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互联互通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互联互通机制优化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
证券日报· 2025-10-23 00:41
互联互通机制运行表现 - 2025年前九个月沪深股通日均成交额达2064亿元人民币,同比上升68% [1] - 同期港股通日均成交额达1260亿港元,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 [1] - 截至9月底南向及北向ETF分别有17只及273只被纳入互联互通,前九个月南向ETF日均成交额42亿港元,北向ETF日均成交额32亿元人民币 [1] - 债券通北向通截至8月份日均成交额为440亿元人民币,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创220亿元人民币新高,同比上升69% [1] 互联互通机制发展历程与优化 - 沪港通自2014年开通后经历多次优化,包括2016年取消总额度限制、2018年双向扩大每日额度至四倍、2022年将ETF纳入标的等 [2] - 目前正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进行紧密合作 [1] - 沪股通日均成交金额由2014年开通首月的4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9月的1456亿元人民币,同期沪市港股通日均成交金额由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894亿元人民币 [3] 交易所合作与未来规划 - 2024年4月中国证监会发布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2025年6月沪港两地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3] - 港交所计划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安排,拓展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产品以提高市场效率 [2] - 上交所表示将继续携手港交所优化沪港通机制,深交所将充分发挥政策区位优势,深化与港交所合作以推进跨境金融创新 [3]
沪深港通纳入REITs、 引入大宗交易机制 这些互联互通措施正筹备中
搜狐财经· 2025-10-23 00:36
沪港通机制发展与成效 - 外资通过沪股通累计成交总额达90.1万亿元人民币 [1][5] - 沪股通日均成交金额从2014年开通首月的4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9月的1456亿元人民币 [5] - 内地投资者通过沪港通累计成交总额达37.5万亿元人民币 [6] - 沪港通日均成交金额由2014年开通首月的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9月的894亿元人民币 [6] - 2025年9月沪股通交易金额占沪市A股交易金额比重近7% [5] 香港交易所市场表现 - 截至9月底,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达到2564亿港元,同比上升126% [3] - 衍生产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168万张,同比上升11% [3] - 截至9月底,港股再融资总额达4561亿港元,是同期新股市场募资金额的两倍以上 [2] - 前9个月南向ETF的日均成交额达到42亿港元,北向ETF的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32亿元 [3] 新股与再融资市场 - 截至9月底,香港交易所IPO融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 [2] - 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近300宗,其中接近一半是科技企业 [2] - 今年A+H上市企业融资额占前9个月新股总融资额的近一半 [2] 互联互通机制优化与拓展 - 沪深股通和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均创新高,截至9月底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2064亿元,同比上升68% [3] - 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1260亿港元,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 [3] - 正与沪深交易所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以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进行紧密合作 [4] - 债券通北向通截至今年8月日均成交额为人民币440亿元,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创人民币220亿元新高,同比上升69% [3] - 即将推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期货 [3] 沪市发展与沪港合作 - “十四五”期间,沪市科技创新公司数量占比从32%升至41%,市值占比从27%升至32% [7] - “十四五”期间新上市公司中近七成为科技创新企业,截至9月底科创50指数较年初上涨超50% [7] - 沪市ETF产品规模从0.9万亿元增至4万亿元,累计增长近3.5倍,跨境指数产品规模超3200亿元 [7] - 今年6月沪港两地政府签署《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7]
上半年沪深股通和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均创新高
中国新闻网· 2025-10-22 18:53
互联互通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沪深股通和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1] - 截至2025年9月底,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日均成交额为人民币2064亿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68% [1] - 截至2025年9月底,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1260亿港元,是2024年同期水平的两倍以上 [1] 市场表现驱动因素 - 自2024年9月以来,国内经济政策和科技创新成果推动中国投资机遇赢得全球投资者关注 [1] - 香港证券市场、衍生品市场以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 [1] - 香港新股市场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彰显市场活力与韧性 [1] 互联互通机制优化计划 - 港交所正与沪深交易所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进行紧密合作 [1] - 港交所将继续优化上市制度安排,拓展优化互联互通机制,丰富产品,提高市场效率 [2] - 港交所将持续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提供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工具 [2] - 港交所将积极拓展离岸人民币应用场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稳步推进 [2]
港交所行政总裁陈翊庭:香港在2025年重新登顶全球IPO市场榜首,当前逾300家企业正在排队上市
新浪证券· 2025-10-22 18:39
香港资本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香港资本市场显著回暖,港股市场呈现反弹态势 [3] - 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达到2564亿港元,同比增长126% [5] - 衍生产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168万张,同比增长11% [5] 新股发行与IPO市场 - 截至9月底香港交易所新股发行规模达18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 [3] - 当前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接近300宗 [3] - 2025年香港重新登顶全球IPO市场榜首 [4] - 新申请上市企业中约有一半来自科技行业 [4] 企业融资活动 - 截至9月底企业再融资总额达4561亿港元,是同期新股市场募资的两倍以上 [4] - 今年前九个月A+H上市企业融资额占新股总额近一半 [3] 互联互通机制表现 - 上半年沪深股通与港股通平均每日成交额均创历史新高 [5] - 截至9月底沪股通与深股通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2064亿元,同比增长68% [5] - 截至9月底港股通日均成交额达到1260亿港元,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 [5] - 截至9月底南向及北向ETF交易分别纳入17只与273只ETF [5] - 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额截至8月达人民币440亿元 [5] - 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创下人民币220亿元新高,同比增长69% [5] 市场制度改革与优化 - 自去年10月推出上市申请审批流程优化措施后,合资格A股企业赴港上市效率显著提升 [3] - 今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协助特专科技与生物科技企业加快上市准备 [4] - 今年上半年启动下调证券市场最低上落价位的第一阶段 [6] - 股份交收费用优化措施于6月正式生效 [6] - 已就缩短香港股票现货市场结算周期发布讨论文件 [6] 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 - 正在优化"领航星"现货平台并开发新的衍生产品平台 [6] - 将推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期货" [6] - 正推进沪深港通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以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 [6] 市场参与者与资金流向 - 国际投资人特别是来自欧美、中东及新兴市场的长线资金积极参与中国科创企业发行 [3] - 互联互通机制已成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桥梁 [5]
