 洛神玫瑰水 苹果黄芪水 红豆薏米水四个口味 [2] - 新产品主打简配方 臻原料 精工艺 轻养生 趣包装五大特点 [2] - 产品强调源自古老中式养生智慧 萃取天然植物营养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传承中式养生文化 [2] 业务发展动态 - 公司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确认产品矩阵 涵盖饮品 粮油 乳品 茶叶 酒类等多品类布局 [2]
8.9元/100mL遭疯抢?“白人中药”被盒马卖断货,养生圈杀出一匹新黑马
36氪· 2025-08-01 11:27
核心观点 - 小剂量功能性果汁"Shot瓶"凭借差异化定位和健康属性成为市场新增长点 在英国功能性果汁品牌Moju凭借剂量瓶获得62%市场份额[1] 国内盒马HPP姜黄生姜柠檬饮上市当月超3000人下单并登顶复购榜首位[8] - 产品成功契合年轻群体便捷养生需求 结合药食同源理念与社交媒体传播形成消费热潮[9][13] - 行业面临口感优化、功能宣称合规及高频复购可持续性等挑战[16][18] - 职场场景被视作商业化破局关键 海外品牌MOJU和三得利已通过晨间提神等场景化营销验证可行性[24][27] 市场表现 - Moju剂量瓶产品占据英国功能果汁市场62%份额[1] - 盒马100毫升HPP姜黄生姜柠檬饮售价8.9元 折算客单价高于同类HPP果汁[4] - 该产品上市当月超3000人下单 登顶盒马冷藏饮品复购榜首位[8] - 新锐品牌有乐岛姜黄饮单品全网销量突破2000万瓶[19] 产品特性 - 盒马产品含生姜≥38%、柠檬≥38%、蜂蜜21%、姜黄≥3% 具有明显辛辣刺激口感[4] - Shot瓶核心特征为小容量(30-100mL)、高功效性及便携包装[4][19] - 采用HPP工艺保持新鲜品质 突出靶向功能定位[14] 消费驱动因素 - 留学生群体将"白人中药"概念引入国内形成认知基础[9] - 年轻群体追求便捷养生方式 药食同源食材需求上升[9] - 社交媒体真实反馈激发购买欲 如"打工人续命水"等话题传播[13] - 职场场景存在上午提神、午后抗疲、晚间助眠的分段式需求[29] 行业发展趋势 - 传统果汁产品高度同质化 Shot瓶为HPP品类注入新活力[14] - 本土品牌尝试融合超级食物与中式养生概念 如有乐岛结合三伏天养生场景[19] - 新锐品牌聚焦细分场景:SuperMorning专注晨间 SOMESOME主打30mL即时能量补给[19] - 药食同源食材(生姜/枸杞)与职场需求融合成为差异化创新方向[29] 面临挑战 - 100mL小容量高客单价产品能否支撑高频复购存疑[16] - 国内法规要求功能饮料需"蓝帽子"认证 面临高合规成本及长审批周期[16] - 功能性原料普遍存在口感不佳问题 需平衡功效与适口性[16] - 消费者决策维度复杂 需关联场景/人群/气味等多维度而非单独强调功能[18] 创新方向 - 规避功能宣称限制 通过"白人中药"概念开辟药食同源创新路径[21] - 借鉴MOJU海外营销模式:通过"Wake Shake Boom"等场景化活动强化晨间饮用场景[24] - 结合新零售渠道(盒马/MUJI)加速市场教育进程[19][29]
00后「保命新四样」
投资界· 2025-07-23 15:48
健康消费趋势 - 18-35岁年轻人消费榜单前三位是旅游、数码产品和保健养生,Z世代年均健康消费支出达3250.7元[9] - 健康消费形式多样化:保健品/营养品摄入占比55.7%,功能性食品/饮品占比29.4%,医疗理疗服务占比40.1%,健康科技产品使用占比37.1%[11] - 国家卫健委发布《全民营养计划(2024—2030年)》,首次专门提到改善年轻人膳食结构,健康饮食上升为战略级倡导[13] 血糖仪市场 - 动态血糖仪成为年轻人减肥、控糖、健康管理神器,社媒声量持续攀升[15][16] - 去年"双11"期间健康监测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倍,今年"618"京东健康血糖仪品类销售破亿,动态血糖仪同比增长64%[17] - 