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功率半导体
icon
搜索文档
捷捷微电第三季度净利降15.65%,“高毛利”光环能否持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5 11:11
公司2025年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2亿元,同比增长24.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7亿元,同比微增4.30%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9.01亿元,同比增长21.1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下滑15.65%,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1]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8.11%,同比大幅减少12.0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75个百分点,是导致单季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 [1][5] 公司毛利率变动趋势与原因 - 公司历史上以高毛利率著称,2023年之前毛利率常年在40%以上,但受行业周期影响,2023年、2024年毛利率分别降至34.13%和36.34% [1][3] - 2025年以来毛利率持续下滑,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2.77%,其中第一季度、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36.88%和35.57% [4] - 分业务看,2025年第二季度晶闸管、防护器件、MOSFET毛利率分别为45.43%、29.20%和27.81%,较第一季度的44.16%、33.19%、41.05%有所下滑,尤其是MOSFET部分产品价格有10%-15%的下降 [4] 行业竞争格局与前景 - 过去两年功率半导体行业经历需求调整,供给释放导致价格竞争,整体利润水平下降 [1] - 进入2025年,行业需求改善,由供给带来的价格竞争逐步放缓,头部厂商份额持续增加,利润有望改善 [1] 公司运营与增长动力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达1616.26万元,较年初增长75.57%,较上半年末的1101.97万元也明显增长,主要系预收货款增加,预示订单量上升 [6] - 订单增长驱动主动备货,截至三季度末存货为7.81亿元,较年初增长30.39% [6] - 公司积极拓展新市场,2025年上半年汽车领域收入占比已达15.79%,工业、消费、通信领域占比分别为43.55%、36.25%、1.82% [9] - 公司已量产百余款车规级MOSFET,产品应用于国内Tier-1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转向、燃油、润滑、冷却等系统 [8]
捷捷微电第三季度净利降15.65% “高毛利”光环能否持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5 11:0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2亿元,同比增长24.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亿元,同比微增4.30%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9.01亿元,同比增长21.19%,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亿元,同比下滑15.65%,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1] - 2025年第三季度毛利率为28.11%,同比大幅减少12.0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3.75个百分点,毛利率下滑是导致单季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 [1]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2.77%,而今年第一季度、上半年毛利率分别为36.88%、35.57%,显示毛利率持续下滑趋势 [6]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同比均下降,仅管理费用同比增长,但期间费用率下降仍难以抵消毛利下滑的影响 [6] 毛利率分析 - 公司作为晶闸管龙头企业,在2023年之前毛利率常年在40%以上,显著高于国内多数功率半导体同行 [2] - 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2023年、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降至34.13%、36.34% [5] - 2025年第一季度晶闸管业务毛利率为44.16%,防护器件业务毛利率为33.19%,MOSFET业务毛利率为41.05% [6] - 2025年第二季度晶闸管、防护器件、MOSFET三大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5.43%、29.20%和27.81%,较一季度有所下滑 [6] - 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公司对部分产品进行适度调价,其中MOSFET部分产品价格有10%-15%的下降 [6] 运营指标与订单情况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达1616.26万元,较年初增长75.57%,相较上半年末的1101.97万元也明显增长,主要系预收货款增加所致 [8] - 合同负债增加意味着订单量上升,驱动公司主动备货,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存货达7.81亿元,较年初增长30.39% [8] -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公司预计负债506.46万元,较年初降低69.55%,系预提车规产品质量风险金实际赔付所致 [9] 业务转型与市场拓展 - 公司在保持传统家电市场、工业类市场优势地位的同时,正逐步进入航天、汽车电子、IT产品、机器人等新兴市场 [9] - 汽车电子方面,公司已量产百余款车规级MOSFET,部分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Tier-1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转向、燃油、润滑、冷却等系统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汽车领域收入占比已达15.79%,此外工业、消费、通信领域收入分别占43.55%、36.25%、1.82% [9] 行业趋势与展望 - 过去两年功率半导体行业经历需求调整,供给释放带来价格竞争,整体利润水平下降 [1] - 进入2025年,行业需求改善,由供给带来的价格竞争逐步放缓,头部厂商份额持续增加,利润有望改善 [1]
扬杰科技:海外毛利基本维持高水平
巨潮资讯· 2025-10-23 21:02
