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减碳
icon
搜索文档
服装厂的“节能焕新术”:SHEIN赋能传统制造变绿
36氪· 2025-06-19 16:10
核心观点 - SHEIN通过能效提升项目帮助供应商实现降本增效和绿色转型,包括设备改造、流程优化和能源管理,累计推动650项节能措施,节约成本近亿元[2][4][6][13][14] - 供应商通过参与项目实现显著效益:印染厂节能率10%、节水率16%、减碳率11%,每吨布成本下降500元,年节约1500万元[7];成衣厂电费下降7%,生产效率提升3%-5%[10][11][12] - 项目不仅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还激发供应商持续改进意识,形成全员参与的节能文化[8][12] 行业现状 - 纺织服装行业面临高能耗挑战,印染环节尤其突出,传统缸染工艺需维持130-140℃高温,煤耗占生产成本大比例[4] - 2020年后行业竞争加剧,订单减少要求提高,企业普遍寻求降本增效路径,节能成为关键切入点[3][4] - 沙溪镇作为服装产业聚集区,拥有11000家市场主体和完整产业链,绿色转型成为行业共识[9][10] 技术改造措施 - **印染厂改造**:安装屋顶光伏(3月发电80000度收益4万元)、更换节能染色机(能耗降30%-40%)、染色机保温(日蒸汽用量减8%-10%)、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优化(设备从11台减至1台)[6] - **成衣厂改造**:更换6台吊顶空调改善工作环境、引入自动化衣车设备、增设冷凝水回收系统(回流水温从30℃升至60℃)、照明系统工位单控、蒸汽压力科学调节[10][11] - **技术创新**:与东华大学研发再生涤纶循环技术,佛山工厂染色工艺数字化改造减少18.2%用水量,管理效率提升20%[16] 项目运作模式 - SHEIN派驻专家组实地调研,提供定制化方案,用科学方法测算改造收益(如热成像计算阀门保温热量损失)[4][6] - 采用"授之以渔"方式,培养供应商自主改造能力,完成12个项目后供应商可自行发现新项目[8] - 建立激励机制:供应商将收益2%作为员工奖金,内部开展节能专项评审,员工申报98个改进项目[8][12] 行业影响 - 改造成效形成示范效应,供应商主动向周边企业分享经验,带动更多工厂参与节能项目[12] - SHEIN制定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并通过SBTi认证,推动行业从终端治理转向源头减排[16] - 项目证明绿色减碳与数智化转型可协同推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产业新形态[16][17][18]
服装厂的“节能焕新术”:SHEIN赋能传统制造变绿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19 15:54
行业转型与创新 - SHEIN打破时尚行业"重终端形象、轻源头治理"的传统逻辑,推动供应链绿色转型 [2][26] - 纺织服装行业绿色转型成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一环,需平衡成本与环保 [25][27] - 传统制造业通过微观创新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形态 [26][27] 供应商能效提升案例 - 广东清远32年印染厂通过SHEIN能效项目实现年节能10%、节水16%、减碳11%,单吨布成本下降500元 [4][11] - 工厂实施12项改造包括屋顶光伏、染色机升级等,光伏项目单月发电80000度创收4万元 [9][10] - 新染色设备能耗降低30%-40%,染色机保温措施每日减少8%-10%蒸汽用量 [10] - 定型机废气处理系统改造后设备从11台减至1台,降低维护成本 [10] 成衣厂节能实践 - 中山成衣厂通过空调系统革新解决夏季招工难问题,人员流失率降低 [17] - 引入自动化衣车设备使生产效率提升3%-5%,年电费下降7% [18][19] - 冷凝水回收系统将回流水温从30℃提升至60℃,显著降低锅炉电耗 [18] - 照明系统改为工位单控后避免无意义电力损耗 [19] SHEIN绿色战略成果 - 2022-2024年推动供应商实施超650项节能改造,累计节约成本近亿元 [22] - 节水措施相当于150个成衣厂年用水量 [22] - 与东华大学合作研发再生涤纶技术,将废旧材料转化为低碳面料 [25] - 佛山供应商数字化改造减少18.2%用水量,管理效率提升20% [25] - 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获SBTi批准,推动全产业链减碳 [25] 模式创新价值 - 能效项目不仅带来经济效益,更培养供应商自主改造能力 [13] - 供应商内部形成节能文化,员工申报98个改进项目 [13] - 改造成效产生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工厂参与节能 [20] - 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 [25][26]
