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ESG报告
icon
搜索文档
回望“十四五”| 数说“十四五” ESG笔墨绘就企业发展新底色
中国证券报· 2025-10-21 08:27
ESG披露与理念发展 - A股上市公司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从2021年至2024年增长71%,2024年有2521家公司发布报告,占全部5383家上市公司的46.83% [2] - 沪市有342家上市公司被纳入MSCI ESG评级,其中100家公司评级获得提升,AAA-A等级公司数量增至52家 [2] - ESG理念从全球共识加速演变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维度,与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推动绿色发展的蓝图高度契合 [2] - 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战略核心,并运用AI技术从“治理”转向“智理” [4] 绿色转型与能源结构 - “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大幅提升至60%左右 [1][6] - 过去4年中国新增发电量的近六成来自非化石能源,2024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达到2020年的1.5倍 [6] - 单位GDP能源消耗在“十四五”以来四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95%以上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 [6] - 全球玻纤行业首个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实现100%绿电供应和“净零”排放,年减排二氧化碳超40万吨,年发电量超6亿千瓦时 [5] 企业节能减排实践 - 在389家强制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上市公司中,97.94%(381家)已开展碳减排行动 [7] - 中国建材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和水泥熟料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基期分别下降15.51%和5.74%,提前达成“十四五”目标 [6] - 中国石化所属北京石油在两年内实现充电网络从0到对北京区域全覆盖,截至2025年8月底运营充电场站114座 [6] 社会责任与民生保障 - 67.16%的上市公司开展社区服务,66.67%的公司对教育资源进行援助 [8] - 2024年末第三产业就业人员达35866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6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48.8% [8] - 京东外卖全职骑手规模突破15万人,美团生态2024年共带动2596.4万份工作机会,其中直接骑手岗位达745万个 [8] 安居与养老服务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等1100多万套(间) [8] - 中国铁建承建的上海静安区旧住房改造工程惠及2000多户居民,万科“泊寓”运营管理超27万间长租公寓,其中超13万间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 [9]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40.6万个,床位799.3万张,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 [9] 乡村振兴与产业兴农 - “十四五”以来东部8省市、310家中央单位、6000多家企业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去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9000亿元 [12] - 拼多多直连超过1000个农产区,带动超1600万农户参与数字经济,2020至2024年间合作农户人均收入增幅达18.2% [12] - 中国一汽在广西凤山县文里村投入263万元帮扶,预计2025年全村桑蚕产业产值突破800万元,创造100多个就业岗位 [11] 农业科技与创新 - 2024年底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 [12] - 中国中化“MAP现代农业帮扶模式”联农带农5259户,助农年均增产8%至10%、增收约9% [12] - 纬尔科技棉花智能打顶机器人作业效率是人工的50倍 [12]
数说“十四五” ESG笔墨绘就企业发展新底色
中国证券报· 2025-10-21 04:17
ESG披露与理念发展 - A股上市公司ESG相关报告披露率从2021年至2024年增长71%,2024年披露比例为46.83%(2521家)[2] - 沪市有342家上市公司被纳入MSCI ESG评级,其中100家公司评级提升,AAA-A等级公司数量增至52家[2] - ESG理念与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推动绿色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成为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维度[1] 绿色转型与能源结构 - “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从40%提升至6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在2024年达到2020年的1.5倍[3][4] - 中国单位GDP能源消耗四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95%以上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4][5] - 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年发电量超6亿千瓦时,每年减排二氧化碳超40万吨,实现100%绿电供应和净零排放[3][4] 企业社会责任与民生 - 67.16%的上市公司开展社区服务,66.67%的公司对教育资源进行援助[5] - 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等1100多万套(间),惠及3000多万群众[6] - 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24年末达35866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60万人,占比提高1.1个百分点至48.8%[6] 乡村振兴与产业兴农 - “十四五”以来东部8省市、310家中央单位、6000多家企业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9000亿元[7] - 拼多多直连超1000个农产区,带动超1600万农户参与数字经济,2020至2024年合作农户人均收入增幅达18.2%[8] - 中国中化“MAP现代农业帮扶模式”联农带农5259户,助农年均增产8%至10%、增收约9%[8]