公司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5348亿元,同比增长2089% [3] - 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增长4551% [3] - 第三季度营收1893亿元,同比增长2147% [3]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5240% [3] - 毛利率呈现逐季上升趋势 [3] 业务与产品结构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材料板块、晶圆板块及封装器件板块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清洁能源、5G通讯、安防、工业及消费电子等领域 [3]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受益于汽车电子、AI及消费电子等市场需求增长 [3] - 公司具备IGBT、MOSFET、ESD、TVS等多项产品技术 [4] - 在小信号、储能及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方面持续布局 [4] 海外业务与全球战略 - 海外业务毛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1] - 海外市场营收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1] - 海外业务将成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板块 [3] - 海外业务覆盖消费、工业、新能源与汽车等领域 [3] 未来展望与战略重点 - 未来营收将保持稳步增长,毛利率维持相对稳健水平 [3] - SiC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 [3] - 海外占比及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将支撑公司整体毛利进一步改善 [3] - 公司计划加大资本开支,重点投入越南工厂二期、八寸晶圆扩产及碳化硅与IGBT模块项目 [4] 行业与竞争优势 - 功率半导体行业受益于AI、汽车电子及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4] - 公司凭借自主技术与产能布局,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竞争优势明显 [4] - 公司有望通过持续研发投入与全球市场拓一步提升业绩增长弹性 [4]
斯达半导股价跌5.07%,国联安基金旗下1只基金位居十大流通股东,持有127.11万股浮亏损失732.1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0:04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2日公司股价下跌5.07%至107.76元/股,成交额4.12亿元,换手率1.57%,总市值258.06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斯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27日,于2020年2月4日上市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以IGBT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的设计研发与生产,并以IGBT模块形式对外销售,模块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98.12% [1] 主要流通股东动态 - 国联安基金旗下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A(007300)位列公司十大流通股东,该基金在二季度增持12.88万股,截至当时持有127.1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0.53% [2] - 基于当日股价下跌,测算该基金单日浮亏约732.14万元 [2] 相关基金表现 - 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与设备ETF联接A(007300)成立于2019年6月26日,最新规模16.69亿元 [2] - 该基金今年以来收益43.33%,近一年收益43.99%,成立以来收益189.37% [2] - 该基金由黄欣和章椹元管理,黄欣累计任职时间15年194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420.4亿元;章椹元累计任职时间11年325天,现任基金资产总规模408.11亿元 [2]
扬杰科技(300373) - 300373扬杰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1
2025-10-21 19:40
财务业绩 - 报告期末累计营收53.48亿元,同比增长20.89% [5] - 累计归母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增长45.51% [5] - 第三季度营收18.93亿元,同比增长21.47% [5]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52.40% [5] - 毛利率呈现逐季提升态势 [6] 业务板块与产品 - 主营产品分为材料板块(单晶硅棒、硅片、外延片)、晶圆板块(5吋、6吋、8吋芯片)及封装器件板块(MOSFET、IGBT、SiC系列等) [5]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清洁能源、5G通讯、安防、工业、消费类电子等领域 [5] - 传统功率器件、MOS、小信号业务预计稳步增长,SiC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7] - 小信号产品有扎实产能储备,越南工厂已进行扩产 [10] - 已有IGBT、MOSFET、ESD、TVS等产品可用于人形机器人产业链 [10] 市场与需求驱动 - 增长受益于半导体行业景气度攀升,汽车电子、人工智能、消费类电子等领域需求强劲 [5][6] - AI服务器、汽车电子、工业/服务机器人等新兴领域为功率半导体带来多元化增量空间 [7] - 汽车板块预计延续快速增长趋势,工业板块受设备更新政策驱动将逐步增长,光伏板块有望回升 [7] - 功率低压功率芯片国产化替代是国内汽车制造业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 [10] 海外业务与全球化战略 - 海外市场营收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7] - 海外业务毛利维持在较高水平,其占比提升将改善公司整体毛利 [9] - 依托海外工厂布局增强客户合作意愿及订单份额 [8] - 推进总部对总部的业务模式,新能源、汽车等将成为海外业务重要增长点 [8][9] 运营与战略重点 - 公司坚持产品领先的技术引领战略,持续加大高附加值新产品研发投入 [6] - 将精益生产理念融入全流程,通过流程优化、质量管控和成本管理提升运营效率 [6] - 储能业务已成立专门小组,分为小储能和大储能,将为公司带来很大拉动 [10] - 未来资本开支计划包括越南工厂二期、八寸晶圆扩展、碳化硅领域投入及IGBT大模块封装工厂投入 [10]
扬杰科技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2.96亿元,融资余额10.9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09:39
截至10月10日,扬杰科技股东户数6.10万,较上期增加3.24%;人均流通股8887股,较上期减少3.14%。 2025年1月-9月,扬杰科技实现营业收入53.48亿元,同比增长20.89%;归母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增长 45.51%。 分红方面,扬杰科技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7.1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1.80亿元。 机构持仓方面,截止2025年9月30日,扬杰科技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三大流 通股东,持股831.20万股,相比上期增加39.06万股。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位居第四大流通股 东,持股616.5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03.55万股。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位居第五大流通股东,持 股474.35万股,相比上期减少10.23万股。国泰智能汽车股票A(001790)、国联安中证全指半导体产品 与设备ETF联接A(007300)、华安创业板50ETF(159949)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10月20日,扬杰科技涨3.94%,成交额29.51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扬杰科技获融资买入额2.96亿 元,融资偿还3.40亿元,融资净买入-4344.06万元 ...
