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投资策略

搜索文档
固收策略报告:追涨性价比-20250505
国金证券· 2025-05-05 19:46
报告核心观点 - 长端利率短期快速下行使年内最佳策略向利率组合倾斜,中长久期信用债走势钝化,难有行情,银行次级债虽流动性好但配置型机构反向操作削弱其收益弹性,大仓位做银行次级债组合难跑赢纯利率组合,应保持较大仓位中短债下沉并留一定仓位交易久期,负债端不稳定账户可选择 3 年内 AA(2)优质城投债和 4 - 5 年国股行二级资本债,负债端稳定账户可适当拉长城投债配置期限 [5][55] 追涨性价比 意料外的行情 - 五一假期前 10 年减 1 年国债期限利差收窄至 16bp 新低,10 年国债中债估值收益探至 1.62%低位,债市讨论从持债过节安全与否切换到是否追涨,收益快速下行催化剂为跨月节点资金不紧反松、市场提前定价 4 月 PMI 读数、30 年国债切换活跃券定价提振 [3][11] - 4 月中旬利率债成交规模创新高后连续三周回落,与去年 12 月周度成交量对比本轮成交量偏低,反映债市存在分歧或踏空问题 [13] - 年内利率策略组合再度跑赢各类信用策略,相对收益考核账户若未赚到行情将面临追涨问题,此前期待中长久期中高等级信用债补涨未兑现,月末信用类资产再度滞涨 [16][21] 如何看待信用债的性价比 - 从交易情绪、追久期力度、换手率、收益来源和增量资金五个方面看,投资信用债仍需谨慎 [25] - 交易情绪脆弱,仅银行次级债跟随利率收益下行,一般信用债未展现抢配,AAA 信用债表现平淡 [25] - 追久期力度不足,4 月上旬 2 - 3 年城投债收益阶段下行,月底 2 - 3 年城投债收益分位数提升,信用债收益曲线过度平坦制约中等期限信用债偏好 [26][31] - 换手率未反映一般信用债配置热度,3 年内和 3 年以上城投债换手率处年内较低水平,银行次级债整体好于其他券种 [32] - 票息增强不如博资本利得,存量信用债收益向 1 月靠拢,票息增强手段匮乏,4 月以来关键期限城投债和中票票息与资本利得收益占比各半,绝对收益靠近低点时票息收益贡献将回落,银行次级债和国债资本利得弹性更好、流动性更强 [35][37] - 5 月不适合讲增量资金逻辑,4 月理财规模高增但信用债未强力增持,5 月理财规模难复制 4 月,信用债超预期行情取决于其他因素 [46] - 银行次级债行情保守,4 - 5 年活跃交易大行二级资本债收益下探,但未呈现去年 12 月的向下突破,原因是配置型机构反向套利,保险交易策略变化,其持债行为与次级债行情相关性降低 [49][52] 风险提示 - 统计数据失真,银行间债券交易到交割的时滞会影响统计数据结果,扰动对交易情绪走向的判断 [61] - 信用事件冲击债市,信用事件随机发生,对债市情绪的扰动与事件性质和牵涉券种有关 [61] - 政策预期不确定性,经济政策和债市监管政策颁布会引起债市配置和交易惯性变化,变化方向需基于相关政策进一步分析 [61]
债市剧烈波动,基金经理“排兵布阵”
中国基金报· 2025-04-27 16:23
债市波动与基金经理策略调整 - 一季度债市剧烈波动,固收基金经理及时调整投资布局,改变过去线性思维,强调绝对收益和回撤控制[1] - 贸易战背景下资产波动加剧,需做好预案应对宏观事件影响[4] 利率债与信用债配置变化 - 主动偏债基金一季度增加利率债配置,政策性金融债和国家债券投资比例分别增长3.91和14.90个百分点[2] - 信用债配置比例下降,中期票据、企业债、企业短期融资券分别减少3.88、5.65、17.07个百分点[2] - 利率债占比从41.54%升至42.86%,信用债占比从54.63%降至53.12%,但信用债仍处历史较高水平[2] - 利率债增持主因发行市场结构偏向利率品种及纯债波动较大[2] 可转债与流动性管理 - 可转债估值较低且表现优于纯债,偏债基金增持意愿增强[2] - 债市波动导致杠杆策略有效性降低,机构更注重资产流动性,通过利率债和可转债增厚收益[3] - 资金面偏紧和信用利差压缩促使机构转向长久期利率债[3] 后市投资策略 - 债券投资需提升流动性,调整久期结构,以中低久期底仓搭配波段交易资产[4] - 二季度货币政策支持性主线不变,资金面宽松,组合久期稳定持有票息是较好选择[4] - 可转债、可交换债等含权类债券具备显著增强收益的潜力[5] 政策与市场展望 - 二季度政府项目债发行高峰,消费刺激和生育补贴政策或出台[6] - 货币政策预计保持支持性,降准和央行重启国债买卖有望落地[6] - 国债期货贴水反映市场预期货币政策转向支持宽财政和经济稳增长[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