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益输送
icon
搜索文档
记者观察 | 部门协同 严查快处 靶向纠治"吃老板"问题
违规吃喝问题特征 - 违规吃喝问题中"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和"接受私营企业主宴请"频繁出现 这些行为往往是权力寻租的开端和利益输送的前奏 [1] - 重要节点是"吃老板"问题易发多发期 宴请场所多在企业内部或私人会所 常以"朋友聚餐"名义掩饰 [1] - 所涉党员干部多为权力集中 资金密集 资源富集领域和关键岗位人员 [1] 纪检监察机关整治措施 - 纪检监察机关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通过"由风查腐"和"由腐纠风"双向推进 严查违规吃喝背后的腐败问题 [2] - 深化部门协作整合监督力量 如贵阳市纪委监委联合巡察 财政 审计等部门开展专项整治 运用交叉互查 明察暗访等方式监督检查 [2] - 建立专题会商机制 推动修订公务接待 商务接待规定 加强对私人会所等隐蔽场所监管 建立问题线索双向移送机制 [2] 制度建设与案件查处 - 针对典型案例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 推动相关部门自查自纠 建章立制 如柳州市住建局制发3个规范性文件 [3] - 畅通举报渠道 建立违规吃喝问题线索处置绿色通道 对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优先处置 严查快办 [3] - 对典型案件挂牌督办 提级直办 深入整治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等问题 [3]
请大客户吃饭涉嫌“利益输送”?特朗普虚拟币晚宴惹争议!
快讯· 2025-05-22 18:43
特朗普高尔夫球俱乐部活动 - 活动地点位于华盛顿特区郊外,实际位置在弗吉尼亚州 [3] - 活动参与条件包括持有$TRUMP谜因币(特朗普币) [3] - 参与者需持有规模在全球前220名,目前受邀者人均持有179万美元,合计持有3.94亿美元 [3] - 参与者地区不限,目前受邀者有一半以上来自美国海外 [3] 活动额外福利 - VVIP参与者可获得"握手会"和"观光券" [3] - 参与者可在晚宴开始前参观三百 [3] - 参与者有机会与总统私人交流 [3] 相关人物表态 - 埃里克·特朗普(特朗普次子)未明确表态 [3] - 安娜·凯利(白宫新闻发言人)表示这与总统职权不存在利益冲突 [3]
碧兴物联科创板上市迷局:给资金做业绩?业绩持续变脸 异常保证金有无猫腻
新浪证券· 2025-05-12 11:23
上市前后业绩反差 - 公司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3.29亿元同比下降5.91%,归母净利润-3854.61万元同比下降264.92%,扣非归母净利润-5262.41万元同比下降601.42% [2] - 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282.65万元同比增长9.24%,但归母净利润-1022.46万元同比下降443.46%,扣非归母净利润-1401.00万元同比下降249.13% [2] - 上市前2020-2021年营收增速分别为13.52%、40.3%,净利润分别为0.45亿元、0.73亿元,同比增速34.02%、62.52%,与同行普遍下滑形成反差 [4][7] 估值异常与突击入股 - 2019年12月股权转让价格8.9元/注册资本,2020年7月丰图汇烝以15.28元/注册资本增资,估值半年飙升71%至9亿元 [9] - 2021年12月北京创金转让股份价格16.98元/股,对应估值刚好10亿元踩线上市门槛 [10] - 丰图汇烝入股后次月即与首创系开展业务合作,2022年北京水星新增为第三大客户贡献收入2059.81万元占比4.36% [11][13] 第一大客户异常交易 - 2022年上海科泽新增为第一大客户销售额5768.77万元占比12.21%,但存在离职员工入职该客户情形 [18][20] - 公司与上海科泽签订合同履约保证金比例达20%-21%,质保金合计比例高达40%,远超行业10%上限 [23][24] - 2024年末公司对上海科泽其他应收款余额1813万元占总额82.63%,主要为异常高比例保证金 [23][25] 信息披露与资金异常 - 2023年半年度实际营收1.68亿元较上市预测数减少27.10%,净利润2390.70万元减少23.96%-30.65% [28] - 2023年11月预付2.133亿元采购GPU服务器未及时披露,后因政策影响交易终止 [29][30] - 2024年末受限货币资金超1.6亿元占比近30%,两大募投项目投入进度仅0%和6.57% [25][30] 行业数据对比 - 2020年行业受外部因素影响销量波动,但公司环境水质监测设备销量逆势增长从1356台增至2526台 [5][7] - 可比同行聚光科技2021年营收净利双降,力合科技、皖仪科技增收不增利,蓝盾光电、佳华科技双降 [4]
