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健康食品
icon
搜索文档
魔芋品类空间广阔
2025-06-02 23:44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魔芋食品行业 - **公司**:一致魔芋、卫龙、盐津铺子、喜之郎、溜溜果园、阿宽、蜡笔小新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 - **观点**:魔芋食品行业发展空间广阔,未来有望成千亿级赛道 [2] - **论据**:魔芋成分应用广泛,产业链下游应用领域多;零食市场规模约 80 - 100 亿,卫龙 2024 年即食零食终端销售额约 60 亿,占 70%份额;挤压式果冻市场规模 47 亿,预计 2029 年达 182 亿;素食面市场规模 45 亿;按 30 - 35 倍膨胀倍数和 2 - 3 万元每吨测算,市场空间可达千亿 [2][3] 国内魔芋精粉应用现状及未来市场 - **观点**:国内魔芋精粉用于直接生产食品不普遍,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4] - **论据**:很多魔芋精粉出口,鲜魔芋在农贸市场交易占一定比例;产量提升后,高吨价测算下市场空间大 [4] 魔芋种植面积和供给量制约因素 - **观点**:种植面积受限和难度高制约供给量增长 [5] - **论据**:2020 年起种植面积连续四年下降,因疫情、原料积压、价格不稳定降低农民积极性;2024 年干旱使产量减近 20%;预计 2025 年种植面积提升约 10%,但亩产恢复困难 [5] 不同品类魔芋种植情况 - **观点**:我国主要种植花魔芋,白魔芋种植难,黄魔芋依赖进口 [6] - **论据**:花魔芋占比超 90%,适合大规模种植、产量高、生长快;白魔芋颜色品质好但种植难,分布在云南和四川;黄魔芋国内种植少,从印尼大量进口干和粉 [6] 魔芋生长周期对亩产量影响 - **观点**:生长周期影响亩产量,种植难度大 [7] - **论据**:生长周期 5 年,农户根据行情收割影响后续亩产;病虫害防治严格,需轮作换地增加难度 [7] 国际贸易对国内市场影响 - **观点**:国际贸易关系对国内市场价格影响显著 [8] - **论据**:2021 年起印尼黄魔芋粉进口量快速增长,2024 年国内鲜魔芋价格上涨带动进口粉价格上涨 [8] 魔芋行业技术壁垒及发展展望 - **观点**:上游技术待突破,中游壁垒低,下游空间广,中国消费潜力大 [9] - **论据**:上游繁育、防治和种植技术待突破;中游加工壁垒低、竞争分散;下游食品领域品牌集中度高;中国人均消费额有望超日本,需突破上游瓶颈等推动发展 [9] 中国未来人均消费额超日本原因 - **观点**:中国魔芋应用丰富、零食吨价高,人均消费额有望超日本 [10] - **论据**:中国应用含零食和餐饮小料,零食吨价是传统食材 2 - 3 倍,增长潜力大 [10] 休闲零食赛道优势 - **观点**:休闲零食赛道是好赛道 [11] - **论据**:魔芋吸水膨胀力强,吸附调味料能力强,口味延展性丰富;配料表第一位是水,热量低 [11] 魔芋精粉成本和毛利率情况 - **观点**:魔芋精粉成本占比低、毛利率高,零食市场潜力大 [12] - **论据**:魔芋精粉吸水膨胀力强,在食品生产中实际成本占比低,支撑渠道开发和创新 [12] 魔芋零食与辣条对比优势 - **观点**:魔芋零食比辣条有优势 [13] - **论据**:2024 年辣条市场份额 615 亿,未来增速 3.6%;魔芋零食满足健康需求、提供味蕾刺激,市场规模 80 - 100 亿,吨价高、口味形态延展丰富,消费人群多 [13] 魔芋零食原料稳定性挑战 - **观点**:魔芋零食原料稳定性不如辣条,但头部品牌集中度高 [14] - **论据**:辣条原料面粉价格稳定、供应足,行业前十品牌市占率 50%;魔芋产量和价格波动大,卫龙和盐津铺子是龙头 [14] 蒟蒻果冻对果冻行业影响 - **观点**:蒟蒻果冻为果冻行业带来生机 [15] - **论据**:2014 年毒明胶事件后果冻行业销售额下滑,2020 年蒟蒻果冻推出,占比小但增速快,预计未来增速 30% [15] 盐津铺子魔芋休闲零食发展前景 - **观点**:盐津铺子魔芋品类战略意义明显,未来增长潜力大 [16] - **论据**:麻酱素毛肚创新破圈,大魔王品牌 16 