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规划

搜索文档
“一张好的蓝图一干到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大家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6-21 05:21
五年规划的战略意义 - 中国通过14个五年规划(计划)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 [2] - 五年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成功密码 [1] -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优势 [2] 五年规划的编制与执行 - "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实地调研、网络留言、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 [3] - 中国通过五年规划设立长期目标且不为短期因素所动摇,为全球发展注入确定性和稳定性 [3] - "钉钉子"精神体现治国理政的态度与方法,反映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和科学设定目标的能力 [3] 典型案例与成效 - 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全线建成通车,体现"一干到底"的执行力 [2] - 跨国公司因中国长期规划的确定性而坚定投入中国市场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以五年规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精髓和实践要求
国家能源局· 2025-06-17 11:22
五年规划的战略意义 - 五年规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战略导向 [1] -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制定多个重大战略规划,包括厦门15年发展战略、福州"3820"战略工程和浙江"八八战略" [2] - 规划编制需统筹国内和国际、当前和长远、全面和重点、经济和社会、战略和战术等多维度因素 [2] 规划编制的核心原则 - 必须坚持胸怀"两个大局",立足全球大势和时代特征谋划发展 [3] - "十四五"规划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3] - 规划聚焦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重点领域科技创新 [3] - 必须坚持久久为功,以长远眼光推动一张蓝图绘到底 [5] - 规划目标与现代化战略目标相衔接,分阶段推进落实 [5] - 建立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台账并压茬推进 [5] 重点领域部署 - 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被列为"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 [5] - AES100发动机是我国首型按国际标准研制的1000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2025年6月获颁生产许可证 [5] - AG600"鲲龙"水陆两栖飞机2025年4月获民航局型号合格证 [14] - 规划聚焦影响现代化建设的短板问题,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7] - 民生福祉类指标占"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超过1/3,包含28项民生工程 [8] 规划实施机制 - 健全国家规划体系,强化发展规划与财政、金融等政策协调 [9] -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2] - 对预期性指标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对约束性指标通过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实现 [12] - 集中力量办大事,实施"十三五"165项、"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项目 [13] - 创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方式方法,广泛听取意见建议 [15] "十五五"规划编制 - 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作为编制根本遵循 [16] - 加强重点内容研究论证,谋划重大战略任务和工程项目 [17] - 编制国家级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实施方案,做好各级规划衔接 [17] - 同步完善规划实施推进机制,强化监测评估和要素支撑 [18] - 推动国家发展规划立法,将经验做法以法律形式固定 [18]
董煜谈“十五五”规划:为世界提供确定性的“中国方案”
证券时报· 2025-06-16 01:55
五年规划的重要性与特点 - 五年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注重中长期思维,衔接短期与长期发展目标 [3][5] - 五年周期适合宏观经济治理,既能保持政策连续性又能适应调整需求,契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时间安排 [6] - 国际上对中国五年规划的关注度提升,被视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经验 [5] "十五五"规划的编制特点 - "十五五"规划编制启动更早,网络征求意见时间延长,体现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 [2][8] - 规划分为"建议"和"纲要"两部分,建议体现党中央决策,纲要是具体落实 [8] - 编制面临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包括大国博弈加剧、科技革命加速、全球经济重构等 [9] "十五五"规划的重点方向 - 强调扩大内需的战略地位,将作为系统性部署的核心目标 [10][11] - 服务消费成为提振消费的重点,与稳就业和民生改善紧密关联 [13] - 重大工程项目聚焦"两重"(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包括能源、水利、交通等传统领域及城市更新等新方向 [14] - "投资于人"成为重要方向,涉及教育提质扩容、人力资本积累及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15] 改革与宏观经济治理 - "十五五"规划将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300多项改革举措,重点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16] - 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以五年规划为引领,强调跨周期调节与政策一致性评估 [17][18] - 预期管理成为核心,需加强政策沟通与信息传递的科学性 [19] GDP目标与增长策略 - "十五五"规划可能延续"十四五"做法,不设具体GDP增速目标,但会进行多情景测算 [12] - 稳增长仍是重中之重,宏观政策力度将体现对经济增长的重视 [12][13]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
快讯· 2025-06-15 15:03
中长期规划的重要性 -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 [1] -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 -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认识不断深入、战略不断成熟、实践不断丰富,加速了现代化发展进程 [1] 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 -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顶层设计 [2] - 中国式现代化是分阶段、分领域推进的,实现各阶段目标需要进行顶层设计 [2] - 规划和政策体系需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做到远近结合、上下贯通、内容协调 [2] 人民意愿与规划编制 - 好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应顺应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 [2] - 五年规划编制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2] - 规划编制需加强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吸收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 [2] "十五五"时期的发展谋划 - 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需准确把握阶段性要求,着眼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3] - 需深入分析论证各领域目标任务,确保科学精准、如期实现 [3] - 需统筹谋划,抓住关键因素,把握好节奏和进度,巩固优势、突破瓶颈、补强短板、提高质量效益 [3] - 各地区编制规划需结合实际,实事求是,提高执行力和落实力 [3]
接续实施中长期规划是上海持续发展的重要经验
第一财经· 2025-06-02 19:34
上海"十五五"规划编制背景 - 当前处于编制"十五五"规划关键时期 恰逢《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即将实施 上海需高质量谋划规划以推动"五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1]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重要经验 上海通过接续实施中长期发展规划取得经济社会巨变 [1] 上海发展规划的历史沿革 - 已制定实施14个五年规划 分改革开放前(1-5五)和改革开放后(6-14五)两阶段 始终围绕国家战略定位 [2] - 改革开放前聚焦国家工业化战略 工业总产值 外贸出口 商品调拨 技术输出和税利上缴等方面贡献突出 创造十项中国第一 [3] - 改革开放后城市定位从"八五"的"一龙头 三中心"演进至"十四五"的"五个中心" 坚持长期主义贯穿各阶段规划 [3] 发展规划实施的核心经验 - 真抓实干通过重大项目积累实现城市升级 如"五五"金山石化 "六五"宝钢 "六五"桑塔纳项目 "九五"通用汽车 "十三五"特斯拉工厂 "十四五"华为青浦基地 [4] - 重大活动推动城市能级跃升 如2010世博会历时20年筹备 通过两个五年规划完成黄浦江工业区改造 [5] - 金融中心建设贯穿各阶段 "七五"上交所 "八五"外汇交易中心 "十五"黄金交易所 "十一五"金融期货交易所 "十三五"科创板 [5] 创新驱动的发展路径 - 每个五年规划均对标国际顶尖城市(纽约 伦敦 巴黎 东京 香港 新加坡)寻找短板 [7] - "十一五"规划在中国加入WTO背景下提出增强国际竞争力 "十二五"应对金融危机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 "十二五""十三五"奠定科创中心基础 [7] 未来规划方向 - 需结合《上海市发展规划条例》实施 坚持"四个放在"战略定位 高质量编制"十五五"规划 [8] - 目标为提升"五个中心"能级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8]
2025年是中国发展关键节点
经济网· 2025-05-29 16:53