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面对“双碳”目标,如何推动技术驱动的工业碳中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2 17:57
碳中和目标与技术挑战 - 我国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贝伦大会前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1] - 技术问题是实现"双碳"目标最大障碍之一 50%技术尚未进入应用阶段 低碳燃料和负碳技术成熟度最低 [1] 工业减碳路径与碳价机制 - 工业碳中和技术70%处于示范或实验阶段 工业用电占比较大 钢铁水泥等产品全球占比高 [2] - 技术驱动减碳量到2060年将达40.5% 需持续推动关键技术创新和商业化 [2] - 我国70%炼钢产能采用长流程技术 氢能炼钢需解决成本问题 碳价当前10美元 国际达100美元 [4] -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扩围至钢铁水泥铝行业 需通过市场机制促进技术转移 [4] 新能源格局与"一带一路"机遇 - 2040年新能源矿产资源开采量将接近2020年煤炭总量 铜镍等资源分布集中于南美和东南亚 [5] - 风光资源分布均匀但需新技术支撑 能源格局将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 [5] - 中国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 "新三样"产业成熟且成本低 "一带一路"国家风光资源充足 [6] - "十五五"和"十六五"是解决电网稳定性关键期 中国突破可赋能"一带一路"国家中小电网 [6]
支持世界环境日 凌雄科技汇聚行业精英 “全绿以赴”共议可持续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0 21:58
环境日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 凌雄科技在环境日举办"全绿以赴——以科技创新赋能可持续发展"主题论坛,联合行业协会及产业链上下游探讨绿色低碳经济新模式[1] - 公司董事会主席胡祚雄强调科技创新和开放协作对实现低碳目标的重要性[1] 循环经济实践与碳减排成效 - 凌雄科技通过DaaS模式推动IT设备循环经济,2024年实现净碳减排8.37万吨[2][3] - 公司每年回收超百万台二手IT设备(如办公电脑、服务器),翻新后延长使用寿命3~5年,累计延长141万台设备寿命[3] - 全球电子垃圾达6200万吨,仅22.3%被妥善回收,凸显IT设备循环利用的紧迫性[2] 业务模式创新与行业影响 - 公司构建全生命周期管理业务模式,覆盖设备回收、订阅服务及IT技术订阅,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并减少碳排放[3] - DaaS行业年复合增长率超32%,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4] 行业标准化建设 - 凌雄科技牵头制定《办公电脑回收再使用规范》团体标准,并参与起草《二手电子产品可用程度分级规范》国家标准[4][5] - 公司参与制定的《服务器再制造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和《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要求第3部分:服务器》国家标准即将发布[5] - 发布国内首份《企业办公电脑租赁标准化发展报告》,推动行业信用评价体系标准化[5] 产业链协同与未来方向 - 公司呼吁跨界协作,从产品设计阶段融入回收属性,建立二手流通信任机制[5] - 绿色转型需产业链、政策端与公众认知协同,论坛旨在搭建开放协作平台[5]
“疆电入渝”工程投运,一条输电线路“种下”9亿棵树
快讯· 2025-06-10 08:53
疆电入渝工程投运 - 我国"十四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疆电入渝"工程于6月10日上午建成投运 [1] - 该工程是我国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电力外送工程之一 [1] 电力输送规模 - 预计每年可向重庆输送电能360亿千瓦时 [1] - 输送电能中清洁能源占比不低于50% [1] 环境效益 - 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650万吨 [1] - 按照每棵树年均吸收18.3千克二氧化碳计算,相当于种植9亿棵树的减碳量 [1]
从井下到云端:煤矿5G智能化的突破与启示
中国新闻网· 2025-06-05 08:42
