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11月14日)
乘联分会· 2025-11-14 16:42
点 击 蓝 字 关 注 我 们 本文全文共 3780 字,阅读全文约需 12 分钟 目录 国内新闻 国外新闻 2 内蒙古: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35% 商用车 国内新闻 1 1.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日益成为出口重要增长点 2.内蒙古: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达到35% 3.北京、上海首批外企AI大模型获批 4.东风汽车新一代固态电池计划明年9月量产装车 5.东风本田与腾讯智慧出行达成战略合作 6.小鹏"无忧服务包"上线 价值7600元服务 7.滴滴自动驾驶与阿布扎比投资办公室达成战略合作 8.亿咖通科技将为大众集团提供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1.韩国2026年将加大电动汽车补贴力度 2.Waymo已部署2500辆自动驾驶出租车 3.特斯拉将支持苹果CarPlay 数月内推出 4.LG与奔驰高管达成共识:加强下一代汽车零部件合作 1. "中集车辆EVRT"产品平台亮相武汉商用车展 2. 天津港保税区开通化肥运输氢能重卡示范线 3. 福田欧航欧马可推出跨年购置税补贴方案 4. 长城商用车与东科克诺尔达成合作 机电产品和高技术产品日益成为出口重要增长点 时间:2025.11.14 来源:财联 ...
上海金山“生态产业”范本:引领长三角绿色发展新潮流
国际金融报· 2025-11-14 16:34
初冬时节的上海金山区,依旧生机盎然。从漕泾镇水网纵横的4A级景区到碳谷绿湾产业园里的绿色智造高地,11月13日,《国际金融报》记者跟随媒 体采访团,来到这片地处长三角核心腹地的土地,感受金山"生态美"与"产业强"双向赋能的图景。 8 ter th 1937 the state C 37 pically 7 37 e 198 水库村位于漕泾镇北部,是漕泾郊野公园核心区,因水网密布、河宽漾大得名"水窠里"。村域面积3.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13.34亩,1759名户籍村民 世代以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为业。谁能想到,这个如今水清岸绿、游人如织的美丽乡村,多年前曾是水系堵塞、发展滞后的薄弱村。2018年,水库村入选上 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单位,一场为期数年的生态蝶变就此拉开序幕。 "我们坚持以水为魂,让乡村在保护中发展。"王咏梅介绍,为激活水乡生态优势,村里累计拆除阻水堤坝,新建23座桥梁,将41条段、总长约28公里的 河道全部打通,形成"互联互通、循环流动"的水系网络;通过疏浚河道、清除淤泥、种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等生态修复措施,让水面率接近40%的水库村 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水标准,最宽处达110米的河道宛 ...
压力下的突围:中国出口韧性从何而来,能否持续?
华夏时报· 2025-11-14 15:56
罗志恒/文 在全球经济复苏不均、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尤其是美国对华加征高额关税的多重压力下,市场在年 初普遍预期2025年中国出口将面临较大压力。然而,事实与预期出现明显背离:尽管中国对美直接出口 出现显著下滑,但整体出口增速却不降反升。1—10月中国出口累计同比增长5.3%,10月出口当月同比 下降1.1%,主要因为去年同期高基数与今年10月工作日减少,并未改变前三季度出口整体向好的基本 面。考虑到美国4月以来整体进口增速便显著放缓,中国出口高增显然难以简单归因于对美"抢出 口"或"抢转口"带来的短期波动。中国出口韧性从何而来?还能持续多久? 一、中国出口的超预期韧性 今年以来,中国出口同比依然维持较高增长,展现出超市场预期的强大韧性。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出 口总额达2.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1%,为近三年来同期最高水平。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同比增速 的拉动达1.5个百分点,创近十年同期次高,仅次于疫情恢复后的2021年。 中国出口份额或将进一步增长。中国出口增速虽低于越南,但显著高于韩国、日本等其他主要出口型经 济体。2025年前三季度,韩国和日本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3%和2.5%,明显低于中 ...
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服务“两新”多维发力 点燃消费“新引擎”
新浪财经· 2025-11-14 15:19
线上线下联动打通消费"梗阻"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为促进经济内循环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驱动力。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明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并将其列为2025年经济工作的首 要任务,这不仅是对短期稳增长的精准施策,更是对"以消费升级牵引供给创新、以供需适配夯实内循 环根基"的长远布局。 站在新发展格局的历史坐标上,消费振兴既是民生考题,更是改革命题。勇担国有大行责任,深度解码 政策意图,建设银行青岛市分行以"政策响应新速度、数字服务新维度、生态融合新深度"精准发力,以 金融力量打破供需梗阻,让政策"暖风"精准吹拂实体经济的"末梢神经"。 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做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金融服务工作。建设银 行青岛市分行将央行设立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和财政部实施的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作为 金融支持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重要工具,积极支持国家部委审核符合产业政策的名单内企业,并 积极开展"清单化"对接,为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实现清单内项目走访全覆盖。 "2025年年初,分行为九方泰禾智能农机装备(青岛)有限公司授信2.5亿元,用于专 ...