数说“十四五”ESG笔墨绘就企业发展新底色
上海证券报· 2025-10-21 02:13
ESG报告披露增长 - 截至2025年9月,2521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4年度ESG相关报告,占全部5383家A股上市公司的比例为46.83%,披露数量较2021年同比增长71% [2][4] - 在389家强制披露主体中,有97.94%(381家)的上市公司已开展碳减排行动 [2][9] - 沪市共有342家上市公司被纳入MSCI ESG评级,其中100家公司在最新评级中获得等级提升,AAA-A等级公司数量增至52家 [4] 绿色发展与低碳转型 - “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3][8] - 过去4年,中国新增发电量的近六成来自非化石能源,2024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达到2020年的1.5倍 [8] - 单位GDP能源消耗四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95%以上的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 [8] - 中国建材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水泥熟料碳排放强度分别较2020年基期下降15.51%和5.74% [9] 企业社会责任与民生保障 - 67.16%的上市公司开展了社区服务,66.67%的公司对教育资源进行了援助 [2][10] - 2024年末,第三产业就业人员为35866万人,比2020年末增加6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为48.8% [10] - “十四五”期间,全国累计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4万多个,惠及4000多万户、1.1亿人,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等1100多万套(间) [10] -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养老机构和设施总数达40.6万个,床位799.3万张 [12] 乡村振兴与产业兴农 - “十四五”以来,东部8省市、310家中央单位、6000多家企业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2][15] - 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9000亿元 [15] - 拼多多直连超过1000个农产区,带动超1600万农户参与数字经济,2020至2024年间合作农户人均收入增幅达18.2% [15] - 截至2024年底,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 [15]
三步走提升企业ESG实践和报告质量
经济网· 2025-09-24 15:41
杨继贤认为,企业引入ESG管理体系,能让之前比较零散、局部的做法,升级为更加全面和系统。企业 内部各个部门形成合力,从上到下形成有效的传递网络,有利于ESG从上到下的落地,形成更加全面有 效的管理。"企业引入ESG体系,能助力企业绿色转型"杨继贤总结。 9月19日,以"理念与实践并行 发展同质量共生"为主题的2025华夏ESG管理体系大会在北京召开。提高 上市公司ESG报告质量,成为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加强ESG信息披露,是企业做好ESG工作的重要抓手。 "'十四五'期间,中国ESG从萌芽到快速生长,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为'十五五'期间的发展奠定了一个 非常好的基础和开端。" 这是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ESG 研究院院长柳学信观察得出的结论。"十四 五"期间,ESG发展迅速,也获得了金融的大力支持,以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为主的中国绿色金融市场 迅速扩张。2024年,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居全球首位。其中,大部分资金流入了绿色基础设施、清 洁能源产业等领域;中国境内贴标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居全球第二,自2019年之后增速一直高于一 般贷款总额增速。他认为,ESG已经成为各家企业发展的必选项,正 ...
修订编制指南、提供详细披露参考 北交所助力企业提升可持续发展报告质量
中国证券报· 2025-09-08 07:57
证监会与北交所ESG披露指南更新 - 证监会指导沪深北交易所发布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三个环境议题披露指南并公开征求意见 [1] - 北交所修订《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新增第三号污染物排放、第四号能源利用、第五号水资源应用指南 [2] - 修订坚持提供参考为主思路 不新增强制披露要求 旨在帮助上市公司提升ESG报告质量 [1][2] 北交所ESG披露实施框架 - 指南内容聚焦各议题特质风险 引导公司立足行业实际提升可持续发展管理意识 [2] - 明确披露要点 将规则条文细化为具体披露要求 建立规范披露底线 [2] - 以推动提高ESG治理意识为目标 稳步制定21项议题指南实现重点内容全覆盖 [3] 新增环境议题指南内容细节 - 新增指南详细解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导致的产能限制风险及新污染防治技术应用机遇 [4] - 提供披露数据通用计算流程 包括污染物类型示例、能耗计算公式及取水量耗水量计算方法 [4] - 明确具体信息披露要点 涵盖污染物排放信息、减排信息、能源总消耗量和总耗水量要求 [4] 上市公司ESG披露实践进展 - 北交所16家公司包括贝特瑞、太湖雪、荣亿精密、同享科技已披露2024年度ESG报告 [1][6] - 贝特瑞提出2030年运营碳达峰、2050年运营碳中和、2060年全价值链碳中和目标 [6] - 以2021年为基准 公司计划单位产品碳排放量逐年下降5% [6] 行业绿色转型与战略响应 - 国航远洋将绿色发展作为核心战略 通过技术升级推动绿色转型 绿色船舶可获租金溢价 [7] - 青矩技术设立工程ESG事业部 联合编撰团体标准 为基础设施绿色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7] - 北交所鼓励创新型中小企业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加强ESG披露 披露积极性和完整度日益提升 [6]
