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搜索文档
沪市工业软件公司加大研发力度 创新产品“流淌”中国智慧
证券日报网· 2025-10-14 18:45
工业软件行业定位与作用 - 工业软件是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隐形引擎 [1] - 工业软件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柱 [1] 中望软件业务与技术 - 公司构建了自主二维CAD、三维CAD/CAE/CAM一体化产品矩阵 [1] - 公司拥有30余年验证的自主几何建模内核 [1] - 产品兼容主流国产操作系统与处理器 [1] - 三维CAD软件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设计、建筑规划等行业提供设计支持 [1] - 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行业关键共性问题 [1] 浩辰软件业务与技术 - 公司长期聚焦CAD软件研发与服务,在建筑、机械等领域形成成熟解决方案 [1] - 公司自主技术体系为行业正版化与进口替代提供重要支撑 [1] - 主要产品已兼容麒麟、UOS等多款主流国产操作系统及龙芯、飞腾、兆芯、海光等国产CPU芯片 [2]
河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融对接活动暨“融资融智”现场会在鹤壁举办
搜狐财经· 2025-10-14 13:07
活动概况 - 活动于10月13日在河南省鹤壁市举行 名称为河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融对接活动暨融资融智现场会 [1] - 活动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河南投资集团 鹤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 - 活动旨在打通资金与智慧壁垒 架起产业与金融桥梁 [1] 核心观点与战略方向 -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 需切实破解企业融资难 融资贵问题 助力企业渡过数字化转型阵痛期 [3] - 各大金融服务机构需创新服务模式 积极开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贷等专属产品 满足企业不同阶段和场景的融资需求 [3] - 制造企业需坚定转型决心 主动与银行机构对接以增强融资能力 [3] 合作成果与项目签约 -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与河南投资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3] - 活动现场有8个银企合作项目和8个数字化转型改造项目完成签约 [3] 企业调研与参与方 - 活动期间对河南天章卫星 天海汽车电子 仕佳光子等企业开展了数字化转型专题调研 [3] - 参与方包括各地工信主管部门 金融机构 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及重点企业代表 [3]
湖北三家企业入选“国家队”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驶入快车道
长江商报· 2025-10-14 08:14
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名单公布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名单,全国62家单位入选,湖北省有3家单位入选,分别是格创东智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1] - 湖北三家上榜机构构成多元互补、层次分明的生态结构,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湖北模式” [1] 湖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进展 - 截至2025年8月初,湖北已有649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近三分之一 [1][4] - 湖北省经信厅明确2025年工作目标,确保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率超过50%,全省计划完成100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 [4][5] - 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目标分别超过70%和90% [5] 平台赋能型转型案例:格创东智 - 格创东智是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工业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汽车零配件等22个细分行业服务超过3万家企业客户 [2] - 为TCL华星显示行业提供的“AI引擎”ADC应用,准确率从85%提升至95%,节约了12倍人力,每年节省超5000万元 [2] 行业标杆型转型案例:三宁化工 - 三宁化工在2023年于乙二醇和己内酰胺装置上实现AI赋能,优品率由95%提升至99%,自控投用率从90.5%提高至99% [2] - 作为“链主”企业,其转型经验将为整个石化化工行业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助力实现从“企业数字化”到“产业链数字化”的跃升 [2] 公共服务型支撑机构: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专注于前瞻性技术研发、共性技术平台搭建和人才培养,弥补市场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供给上的不足 [3] 湖北省政策支持体系 - 湖北省连续出台多项政策,通过专项补贴、诊断服务、标杆打造等方式激励企业数字化转型 [4] - 2025年湖北省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工作通知》,认定10家单位牵头建设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4] - 2025年9月湖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上线,定位为“政府智能助手、企业赋能引擎、产业协同中枢” [4]
艺术家刘欢见证智邦国际重塑制造企业数字化生存阈值
搜狐财经· 2025-10-13 14:43