个月销售额破亿,2024 年魔芋品类含税销售额破 10 亿;味型创新推动从渠道驱动转向大单品驱动,中长期收入或达 200 亿,市值有望达 400 - 500 亿 [16] 卫龙魔芋制品发展现状及预期 - **观点**:卫龙是魔芋制品领域领导者,未来将快速增长 [17] - **论据**:2024 年销售规模超 30 亿成第一大品类;持续丰富 SKU 提升单点销售能力;毛利率和净利率领先,预计未来 3 - 5 年带动营收利润提升 [17] 壹致魔芋产业链地位及发展方向 - **观点**:壹致魔芋是领先供应商,向下游深加工探索 [18] - **论据**:魔芋精粉业务占总收入 70%;向下游餐饮小料等领域扩展,与头部品牌合作提升收入规模;2024 年食品和美妆业务增速快,食品业务增长 63% [18]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鲜魔芋到魔芋干片再到魔芋精粉比例为 13:2:1,即 13 吨鲜魔芋可产出 2 吨干片和 1 吨精粉 [2] - 中游精粉可细化为普通精粉和纯化精粉,如一致魔芋生产纯化魔芋精粉 [2]
甜粽子和咸粽子都没人吃了?
虎嗅· 2025-05-30 12:12
行业概况 - 中国粽子市场规模在2024年突破百亿大关,并预计2025年将达到110亿元 [9][11] - 行业呈现"大盘增长、龙头收缩"的分化格局,传统品牌线下销售额下滑但线上渠道销量火爆 [1][12][14] - 创新口味粽子市场占有率已突破30%,且增速显著高于传统品类 [20] 头部品牌表现 - 五芳斋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4.57%,其中粽子业务营收下滑18.64%,销量减少约20% [5] - 真真老老2024年净利润亏损扩大至2900万元(2023年亏损810万元),米制品业务销量下降17.62% [6] - 三全食品速冻面米制品(含粽子)营收负增长,拖累整体业绩 [8] 渠道变革 - 2025年5月线下渠道包装粽子销售额同比下滑34.53%,销售件数减少26.78%,SKU数量从4092个缩减至2657个 [13] - 线上渠道销量火爆,部分网红款断货,与传统线下渠道形成鲜明对比 [2][14] - 头部品牌仍保持线下铺货优势:五芳斋铺货率从82%提升至87%,真真老老铺货率激增至22% [17] 产品趋势 - 甜品化(榴莲/芋泥/奶黄流心)、菜品化(黑椒牛肉/鲍鱼松茸)、健康化(紫米/藜麦)成为创新三大方向 [21] - 低糖低脂粽子快速崛起,预计2030年健康粽子市场占比将超40% [23] - 传统高油高糖配方面临挑战,100克烧肉粽需运动213分钟才能消耗 [23][24] 竞争格局 - 新消费品牌通过奇特口味、健康配方和联名策略瓜分传统龙头市场份额 [2] - 行业面临传统口味坚守与创新突破的战略抉择,老字号与新势力竞争白热化 [26] - 过度包装的礼盒粽子面临市场淘汰风险 [27]
魔芋产业链的“三重考验”:原料缺口、价格波动与全球化采购路径
新京报· 2025-05-27 18:27
行业概况 - 魔芋产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产品形态从辣味零食拓展至代餐果冻、主食替代、茶饮小料等多元化领域[1] - 魔芋休闲食品行业规模达183亿元,素食零食规模85亿元,过去10年CAGR达20%[11] - 魔芋在休闲食品类目中的市场份额从2023Q1的0.87%增长至2024Q4的1.48%[3] - 中国魔芋消费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6%,但原料种植及出口环节仍占产业链价值量的70%[7] 公司动态 - 卫龙2024年总营收62.66亿元(+28.6%),净利润10.68亿元(+21.3%),蔬菜制品收入33.71亿元(+59.1%)首次超越辣条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2] - 盐津铺子魔芋品类销售从2021年1.17亿元增长至2024年8.38亿元,3年复合增速92.88%,占总营收15.81%[3] - 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等头部零食企业加码素毛肚产品布局[3] - 卫龙和盐津铺子分别在印尼、云南建立魔芋精粉加工基地以保障原料供应[9][10] 