陈翊庭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0-22 17:36
香港资本市场整体表现 - 香港交易所2025年新股发行规模大幅增长 截至9月底IPO融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3] - 香港IPO融资额居全球第一 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近300宗[3] - 企业上市后再融资活动强劲 截至9月底再融资总额达4561亿港元[3] - 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达到2564亿港元 同比上升126% 衍生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168万张 同比上升11%[7] 国际投资者参与度 - 海外投资者参与新股认购热情明显上涨 欧美 中东和新兴市场的国际长线资金积极参与科创企业新股发行[1] - 全球资产配置逻辑发生深刻转变 国际市场对中国科技创新高度关注与信心[1] 互联互通机制进展 - 沪深港通优化措施紧锣密鼓筹备中 包括纳入REITs 引入大宗交易机制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1] - 截至9月底 南向交易有17只ETF纳入 北向交易有273只ETF纳入[9] - 前9个月南向ETF日均成交额42亿港元 北向ETF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32亿元[9] - 沪股通和深股通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2064亿元 同比上升68% 港股通日均成交额达1260亿港元 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9] 上市制度与市场结构优化 - A+H上市模式表现亮眼 占前9个月新股总融资额接近一半[5] - 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优化 加快了合资格A股公司在香港上市进程[5] - 科企专线助力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 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中接近一半来自科技企业[5] - 即将推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期货 为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9] 未来发展重点 - 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安排 拓展优化互联互通机制 丰富产品并提高市场效率[10] - 作为全球领先离岸人民币中心 构建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 提供资产配置与风险对冲工具 拓展离岸人民币应用场景[10]
陈翊庭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10-22 17:11
文章核心观点 - 香港资本市场在2025年显著回暖,IPO融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位居全球首位 [5][6] - 全球资产配置逻辑发生深刻转变,来自欧美、中东和新兴市场的国际长线资金积极参与中国科创企业新股发行,反映出外资回流及对中国科技创新的信心 [3] - 香港交易所通过持续优化上市机制、拓展互联互通及丰富产品线,增强了市场活力与韧性,推动了一二级市场共同发展 [7][9][13][14] 香港IPO市场表现 - 截至9月底,香港交易所新股发行融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 [6] - 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近300宗,新股市场强劲势头持续 [6] - “A+H”上市模式表现突出,占前9个月新股总融资额的接近一半 [9] - 今年5月推出的“科企专线”助力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公司上市,目前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中接近一半来自科技企业 [9] 二级市场及衍生品表现 - 截至9月底,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达2564亿港元,同比上升126% [11] - 衍生产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168万张,同比上升11% [11] - 企业上市后再融资活动强劲,再融资总额高达4561亿港元 [7] 互联互通机制进展 - 南向及北向交易分别有17只及273只ETF纳入互联互通机制,前9个月南向ETF日均成交额42亿港元,北向ETF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32亿元 [13] - 截至9月底,沪股通和深股通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2064亿元,同比上升68%;港股通日均成交额达1260亿港元,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 [13] - 香港交易所正与沪深交易所就纳入REITs、引入大宗交易机制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进行紧密合作 [3] 产品创新与未来发展 - 香港交易所即将推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期货,为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13] - 香港作为全球领先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将持续构建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拓展离岸人民币应用场景 [14] - 香港交易所计划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安排,拓展互联互通机制,提高市场效率 [14]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陈翊庭:香港市场兼具活力与韧性
国际金融报· 2025-10-22 15:38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自去年9月以来香港市场表现强劲 证券市场 衍生品市场及沪深港通成交量均创半年新高 新股市场融资额重回全球交易所榜首[1] - 港股市场在今年回暖反弹 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 全球投资者去美元化寻求多元资产配置 科技浪潮及香港持续优化上市机制[1] 新股市场(IPO) - 截至9月底香港交易所新股融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3] - 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近300宗 接近一半来自科技企业[3][4] - 海外投资者参与新股认购热情明显上涨 欧美 中东和新兴市场国际长线资金积极参与科创企业发行[3] - A+H上市模式进一步发展 占前九个月新股总融资额接近一半[3] 再融资与二级市场 - 截至9月底企业上市后再融资总额达4561亿港元 是同期新股市场募资金额的两倍以上[3] - 截至9月底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达2564亿港元 同比上升126%[5] - 截至9月底衍生产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168万张 同比上升11%[5] 上市制度优化 - 近年上市政策改革释放香港资本市场活力 吸引大量优质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赴港上市[4] - 今年5月推出科企专线 协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更有效率筹备上市 提高市场质量及透明度[4] 互联互通机制 - 截至9月底沪股通和深股通日均成交额达人民币2064亿元 同比上升68%[7] - 截至9月底港股通日均成交额达1260亿港元 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7] - ETF扩容顺利实施 截至9月底南向有17只 北向有273只ETF纳入 南向ETF日均成交额42亿港元 北向ETF日均成交额人民币32亿元[7] - 债券通北向通截至8月日均成交额为人民币440亿元 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创人民币220亿元新高 同比上升69%[7] - 正与沪深交易所就沪深港通纳入REITs 引入大宗交易机制及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等项目进行紧密合作[8]
港交所CEO最新发声!
