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变革

搜索文档
贸易战关键时刻,日本突然出手,暗中捅了中国一刀
新浪财经· 2025-05-12 17:23
来源:迷彩虎说 最近一个月,中美两国的贸易战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就在这关键时刻,日本对着中国射出了一支暗 箭。他们果然没安好心。这支暗箭的名字叫做半导体材料。 在2025年4月中国EUV光刻胶即将突破的前夕出手,直接阻碍了中国先进制程的升级进程。日本此次制 裁的时间点选得十分"巧妙",而且,其针对保质期仅6个月的光刻胶,禁止企业囤货缓冲,使得生产线 陷入"无米之炊"的困境。再加上对纯度高达99.999%氟化氢的控制,就算中国找到替代材料,良品率也 会大幅下降,难以逾越这道技术壁垒。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限制,既避开了像美国制裁那样强烈的政 治对抗,又凭借技术优势构建起了坚固的防线。 不同于美国直接将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的大张旗鼓,日本以"出口合规管理"这一颇具迷惑性的名义,把光 刻胶、高纯氟化氢等23种半导体材料纳入管制,企图在中美科技战中"分一杯羹"。这场看似平静的材料 管制,实则是"杀人不见血"的精准绞杀。 日本如此行事,背后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一方面,日本半导体材料的全球份额从1988年的50%一路下 滑到如今的13%,企业利润也受到影响,比如信越化学光刻胶利润率下降。日本希望借断供迫使全球重 新签订技术 ...
永辉这样做自有品牌
经济观察网· 2025-05-10 11:52
供应链变革计划 - 公司宣布供应链变革计划,砍掉中间环节,采用裸价直采,与供应商建立简单、真诚、阳光的合作关系,保障商品品质 [1] - 计划3年内与供应商共同孵化100个亿元级单品,2025年上架60个自有品牌新品,孵化10个1亿元级别的超级战略大单品 [1] - 目标在3到5年内推动自有品牌达到整体销售额的40%,目前自有品牌销售额贡献为5%到15%不等 [1][5] 自有品牌发展历程 - 公司自有品牌开发起步于2002年,2011年提出培育自有品牌"半边天",2016年至2020年目标为自有品牌销售占比达15%到20% [2] - 2017年初通过子公司收购全球最大零售商服务企业达曼,加码自有品牌,强化供应链 [2] - 2016年提出"云商"战略,聚焦供应链服务和自有品牌业务,目标2018年自营品占营收3%、2019年5%、2020年8% [2] 自有品牌推广挑战 - 自有品牌推广遇阻,总部对各区域无强制性要求,自营品常因区域采购投票未过半而无法上市 [3] - 门店盈利依赖向品牌方收取进场费、促销费等,导致自有品牌产品被边缘化 [3] - 2023年自有品牌销售额为35.4亿元,约占营业收入5%,同比增长8.26% [5] 向胖东来学习调改 - 公司进入向胖东来学习的调改阶段,率先砍掉自有品牌SKU并精简团队 [6] - 胖东来自有品牌SKU有100多个,销售额占比30%,目标未来3年突破50%,毛利率达4%至5% [6] - 公司学习胖东来以商品和顾客为核心的逻辑,需颠覆原有思维和运营模式 [6] 供应链升级与商品聚焦 - 公司供应链升级旨在跳出原有体系,完全"去后台化",聚焦商品和顾客 [8] - 与头部供应商建立以商品为焦点的合作模式,与40多位重要品牌负责人面对面交流 [8] - 反对频繁更换供应商的做法,建立稳定、阳光、开放的供应链 [10] 自有品牌开发新原则 - 自有品牌开发围绕对顾客负责的原则,需讲清商品优势和差异化价值 [14] - 与胖东来团队合作开发奶制品,对奶源、产品标准、文化价值提出要求 [14] - 商品中心统一规划门店商品,对品牌商品和自有商品一视同仁,考核毛利率和动销率 [16]
特朗普关税围剿,中国品牌反超——苹果还能撑住不涨价吗?
