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从“单点突破”到“链式改造” 广东推动超4.6万家规上企业数字化转型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6-30 16:06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活动 - 广东省累计推动超4.6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1] - 活动主题为"链聚中小,智领未来",通过专题论坛和展览促进经验分享 [1] - 展示了"链式改造"实践成果和成功转型模式案例 [1] 数字化转型模式创新 - 广东创新探索从"单点突破"到"链式改造"的实践模式 [1] - 针对不同规模企业提供精准支持:鼓励大企业成为标杆,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普及 [1] - 已入选6个国家级试点城市,率先启动14个省级试点城市建设 [1] 数字化转型支持措施 - 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长效机制成果清单》 [2] - 启动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 [2] - 推出广州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 [2] 公共服务平台功能 - 提供场景培育、方案孵化、技术验证等一站式服务 [2] - 涵盖应用推广、供需对接、产融合作等全方位支持 [2] - 包括人才培训和信息安全保障等配套服务 [2]
华为支持的这个“村”,在做些啥
金融时报· 2025-06-27 10:51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 - 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点,人才成为驱动产业创新的基础动力[1] - 2024年东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其中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1%和12.7%[1] 松山湖开发者村概况 - 松山湖开发者村由松山湖管委会与华为云共建,是全国首个开发者村,2022年4月启用[2] - 开发者村聚集企业开发者和个人开发者,通过协同创新实现数字化创新和产业升级[1][2] - 华为提供底层技术能力,合作伙伴共同为企业提供完整解决方案[2] 开发者村生态与赋能 - 开发者村已吸引CSDN、台铃等29家企业入驻[3] - 华为云松山湖开发者创新中心计划3年内服务不少于150家湖内企业[4] - 通过"人才共培-技术共建-产品共销-市场共营"的全生命周期服务赋能企业[4] 金融支持政策 - 松山湖管委会提供信用贷款贴息、融资担保贷款补贴等政策支持开发者创业就业[5] - 东莞松山湖科技金融集聚区启动建设,依托1亿元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推出"天使贷"等产品[6] - 开发者村企业将获得更精准的融资支持和资本对接[6] 全球化发展 - 华为云开放全球渠道和"凌云出海"计划,助力开发者走向全球[7] - 今日人才作为华为生态伙伴,已在深圳福田区部署70名AI数智"公务员"[7] - 今日人才开始布局海外市场,规划客户服务和数字产品介绍业务[8]
第二十届中博会6月27日举行
广州日报· 2025-06-27 10:19
展会概况 -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于6月27日至30日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 [3] - 展会规模约8万平方米,设7个展厅,总展位数超3400个 [1][3] - 专业展区面积超3万平方米,设工业设计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展、智能穿戴与现代钟表展、老字号企业展4个专业展,共1250个展位 [3] 配套活动 - 结合展会主题和参展企业需求举办近60场系列配套活动 [2][3] - 活动包括中小企业数字化"链式"转型活动、APEC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对接研讨活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活动等 [3] 专业展区亮点 - 工业设计展以"湾区智造 越来越好"为主题,2500平方米展区内178个展位陈列150余件国际设计大奖作品 [3]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展面积7500平方米,汇聚55家企业,展示"MR+AI眼镜智能体"等创新技术 [3] - 智能穿戴与现代钟表展迎来瑞士、日本等国际品牌 [4] - 老字号企业展变身"国际文化集市",展示尼泊尔手工羊毛毡、乌兹别克斯坦陶瓷等产品 [4] 参展企业情况 - 省区市专精特新展区面积2.4万平方米,1145家优质企业参展 [4] - 参展企业中包括国家级"小巨人"企业395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63家,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企业45家 [4] - 优质企业占比达78.6% [4]
张国清在山西调研时强调 扎实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筑牢安全生产基层基础
快讯· 2025-06-24 18:50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引导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 用好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 [1] - 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加快先进设备应用、工艺流程优化和高端产品供给 [1] - 深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智能制造工程 [1] - 加强行业垂直大模型研发应用 以数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1] 绿色制造发展 - 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 [1] - 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1] - 持续推进煤制油气、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构建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 [1]
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补短板