供需格局 - 全球魔芋精粉年产量约3万吨,中国需求缺口达4.2万吨[8] - 2024年印尼进口魔芋精粉价格从4万元/吨涨至8万元/吨,鲜魔芋收购价上涨80%(4元/公斤→7.2元/公斤)[8][9] - 药用级魔芋原料价格从20元/斤飙升至100元/斤,花魔芋精品价格达7元/斤[8] - 原料供应紧张将持续至2026年新种植产能释放[7] 产品创新 - 卫龙研发团队通过急冻蒸煮工艺(-25℃冷冻+90℃蒸煮)开发出"爽脆Q弹"的魔芋爽[2] - 盐津铺子推出战略子品牌"大魔王",卫龙升级"小魔女"素毛肚产品线[3] - 魔芋应用场景从零食拓展至茶饮小料、代餐等,天猫魔芋零食2023年复购率提升47%,客单价增长33%[13] 产业链发展 - 云南曲靖富源县、四川凉山金阳县为主要产区,湖北长阳县实现染病率从30-100%降至10%以下[5][12] - 云南景谷县"玉米+魔芋"立体种植模式亩产值达1.39万元,林下种植亩产值0.9万元[12] - 行业标准化进程加速,国家制定《魔芋精粉》《魔芋粉》等标准[5] - 一致魔芋建成全国首条即食魔芋膳食纤维生产线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12] 未来趋势 - 行业将呈现精深加工转型、市场集中度提升、消费接受度提高三大特点[13] - 魔芋休食市场具备1-2倍增量空间,预计将从替代品转化为常规消费品[11][13] - 海外需求上升将带来溢价空间,东南亚市场已实现突破[3][10]
牛肋条肉粽、潮汕风味粽、八宝杂粮粽盒马端午粽子花式上新
齐鲁晚报· 2025-05-27 15:23
产品策略 - 公司今年在粽子研发上采取"做减法"策略,推出低糖少油的八宝杂粮粽和菌菇粽,同时保留传统鲜肉粽、豆沙粽等经典品类 [1] - 白米粽在2023年上线第二个月实现超30%销售增长,成为品类销量榜首,促使公司调整研发方向 [2] - 新推出潮汕风味大肉粽、满满牛肉粽两款咸粽,以及羊肚菌香菇粽、八宝杂粮粽两款低热量产品,后者被摆放在货架C位 [2][4] 消费趋势 - 消费者对节令食品偏好从"猎奇"回归"实在",更看重健康属性而非新奇体验 [4] - 年轻消费者日益重视传统节日仪式感,并注重商品寓意,推动公司开发多规格艾草花束和养生锤等周边商品 [7] - 白米粽的热销反映消费者对简约传统产品的需求,打破此前咸粽主导的市场格局 [2] 品类创新 - 公司持续对传统食品进行健康改造,包括减糖重阳糕、少油八宝饭、零蔗糖大黄米汤圆等系列产品 [4] - 端午品类扩展至非食品领域,推出六款不同寓意的艾草花束(如龙舟型挂饰、葫芦衬托款)和艾草养生锤 [7] - 菌菇粽采用羊肚菌、香菇、杏鲍菇、虫草花四种菌菇为馅料,八宝杂粮粽以青稞、黄米、红米等粗粮替代部分糯米 [4]
西麦食品20250513
2025-05-13 23:19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中国早餐谷物行业、燕麦行业、燕麦奶行业 - 公司:西麦食品、德赛康谷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西麦食品发展前景 - 观点:未来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 论据:作为行业龙头,在产品研发、渠道掌控和布局能力出色,受益于健康食品发展趋势,消费者对燕麦需求增加,老龄化使中老年人对燕麦片需求提高 [2][3] - 观点:2025 年有较强利润弹性 论据:2024 年下半年澳洲产燕麦原料价格同比下降约 10%,将提升毛利率和净利率,2024 年二三四季度毛利率基数低,未来三个季度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假设原材料价格下降 10%,毛利率预计提升约 3.6%,今年利润增长预期为 33%,若行业竞争不激烈,实际利润可能超预期 [2][4][23] - 观点:未来几年预计保持复合 20%的增长率 论据:得益于行业高速成长以及渠道和产品竞争优势,2025 年受益于成本下降,利润弹性高增长,未来利润率有望在规模效应和成本驱动下领先营收增速 [24] 公司基本情况 - 观点:是国内领先燕麦企业 论据:成立于 1994 年,专注燕麦谷物健康产品,通过渠道深耕和产品开拓成为国内第一大燕麦企业,2024 年尝试大健康业务,如燕麦奶蛋白粉、药食同源等产品开发 [6] - 观点:股权结构稳定,管理层有经验 