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五年规划
icon
搜索文档
“五年规划”,把顶层设计和问计于民相统一
新京报· 2025-10-27 16:06
五年规划的战略意义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标志着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承上启下[1] - 科学制定和实施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其核心主题一以贯之地聚焦于将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 - “十五五”时期被视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夯实与发力阶段,需以战略眼光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发展[2] 规划编制的方法论 - 规划编制强调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的方法论,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与合法性[1] - 在“十五五”规划编制期间,通过网络征求意见活动累计收到网民建言超过311.3万条,作为规划制定的重要参考[3] - 该方法论旨在使国家发展战略与民众期盼紧密对接,确保规划更贴合实际并符合人民利益[3] 制度优势与未来方向 - 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被视为中国发展规划体系的鲜明特点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4] - 该体系既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作用以把握发展方向,又能调动民众的积极性与创造性[4] - 未来方向包括通过顶层设计加强技术攻关、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以实现前沿领域系统性突破,同时通过问计于民吸收基层创新经验[4]
科技新观察|创新中国开启关键五年——“十五五”科技坐标解读①
科技日报· 2025-10-27 16:04
五年规划的战略意义 - 五年规划是公司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定盘星和科技事业接力式进步的关键推力 [2] -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行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政治优势 [1][2] - 规划具有长远布局、接续推进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制定目标、方向和任务,体现连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2] “十四五”期间的科技成就 - 行业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跃升至2025年第10位,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 [3] -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8%,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3] - 公司在航天领域实现从嫦娥揽月到天问探火的跨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 [4][5] - 行业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构建了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和全链条政策体系 [5] “十五五”时期的战略方向 - “十五五”时期是行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的关键攻坚期 [7] - 未来五年需加强原始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7] - 公司需抢抓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7][8]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明确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头 [8]
创新中国开启关键五年 ——“十五五”科技坐标解读之一
科技日报· 2025-10-27 14:20
五年规划的战略意义 - 五年规划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定盘星和科技事业接力式进步的关键推力 [2] -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重要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 [1][2] - 规划具有长远布局、接续推进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制定目标、方向和任务,体现连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2] “十四五”期间的科技成就 -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跃升至2025年第10位,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 [3] - 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3] -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8% [3] - 在航天、深海探测、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一系列辉煌成就 [4][5] “十五五”规划的战略部署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以及科技强国建设承上启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1][7]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1][8] - 未来五年需加强原始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7] - 目标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新质生产力 [7][8] 创新驱动与制度保障 - 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定力彰显中国之治优势 [2] -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形成全链条创新支撑政策体系,推出财税、金融、经贸、产业等政策组合拳 [5] -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等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 [5]
创新中国开启关键五年——“十五五”科技坐标解读①
科技日报· 2025-10-27 09:40
五年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 - 五年规划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定盘星和科技事业接力式进步的关键推力 [4] - 五年规划具有长远布局、接续推进的突出特点,为科技创新制定目标、方向和任务,体现连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4] -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的五年规划能凝聚创新力量,集中资源攻克重点领域技术难题 [5] 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 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跃升至2025年第10位,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 [6] - 以三新经济为核心内容的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8%,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6] - 从七五的863计划到十四五的科技自立自强,政策连贯性、研发投入爆发和创新生态优化共同推动创新 [6] “十四五”期间的科技跨越 - “十四五”规划将创新驱动发展置于国家现代化全局核心地位,强调原始创新和基础研究,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0] -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CR450动车组巩固高铁技术领跑优势,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等成就显著 [10] -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形成全链条创新支撑政策体系,推出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组合拳 [12] “十五五”时期的战略部署与攻坚重点 - “十五五”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的关键攻坚期,规划是推动科技强国建设的关键规划 [16] - 要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加强原始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16] -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意味着教育、科技、人才链条将被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进一步深度融合 [18]
创新中国开启关键五年——“十五五”科技坐标解读之一
科技日报· 2025-10-27 07:42