经济日报· 2025-06-24 06:07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与进展 - 国家近期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和《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加速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1] - 截至2024年底,累计培育42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个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2] - 重点行业如大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动车组等领域示范工厂研制周期平均缩短近30%,生产效率提升约30% [2] 数字化转型技术应用与成效 - 重点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82%,工业互联网平台超340个,连接工业设备超9600万台(套) [2] - 江苏省发布"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实现数字技术在生产制造关键环节普及应用 [2] - 山东省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逼近94%,培育约50家省级重点平台和50个以上转型项目 [2] 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 - 部分核心数字技术尚未实现规模化普及,中小企业转型需求不明确、路径不清晰、解决方案不成熟 [3] - 数字化转型保障体系亟需完善,需强化关键数字技术突破和交叉融合 [3] - 需利用数字技术实现设计、制造、供应链等多场景业务创新,催生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 [3] 中小企业转型与保障措施 - 需针对不同类型中小企业设计专业化、特色化转型方案,分行业指导转型路径 [4] - 鼓励大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开展数字化改造,推动广泛转型 [4] - 加快编制标准体系,强化标准供给,为企业和行业提供清晰的技术和业务发展路径 [4]
汇川技术(300124)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5年6月3日-6月20日)
2025-06-23 18:00
投资者参与情况 - 6月3日券商策略会,34家机构共34人参与 [1] - 6月4日路演活动27家机构共27人参与,现场调研7家机构共8人参与 [2] - 6月5日现场调研1家机构1人参与,电话会议1家机构1人参与 [2] - 6月9日券商策略会8家机构共8人参与 [2] - 6月10日券商策略会9家机构共12人参与 [3] - 6月11日路演活动4家机构共4人参与 [3] - 6月12日路演活动4家机构共4人参与 [3] - 6月13日券商策略会25家机构共27人参与 [3] - 6月16日现场调研3家机构共3人参与 [4] - 6月17日电话会议2家机构共3人参与 [4] - 6月19日券商策略会20家机构共37人参与 [4] - 6月20日券商策略会16家机构共21人参与 [4] 业务发展方向 - 围绕多产品解决方案、离散和项目型市场、海外市场提升自动化业务市场份额 [5] - 通用自动化事业部实施战区模式,以“行业 + 战区”协同作战,借助渠道力量拓展区域市场 [5][6] - 把握国家设备更新计划机遇,拓展央国企客户,挖掘绿色化、低碳化和国产化趋势带来的市场潜力 [7] 产品推广情况 - IFA平台为自主研发的全集成、全场景工厂自动化软件平台,已在客户端广泛试用和验证,助力构建完整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体系 [8] 海外战略规划 - 国际化是重要战略,将围绕主业相关方向开展海外投资并购业务 [9][10]
桐城经开区入选2025年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
搜狐财经· 2025-06-22 13:26
核心观点 - 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2025年惠企政策资金拟支持项目(第三批),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成功入选"2025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成为全省重点支持的区域数字化转型样板之一 [2] - 安徽省此前出台《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及支持政策》(2023年),通过"一区一业一样板"试点支持工业园区制定数字化转型总体方案,打造区域样板,省级财政对符合条件的园区给予专项奖补资金支持 [2] 政策支持 - 省级财政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企业数字化改造 [2] - 桐城经开区将统筹用好省级奖补资金,加快推进主导产业企业设备联网、数据采集和系统集成,实施一批具有引领效应的数字化改造项目 [4] 产业聚焦与实施 - 桐城经开区聚焦绿色包装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联合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服务商,构建"龙头企业-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协同体系 [4] - 目前桐城经开区已打造多个数字化转型样板,正推进重点企业推广应用和中小企业普及覆盖,持续完善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体系建设 [4] 未来规划 - 桐城经开区将以"省级示范园区"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主导产业企业设备联网、数据采集和系统集成 [4] - 完善园区信息化基础设施,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提升园区数字化管理能力和服务效能,打造区域影响力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 [5]