论据:董事长家族持股约 54%,其他高管多为家族成员,总经理曾在苏宁易购任职,2023 年接任后公司业绩良好,2025 年 2 月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覆盖中高层干部 61 人,设定未来三年平均复合 15%的业绩增速目标 [7] 财务表现 - 观点:利润增速稍慢于营收增速 论据:受原材料价格影响,但 2025 年预计有较大利润弹性,近几年毛利率维持在 43% - 45%,相比 2018 - 2019 年下降,主要因会计准则调整和原材料价格上涨,2024 年有边际改善迹象 [8] - 观点:费用率呈稳中有降趋势 论据:营收增长带来规模效应改善了费用率 [9] 核心业务及产品结构 - 观点:复合燕麦发展趋势好 论据:契合健康概念,添加牛奶等新元素更受欢迎,销售占比从 2020 年的 24%提升至 2024 年的 45%,纯燕麦原料简单,增速慢于复合燕麦,销售占比从 57%下降至 38% [2][10] - 观点:不同产品毛利率有差异 论据:复合燕片毛利率高于冷食和纯饮,冷食高于纯饮,复合燕概念多、溢价能力强,冷食添加水果成分且年轻人群消费意愿强 [12] 区域及销售模式 - 观点:南方大区增速高于北方大区 论据:南方市场基础更好,市场占有率从 41%提升至 60%左右 [11] - 观点:直营占比不断提升 论据:零食量贩、电商等渠道保持快速增长,带动直营渠道增长,经销仍为主导销售模式 [11] 行业发展前景 - 观点:中国早餐谷物市场规模约 100 亿且稳健增长 论据:燕麦片增速最快,随着居民收入提高,人均消费量与金额将增加,与美、英、日相比,我国人均消费金额提升空间大,老龄化和健康化是核心驱动力 [5][13] - 观点:燕麦市场将扩容 论据:我国中老年群体糖尿病和高血脂病人比例高,老龄化使这部分群体对健康食品需求扩大,健康化趋势下年轻消费者对健康意识产品需求提升,疫情期间冷食燕麦需求强劲 [14] 行业竞争格局 - 观点:西麦市占率提升且行业集中度有提升空间 论据:2024 年西麦在中国早餐谷物市场市占率达 26%,2021 年起反超百事旗下贵格并持续提升,2024 年中国 CR3 约为 51%,低于日本和美国 [15] 公司优势 - 观点:产品研发实力强劲 论据:每年围绕健康趋势开发新品,如复合燕麦用五黑、五红等概念打造产品,针对特定渠道开发特定规格产品,布局燕麦奶品类,规模增长迅速 [17] - 观点:渠道布局有优势 论据:全国化布局初步形成,精耕优势市场,聚焦重点城市打造弱势市场,经销商数量增加,销售人员人均创收从 2018 年的 75 万元提升至 2023 年的 92.8 万元,线上积极拥抱抖音等新兴平台,2024 年上半年抖音增速超 55%,连续多年保持线上行业第一市占率,积极拥抱零食量贩及会员制营销渠道 [19] - 观点:品牌营销投入高 论据:销售费用率超过 30%,远超休闲食品行业内其他企业,针对 C 端建立专业、高品质品牌形象,加强与年轻消费者互动 [20] - 观点:产业布局有优势 论据:核心业务为燕麦,通过自建种植园和生产基地获取产品优势,保障原材料成本和品质,在国外有专属农场,国内打造天然燕麦基地,不断投产工厂,有效控制成本并提升产品竞争力 [21][22] 收购德赛康谷 - 观点:增强竞争力 论据:西麦有优质原料供应链和高品牌认知度,有助于德赛康谷打开新客户市场,德赛康谷 2025 年营收目标为 1 亿元,产能爬坡完成后实现目标可能性大,品牌认知度提高消费者认同感 [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3 年中国燕麦奶市场规模约 100 亿元,目前主要应用于 B 端,未来有望向 C 端拓展 [17] - 西麦食品销售人员人均创收从 2018 年的 75 万元提升至 2023 年的 92.8 万元 [19] - 2024 年上半年西麦食品抖音增速超过 55%,连续多年保持线上行业第一市占率 [19]
研判2025!中国粉丝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海外市场持续火爆[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09 09:32