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展 - 山西煤矿企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探索重塑传统矿山形象 率先构建面向未来、问题导向、系统驱动的矿山数字化路径 为煤炭行业解决结构性困境提供实证经验 [1] - 煤矿数字化长期存在三大痛点:感知体系碎片化导致数据无法贯通 调度逻辑缺乏跨域模型支撑 能源管理处于"可看不可控"状态 [1] 鑫岩煤矿技术突破 - 建设基于5G的全矿井下网络 实现"低延时+广接入"工业数据传输架构 打通感知孤岛 保障高清视频、瓦斯监测等系统并行运行 [2] - 建立融合调度平台 用算法替代人工规则 通风系统实现实时匹配人员密度和瓦斯浓度 能效利用显著提升 [2] - 能源管理形成"监测-分析-响应"闭环 能耗参数驱动系统优化 风/水/电统一纳入动态调度模型 通风能耗年均下降15% 电力负荷曲线趋稳 [2] 数字化转型方法论 - 煤矿数字化需构建基于实时数据的系统协同与智能响应体系 而非简单设备堆叠 鑫岩煤矿实践验证5G+工业互联网+AI+能源调度的融合可行性 [3] - 5G智能煤矿发展三大启示:从技术集成转向系统演化 从信息感知转向治理重构 从边缘试点转向场景扩散 [4] 能源行业战略意义 - 5G智能煤矿探索兼顾安全、效率与碳目标的系统优化路径 数字技术可嵌入能源治理体系 构建数据驱动的清洁安全高效协同机制 [4] - 中国通过数字化实现传统能源系统"绿色重构" 在保障能源安全同时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重要样本 [5]
618大促看好个护国牌崛起,关注智能眼镜新品催化
华福证券· 2025-06-02 17: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5] 报告的核心观点 近期各大电商平台618大促预热,看好个护品牌突围,关注智能眼镜子板块新品催化;随着25年国补推进以及消费信心逐步恢复,家居行业景气有望逐步回升;造纸行业木浆系和废纸系各有机会;轻工消费中AI智能眼镜和个护品牌表现亮眼;出口链龙头公司中长期全球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包装行业看好环保、减碳的纸浆模塑包装增长前景;新型烟草相关产品有望带动销售;纺织服装关注品牌服饰和运动服饰龙头以及户外经济相关公司[2][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板块周度行情 - 轻工制造板块(2025.5.26 - 2025.5.30)表现跑赢市场,行业指数上涨0.14%,沪深300指数 - 1.08%,细分板块中文娱用品指数 + 1.87%,包装印刷指数 + 1.46%,造纸指数 - 0.52%,家居用品指数 - 1.08%;创源股份、京华激光等个股表现优于其他个股[13][17] - 纺织服饰板块(2025.5.26 - 2025.5.30)表现跑赢市场,行业指数 + 1.55%,沪深300指数 - 1.08%,细分板块中饰品指数 + 6.62%,服装家纺指数 + 0.99%,纺织制造指数 - 1.23%;锦泓集团、七匹狼等个股表现优于其他个股[22][27] 家居 - 地产跟踪:4月住宅竣工面积同比 - 26.0%;1 - 4月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累计同比 - 2.1%,环比1 - 3月增速 - 0.1pct;1 - 4月住宅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 - 22.3%,环比1 - 3月增速 + 1.6pct;5月样本城市二手房住宅成交面积同比 - 9.23%,相比4月增速 - 24.4pct[29] - 家具行业:4月限额以上企业家具类零售额同比 + 26.9%;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4月同比 - 2.52%,相比3月增速 - 9.49pct;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具制造业收入1 - 4月累计同比 - 3.6 %,相比1 - 3月增速 - 1.4pct;4月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金额(美元计)同比 - 7.8%,相比3月增速 - 14.9pct[35] - 成本跟踪:4月人造板制品PPI同比 - 3.9%;截至2025年5月30日,TDI、MDI、聚醚市场价格环比分别 + 2.9%、持平、 - 0.1%;五金原料铜价环比 + 0.3%;截止5月30日,海运费CCFI、SCFI综合指数环比 + 1.2%、 + 7.2%[42] 造纸包装 - 价格跟踪:截至2025年5月30日,双胶纸价格5162.5元/吨(持平),铜版纸价格5440元/吨(持平);白卡纸价格4085元/吨( + 20元/吨);箱板纸价格3535.2元/吨( + 9.8元/吨),瓦楞纸价格2581.25元/吨( + 17.5元/吨)[51] - 成本跟踪:截至2025年5月30日过去一周,废纸价格上涨,中国废黄板纸(A级)日度均价为1474元/吨( + 12元/吨);A00铝价格20314元/吨( + 16元/吨),镀锡卷天津富仁价格5590元/吨( - 