世界经济格局与制造业挑战 - 世界经济格局深度重构,数智化浪潮与区域化产业链加速形成,迫使制造企业通过数字化提升敏捷性与合规性[1] - 全球产业竞争呈现“双向挤压”态势,发达国家推动“制造业回流”与智能化升级,新兴经济体以低成本优势争夺中低端产能[1] - 中国制造业面临劳动力成本攀升导致传统优势弱化,以及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核心技术瓶颈[1] - 中国制造企业数字化进程两极分化,头部企业布局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但占总量85%的中小企业仍处“转型困局”[1] - 数据分散造成“数据孤岛”,35%的生产设备未接入网络,核心工业软件国产化率不足15%[1] - 战略规划模糊、技术人才短缺、投入产出测算困难等痛点导致中小企业“不敢转、不会转、转不起”[1] 智邦国际公司概况 - 智邦国际创立于2003年,是中国制造业腾飞与信息化转型关键节点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4] - 公司创始人陈沐阳先生洞察到传统制造业在供应链协同、数据孤岛、管理效率等方面的痛点[4] - 公司旨在打造一套软件即可满足制造企业所有管理需求并高度契合企业发展的产品[4] - 公司服务超百万家企业,其天工系列ERP产品销量持续攀升,连续五年获得销量第一[4] 品牌战略与代言合作 - 2023年11月,智邦国际开启品牌战略,官宣签约著名艺术家刘欢成为首位国际品牌代言人[5] - 此次跨界合作标志着公司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进程中的行业影响力再上新台阶[5] - 合作基于双方理念深度契合,均致力于追求极致创造与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5] - 合作旨在助力中国制造业突破传统管理瓶颈,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5] 天工系列ERP产品理念与功能 - 智邦国际提出“企业一体化”管理思想,通过内部、横向、纵向、底层数据一体化打破企业管理壁垒[4] - 天工系列ERP基于“一体化”设计理念,横向打通从财务到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制造执行、智能仓储、采购等全部模块[8] - 平台实现从客户需求到产品交付的全链路数据流转,并构建“集团-工厂-车间-设备”四级管理体系[8] - 产品引入高度适应性数据接口,确保与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第三方平台实时数据传输,实现纵向产业链协同[8] - 系统能基于设备状态、物料库存、员工技能等多维度数据动态优化生产计划,最大化激活企业生产力[10] - 通过实时生产数据收集生成唯一产品码,实现质量溯源,精准定位问题环节,避免企业利益受损[10]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制造企业数字化能力的结构性断层加剧了企业间生产效率、创新速度、抗风险能力的马太效应[3] - 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采用ERP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以确保行业领先水平[3] - 天工系列ERP被描述为打破企业数据壁垒的“连接器”、激活创新动能的“加速器”以及构建产业共同体的“操作平台”[10] - 未来公司将以天工系列为载体,为更多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重新定义全球智造产业数字化生存阈值[10]
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发布 河南4个建设主体入选
河南日报· 2025-10-11 07:24
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62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 其中4个河南建设主体入选 [1] - 建设中心旨在以"聚能+赋能"为核心 降低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和成本 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大规模 深层次 高水平应用 [1] 入选河南建设主体及其核心业务 - 国机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河南)有限公司(机械行业)提供数字化转型咨询 系统集成 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数字孪生等专项技术服务 已服务200多家企业 [1] - 该公司承担建设的"重点装备制造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已汇集机床等8个行业的441家企业 机构 汇聚技术标准916个 [1] - 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色行业)搭建的"有色金属加工工业互联网平台"填补行业空白 可实现产线数据可视化等工业应用 [2] - 该公司研发的"铝板带冷粗轧智能化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突破复杂工业场景下数据同步采集与处理难题 实现重大装备国产化自主可控 [2] - 驼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医药行业)作为河南省医疗器械产业链链主单位 致力于高性能医疗器械研发 工艺研究 智能装备设计 [2] - 该公司将围绕"赋能医疗器械产业数字化转型 构建跨领域协同创新生态"建设中心 重点聚焦麻醉耗材 护理器械 介入设备 医用防护用品等细分领域 [2] - 河南嘉晨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覆盖电子信息制造业 机械行业 汽车行业 [1]
听,“十四五”答卷丨实数融合 制造业“向新”“向智”
新华网· 2025-10-05 15:54
制造业总体规模与全球地位 - 中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超过30万亿元人民币,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1] - 在全世界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大多数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1] - “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1] - 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已接近30% [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山东美陵集团建成26条自动化生产线和单元,引进60多台机器人和机械手以及200多台数字化、智能化装备 [3] - 山东美陵集团2025年高效节能换热器订单已排至12月份,估计上半年产值2.5亿元人民币 [3] - 山东美陵集团高强度紧固件、锻件及汽车零部件订单稳定,估计上半年产值1.3亿元人民币 [3] - 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成立高精传动科技公司,生产覆盖负重5公斤到800公斤的全系列RV减速器产品 [3] - 秦川高精传动科技有限公司RV减速器年产能约9万套,出货量及销售收入居国内头部 [5] - 宝鸡市拥有7户全国制造业冠军企业,形成钛及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集群 [5]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应用 - 桑特液压技术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优化,库存下降20%至30%,增强交付能力 [7] - 工业和信息化部支持46个城市开展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累计建成230多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和1260家5G工厂 [7] - 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过50% [7] - 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12个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建设14个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场景,培育“小快轻准”解决方案1万余个 [9] - 赛诺化学(山东)有限公司通过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产品日产量从60吨提升至150-180吨 [12] 新业态新模式与先进制造 - 中国培育形成60多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23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14]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焊接车间拥有220台机器人和109台AGV,实现机器人点焊百分之百智能化,用工从传统模式280-300人减少至约30人 [17] - 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远超全球平均水平 [17] - 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拥有全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生产线,平均30分钟下线一台机器人,目标实现85%核心零部件园区内生产制造 [17]
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公布
新华网· 2025-10-04 13:00
政策发布与名单确立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共有62家单位入选 [1] - 遴选过程包括建设主体申报、地方推荐、专家评审、公示等程序 [1] 中心功能与发展目标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通过提供基础技术、试验设备、转型路径、典型场景等公共服务,降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本 [1] - 中心旨在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大规模、深层次、高水平普及应用 [1] - 根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创建指引》,目标到2027年分行业分区域培育100家左右深耕行业的促进中心 [1] 后续管理与评估机制 - 有关部门将加强对促进中心建设主体的指导支持和常态化管理,定期组织自评估和经验总结 [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依托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需求发布响应和效果反馈评价机制 [1] - 将定期对促进中心开展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评估,动态优化促进中心体系 [1]
更多外资企业融入中国发展链
经济日报· 2025-10-04 06:10
外资企业怎样跟进中国的发展和步伐,进一步融入中国的"发展链"? "我们坚定拥抱中国市场!"在上海浦东陆家嘴的上海中心大厦,达索系统大中华区创新业务管理总监索 爱伦声调不高,但语气坚定表达了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的真实感受。 "扎根中国20年,达索系统业务增长超过22倍,客户数量超6万家。今年上半年,公司大中华区业务实现 了两位数的增长。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入。"索爱伦说。 拥抱中国就是拥抱发展机遇。 当前,全球性的挑战更加纷繁复杂,而中国以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为 跨国企业不断深挖市场潜力提供了新机遇。"在为中国服务中获得成长、成功。"这是他们在中国发展的 共同心声。 总部位于日本的咨询公司德硕大中华区董事长中野洋辅说,最近几年,企业在华业务不断增长,"未 来,我们将聚焦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继续加大在中国尤其是在上海的投资"。 "中国是渣打集团最为重要的战略性市场之一,也是集团网络收入的最大贡献者。渣打坚定看好中国中 长期发展前景,对中国持续开放带来的广阔机遇充满期待。"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副行长、金融 市场部总经理及战略产品发展总监杨京说。 拥抱中国市场就是拥抱发展活力 ...
金龙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
证券时报网· 2025-10-03 09:50
入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 公司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首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主体名单 [1] - 公司是全国首批62家建设主体之一 [1] - 公司是客车行业唯一入选企业 [1]
朝日集团遭网络攻击致全日本工厂停产 供应链危机持续发酵
搜狐财经· 2025-10-02 11:37
事件概述 - 日本酿酒巨头朝日集团控股于9月29日披露遭遇网络安全攻击 [1] - 攻击导致旗下30家日本工厂全部陷入停产状态 订单处理 货物发运及客服系统全面瘫痪 [1] - 截至9月30日 公司仍未公布生产线恢复时间表 [1] 攻击影响与业务中断 - 系统故障导致订单处理 发货业务及呼叫中心运营被迫暂停 [2] - 技术团队仍在调查攻击对全部30家工厂的影响范围 涉及Asahi Super Dry啤酒 Nikka威士忌及Mitsuya Cider等核心产品线 [2] - 停产不仅波及啤酒业务 还影响茶饮料 矿泉水等多元产品线 预计将导致便利店及商超渠道出现短期缺货现象 [2] - 朝日集团年啤酒产量超120万千升 占据日本国内约30%市场份额 [2] 市场与财务反应 - 事件曝光当日 公司在东京证交所的股价下跌约2.3% [2] 应对措施与行业警示 - 业内推测公司可能采取断网隔离 系统重建等措施 [3] - 日本经济产业省已启动产业安全应急机制 协助企业开展漏洞排查 [3] - 事件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敲响警钟 凸显工业互联网普及下需在算力升级与安全防护间构建平衡 [3] - 业内建议食品企业加强OT系统独立防护 建立跨部门应急响应机制 降低供应链中断风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