三大证券交易所发布第二批指南
证券日报· 2025-09-06 09:38
监管政策更新 - 三大证券交易所于9月5日发布第二批《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新增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和水资源利用三个应用指南 提供风险机遇识别、核算方法与披露要点的细化指导及参考示例 [1] - 新增指南不增加额外强制披露要求 仅为上市公司编制ESG报告提供参考框架 [1] - 证监会于2024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披露指引》 强制披露主体包括上证180、科创50等指数成分公司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公司 需在2026年4月30日前首披2025年度报告 [2] 指南内容细节 - 污染物排放指南涵盖产能限制风险与新污染防治技术机遇 提供污染物类型披露示例及通用计算流程 [3] - 能源利用指南包含化石能源开采风险 明确能源总消耗量披露要求及能耗计算公式 [3] - 水资源利用指南涉及水循环系统降低成本机遇 规定取水量和耗水量计算公式及披露要点 [3] 实施效果与行业反馈 - 中央财经大学专家指出指南解决企业核算口径不统一问题 系统性提升信息披露规范性 [3] - 上市公司代表认为指引促进ESG报告标准统一 推动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纳入长期战略 [4] ESG披露现状 - 截至2024年6月底A股ESG报告披露率达34.72% 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 另有612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 [5] - 67.27%披露公司搭建可持续治理架构 78.07%开展重要性评估 93.32%披露利益相关方沟通信息 [5] - 量化指标披露率99.25% 其中83.95%公司披露超25个量化指标 [6] 气候信息披露进展 - 62.07%公司披露气候风险机遇类型 65.90%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 较2023年57.53%和2022年50.87%显著提升 [6] - 范围1、范围2排放披露公司占比59.81%和60.02% 范围3披露占比11.37% 24.87%公司披露减排目标 [6] 国际评级提升 - 截至2024年底沪深两市32%公司MSCI ESG评级提升 获AAA/AA级公司占比从五年前0%升至7.2% [6] - 评级提升增强企业国际形象与管理能力 直接促进国际业务开展与外资吸引力 [6] - 专家认为评级提升形成"优化披露—提升评级—促进投资"良性循环 推动资金向高质量企业集中 [7]
证监会指导,沪深北交易所齐发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5 19:00
政策修订内容 - 沪深北交易所修订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 新增污染物排放 能源利用 水资源利用三个应用指南 提供细化的风险和机遇识别与评估 核算流程与方法 披露要点等指导 [1] - 修订基于2024年4月发布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披露指引》要求 为上市公司编制ESG报告提供参考 不增加额外强制披露要求 [3] - 新增指南详细解释相关议题常见风险和机遇 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导致的产能限制风险 新污染防治技术应用降低排放成本等机遇 [4] 披露框架与计算标准 - 提供披露数据的通用计算流程与方法 包括提示常见污染物类型和披露示例 核算能源用量具体方法和能耗计算公式 取水量和耗水量计算公式等 [4] - 明确具体信息披露要点 包括污染物排放信息 减排信息 能源总消耗量 总耗水量等具体要求 [4] - 指南体例结构基本一致 主要包括风险和机遇识别与评估 核算流程与方法 披露要点等内容 并提供解释说明和参考示例 [4] 政策影响与实施效果 - 指南修订由鼓励披露走向规范披露 拓展关键议题覆盖 有助于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 提高资本市场透明度和前瞻性 [2] - 形成以《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为授权规定 《指引》为细化强制要求 《指南》为参考规范的可持续发展规则体系 [7] - 《指引》和《指南》具有递进性和互补性 《指引》统一披露内容和标准 《指南》提供细致指导性框架和参考示例 [8] 企业实践与评级提升 - 截至2025年6月底 共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可持续报告 整体披露率达34.72% 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 [9] - 67.27%披露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构 63.93%披露战略信息 44.01%制定定量可持续目标 78.07%开展重要性评估 [9] - 截至2024年底 沪深两市32%公司MSCI ESG评级提升 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公司占比从五年前的0%提升至7.2% [11] 数据披露质量 - 99.25%公司在报告中披露量化指标 其中83.95%披露25个以上量化指标 [10] - 62.07%公司披露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类型 65.90%披露温室气体排放量 较2023年度的57.53%和2022年度的50.87%显著提升 [10] - 披露范围1 范围2和范围3排放量的公司占比分别为59.81% 60.02%和11.37% 24.87%公司披露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10]
首届“ESG首钢日”活动暨“1+N”报告发布会在京举办
证券日报网· 2025-08-19 18:26