10元/吨);纸浆期货价格为5381.6元/吨( - 40.4元/吨);截至2025年5月29日,智利明星阔叶浆560美元/吨,截止5月22日智利银星针叶浆价格为740美元/吨[57] - 造纸行业:1 - 4月造纸及纸制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 - 1.6%,增速较1 - 3月 - 0.2pct;1 - 3月累计销售利润率2.5%,同比 - 0.8pct,环比 - 0.15pct;1 - 4月造纸行业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 + 7.6%;4月造纸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 + 3.6%;4月当月机制纸及纸板产量同比 + 1.6%,日均产量同比 + 2.24 %;5月青岛港、常熟港库存环比上涨,4月双胶纸、白卡纸社会库存环比上涨;4月纸浆进口量同比 - 10.16%,3月箱板瓦楞纸进口量环比增长[63][70][75] - 包装印刷:1 - 4月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 + 1.7%,增速环比1 - 3月持平;1 - 4月累计销售利润率4.9%,同比 + 0.15pct,环比 + 0.75pct;4月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同比 + 19.1%,4月烟酒、饮料零售额同比增长;1 - 4月烟草制品业收入环比降速、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收入增长;25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延续回暖,4月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环比增长[82][88][99] 文娱用品 4月体育、娱乐用品行业社零同比 + 26.2%;1 - 4月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 + 2.5%,增速环比1 - 3月 + 1.7pct;1 - 4月累计销售利润率3.5%,同比 - 0.6%,环比1 - 3月 + 0.3pct;4月限额以上体育娱乐用品类零售额同比 + 23.3%,增速环比3月 - 2.9pct;4月文教体育娱乐用品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 + 0.1%,增速环比3月 - 1.7pct[105][110] 重点公司估值表 报告给出轻工制造行业和纺织服装行业重点公司的股价、市值、归母净利、PE、PB、ROE、分红比例、股息率等估值数据[115][119]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什么还要坚持减碳?(读者点题·共同关注)
人民日报· 2025-06-02 06:03
减碳的定义与背景 - "碳"在减碳语境中指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2] - 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2024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月度降雨量新高频率比本世纪初高27%,日降雨量新高频率高52%[3] - 中国2024年平均气温10.9摄氏度创1951年以来新高,高温日数较常年偏多6.6天,降水量比常年偏多9%[3] 国际层面的减碳意义 - 中国通过减碳增强全球环境治理话语权,2023年出口风电光伏产品帮助其他国家减碳8.1亿吨[5] - 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5] 国内层面的减碳成效 - 能源结构调整显著:2015-202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超30%,2013-2022年京津冀PM2.5浓度下降超60%同时GDP增长60%[6] - 清洁能源发展突出:风/光/水/生物质发电装机全球第一,煤炭消费占比10年下降12.6个百分点,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1/3[6] - 产业升级成果:累计退出钢铁落后产能1.5亿吨,完成1.34亿吨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多晶硅等光伏组件全球产量占比超80%,风电机组产能占全球60%[6] 减碳与发展的关系 - 减碳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年均3.3%能源消费增速支撑6.1%经济增长[6] - 中国坚持减碳承诺,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步实现生态环境改善与产业升级[8]
Shein 产业链全景:产业升级的飞轮是怎么转起来的?