Goheal:股权激励是绑定?还是利益输送?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的模糊边界
搜狐财经· 2025-05-07 17:09
股权激励现状与问题 - 股权激励本应是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工具,但现实中存在变味现象,游走于绑定核心团队与利益输送之间的灰色地带 [1] - 某科技公司高管解锁期权后套现3亿元引发舆论关注,暴露股权激励可能成为"隐形提款机"的问题 [1] - 行权价格仅为市价45%的案例显示,部分激励计划存在奖励与套利界限模糊的情况 [5] 激励计划设计缺陷 - 某科技公司在营收增长目标仅5%的情况下授予1.2亿股权激励,达标后立即减持引发股价异动 [5] - 部分公司选择在年度审计前3天突击提案激励计划,规避财务数据深度核查 [5] - 激励条款中虚化的解锁门槛被比作"逃生出口",为高管短期套利提供便利 [5] 激励与并购套利模式 - 通过股权激励绑定并购标的团队后拉高估值,导致收购方多支付40%溢价的案例 [6] - 利用持股满12个月后折价大宗交易给关联方的路径,形成超8亿元资金闭环套现 [6] - 激励计划被用于战略级资本操作,完成利益转移闭环而非真正激励 [6] 监管与制度改进方向 - 判断激励计划是否越界需观察行权成本偏离度、解锁条件战略契合度、减持路径透明度三项指标 [8] - 动态监控机制建议引入行业β系数调整行权价,如"基准价×(1+行业超额收益率)"模型 [8] - 前瞻性企业开始设置研发投入强度、专利转化率等非财务解锁条件,30%激励与"技术里程碑"挂钩 [8] 行业实践与解决方案 - 美国更好并购集团(Goheal)强调高质量激励应像马拉松而非短跑,关注资本与制度博弈力道 [4] - 半导体企业通过动态定价模型压缩套利空间,使激励与行业景气度精准挂钩 [8] - 生物医药企业采用复合型解锁条款提升激励含金量,降低短期套利可能性 [8] 市场博弈现状 - 监管方提升披露标准与穿透机制的同时,套利者通过多层有限合伙架构隐藏受益人 [9] - 资本市场存在"双层叙事"现象:表层是激励与成长,深层是套利与输送 [10] - 激励制度初衷是让团队走得更远,但现实中可能成为少数人提前套现的工具 [13]
新莱福股价长期破发拟收购谋变,标的公司协同效应待考|并购一线
钛媒体APP· 2025-04-28 20:27
并购交易概况 - 公司发布复牌公告及并购预案,拟收购金南公司100%股权,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并募集配套资金 [2] - 复牌首日股价冲高回落,收盘价39.17元,涨幅10.34% [3] - 标的公司主营马达磁条、吸波材料、软磁合金磁芯,与公司同属永磁材料行业 [4][9] 交易结构与定价 - 发行价定为定价基准日前60日均价的80%(33.98元/股),高于其他基准周期选项(前20日/120日均价80%分别为32.82元/31.27元) [8] - 标的公司2023-2024年未经审计营收分别为4.21亿/5.02亿元,净利润5710万/8340万元,增速显著 [8] - 实控人汪小明间接持有上市公司26.59%股权,并通过三家公司间接持有标的公司28.78%股权 [5][7] 并购背景与动机 - 公司上市后股价长期破发(收盘价39.17元接近发行价39.06元),2021-2024年营收增速波动明显(30.75%/-8.66%/7.88%/14.94%),净利润增速放缓(38.14%/-4.06%/7.96%/5.17%) [9][10] - 募投项目进展缓慢(投资进度34.06%-40.15%),产能释放需时,短期难支撑业绩 [11][13] - 公司称并购可强化功能材料行业地位,共享销售渠道,整合团队与文化,但需验证协同效应 [9] 历史关联与监管关注 - 标的公司在IPO阶段因同业竞争和客户重叠被深交所问询,公司回应产品形态与用途不同,否认利益输送 [7] - 此次并购为实控人资产注入,存在潜在利益输送争议,但优质资产也可能提升经营质量 [7]
江苏扬州一家IPO实控人套现5.4亿疑似利益输送,或掩盖关联关系?