概述 - 粉丝是以豆类、薯类为原料经磨浆、糊化、成型等工艺制成的丝状食品,直径约0.5毫米,干燥后贩卖,食用前需泡水软化 [1] - 按原料可分为绿豆粉丝、红薯粉丝、豌豆粉丝等,按工艺可分为传统手工粉丝和机制粉丝 [1] - 粉丝作为中国传统食品已有1000年以上历史,行业发展分为起步、集体化生产、快速发展、产业整合和全球化五个阶段 [3] 市场政策 - 近年来国家发布《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等系列政策,确保粉丝产品质量安全并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5] - 2023-2025年政策重点包括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优化食品企业标准备案、提升加工贸易水平、简化食药物质进口程序等 [7] 产业链 - 上游为豌豆、绿豆、红薯等农产品及食品添加剂、设备包装供应商,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下游为餐饮和家庭消费市场 [8] - 下游消费结构中家庭消费占46.47%,餐饮及其他占53.53%,餐饮复苏带动粉丝需求增长,2024年餐饮收入达55718亿元(+5.3%) [10] 发展现状 - 95%以上粉丝生产企业集中在中国,2024年产量155.57万吨,需求量144.03万吨,市场规模217.49亿元,均价15.10元/千克 [1][12] - 2024年出口11.55万吨(+20557.1万美元),均价0.18万美元/吨,主要出口至日本(4994.1万美元)、韩国(2888.5万美元)等市场 [14] 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小生产、大市场、小规模、大群体"特征,90%企业注册资本低于100万,5000万以上企业不足1% [16] - 龙头企业烟台双塔食品2024年上半年营收9.86亿元(粉丝业务占24.11%),牵头制定多项行业标准 [18] - 烟台三嘉粉丝产品销往全球36个国家和地区,为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20] 发展趋势 - 未来行业将加大研发投入,采用先进工艺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同时开发低糖、低钠、无添加的健康型产品 [22] - 有机豆类/薯类原料和无添加生产工艺将成为主流,以满足健康饮食需求 [22]
西麦食品(002956):健康食品持续扩容 燕麦龙头势能向上
新浪财经· 2025-05-08 18:37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19亿元,同比+20.2%,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15.4% [1] - 2025Q1公司实现营收6.6亿元,同比+15.9%,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21.2% [1] - 2024年净利率7.0%,同比-0.3pp,2025Q1净利率8.3%,同比+0.3pp [3] 产品结构 - 2024年纯燕麦片/复合燕麦片/冷食燕麦片/其他/其他业务收入分别为7.1/8.5/1.5/1.4/0.5亿元,同比+9.6%/28.8%/24.1%/23.9%/25.3% [2] - 燕麦+系列同比增长超20%,牛奶燕麦系列同比+30%,蛋白粉同比+170%,礼盒系列同比+50% [2] - 复合燕麦片和冷食系列营收占比提升,带动量价齐升 [3] 渠道发展 - 2024年直营/经销/其他渠道收入分别为8.3/10.1/0.5亿元,同比+31.0%/+12.3%/+25.3% [2] - 零食渠道同比+50%,抖音平台GMV达4.7亿元,同比+20.3% [2] - 积极布局零食量贩、抖音电商、会员店等新渠道 [4] 成本与毛利率 - 2024年毛利率41.3%,同比-3.2pp,主要因原材料涨价及新产能利用率低 [3] - 2025Q1毛利率43.7%,同比-0.1pp,成本红利逐步释放 [3] - 澳大利亚燕麦产量同比+31.1%至131.1万吨,原材料价格有望下行 [4] 战略布局 - 内生推新+外延并购拓展大健康领域,开发即食啵啵粥、藕粉、芝麻糊等新品 [3] - 战略合作纯澳布局燕麦奶,收购德赛康谷拓展酸奶谷物盖业务 [3] - 持续向社区、乡镇、农村下沉经销网络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3/2.8亿元,EPS分别为0.81/1.01/1.24元 [4] - 目标价24.30元,基于2025年30倍PE [4]