凤凰网财经· 2025-05-04 22:00
苹果股价与市值表现 - 北京时间5月2日美股收盘 苹果股价下跌3 74%至205 35美元 今年以来累计下跌15 79% [1] - 市值蒸发超过6000亿美元 约4万亿元人民币 [1] 第二财季财务数据 - 总营收953 6亿美元 超过市场预期的943亿美元 去年同期907 53亿美元 [3] - 净利润247 8亿美元 高于市场预期的242 6亿美元 去年同期236 36亿美元 [3] - 每股收益1 65美元 高于预期的1 62美元 去年同期1 53美元 [3] 收入结构分析 - 产品净营收687 14亿美元 同比增长4 1% 服务净营收266 45亿美元 [3] - iPhone业务营收468 4亿美元 同比增长2% 活跃设备安装基数创历史纪录 [3] - Mac和iPad产品线分别实现79 49亿和64 02亿美元营收 同比增长7%和15% [3] - 可穿戴设备及配件板块营收75 22亿美元 同比下滑4 9% [3] 大中华区业绩 - 大中华区营收160亿美元 同比下跌2 3% 剔除汇率影响后业绩持平 [4] - 中国本土品牌竞争加剧 市场份额被华为 小米全面反超 [1] 关税影响与成本压力 - 美国加征关税预计使苹果第三财季损失约9亿美元 [1][4] - 摩根士丹利指出关税政策将使苹果供应链成本每年增加85亿美元 [7] - 若无法化解成本压力 苹果每股盈利可能下降15% [7] 产品价格策略 - 库克明确表示当下不会宣布涨价 [9] - 若转嫁成本给消费者 iPhone价格可能上涨30%-40% 顶配iPhone 16 Pro Max或突破2300美元 [7] 供应链调整与库存管理 - 苹果在关税政策生效前从印度紧急空运iPhone产品至美国 3天内安排5架飞机运输 [9] - 第二财季初和季末iPhone库存水平相当 未出现大量积压 [9] - 预计第二季度美国市场销售的大部分iPhone将产自印度 其他设备主要来自越南 [9] 供应链多元化布局 - 公司计划从美国获取190亿份芯片供应 准备在美国生产芯片 玻璃面板 面部识别模组等 [10] - 90%的组装工作仍在中国完成 短期内难以实现大规模转移 [11] - 劳动力成本和产业链配套能力是美国制造业的主要短板 [11]
家家悦(603708):Q1收入利润小幅承压 加力推进门店优化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0
公司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82.56亿元,同比增长2.77%,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降低3.26% [1] - 24Q4实现营收41.29亿元,同比增加6.31%,归母净利润-0.56亿元,去年同期为-0.72亿元 [1] - 25Q1实现营收49.41亿元,同比降低4.77%,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降低3.59% [1] 门店布局与优化 - 2024年新开门店140家达1100家,其中直营/加盟店分别为957/143家 [2] - 按业态划分,综合超市/社区生鲜食品超市/乡村超市/零食店/好惠星折扣店/便利店等其他业态门店数量分别为249/410/208/133/9/91家,同比变化-10/+2/-20/+80/+2/-3家 [2] - 25Q1新开直营8家(社区生鲜/乡村超市为主)、加盟7家,关闭低效门店20家,期末门店总数1095家 [2] - 公司优化选址策略,精准布局新店,关闭持续亏损门店以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2] 线上销售与供应链 - 2024年线上销售增长13.2%,线上销售占比达7.16%,带动到店客流331万人次,到店转化率40% [3] - 公司拓展抖音直播、淘宝小时达等线上营销渠道,推进社区拼团、品牌直播、到点到家等业务 [3] - 2024年自有品牌和定制产品占比13.63%,强化供应链战略布局 [3] 业态营收与毛利率 - 25Q1直营门店中综合超市/社区生鲜食品超市/乡村超市/其他业态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7.54/11.83/4.56/0.56亿元,同比变化-3.37%/-6.66%/-12.95%/+3.91% [3] - 25Q1直营门店中综合超市/社区生鲜食品超市/乡村超市/其他业态毛利率分别为20.82%/19.41%/19.72%/22.62%,同比变化+1.05pct/+0.73pct/+1.05pct/-0.65pct [4] - 24全年/25Q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1.97%/19.83%,同比变化-0.43pct/-0.25pct [4] 未来发展策略 - 2025年公司将坚持高质量发展,从规模零售转向品质零售,聚焦商品力打造和供应链效率提升 [4] - 公司将继续进行业态创新、门店调改优化以及供应链变革,保持高质量增长动力 [4] - 下调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01/2.43亿元(原值为2.44/2.81亿元),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72亿元 [4]