十二家产投机构沪上结盟 共组农投会掘金农业“牛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4 14:38
行业趋势与认知转变 - 农业投资正迎来“牛市”,行业趋势是首要考量 [1] - 在“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政策支持下,农业产业升级窗口进一步打开,关键布局期在当下两三年 [2] - 长期以来农业被视为资本“禁区”,具有周期长、风险高、产业链脆弱的特点,但认知破冰已经开始 [3][4][6] - 硬科技持续渗透是打破刻板印象的关键,无人机、智能农机等智慧农业成为改变行业认知的重要载体 [7][8] - 用工业化科技在农业上做小应用就能看到不错的爆发点,用4.0工业赋能1.0农业可使产业快速跃迁至3.0 [9][10] 技术应用与市场数据 - 以大疆、极飞为代表的中国农业无人机保有量已突破20万架,年作业量超过26亿亩次 [12] - 极目科技专攻丘陵山地无人机,载重不断提升,海外销售大幅增长 [11] - 智慧农业降本增效的“中国方案”正走向全球 [13] - 品类的选择是避免重资产与同质化竞争的前提,例如猕猴桃项目栽跟头而蓝莓项目获得成功 [15] - 品牌是破局关键,广东荔枝以“东方爱情果”新定位重塑形象,为打开高端市场提供新路径 [16] 资本运作模式变革 - 核心驱动力是“补改投”变革,即传统资金“补贴”转向“股权投资” [20] - 产业基金注重资金循环和回报,追求可持续性和“自我造血”,构建“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 [21] - 未来五到六年基金化将成为涉农资金主流运作方式,不懂基金运作的农业主体或将寸步难行 [23] - 政府角色从“管理者”和“给钱方”转变为“陪跑员”与“服务者”,尝试为企业匹配科研资源并对接高端渠道 [23][24] - 从2024年起各地引导设立农业基金的速度明显加快,农业科技、生物育种、智能装备成为资本汇集的新热土 [35][36] 产业平台与生态构建 - “农投会”平台由市场化投资与产业服务机构携手地方农业投资平台联合发起,旨在打造协同生态 [25] - 平台参与者包括广州江楠集团、阿拉丁控股、百果园投资、方正多策基金等机构 [25] - 广州江楠集团深耕农产品流通三十余年,其遍布全国的产销网络成为链接产业链上下游的关键枢纽 [26] - 阿拉丁控股从能源转向农业被业内视为重要风向标 [27] - 中国是农业大国但在果蔬等细分领域尚未诞生大批百亿市值公司,存在结构性机遇和巨大价值洼地 [29] 区域发展与实践路径 - 上海着力打造“精品农业”之路,不追求面积规模而是聚焦价值提升,用工业思维绣农业之花 [40][41] - 大型国企在资源整合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体系内协同试图打通从生产到营销的全链条 [42][45][46] - 民营企业在细分领域寻找确定性,但参与规模化运营时资金链是主要挑战之一 [47][48] - 区域公共品牌成为突围路径,通过统一品牌整合本地企业资源并依托电商直播基地拓展销售 [50][51][52] - 整合之路面临挑战,部分新成立的平台公司对农业和市场认知有限,不敢试错 [54]
车间到田间,三秦大地涌新潮(新华社)
新华社· 2025-11-14 11:49
西安大唐不夜城勾勒盛唐繁华画卷,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记录周秦文明发祥……提起三秦大地陕西, 离不开厚重的历史。 日前,记者在陕西采访发现,除了随处可感的古色古韵,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迸发着创新的勃 勃生机。 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聚焦工业机器人关键核心部件,突破相关技术瓶颈,实现国产RV减速 器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跨越;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深耕显示产业上游关键环节,攻克 溢流法基板玻璃配方、成型控制等关键工艺,打破跨国公司长期技术垄断…… 不只是工业,在果业大省陕西,田间地头同样涌动新潮,促进农业增收动力由"汗水"向"智慧"转 变,结出更多"金果果"。 "动动手指,就能在手机屏幕上调节大棚温度、湿度。"在西安市高陵区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承建 的全季西红柿示范园内,翠绿的西红柿藤蔓在智慧大棚里茁壮成长。 倒挂式微喷系统、智能水肥一体机……公司董事长黄继锋向记者介绍,借助一众科技装备、推行绿 色化生产方式,西红柿种植不仅节省了人力物力,还实现了品质提升和供应时间延长。 示范园有效发挥了示范作用,吸引不少周边农户前来学习。统计显示,截至目前,高陵区已有1400 余户农户、40家合作社、6家企业从 ...
