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搜索文档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提速多维探索破局路径
证券时报· 2025-09-08 02:28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进展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系统已完成28个城市、6个省级和6个企业节点的互联互通验证 实现用户"一点接入、全国通行"、数据"一点发布 全域可见"、应用"一点部署 跨区通用" 覆盖20个省(区、市)[1][3] - 数据基础制度三大核心已初步建立:权属划分明确数据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分离 数据分类细化出原始数据、衍生数据和合成数据 利益分配遵循"谁投入谁受益 按劳动付出分配"原则[3] - 国家数据局2023年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2024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正在研究制定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政策文件[5] 市场概念与战略定位 -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核心在于"统一和协同" 是统一规范下的多元交易市场 通过协同打破区域和行业分割 属于广义市场概念[2] - 作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遵循"五统一、一开放"要求: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市场监管执法、要素资源市场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2] - 建设重点强调"一体化" 需推进数据市场制度建设、规则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布局和跨部门合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2] 现存挑战与瓶颈 - 部分地区存在"重流通轻交易"认知偏差 将政府数据开放和系统内共享等同于数据交易 导致政府数据难以通过交易实现价值变现[1][4] - 制度规则仍需健全 数据确权需进一步理论与实践探索 数据产业生态培育不足 中小企业参与数据要素市场程度有待提高[4] - 地方保护主义形成流通壁垒 部分地区实行"定向准入"和"定向补贴" 导致"有资质企业无能力、有能力企业无资质"的错位现象[4] - 监管存在"多头监管、执行标准不一"问题 且倾向于"从严监管" 抑制企业参与积极性[4][5] - 数据产业"跨区域跨领域"特性与"区域化管理"矛盾突出 例如农业数据需对接金融领域但管理尺度不统一[5]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需聚焦三大任务:统一协议和接口确保数据通用性 统一标识实现主体与资源唯一标识 完善交付设施确保数据有序流转和合规交付[5] - 数据交易所核心角色应作为"厨子" 通过聚合供需双方、整合分散资源 推动数据从"零散要素"向"融合产品"转化 引导数据、技术、场景、业务协同创造价值[5] 地方交易所实践探索 - 深圳数据交易所从推动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全国数据市场生态建设等方面融入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5] - 上海数据交易所携手行业和区域数据枢纽中心成立数纽联盟 发布数据流通制度体系(2025)和一体化数据市场标准体系 推动TTP工程(Ten Thousand Projects)构建市场新范式[5]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提速 多维探索破局路径
证券时报· 2025-09-08 02:26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进展 - 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系统已完成28个城市、6个省级和6个企业节点的互联互通验证 覆盖20个省(区、市) 实现用户"一点接入、全国通行"、数据"一点发布 全域可见"、应用"一点部署 跨区通用" [1][3] - 数据基础制度三大核心已建立:权属划分明确数据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分离 数据分类细化出原始数据、衍生数据和合成数据 利益分配遵循"谁投入谁受益 按劳动付出分配"原则 [3] - 国家数据局2023年推出21项政策 2024年将推出10多项数据产权制度 正在研究制定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的政策文件 [5] 市场认知与定位 -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核心在于"统一和协同" 是统一规范下的多元交易市场 通过协同打破区域和行业分割的广义市场概念 [2] - 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一脉相承 遵循"五统一、一开放"要求:统一市场基础制度、基础设施、政府行为尺度、市场监管执法、要素资源市场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2] - 部分地方存在"重流通轻交易"认知偏差 将政府数据开放和系统内共享等同于数据交易 混淆数字社会治理与数字经济发展边界 [1][4] 现存挑战与瓶颈 - 制度规则仍需健全 数据确权需进一步理论与实践探索 数据产业生态培育不足 中小企业参与数据要素市场程度有待提高 [4] - 地方保护主义形成流通壁垒 部分地区实行"定向准入""定向补贴" 导致"有资质企业无能力、有能力企业无资质"的错位现象 [5] - 监管存在"多头监管、执行标准不一"问题 且倾向于"从严监管" 抑制企业参与积极性 [5] - 数据产业"跨区域跨领域"特性与"区域化管理"矛盾突出 例如农业数据需对接金融领域但管理尺度不统一 [5]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 - 需聚焦三大任务:统一协议和接口确保数据通用性 统一标识实现主体资源唯一标识 完善交付设施确保数据有序流转和合规交付 [5] - 数据交易所角色应如"厨子" 通过聚合供需双方、整合分散资源 推动数据从"零散要素"向"融合产品"转化 实现数据、技术、场景、业务协同创造价值 [5] 地方交易所实践探索 - 深圳数据交易所从推动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全国数据市场生态建设等方面助力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5] - 上海数据交易所成立数纽联盟 发布数据流通制度体系(2025)和一体化数据市场标准体系 推动培育TTP工程(Ten Thousand Projects)构建市场新范式 [5]
“软硬兼施”培育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