三诺生物在财报中首次提到"年轻用户增长"是新品开发重点,多家品牌推出轻便型、蓝牙实时连接的便携血糖仪[18] 慢性病年轻化 - 中国糖尿病患者达2.33亿人,15-39岁早发2型糖尿病患者从1990年961.2万人增至2021年2374.6万人[21] - 2011-2021年间20-24岁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率增幅达18.34%,为所有年龄段最快[21] 智能健康设备 - 今年一季度中国腕戴设备出货量达1762万台,同比增长37.6%,心率、血氧、睡眠监测成标配功能[24] - 智能手表、制氧机、雾化机、美容仪等医疗设备成为生活"必需品",甚至被赋予"社交货币"意义[24] 中医养生热潮 - 近一个月三伏贴百度资讯指数环比增长208%,30-39岁人群搜索占比最高[29] - 北京同仁堂艾草三伏贴全网热销7万+,回头客10万+,位列中医保健榜第一[30] - 2023年全国民营中医类医疗机构超8.6万家,年增长近15%,过去十年增幅达7.5倍[33] 轻理疗新业态 - 美团平台年轻化中式推拿按摩店数量同比增长77%,20分钟肩颈推拿成主流[34] - "早C人参棒,晚A阿胶水"成为打工人健康日常菜单,滋补养生人群35岁以下占比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36][37] 药食同源消费 - 黄芪销售额增速超75%,鸡内金、黄精、当归、灵芝等药食成分呈现强劲增长[38]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从2023年1亿元飙升至2024年4.5亿元,增长超350%[41] - 2024年至少有10个新品牌入局中式养生水市场,预计将成为新茶饮乃至整个消费产业增长点[40][41] GLP-1减肥药产业链 - 诺和诺德GLP-1类药物司美格鲁肽一季度收入84.84亿美元,超越默沙东K药成为全球销量最高药品[51] - 京东健康数据显示减肥类药品搜索量环比提升80%,成交额环比增长30%,体重管理营养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50%[60] - 摩根士丹利调高全球减重药市场规模预测,预计2035年达1500亿美元[61]
财经观察丨养生赛道不再是保温杯枸杞,新科技下新风口在哪里?
齐鲁晚报· 2025-06-25 11:49
中式养生水市场 - 崂山矿泉水有限公司推出崂山草本轻饮系列产品 青岛饮料集团并入青岛啤酒后发力养生水市场 [1] - 2023年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4 5亿元 2024年快速增至30亿元 预计2028年突破百亿元 [1] - 崂山白花蛇草水凭借独特定位在养生圈持续走红 反映中式养生水赛道热度 [1] Z世代养生消费趋势 - 养生方式多元化 包括八段锦 拍八虚 艾灸 中药泡脚等 "新中式养生"成社交符号 [1] - 小红书平台"跟着老祖宗学养生"话题火爆 三伏天晒背打卡等行为带动相关消费 [1][3] - 健康焦虑推动养生消费盛行 形成包括食疗打卡 早睡打卡等新型消费场景 [1] 新兴养生品牌发展 - 真不二品牌2020年创立 全网销售额超10亿元 是天猫抖音足浴剂类目TOP品牌 [2] - 拥有黔东南草本系列 大马士革玫瑰等明星单品 入驻屈臣氏 山姆等线下渠道 [2] - 川芎乌药蚕砂枕 广藿小茴香加热颈枕等产品反映"轻养生"理念流行 [2] 行业生态与平台布局 - 小红书 抖音等内容平台加速孵化中式养生品牌 形成内容驱动型新赛道 [2][3] - 小红书举办"中式养生节"行业峰会 八段锦教学 养生蹦迪等活动强化社区属性 [3] - 行业存在产品同质化 标准缺失等问题 需警惕市场乱象 [3] 企业战略合作 - 梦饷科技与真不二达成战略合作 涵盖新品推广 渠道赋能 全域营销等领域 [1] - 私域电商将轻养生视为新蓝海 加速布局Z世代消费市场 [2]
中式养生水爆火:从百亿市场愿景到同质化困局的现实博弈