浙江:上海电气温岭项目主体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环球网· 2025-11-14 11:34
在验收过程中,由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及地方主管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组,对主体工程的施工质 量、安全规范、功能实现及合规性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核查。验收组一致认为,主体工程质量完全符合 设计及国家规范要求,质量评定合格,准予通过验收。 "主体结构的全面验收通过,是项目从'蓝图规划'迈向'实体呈现'的最为坚实的一步。"项目建设单位负 责人表示,"这不仅体现了中交一公局集团在工程建设上的高标准与严要求,也展现了各参建单位协同 攻坚的卓越成效。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速推进后续工作,确保这项浙江省重点工程能早日建成达产, 发挥效益。" 来源:环球网 近期,中交一公局集团上海电气温岭项目(位于浙江温岭经济开发区北片千禧路以西、28街以北,总建 筑面积约33.2万平方米,含8栋单体)建设迎来里程碑突破。项目核心主体建筑,包括单层排架结构、 规模达441×96米的联合厂房二,以及消防泵房及水池、甲类仓库、门卫室等,已全部高质量通过竣工 验收,标志着该浙江省"千项万亿"重点工程在核心硬件设施建设上取得决定性胜利,为后续设备安装、 产能落地及整体投运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浙江省"千项万亿"先进制造业集群布局中的关键一环,上海电气温岭项 ...
我国货物进出口保持持续增长 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
央视网· 2025-11-14 11:24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11月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贸易环境不确定性较大的背景下,我国货物进出口保持持续增长,展现出了较强韧性和活力。从前10个 月来看,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6%,其中货物出口额增长6.2%,这是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开 放、积极推动外贸多元化发展,产业优化升级、市场竞争力增强,以及推动内外贸一体化、为外贸企业 营造良好环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10月份当月情况看,货物进出口有以下几个特点: 二是外贸多元化稳步拓展。尽管受高关税影响,我国对美的进出口出现下降,但我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开 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在互利共赢基础上促进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往来,对东盟、欧盟等合 作伙伴进出口增速加快,有力支撑了外贸持续增长。1—10月份,我国与东盟、欧盟进出口总额分别增 长9.1%和4.9%,快于全部进出口增速;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增长5.9%,继续保持较 快增长。 三是外贸企业活力不断释放。今年以来,面对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各方 ...
中交一公局集团上海电气温岭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告捷
环球网· 2025-11-14 11:11
来源:环球网 近期,中交一公局集团上海电气温岭项目(位于浙江温岭经济开发区北片千禧路以西、28街以北,总建 筑面积约33.2万平方米,含8栋单体)建设迎来里程碑突破。项目核心主体建筑,包括单层排架结构、 规模达441×96米的联合厂房二,以及消防泵房及水池、甲类仓库、门卫室等,已全部高质量通过竣工 验收,标志着该浙江省"千项万亿"重点工程在核心硬件设施建设上取得决定性胜利,为后续设备安装、 产能落地及整体投运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浙江省"千项万亿"先进制造业集群布局中的关键一环,上海电气温岭项目自启动以来,便承载着推 动区域产业升级、强化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竞争力的战略使命。此次全面告捷的主体建筑群,是项目未 来实现智能化生产与安全化运营的核心物理载体。 在验收过程中,由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及地方主管部门组成的联合验收组,对主体工程的施工质 量、安全规范、功能实现及合规性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核查。验收组一致认为,主体工程质量完全符合 设计及国家规范要求,质量评定合格,准予通过验收。 此次主体工程的全面告捷,预示着上海电气温岭项目正以稳健的步伐,向着全面投产运营的目标加速迈 进,一幅关于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与区域发展 ...
浙江民营经济观察:表彰大会背后有何深意?
中国新闻网· 2025-11-14 10:46
中新网杭州11月14日电 (王潇婧)11月13日,浙江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表彰大会在 杭州召开。 11月13 站在"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的历史新起点,该省又一次亮出鲜明态度:民营经济始终是浙江的最 大特色、最大优势、最亮名片,是浙江高质量发展最活跃的力量、最宝贵的资源、最坚实的支撑。 坚定"自己人"的定位 在现场催人奋进的乐曲中,50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被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浙江 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称号,这是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设立的 最高荣誉之一。 此前,浙江分别于2018年、2021年高规格表彰民营企业家。 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于"自己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浙江始终是厚爱三分、关照有加,持续 为民营企业发展厚植"沃土"。 2025年上半年,浙江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67%以上的生产总值、7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进出口、 85%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任务。"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 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郑敏强表示,未来将凝聚发展共识,筑牢团结奋斗的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