晚点LatePost· 2025-05-28 22:41
公司数字化改造与供应链优化 - 公司通过数字化工具改造供应商工厂生产流程,实现从裁布到包装的全流程高效管理,如潘宇的5000平米服装厂日产量近万件瑜伽服[1] - 推出工厂扩建改造项目,5年计划投入5亿元,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投入2.5亿元,改造超200家工厂、50万平米厂房,受益人数3.3万[2][6] - 自研数字化系统替代人工Excel表格,实现订单全环节追踪、面料采购透明化,解决"东货西送"问题,库存率降至低个位数(行业平均30%)[8][9] 精益生产与工厂升级 - 制定261页《标准手册》指导工厂改造,采用5S标准和丰田精益生产方法论,单厂改造费用250万元中补贴100-120万元[6][7] - 创新施工工艺缩短工期至7-10天,分期施工避免停产,如周以宁2万平米工厂设置智能立库、自动验布机(日检6000米布料 vs 人工1000米)[2][7] - 优化工人动线设计,培训标准化流程(如半成品存放位置),改造后工厂生产效率提升且货物缺漏问题消除[1][9] 技术创新与绿色减碳 - 数码热转印技术应用超65%,节水113万吨(相当于22.6亿瓶500ml水),冷转印工艺节水近2万吨,成本从15元/米降至与传统水印持平[3][15] - 2024年通过再生材料减塑6700吨、减碳2.1万吨,计划2025年投放130辆新能源电车减碳近万吨,目标2050年净零排放[4][18] - 能效提升项目使中山制衣厂节水12.6%、节电16.2%,广州服装厂半年节省5-6万元成本用于员工福利[16] 产业链赋能与平台化扩张 - 覆盖全国超300城产业带,2023年推出500城出海计划,助力发饰企业单月销售额破100万美元[19] - 投资百亿建设智慧物流产业园(肇庆项目年出口额35亿元、广州增城项目年出口额超千亿元),预计创造超12万就业[20] - 设立五大"道场"培训供应商员工,2024年开展485场培训覆盖2万商次,颁发60期认证证书[13][14] 员工福利与社会责任 - 改造工厂增设母婴室、夫妻单间、饮水机等,升级1.4万平米宿舍/食堂,2024年建成25个"儿童之家"服务5.5万人次[11][12] - "聚星光"公益项目资助640多个员工家庭,员工子女夏令营服务超700人,优化工作环境使工人流失率降低[12][16]
陕西咸阳:巧用项目“加减乘除法” 聪明算账智慧花钱
搜狐财经· 2025-05-24 14:02
投资项目规模与进展 - 2025年咸阳市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356个,总投资2156.9亿元,年度投资728.5亿元,截至4月底完成投资294.1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0.38% [1] - 谋划储备项目累计2133个,资金需求1283.2亿元,申报项目697个,资金需求521.05亿元,包括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54个(53.9亿元)和专项债券项目401个(405.7亿元)[3] - 纳入市级"四个一批"清单项目1785个,总投资9370.17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43个,如地铁11号线、"引泾上塬"供水工程 [6] 重点产业项目与技术突破 - 永寿县年产1500吨高能效耦合制氢及10万吨工业气体示范项目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2] - 高新区年产5.8万套专用轮胎建设项目实现智能芯片与轮胎制造工艺融合 [2] - 彬州市薄膜封装关键材料及核心装备生产项目解决显示面板领域国外"卡脖子"问题 [2] - 秦都区正泰输配电产业数智化改造项目预计年产值12.6亿元,带动上下游产业聚集 [2] - 陕西金灃科技建设国内首条5层以下石墨烯示范线,年产40吨高品质石墨烯,2025年产值目标5000万元 [8] 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 - 中国西部AI创新港开放后5天接待游客3万多人次,成为数字产业化重要载体 [5] - 计划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较2023年增长25%,规上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75% [9] - "咸企通"智慧服务平台集成2600余条政策,AI智能匹配使政策解析准确率提升45%,响应速度加快70% [10] 要素保障与政务服务 - 省级重点项目用地保障80/88个,市级重点项目用地保障256/286个,环评手续完成177/231个 [11] - "咸企通"平台实现政策直达、诉求响应等功能,通过DeepSeek技术升级提升服务效率 [10] - 推行"清单化管理、数字化赋能、人性化服务",涉企执法检查执行"有需必应、无事不扰"25条 [12] 城市基建与民生工程 - 世纪大道综合改造工程2026年完工,雨污分流改造2025年底完成 [5] - 文兴路体育公园、咸平路智慧停车场等项目优化城市功能 [5] - 咸阳博物院(新馆)、法士特高端智慧农机装备等123个重大项目计划二季度开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