五年规划的战略意义 - 五年规划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定盘星和科技事业接力式进步的关键推力 [2] - 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重要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 [1][2] - 规划具有长远布局、接续推进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制定目标、方向和任务,体现连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2] “十四五”期间科技成就 -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跃升至2025年第10位,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 [3] - “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8%,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 [3] - 在航天、深海探测、高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稳居世界首位 [4][5] “十五五”规划的战略重点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也是科技强国建设承上启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 [1][7]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1][8] - 未来五年需加强原始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7] 创新驱动与制度保障 - “十四五”规划将创新驱动发展置于国家现代化建设全局核心地位,明确加快科技强国建设目标 [5] - 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形成全链条创新支撑政策体系,推出财税、金融、经贸、产业等政策组合拳 [5] - 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 [5]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科技创新事业将跨越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上台阶 [3][8] - 教育、科技、人才链条将进一步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进一步深度融合 [8] - 未来五年是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竞赢大国科技博弈的关键五年 [7]
辽宁大学林木西教授来湖南科技大学讲学 经济拔尖班学子参会学习
搜狐财经· 2025-10-26 02:07
讲座核心观点 - 辽宁大学资深教授林木西受邀作题为“‘十五五’:‘中国规划’与‘中国奇迹’、‘中国之治’”的主题报告,深入剖析了国家中长期规划的重要性 [1][3] - 讲座旨在搭建学术前沿与商科教学的桥梁,引导师生掌握国家规划与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鼓励学生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战略需求结合 [9] 中长期规划的意义与作用 - 中长期规划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对“中国之治”具有重要作用,其成功源于“重要优势、重要支撑、集中体现”等多个深层原因 [3] - 五年规划是“中国之治”的重要载体,是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关键战略导向 [5] - “中国规划”与“中国特色”的有效融合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可靠支撑 [3] 规划的实施路径与宏观经济治理 - 规划实施过程中,政府宏观调控的理性布局应与市场微观主体的理性行为密切配合,以实现宏观与微观的有机均衡 [5] - 结合规划流程图可系统阐述“中国规划”的实施路径 [3] - 呼吁广大师生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共同落实国家五年规划发展目标,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与社会发展动力 [5]
从五年规划看“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PPT
搜狐财经· 2025-10-25 22:46
五年规划是中国对未来五年的发展愿景、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和优先领域所作的顶层设计。五年规划旨在阐明国家战略意 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实践证明,五年规划有 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刻认识五年规划彰显的制度优势ppt课件,讲稿字数:5689字,党课ppt页数:26页。 五年规划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制度优势"。 "一张蓝图绘到底"彰显了着眼长远的战略定力。正是保持这种战略定力 和历史耐心,才能让我们不为风高浪急所扰,不为一时一事所惑,向着既定目标迈进。从1953年新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 年计划,到今年"十四五"规划即将收官,70多年间国际环境风云变幻,我国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但我们始终以实施一个又 一个五年规划的坚定不移,将中国式现代化推向前进,充分彰显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 从五年规划看"中国之治"的制度优势PPT 五年规划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特色鲜明的实践,深嵌于中国特社会制度之中。由此形成的制度优势,有力推动了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 五年规划体现了中国 ...
蕴含“中国之治”密码的宏伟蓝图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5 15:15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及“十五五”规划核心观点 - 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未来五年发展蓝图 [1] - 五年规划是治国理政重要经验,已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1]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重要地位 [3] 经济发展成就与目标 - 中国经济总量2025年预计达14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5年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1]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1] - “十四五”规划各项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 [1] “十五五”时期发展战略与重点产业 -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中,“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位居第一 [4] - 战略任务之首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4] - 将推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成为新经济增长点 [6] - 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未来5年预计新增10万亿元左右市场空间 [6] - 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未来10年新增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 [6] 对外开放与合作 - 全会对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专章部署,强调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 [6] - 具体路径包括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拓展双向投资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6] - 当前中国开放旨在“领跑”,为世界带来更稳定发展预期 [6]
五年规划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形之手
搜狐财经· 2025-10-25 10:14
我国能够兼顾微观和宏观,将市场微观理性和规划宏观理性有机结合。市场机制能够运用分散信息,通 过分散决策来实现微观理性,而规划机制能够运用整体信息,通过整体筹划来实现宏观理性。一个国家 的产业发展不但需要企业自身竞争力,而且需要通过规划引导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新时代以来, 中国在光伏发电、无人机、5G、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上后来居上,除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企业家 创新精神,鼓励不同路线、不同企业之间的自由竞争之外,同样重要的是国家规划对于产业政策的系统 设计,对于基础设施的前瞻布局,以及对于产业发展方向的长远谋划。 来源:求是网 我国不但能够通过市场机制实现微观均衡,而且能够通过规划体制引导宏观均衡。我国运用规划调控来 促进总供给与总需求均衡,拉动经济增长,避免了经济的周期性危机。比如,"十三五"以来,我国通过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提升了有效供给,扩大了有效需求,推动实现总量 均衡。近年来有效需求不足矛盾进一步凸显,"十四五"规划针对这一突出矛盾,鲜明提出"坚持扩大内 需这个战略基点"。我国的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等大范围空间布局,也并不是市场机制能够自发达到 均衡的,需要五年规划的 ...
习言道|5000多字,聚焦“办好自己的事”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21:01
习言道|5000多字,聚焦"办好自己的事" 中新网10月24日电 题:5000多字,聚焦"办好自己的事" 10月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公布,5000多字的公报,一个主题十分突出——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当前,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中国这艘巨轮何以劈波斩浪、行稳致远,考验着定力与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一个 领域一个领域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提出思路举措"。 23日公布的全会公报,明确了"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遵循原则、主要目标、实现路径,一步一个脚印的中国步伐,依然自信坚定。 办好自己的事,源自审时度势的定力。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面对波谲云诡的外部环境、担当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应对之法万变不离其宗——办好自己的事。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 当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