经济日报· 2025-08-19 05:19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 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较"十三五"末翻番 [1] - 中央企业新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二季度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增供需主体2600多家 [1] - 数据标注、治理、交易服务等企业快速成长,第三方数据服务机构向专业化领域拓展 [1] 数据产品与交易 - 上半年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上架数据产品3328个,同比增长70% [2] - 高质量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有效提升行业用数水平 [2] - 地方农商行运用多源数据推出"社保e贷",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 市场规则与生态建设 - 需推动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加强采集、确权、定价等制度性规范 [2] - 发布数据流通交易合同示范文本,降低流通成本并提升交易效率 [2] - 鼓励产学研用协同发展,允许企业在安全前提下探索新交易规则 [2] 数据基础设施与技术 - 需攻克"找数用数难""跨域加工难"等技术难题 [3] - 加快验证数场、可信数据空间、隐私计算等技术路线可行性 [3] - 激发数据交易所、开发商等主体参与标准制定和市场化运营 [3] 市场建设方向 - 破解制约数据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3] - 形成统一数据标准和流通规则,实现跨区域跨部门流动 [3] - 发挥数据要素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倍增效应 [3]
乘“数”而上 智启未来——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
新华社· 2025-08-14 21:45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 较2020年增长5倍 [2] - 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 较2020年增长34倍 [2] - 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2] - 建成25个城市节点 布局16个省区市数据基础设施架构 [2] - 预计年底节点城市扩至50个 覆盖80%省区市 [2] 数据产业生态发展 - 接入数据交易所及开发商等各类主体超2000家 [3] - 吸纳产学研单位1200余家 [3] - 支撑政务治理、金融风控等上百个场景应用 [3] - 上架数据产品近万个 [3] - 中央企业新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 [7] 数字经济产业成效 - 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 [4] -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 [4] - 建成智能工厂超1万家 覆盖80%制造业行业大类 [4] - 网民数量达11.23亿人 互联网普及率79.7% [4] 数据市场交易表现 - 上半年新上架数据产品3328个 同比增长70% [7] - 人工智能数据集产品同比增长2.8倍 [7] - 高质量数据集累计交易额近40亿元 [7] - 交易机构挂牌高质量数据集总规模达246PB [7] - 二季度新增数据供需主体2600多家 [7] 行业应用效能提升 - 智慧施肥技术提升作物产量5.5% [4] - 测井数据大模型提升钻井决策效率15倍 [4] - 公路货运数据匹配提升单车运行效率30%以上 [4]
我国算力总规模位于全球第二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正在加快构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14 13:50
数字基础设施发展 - 我国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和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1] - “东数西算”工程深入实施,八大算力枢纽节点中5个位于西部地区,有利于发挥西部清洁能源优势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1]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 截至2024年底,我国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 [1] -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过70% [1] - 全国已建成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超过80%的制造业行业大类 [1] 数据制度与市场建设 - 2023年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2024年计划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2] - 围绕数据汇聚共享、开发利用的数据企业正在兴起,标准规范不断推出,数据交易日趋活跃 [2] - 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正在加快构建 [1][2] 数字公共服务提升 - 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 [2] - 数字化打破了传统公共服务中的“流程壁垒”和“数据壁垒”,实现了高效便捷的在线办事 [2]
最新!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8-14 12:32
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 - 数字基础设施实现长足发展[1] - 数字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1] - 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1] - 数字经济发展动能更加强劲[1] - 数字公共服务更加可感可及[1]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2] - 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2] - 支持各地开展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先行先试[2] - 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和公共数据"跑起来"示范场景建设[2] - 数据企业孕育兴起,标准规范不断推出,数据交易日趋活跃[2] 数字经济发展 - 软件收入规模较2020年增长80%[3] - 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超70%[3] - 建成万余家智能工厂,覆盖超80%制造业行业大类[3] - 数据要素赋能农业提升产量5.5%,工业钻井决策效率提升15倍,服务业车货匹配效率提升30%以上[3] - 数字经济带动新增超100个新型职业[3] 数据市场培育 - 制度规则更加明晰[3] - 数据供给更加充分[3] - 市场生态更加丰富[3] - 市场设施更加坚实[3] 数据市场生态建设 - 中央企业新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4] - 约三分之二龙头企业采购物流、气象等数据[4] - 二季度主要数据交易机构新增供需主体2600多家[4] - 数据标注、治理、交易服务企业快速成长[4] - 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成立专业化数据业务团队[4] 数据市场设施建设 - 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4] - 开展可信数据空间创新试点[4] - 推动数据交易机构互认互通,实现数据产品"一地上架、全国互认"[4] - 发布数据流通交易合同示范文本,交易效率预计提升30%以上[4]