凤凰网财经· 2025-04-23 22:12
核心观点 - 天富龙在上市前通过收购实控人控制的威英化纤等公司存在"拼盘上市"嫌疑 威英化纤收购前突击分红3亿元导致净资产被压低 实控人夫妇通过分红和股权转让合计套现5 43亿元[2][3][4][6] - 天富龙股东上海熙元通过股权买卖操作实现套现并保留部分股权 交易对手均为实控人妻子或旗下公司 可能涉及利益输送和规避锁定期[6] - 天富龙与权玉龙存在密切商业往来但否认关联关系 双方存在交叉任职 联合贷款 转贷等资金往来 信息披露可能不充分[6][7][8] - 天富龙现有营收和利润高度依赖收购标的贡献 2021-2023年威英化纤贡献利润占比达43 21% 22 11%和47 94% 营收占比达76 22% 73 08%和74 9%[6] - 公司享受大量税收优惠 2021-2023年增值税退税优惠金额分别占利润总额16 05% 11 68%和17 77% 业绩对税收存在依赖性[8] 实控人夫妻前脚分红后脚卖标的公司 - 2020年12月天富龙现金收购实控人朱大庆 陈慧夫妇100%控股的威英化纤 构成同一控制下重大资产重组[3] - 威英化纤2020年10月突击分红3亿元 远超2019年末未分配利润1 09亿元 分红后净资产被压低至2 43亿元 但2020年底经审计净资产达3 15亿元 差异7138万元[4][6] - 收购价对应PE仅2 2倍 显著低于行业8-15倍水平 实控人通过分红和股权转让合计获利5 43亿元[6] - 公司解释收购定价依据为未经审计净资产 但未说明为何不按审计后净资产重新定价 存在低估资产价值嫌疑[6] 权玉龙与天富龙及实控人关系 - 上海熙元2011年以1380万元受让天富龙科技15%股权 2021年以3368万元将5%股权转让给实控人妻子陈慧 实现套现并保留部分股权[6] - 权玉龙曾担任天富龙子公司副董事长 与朱大庆家族存在交叉任职和联合贷款 转贷等资金往来 但公司否认存在关联关系[6][7][8] - 上海熙元通过股权操作可能规避持股5%以上股东的36个月锁定期 目前锁定期仅12个月[6] 业务依赖性与税收优惠 - 公司现有业务高度依赖收购标的 威英化纤2021-2023年贡献营收超70% 利润占比最高达47 94%[6] - 2021-2023年公司增值税退税优惠金额分别达6253 54万元 5422 87万元和8670 46万元 占利润总额16 05% 11 68%和17 77%[8] - 威英化纤在被收购前曾享受外资税收优惠 公司业绩对税收优惠存在依赖性[8]
广州杀出一家IPO!高溢价收购控股股东四家企业,疑似“左手倒右手”
凤凰网财经· 2025-04-17 21:06
以下文章来源于摩斯IPO ,作者摩斯姐 武汉科德斯在连续亏损后被按收益法估值4,700万元收购,却在2024年突然大幅扭亏增利,交易前后业绩和估值方法缺乏合理对接。 扬州胜赛思自2018年被瑞立集团收购后,净利润持续下滑,却在2021年被瑞立科密以123%溢价再次收购,业绩与估值背离明显。发行人还需要进一步解 释。 摩斯IPO . 资本市场的摩斯密码 1月18日,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立科密)即将迎来深交所上会。公司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拟募集资金15.2亿元。 《摩斯IPO》研究后发现,瑞立科密在冲刺上市前,收购了四家控股股东控制的企业,构成了重大资产重组。而这四起收购案,均存在很多疑点。 瑞立集团在2021年将其内部设立的温州汽科、温州立晨、武汉科德斯和扬州胜赛思这四家公司"卖给"瑞立科密,属于同一控制下重大资产重组。 温州汽科成立仅8个月就被收购,评估采用收益法给出5.28亿元高估值,远高于按净资产法计的1.74亿元,存在拔高估值的嫌疑。并且,温州汽科营收、净 利和总资产在2020‑2023年间大幅波动,2023年营收骤降57.5%、2024年甚至出现负营收,总资产更是从5.59亿元暴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