活动概述 - 首届"ESG首钢日"活动于8月18日在北京首钢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主题为"绿动首钢山海共兴" [1] - 活动期间举行了"1+N"ESG报告发布仪式,首钢股份等多家下属单位共同发布了2024年度ESG报告 [3] 公司ESG战略与实践 - 首钢集团创新打造"ESG首钢日",以品牌引领ESG实践,为行业转型提供可参照、可复制的标杆范例 [1] - 公司正在走"一引领两融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道路,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首钢场景 [3] - 公司始终坚持创新引领,锻造"数智"长板,以技术创新构建产品高端化、数字化赋能新优势 [3] - 公司始终深耕绿色发展,大力推进低碳技术创新,深化极致能效攻关,为钢铁业低碳制造提供首钢方案 [3] - 公司未来将不断推动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经营与战略全过程,持续打造ESG品牌 [3] 行业ESG发展态势 - ESG已不仅是一种倡导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更是一种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方法论,国资国企构建ESG话语体系、完善ESG治理势在必行 [2] - 当前钢铁行业面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社会责任已成为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答题" [2]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已连续三年发布《中国钢铁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 [2] 外部评价与期许 - 首钢集团在强化ESG信息披露、推动试点先行企业加强ESG工作方面走在了北京市属国企前列 [2] - 首钢集团创造性举办首届"ESG首钢日"系列活动,彰显其从"工业锈带"到"责任标杆"的转型担当 [2] - 期待以首钢集团为代表的中国钢铁领军企业持续赋能行业可持续发展,为全球钢铁行业绿色转型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 [2]
A股央企ESG评价体系白皮书系列报告之二:央企ESG评价结果分析:财务影响和气候应对是未来披露方向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5 21:11
核心观点 - 央企ESG整体表现良好,80分以上公司占比80%,90分以上占比54%,但公司治理和气候披露仍有提升空间 [10][11] - 财务重要性议题披露率达95%,环境和社会责任得分较高,但第三方鉴定报告披露率仅34% [13][14] - 气候议题披露率显著低于环境议题,气候治理完整披露率仅68%,完全未披露率达18% [17][18] 重要性评估 - 95%公司完成重要性评估披露,财务重要性评估49家,影响重要性评估48家 [13] - 时代电气通过四步流程识别13项高度影响重要性议题和6项财务重要性议题,并绘制矩阵图 [15][16] - 仅17家公司披露第三方鉴定报告,中国海油由德勤提供鉴定服务 [14][15] 环境与气候 - 环境议题披露成熟,三废处理、生物多样性和能源管理披露率均达98%,环境管理披露率100% [17] - 中国石油实施5大工程276个项目治理大气污染,建立土壤地下水管控中心 [22][23] - 气候指标和目标披露率最高达92%,但气候治理披露率最低仅60%左右 [17][18] - 中远海控详细披露气候风险对财务影响,包括当期研发费用和预期改造投入 [44][45] 社会议题 - 乡村振兴、社会公益和创新驱动作为中国特色指标披露充分,47家公司披露乡村振兴 [52][53] - 建设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超3.33万亿元,保利发展乡村振兴投入1558万元 [54][55] - 科技伦理披露率不足70%,海康威视建立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架构 [57][58][59] 公司治理 - 18家公司涉及治理处罚,ESG绩效纳入考核比例仅74%,尽职调查披露率38% [65][69][76] - 中国移动将节能减排等ESG指标纳入管理层考核并挂钩薪酬 [69][70] - 工商银行建立"三维一体"ESG信息披露体系,内部审计覆盖10个领域 [70][74] - 长电科技开展供应商尽责管理调查,一汽解放反腐败培训覆盖高管136人 [76][77]
近八成上市煤企披露ESG信息,数字化成多家企业减碳帮手
新京报· 2025-08-08 18:33
ESG信息披露进展 -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规范性、主动性和覆盖面显著提高 截至2025年5月底 28家公司独立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 7家公司嵌入年报披露 披露率达79.55% 较2024年增长21.41个百分点 披露数量和披露率均创新高 [1] - 煤炭上市公司ESG评级分布改善 AA级占比由2024年2.9%提升至2025年4.55% A级占比由2024年2.9%提升至2025年6.82% BBB级占比由2024年11.8%提升至2025年38.64% [1] 企业减碳目标 - 中国神华将2021-2030年定为碳达峰阶段 中期目标是2030年范围一、二的碳排放总量比2020年控制在增加70%之内 目前实现进度为比2020年增加47.8% 公司以电力绿色低碳发展为重点 推进全产业链碳达峰行动 [2] - 兖矿能源提出短期目标是2025年实现年度二氧化碳减排70万吨 长期目标包括2030年清洁能源利用占比相较2020年提高至10%以上 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 [2] 数字化助力转型 - 华阳股份提前3年在山西实现所有生产矿井智能化 下属一矿是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 通过技术改造 全员人均效率达到1392.91吨 同比提高249.52吨 [3] - 陕西煤业建新煤化公司搭建节能环保能耗在线监测平台 实现生态环保及能耗数据的聚合、建模和分类存储 构建全面的节能环保监管体系 [3] - 中国神华2024年引入人工智能新技术 提升供应链管理智能化水平 建立供应链大数据平台 实现对供应链数据的深度分析 [3] ESG战略价值 - ESG评级不仅是合规要求 更是链接资本、管理风险、提升竞争力的战略工具 煤炭上市公司ESG评级尚有提升空间 [4] - 率先完成ESG能力建设的煤炭企业 将在能源保供与低碳转型的双重使命中 实现社会效益与商业价值的共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