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加快数字化建设(调查研究 凝聚共识)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政府政策与战略方向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强调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市场优势的深度融合,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1] - 农工党中央围绕"推进'人工智能+'行动 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展重点考察调研,由主席何维率队前往上海、江苏实地考察 [1] - 上海将人工智能列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在关键领域全面布局并形成国际领先技术应用案例 [3] 行业应用与创新案例 -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应用人工智能优化国际航运、港口运营和物流服务,开发"智能航线"产品提升船队运营效率和航线管理 [2] - 上海智元机器人基地通过动作训练和数据收集开发生活场景机器人,可完成拆快递、叠衣服等任务 [2] - 上海"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在两年内聚集近400家大模型企业,推动43个备案大模型落地 [2] - 星逻智能科技将AI与无人机深度融合,实现无人机作业全流程智能化管理 [4] - 南京硅基智能科技在数字人商业应用领域取得优质成果,但面临行业标准和伦理风险等挑战 [7] 技术突破与研发进展 - 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完成26比特量子计算机研发 [4] - 聚维元创智能化AI研发中心在非粮生物制造技术突破和AI驱动合成生物创新方面取得进展 [4] - 紫金山实验室实现6G无蜂窝广域低空覆盖技术全球领先 [5] - 基础大模型企业上海阶跃星辰智能科技正探索构建人工智能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3] 产业发展挑战与建议 - 人工智能产业面临高质量数据集匮乏、语料库行业标准滞后、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7] -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缺钱、缺人、缺技术以及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等痛点 [7] - 建议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既懂行业又掌握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6] - 建议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打造产教研融合模式,培养高层次人才团队 [6] - 建议加快数字人商用行业标准制定,评估伦理风险以推动安全可信发展 [7] 区域发展现状 - 上海徐汇区正在构建人工智能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3] - 南京已获批建设34家全国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实力突出 [5] - 苏州建立"人工智能+制造业"创新应用中心,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长效机制 [7]
江西省经济运行保持平稳
搜狐财经· 2025-06-18 08:41
工业生产 - 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1] - 38个规模以上工业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实现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 [1] - 1至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351.2亿元(同比增长6.8%),利润总额515.6亿元(同比增长13.2%) [1] 固定资产投资 - 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4% [2] - 亿元以上在建项目7274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6.8%,拉动投资增长4.7个百分点 [2] - 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5%,占工业投资的比重为34.8% [2] 市场销售 -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95.6亿元,同比增长5.4%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快速增长:通讯器材类(41.5%)、家具类(39.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31.5%)、文化办公用品类(28.1%) [2] - 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06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5% [2]
华为数字化工厂:开启智能制造新时代的钥匙(PPT)
搜狐财经· 2025-06-13 05:18
华为数字化工厂战略 - 公司制定"三流合一、边云协同"的制造数字化转型战略,通过数据流、价值流与实物流深度融合及边缘计算与云计算协同实现高效智能决策 [2] - 业务覆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支撑九大产品线,承担全球交付质量管控职能 [2][17] - 核心目标包括产品上市周期缩短、客制化订单及时交付、产品近零缺陷、设备近零故障、工厂产能快速创建及员工经验共享复用 [7][20] 业务架构与技术实现 - 构建多层级联动体系,实时监测计划达成率、良品率、TEEP(总体设备效率)、OEE(设备综合效率)等12项关键指标 [3][22] - 采用智能调度排产、工艺先进控制(APC)、工单作业管理等手段实现生产流程优化,良品率提升通过AI质检等技术达成 [3][36] - 数据平台整合静态工厂对象数据、动态交易数据及实时采集数据,通过标准模板与工业协议确保数据完整性 [4][22] 5G与智能技术应用 - 5G全栈解决方案支持高速运动控制、机器间协同、工业AR等场景,时延降低至毫秒级 [8][27][28] - EI平台提供视觉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通用服务,DWS/RDS等基础服务支撑虚拟制造等智能应用 [6][35][38] - ROMA平台实现ERP、PLM、MES等系统跨国集成,国内与海外子公司数据无缝对接 [5][31][32] 核心能力与创新场景 - 九项能力包括设备自治(近零故障)、产线协同(自动防错)、流程贯通(三流合一)及空间神游(CPS远程管控) [11][39][41] - 5G技术实现人员实时定位与认知计算,设备故障率下降90%以上 [8][9][40] - 时间穿越能力支持历史场景重建与未来趋势推演,优化周期缩短30%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