海融科技(300915) - 300915海融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7
2025-05-07 16:26
产能建设 - 未来食品产业园计划2025年6月30日前达预定可使用状态 [1] - 广东粤海融工厂已投产,设计规划产能6万吨 [1] - 印度工厂第二条生产线已投产,产能从1.3万吨/年提至3.5万吨/年 [1] 营销渠道拓展 - 优化产品结构,围绕市场需求研发创新,针对细分场景开发产品矩阵 [1][2] - 优化传统经销渠道,拓展直销渠道至“大烘焙”领域,加强与电商及社交媒体合作 [2] 利润分配 - 2024年度拟以89,598,170股为基数,每10股派现金4元,合计派现35,839,268元,每10股转增4股,合计转增35,839,268股 [3] 竞争优势 - 依托“海融”品牌,发挥技术研发、渠道网络和客户服务优势 [4] - 加快产能和营销体系建设,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深化全球化品牌战略布局 [4] 现金流情况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2亿元,同比增42.56%,因销售现金增加和收到4,850万元政府补助 [5]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67亿元,同比降306.72%,因二期工厂项目投入增加 [12] 行业格局 - 国内烘焙食品原料企业多,集中度待提高,有供应链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发展势头好 [6] - 奶油领域主要厂商有维益、海融、立高、南侨等,国内品牌集中度低但在崛起 [7] 毛利率情况 - 去年下半年油脂原料采购价上涨影响毛利率,2025年供需改善,油脂价格修复 [7] - 公司将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调整供应商结构,采取灵活采购策略 [7] 费用情况 - 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三项费用增长,因业务拓展和研发投入增加,通过预算管控保持费用率稳定 [8] 下游行业情况 - 2024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约3,360亿元,消费场景多元化推动市场增长 [9] - 消费者对品质、健康和创意需求提升,推动行业朝多样化、健康化及跨界融合方向发展 [9] 海外业务 - 2024年海外业务营收2.16亿元,同比增16.78%,加快海外市场开拓和全球化布局 [11] - 关税政策变化未影响现有出口业务,生产经营正常 [11][17] 餐饮渠道业务 - 坚持0氢化等理念推广,推出鲜牛乳奶基底等健康产品 [13] - 为合作伙伴提供专属原料产品定制,抓取市场趋势推出创新产品 [13] 业绩相关 - 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3.78% [3] - 2025年一季度销售下降因经销渠道含乳脂植脂奶油产品收入下滑 [14]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下滑因油脂大宗原料价格上涨 [15] 募投项目 - 2024年对部分在建募投项目调整,降低“科技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冷藏库建设项目”投入 [14][15] 应对策略 - 坚持研发驱动,深化与经销商合作,优化渠道布局,开发餐饮渠道,加快产能布局 [14]