新浪证券· 2025-06-20 10:43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式养生水市场规模从2018年0.1亿元跃升至2023年4.5亿元,同比增幅超350%,预计2028年将突破108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速或达88.9% [2] - 2025年第一季度植物饮料类目份额增长超20%,元气森林好自在系列上市4个月销售额破亿,成为该品牌史上最快破亿单品 [2] - 盒马与李良济合作的暑清元气水在会员店上架首周即售罄 [2] 行业参与者与竞争格局 - 新消费品牌如元气森林、可漾、好望水率先抢占市场,可漾2018年推出红豆薏米水并拥有萃取提纯专利技术 [3] - 传统食品饮料巨头如伊利、三得利、盼盼入局,伊利推出"人参5倍萃取"养生水,三得利官宣"焕方"养生饮品牌 [3] - 平台派与老字号跨界合作,如盒马与李良济联名开发暑清元气水,北京同仁堂旗下知嘛健康推出29元熬夜水 [3] 产品与市场趋势 - 红豆薏米水、红枣枸杞水等养生水产品成为主流,透明包装和可见食材颗粒成为卖点 [2] - 小红书上"养生水测评"相关笔记超50万篇,"喝出轻盈感""戒掉奶茶"成为高频关键词 [2] - 部分品牌探索差异化路径,如好望水引入五指毛桃等小众食材,盼盼将清代枇杷膏古方转化为即饮产品 [7] 技术与工艺创新 - 可漾的红豆水萃取提纯专利技术将传统熬煮工艺标准化 [7] - 伊利伊刻活泉的"5倍萃取"技术实现人参有效成分的高效释放 [7] - 三得利"焕方"系列引入低温慢萃技术,保留食材活性成分 [7] 渠道与场景拓展 - 盒马通过会员店数据精准定位消费需求,陈皮四神水的研发灵感源自门店中医坐诊数据 [7] - 山姆将养生水纳入"健康生活解决方案",与健身器材、有机食品形成场景联动 [7] - 元气森林好自在系列进驻健身房、瑜伽馆等健康场景 [7] 行业挑战 - 产品同质化严重,红豆薏米水成为几乎所有品牌的标配,配料表、工艺描述、包装设计高度相似 [4] - 功效与口感平衡难题,药食同源食材天然味道难以适配大众口感,部分产品因添加赤藓糖醇引发肠道不适 [4] - 价格体系受挑战,500ml装养生水普遍定价4-6元,是普通饮用水的2-3倍,性价比成为品牌门槛 [5]
“中式养生水”流行,你喝对了吗?
新华网· 2025-06-10 18:54
中式养生水市场现状 - 薏米水、陈皮水、枸杞红枣水等主打健康概念的"中式养生水"成为夏日饮品新宠 [1] - 市售瓶装中式养生饮料含有药食同源物质,但原料含量通常低于药典规定用量 [1] - 浙江省中医院推出的中药代茶饮乌梅汤2.0 Plus在互联网医院上线五分钟即配出1万帖 [3] 产品特点与局限性 - 市售瓶装中式养生饮料为兼顾口感等因素,有效成分含量因产品而异,总体有限 [1] - 中药代茶饮原料以中药材为主,能更精准匹配个人体质和症状,有效成分含量符合药典规定 [4] - 部分市售中式养生饮料产品存在夸大宣传问题,需理性看待 [6] 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 - 红豆薏米水适合湿气较重人群,但脾胃虚寒、孕妇及经期女性应慎用 [3] - 枸杞红枣水适合气血不足、肝肾阴虚者,湿热内盛、痰湿较重者不宜多喝 [3] - 阳虚体质者宜选用温阳散寒的中药,不宜饮用金银花茶等偏寒凉的代茶饮 [5] - 阴虚体质者宜选用滋阴润燥的中药,不宜饮用肉桂茶等偏温热的代茶饮 [5] 健康风险与建议 - 过量饮用市售中式养生饮料可能增加心脏和肾脏负担,心肾功能不全人群需谨慎 [3] - 长期大量饮用含糖或食品添加剂的饮料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肥胖等健康问题 [3] - 选购时应认准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防止因重金属富集引发健康损害 [6] - 正在服用药物或保健品的人群应慎重选择中式养生饮料,防止对健康造成损害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