全国已建成25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1:41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 - 全国已建成25个数据流通节点城市并完成互联互通,预计年底规模将扩大到50个左右,覆盖80%的省市区 [1] - 国家数据局计划在今年部署一批数据产业集聚区建设试点,以优化产业布局并加快形成产业生态和规模优势 [2] - 我国数字基础设施规模领先,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总数达455万个,千兆宽带用户达2.26亿户,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5] 数据产业发展规模与增长 - 2024年我国数据产业规模达到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 [3] - 人工智能专利数量占全球总量的60%,人工智能综合实力实现整体性、系统性跃升 [5] - 集成电路产业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的完整产业链 [5] 数据制度与市场培育 - 今年将推出数据产权等10多项制度,去年已推出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21项政策 [4] - 国家层面实施“数据要素×”行动并开展公共数据示范场景建设,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4] - 数据交易日趋活跃,标准规范不断推出,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正在加快构建 [4] 核心技术突破与生态建设 - 国产操作系统鸿蒙系统生态设备总量突破11.9亿台,为1200多类产品提供智能中枢 [5] - 数据产业集聚区试点旨在培育多元经营主体,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 [2]
国家数据局召开推动地方数据集团创新发展专题座谈会
快讯· 2025-07-24 16:22
国家数据局推动地方数据集团创新发展 - 国家数据局召开专题座谈会 旨在推动地方数据集团创新发展并服务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培育建设 [1] - 地方数据集团需聚焦主责主业 明确功能定位并提升服务能力以做大做强数据业务 [1] - 地方数据集团应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敢于先行先试并繁荣产业生态 [1] - 地方数据集团需在数据管理部门指导下解决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堵点难点 形成共促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发展合力 [1] - 地方数据集团需加强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服务人工智能发展 [1]
2025数博会将于8月28日至30日在贵阳举办
快讯· 2025-07-22 11:29
2025数博会举办信息 - 2025数博会将于8月28日至3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举行 [1] - 由国家数据局主办、贵州省人民政府承办 [1] 数博会主题与主线 - 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贯穿活动全流程 [1] 展区设置 - 设置数据基础设施、数据交易、人工智能等特色专业展区 [1] 活动策划 - 策划举办"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等交流活动 [1] - 将发布一批政策新规、典型案例、试点示范等 [1]
服务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河南省一项目入选可信数据空间全国试点
河南日报· 2025-07-22 07:57
项目入选与意义 - 郑州数智科技集团申报的"城市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郑州)"项目成功入选国家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名单,是全国13个城市方向试点之一,也是河南省所有类别中唯一入选项目 [1] - 可信数据空间是国家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培育全国统一数据大市场的关键基础设施,旨在基于共识规则实现数据的安全可信流通与价值共创 [1] - 试点项目聚焦基础好、需求强、价值高、示范性强的领域,通过严格遴选打造资源丰富、应用创新、成效显著的可信数据空间,支撑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 [1] 项目规划与目标 - 郑州数智科技集团将建设支撑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数据服务体系,打造全国性数据流通利用枢纽 [2] - 试点项目重点打造金融、医疗、交通物流、农业和AI等特色数据专区,推动可信数据空间与城市关键领域深度融合 [2] - 力争到2027年实现不少于60%的公共数据覆盖,数据开放总量增长大于100% [3] - 生态规模目标包括累计招引数据服务方200家、上架数据产品2000个、培育典型应用场景100个 [3] - 应用深度目标包括企事业单位日活用户达10%以上,覆盖本地主导产业龙头企业50%以上 [3] - 经济效益目标包括5年内实现盈利,带动郑州数据交易规模突破100亿元,数字经济规模达8000亿元 [3] 行业影响与展望 - 项目将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是河南省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领域取得的又一国家级突破 [2] - 通过持续运营将建成完备先进的可信数据空间技术体系,高质量汇聚公共、企业与个人数据,共同开发高价值应用场景 [2] - 有望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推动更多企业重视数据要素的价值,促进全省数据要素市场健康发展 [3] - 将提升河南在全国数字经济版图中的地位,为国家可信数据空间建设和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发展提供"河南方案"与"中部样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