中国经济前景与"十五五"规划 - 2024年中国GDP达到130万亿元人民币新台阶[4] -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4][6] - 五年规划与体制改革深度互动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机制[5] 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 - 14个五年规划(计划)构建了新中国70多年发展框架[5] - 中长期规划与短期发展结合推动经济稳步前进[5] - 2025年将推出重大工程/项目/政策/改革形成经济"加法"[7] 2025年经济工作重点 - 多地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积极GDP增长目标与工程项目[8] - 需实现GDP增长5%左右目标衔接现代化发展需求[8] - "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需在2025年底取得预期成效[8]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2025年核心任务[9] - 技术革命性突破需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10] - 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形成梯队式发展格局[10] - 未来产业需在"十五五"末形成规模并培育独角兽企业[10] 产业优化与竞争策略 -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将形成可推广示范范式[10] - 需避免地方政府在产业布局上的重复建设[10] - 企业应维护产业生态实现供应链协同发展[10]
热解读|从五年规划编制读懂我国政治优势
央视网· 2025-05-22 08:34
<< TV> com 时 尽 在 其 中 政 热 点 见 微 知 着 热解读五年规划,并非中国独有,也不是中国首创。然而中国却因此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被赞誉为"建立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有魄力的规划体 制""值得西方学习借鉴"。 从4月30日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到近日对"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一个月之内,习近平总书记两 次阐释五年规划的战略性地位与独特价值。 他说:"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 这个独特的政治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规划的强大动能,进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践给出了最有力的答案。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发展战略的历史延续性与时代前瞻性,彰显 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曾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形象地说成是"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中国共产党"。 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审议通过。 在关 ...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丨更好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05-20 08:31
山东港口青岛港航线布局优化 - 持续优化国际航线布局 重点拓展东盟传统优势航线 [2] - 前湾集装箱码头近期有"中远新宁波"轮启航至东盟港口 [2] 呼和浩特文旅融合发展 -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 推行"文旅+"模式促进产业融合 [3] - 乌素图杏花谷景区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 [3] 邯郸基层治理创新 - 党建引领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模式 [4] - 永年区临洺关镇飞宇社区通过党员干部征集居民意见完善治理 [4] 五年规划制度优势 - 新中国成立以来14个五年规划推动经济总量增长超120倍 [5][6] - "一五"计划156项重点工程奠定工业基础 重工业占比从8%提升至25% [8] - "十一五"起计划改规划 反映市场经济体制变革 [8] - "十四五"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目标7% 引导要素向芯片、AI等领域集聚 [9] 规划编制方法论 - 采用"前期研究+基本思路+文本起草+征求意见"四阶段流程 [10] - "十四五"规划征集网民建言超101.8万条 [16] - 42家单位完成31项重大课题研究形成117份报告支撑"十三五"编制 [10] 新阶段规划重点方向 - "十五五"将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重点 要求因地制宜发展 [20] - 突出民生导向 谋划均衡性可及性强的惠民项目 [19] - 强化调研论证 布局"四两拨千斤"的支点项目 [21]
新闻多一点 | “五年规划”: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
新华社· 2025-05-01 07:01
五年规划制度 - 五年规划是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蓝图和行动纲领 阐明国家战略意图 明确政府工作重点 规范引导经营主体行为 在国家规划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 [4] -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优势 [4] - 从1953年至今 中国共编制实施了14个五年规划(计划) 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综合国力提升和人民生活改善 [4] 五年规划制定流程 - 五年规划制定实施形成制度安排 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 由党中央提出规划建议 国务院编制规划纲要 全国人大审查批准后公布实施 [4] - 国家发展规划法草案共4章31条 进一步健全国家发展规划的实施保障机制 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 五年规划立法意义 - 通过国家发展规划立法 将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度安排以法律形式固定 有助于在法治轨道上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五年规划 更好保障其战略导向作用的发挥 [5]