百龙创园2024年营收净利润双增长 紧抓机遇积极扩产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30 12:1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52亿元,同比增长32.6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6亿元,同比增长27.26% [1] - 2024年分红预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4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转增3股 [1]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24.27% [3] - 2025年第一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42万元,同比增长52.06% [3] 业务结构 - 益生元系列产品实现营收3.22亿元,同比增长25.43%,占总营收29.14% [1] - 膳食纤维系列产品实现营收6.24亿元,同比增长40.42%,占总营收56.35% [1] - 健康甜味剂业务实现营收1.56亿元,同比增长13.85%,占总营收14.12% [1] - 其他淀粉糖(醇)产品是产品线的重要补充 [1] 产能与研发 - "年产3万吨可溶性膳食纤维项目"和"年产1.5万吨结晶糖项目"全面投产 [2] - 2024年研发费用达4446.22万元,同比增长36%,研发费用率3.86% [2] - 毛利率连续三年增长,2024年达到34.35%,同比提高1.32个百分点 [2] 全球化布局 - 拟发行可转债募资用于建设泰国大健康新食品原料智慧工厂 [2] - 拟在美国建设新食品原料应用国际研发中心项目 [2] - 2024年境外收入达6.98亿元,同比增长58.42%,占主营业务营收63.08% [2] - 产品已覆盖亚洲、欧洲、北美等多个地区 [2]
保龄宝:2024年利润翻倍,在变革中释放增长潜力
证券时报网· 2025-04-28 20:2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2亿元,同比下降4.8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105.97% [1] - 扣非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4.56% [1] 业务板块分析 - 益生元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16.02% [1] - 膳食纤维收入2.38亿元,同比增长14.52% [1] - 减糖甜味剂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29.73% [1] - 饲料及副产品业务收入减少2.17亿元,拖累整体营收 [1] - 益生元、膳食纤维和减糖甜味剂合计毛利占比达60.46% [2] 成本控制与产品优化 - 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2] - 工艺升级降低原材料单耗 [2] - 赤藓糖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58% [2] - 高端益生元、膳食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销量提升 [2] 创新与营销 - 布局母乳低聚糖新品2'-FL、LNnT [3] - 启动异构化乳糖生产完善益生元产品体系 [3] - 战略合作推广DHA进入油脂性营养强化剂领域 [3] - 成立口感和质构改善事业部推广食品级变性淀粉 [3] - 调整营销策略加大对高毛利产品的激励 [3] 股权激励计划 - 拟授予限制性股票1110万股,激励对象50人 [4] - 2025年考核净利润不少于1.7亿元 [4] - 2025-2026年累计净利润不少于3.82亿元 [4] - 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少于6.47亿元 [4] 行业前景 - 健康食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5] - 益生元、膳食纤维、减糖甜味剂等产品前景广阔 [5] - 公司在核心业务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