年薪350万元总裁“出局 ”!永辉超市为叶国富设置了个新岗位
券商中国· 2025-03-18 10:02
公司治理变动 - 永辉超市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主要审议董事会换届事宜,6个非独立董事席位由名创优品和管理层平分[2] - 股东大会表决结果出人意料:5名候选人(包括董事长张轩松)得票率超98%,而原CEO李松峰仅获20.5976%支持票(10.49亿票)[3] - 公司宣布CEO职位空缺并将全球招募,原7位副总裁中有6人续聘,未设总裁职位[3] - 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虽未担任高管,但被任命为新成立的改革领导小组组长,负责统领公司转型工作[5][6] 管理层评价与业绩表现 - 董事张轩宁高度评价李松峰任职表现,称其推动胖东来模式学习、品质零售店推广和组织重塑,构建数字化供应链[4] - 但财务数据显示,李松峰任期内(2021-2024)公司持续亏损:2022年亏27.63亿元、2023年亏13.29亿元、2024年预亏14亿元[4] 战略转型计划 - 改革领导小组将推进三大变革:组织架构精简、运营端学习胖东来模式、供应链端推行裸价/直采/自有品牌开发[7] - 门店调整计划:2025年调改200家门店,关闭250-350家,目标2026年完成全部存量门店调整[7] 股权结构背景 - 名创优品2023年9月以62.7亿元收购永辉29.4%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但承诺12个月内不谋求控制权[6] - 交易后公司仍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名创优品表示将为公司引入战略资源[6]
永辉超市,或将关店250—350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17 19:18
文章核心观点 永辉超市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宣布董事长人选、设立改革领导小组并推进三大变革,公布门店调改计划,同时名创优品高管入主永辉超市,历时近半年的收购行动或接近尾声,京东计划清仓永辉超市股份 [1][3][4][9] 会议信息 - 3月17日下午永辉超市在福建福州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张轩松、张轩宁、叶国富、张靖京等出席 [1] 人事安排 - 永辉超市董事长仍由张轩松担任,设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为叶国富,成员为公司领导层 [3] - 永辉超市第六届董事会成员包括张轩松、叶国富、张轩宁、张靖京、王永平、李松峰 [5] - 第四届董事会成员中京东集团副总裁周晔、怡和集团高管Scott Anthony Price和孙燕军已于2024年12月宣布递交辞职信 [6] 变革计划 - 改革小组将推进组织、运营、供应链三大变革,分别为推进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推动学习胖东来模式、推进裸价直采和自有品牌开发 [3] 门店计划 - 2025年调改门店达200家左右,关闭250 - 350家店,计划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 [4] 业务合作 - 永辉超市不会销售名创优品商品,双方将在打造自有品牌和供应链方面协同,永辉将召开供应链大会引进优质供应商 [4] 自有品牌计划 - 2025年永辉计划上架60支新品,孵化至少10支超1亿元的超级战略大单品,预计3 - 5年推动自有品牌达整体销售额的40% [4] 股权收购 - 2024年9月名创优品作价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股权成第一大股东,预计不控制董事会多数席位、不合并财报,交易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 [8] 股东减持 - 3月11日永辉超市公告股东京东世贸拟减持不超2.66亿股、占比不超2.94%,其中集中竞价不超1%,大宗交易不超1.94%,截至当日京东世贸持股2.66亿股、占比2.94%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