证券日报网· 2025-10-22 14:45
新股发行市场 - 截至9月底香港交易所IPO融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 [1] - 新股市场强劲势头持续 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近300宗 [1] - 来自欧美、中东和新兴市场的国际长线资金积极参与科创企业新股发行 [1] - 今年"A+H"上市企业表现突出 占前九个月新股总融资额接近一半 [1] - 港交所新股审批流程优化 加快了合资格A股公司在香港上市进程 [1] - 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中接近一半来自科技企业 [2] 再融资与市场结构 - 截至9月底再融资总额高达4561亿港元 是同期新股市场募资金额的两倍以上 [2] - 上市政策改革释放了香港资本市场活力 吸引了大量优质科技企业赴港上市 [2] - 港股市场结构不断优化 [2] 二级市场交易 - 截至9月底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达到2564亿港元 同比上升126% [3] - 衍生产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168万张 同比上升11% [3] - 截至9月底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2064亿元 同比上升68% [3] - 截至9月底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1260亿港元 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 [3] 互联互通机制 - 前九个月南向ETF日均成交额达到42亿港元 北向ETF日均成交额达32亿元 [3] - 截至8月份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额为440亿元 [3] - 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创下220亿元新高 同比上升69% [3] - 正在筹备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 引入大宗交易机制以及将人民币柜台纳入港股通 [4] 未来发展 - 港交所将推动市场与基础设施持续提升国际竞争力 精准对接全球投资人需求 [4] - 将继续优化上市制度安排 不断拓展优化互联互通机制 丰富产品 提高市场效率 [4]
香港证监会叶志衡:将完善互联互通机制,扩大离岸人民币应用
第一财经· 2025-10-22 13:19
香港证监会未来六个月工作重点 - 透过发行政府债券引领市场发展 [1] - 向目标市场的发行人和投资者推广香港优势 [1] - 扩大投资者基础,包括家族办公室、基金和企业财资中心等 [1] 市场机制与基础设施完善 - 落实推行场外固定收益及货币衍生工具制度 [1] - 促进在香港发展回购交易中央对手方 [1] - 为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基建做好准备迈向未来 [1] - 助力新一代电子交易平台的发展 [1] 人民币国际化与互联互通 - 扩大离岸人民币的应用 [1] - 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以提升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及增加人民币相关产品供应 [1] 金融科技创新 - 促进市场创新及落实代币化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的用例 [1]
港交所陈翊庭:IPO强劲势头持续,近一半申请来自科技企业
第一财经· 2025-10-22 13:19
香港交易所上市制度与市场表现 - 香港交易所将持续优化上市制度安排并拓展优化互联互通机制 [1] - 截至9月底香港IPO融资总额达1829亿港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超过两倍 [1] - 上市科正在处理的公开上市申请近300宗 其中接近一半来自科技企业 [1] 一级与二级市场活动 - 截至9月底港股再融资总额达4561亿港元 是同期新股市场募资金额的两倍以上 [2] - 香港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达到2564亿港元 同比上升126% [2] - 衍生产品市场平均每日成交合约168万张 同比上升11% [2] 互联互通机制进展 - 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人民币2064亿元 同比上升68% [2] - 港股通的日均成交额达到1260亿港元 是2024年的两倍以上 [2] - 前9个月南向ETF日均成交额42亿港元 北向ETF日均成交额人民币32亿元 [3] 固定收益与衍生品市场 - 债券通北向通日均成交额为人民币440亿元 [3] - 互换通平均每日结算金额创人民币220亿元新高 同比上升69% [3] - 港交所即将推出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期货以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3] 未来发展规划 - 正与沪深交易所合作将REITs纳入沪深港通并引入大宗交易机制 [3] - 推动市场与基础设施提升国际竞争力以对接全球投资人需求 [3] - 将持续构建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生态圈并拓展离岸人民币应用场景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