MetLife (MET)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2-12 22:00
纪要涉及的公司 会议聚焦于大都会人寿(MetLife),参会人员包括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Michel Khalaf、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John McCallion,以及分析师Joshua Shanker等 [1]。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新前沿战略(New Frontier)** - **核心观点**:新前沿战略是公司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聚焦四大领域以推动增长,为公司持续成功提供强大平台 [11][13][16]。 - **论据**:该战略是管理团队经过18个月努力并与董事会深度合作的成果,建立在“Next Horizon”战略执行基础上,公司已达成或超越该战略的所有五年目标;公司在极具吸引力的市场拥有强大业务布局和竞争优势,同时行业的一些重要趋势也为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11][12]。 2. **财务目标提升** - **核心观点**:新前沿战略下,公司提高了多项财务目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ROE)、现金流和每股收益(EPS)增长目标 [18][20]。 - **论据**:过去几年,公司新业务产生高回报率,高利率环境对现有业务有利,且逐步剥离低ROE的MetLife Holdings业务,这些因素使公司有信心设定更具挑战性的目标 [22][23]。 3. **团体福利业务增长** - **核心观点**:公司团体福利业务有望实现4% - 7%的增长 [25]。 - **论据**:公司规模优势明显,有能力进行有意义的投资;市场存在整合趋势,公司与大型经纪商关系良好,可接触更多雇主;雇主倾向与更少供应商合作,公司产品种类丰富,客户合作时间越长购买产品越多;公司在员工福利选择和使用方面的投入有助于提高客户留存率 [25][26][27][28]。 4. **业务利润率情况** - **核心观点**:公司业务利润率保持健康,不会过度盈利 [30]。 - **论据**:市场竞争理性,价格并非唯一关键因素;公司提供的生命死亡率比率和非医疗健康比率等指标显示,生命业务利润率去年表现较好,非医疗健康业务有望回归区间中点;公司业务组合、效率提升等因素将继续推动利润率增长 [30][31][32][33][34]。 5. **美国退休业务利差环境** - **核心观点**:退休业务利差环境稳定且有望改善 [38][39]。 - **论据**:利率上限滚动结束,核心利差稳定,可变投资收入(VII)逐渐改善;预计未来核心利差稳定,VII持续提升,全年综合利差将同比提高 [36][37][38][39]。 6. **可变投资收入(VII)改善** - **核心观点**:2025年VII有望改善 [40]。 - **论据**:公开市场表现强劲,底层投资组合公司业绩良好,监管环境改善,私募股权退出情况预计好转,房地产投资回报开始回升 [41][42][43]。 7. **养老金风险转移(PRT)业务** - **核心观点**:PRT业务管道健康,未来有望持续增长 [45][46][48]。 - **论据**:市场规模大,仍有1000 - 2000亿美元的潜在业务;公司去年业务表现良好,今年开局顺利;市场资金水平健康,市场表现良好,为业务增长提供有利条件;公司专注于大型业务,竞争优势明显 [45][46][47][48]。 8. **日本市场业务** - **核心观点**:公司在日本市场表现良好,未来有望继续取得成功 [50][54]。 - **论据**:日本市场是公司第二大市场,每年贡献约10亿美元收益;市场出现工资通胀、储蓄转移和人口老龄化等趋势,为行业带来机遇;公司在分销、产品制造和创新等方面具有优势 [50][51][52][53][54]。 9. **投资管理业务** - **核心观点**:公司投资管理业务目标是实现1万亿美元资产管理规模,通过有机增长和并购相结合的方式推进 [55][61]。 - **论据**:公司投资业务规模大、能力独特,市场分散,规模优势将带来竞争优势;近期完成对Pinebridge和Mesirow的收购,增强了业务实力 [56][57][58][60]。 10. **新兴市场业务** - **核心观点**:巴西和印度等新兴市场是公司重要的增长领域 [71]。 - **论据**:在巴西,数字银行兴起带来新的分销渠道,公司具备整合能力,是市场上增长最快的保险公司,且受益于银行向其他地区扩张;在印度,公司与Punjab National Bank合作,拥有广泛的分支机构和潜在客户,增加了股权比例,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72][73][74][75]。 11. **外汇影响及并购策略** - **核心观点**:外汇波动带来一定逆风,但公司多元化优势可缓解影响;并购策略不变,关注集团和资产管理领域的互补性机会 [78][79][81]。 - **论据**:根据远期曲线,2025年外汇逆风预计在1.5 - 1.75亿美元;公司在地理、产品和渠道等方面多元化,有助于应对压力;并购注重战略契合、文化匹配和财务增值,不受地缘政治环境影响 [78][79][80][8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公司首席执行官Michel Khalaf和首席财务官John McCallion均于2019年担任现职,且都是雪城大学毕业生 [2][6]。 2. 公司团体业务在Next Horizon期间新增66亿美元,PFOs接近250亿美元 [25]。 3. 公司生命业务全年受益比率范围为84% - 89%,非医疗健康比率中点约为71.5% [31][32][33]。 4. 2024年公司退休业务综合利差约为117,预计明年中点在122以上 [38]。 5. 公司2024年PRT保费为64亿美元,今年1月已签订一笔交易 [46]。 6. 公司在日本市场是第四大寿险公司,是一般代理渠道的头号参与者 [50][52]。 7. 公司收购的Pinebridge是一家1000亿美元的全球资产管理公司,Mesirow约有60亿美元资产 [58][60]。 8. 公司在全国账户领域,雇主平均合作时间超过22年,目前平均每家雇主购买产品略超3种,而雇主平均提供产品超10种 [28][63]。 9. 公司认为办公室市场已接近谷底,预计2025年情况将逐渐好转 [66][67][68]。 10. 外汇影响主要体现在拉丁美洲,尤其是墨西哥,公司在日本因美元产品占比较高,对汇率敏感度较低 [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