芯迈半导体叩关港股IPO引关注
新浪财经· 2025-10-21 04:58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日前,芯迈半导体技术(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芯迈半导体")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赴港上 市。IPO前,芯迈半导体已吸引了小米基金、高瓴资本等多路知名资本,2022年完成B轮融资时其投前 估值已达200亿元。但《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在备受资本青睐的同时,芯迈半导体存在亏损持续 扩大、毛利率逐年下滑,以及客户结构高度集中等隐忧。同时,公司还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应对业 绩压力。 亏损不断扩大 毛利率持续下滑 公开资料显示,芯迈半导体成立于2019年,主要从事功率器件的研发、设计和销售,核心业务涵盖功率 半导体领域内电源管理IC和功率器件的研究、开发和销售,并通过自有工艺技术提供高效的电源管理解 决方案,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信设备、数据中心、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 在市场地位方面,据招股书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2024年的收入计算,芯迈半导体在全球消费电 子PMIC市场排名第11位,在全球智能手机PMIC市场排名第3位,在全球显示PMIC市场排名第5位,在 全球OLED显示PMIC市场排名第2位。按过去十年的总出货量计算,公司在全球OLED显示PMIC市场排 名 ...
扬杰科技20251020
2025-10-20 22:49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扬杰科技,所属行业为功率半导体行业 [1]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汽车电子业务营收占比超15%,同比增长超65% [2][4] * 消费类电子营收同比增长20%以上,工业市场同比增长超过30% [2][4] * 海外营收占总营收比例超26%,同比增长超30% [2][4] * 毛利率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以上,得益于产品结构调整和降本增效 [2][4] * 股票公允价值变动带来6000多万元收益,推动净利润提升 [2][5] * 公司计划到2027年营收达100亿元或归母净利润不低于15亿元,未来1-2年保持约20%的复合增长率,毛利率不低于30% [2][6] 业务板块展望 * HR板块过去几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未来预计维持20%-30%的高速增长 [2][7] * H三板块体量较小但预计保持50%以上的高增速 [7] * H一板块(含AI服务器和汽车电子)将保持10%以上的增速 [7] * 公司规划到2035年外销比例达到50% [7][28] 安世半导体事件的影响与机遇 * 安世半导体受制裁可能导致订单转移至扬杰科技等国内厂商,公司已收到下游客户询单 [2][8] * 安世在小信号MOSFET市场全球领先,占据63%市场份额,主要客户为汽车电子(占比63%)和工业控制(占比20%) [12] * 公司小信号产品与安世存在较高重叠度,作为二供或三供切入速度快 [30] * 若需扩展产能以满足新增需求,大约需要3个月时间 [17] * 公司越南工厂小信号产品月产能约10亿只,国内工厂月产能约20亿只,产能储备扎实 [16] 并购与资本开支 * 预计2025年12月完成对东莞贝特的并购并表,贝特毛利率高于母公司,并表后将显著提升公司整体毛利水平 [2][9] * 2026年贝特预计贡献10亿元以上营收和不到2亿元的净利润 [10] * 未来资本开支集中在越南工厂二期建设、八寸晶圆扩产、碳化硅晶圆增产以及IGBT和大模块封装工厂 [3][23] * 公司战略从单纯追求规模转向兼顾毛利率稳定和提升 [3][14][23] 其他重要内容 竞争格局与公司优势 * 公司海外品牌MCC(扬杰科技百分百控股的美资品牌)在海外市场承接大量订单转移 [13][21][24] * 公司在制造能力、运营管理、质量管理和精益化生产方面具有优势 [27] * 全球小信号产品供应商中,公司在晶闸管领域排名第三,在小信号类产品中与乐山无线电同属重要供应商 [31][32] 市场与风险 * 功率半导体在国内市场未来一两年增幅预计在15%到20%左右,受储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算力和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拉动 [21] * 海外业务毛利大约为50%,提高海外市场占比将显著提升公司整体毛利 [29] * 储能业务是公司大力发展的板块之一,分为小储能与大储能两个方向,已成立专门业务小组 [18][19]
台基股份(300046.SZ):不从事商业EDA软件开发和销售
格隆汇· 2025-10-20 15:16
格隆汇10月20日丨台基股份(300046.SZ)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专注功率半导体主业,主营功率半导体 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不从事商业EDA软件开发和销售。 ...
研报掘金丨东北证券:首予时代电气“买入”评级,积极抓牢行业机遇
格隆汇· 2025-10-16 16:01
公司定位与业务结构 - 公司为轨交装备龙头,长期结构稳定,是平台型电气解决方案龙头 [1] - 功率半导体是公司价值链的"地基",形成"器件—模块—系统"闭环 [1] - 公司在其他新兴装备板块中持续突破 [1] 行业驱动因素 - 行业由"新增里程+存量维修+设备替换"的三元结构奠定稳健底盘 [1] - 2024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达8506亿元,同比增长11.3% [1] - 2024年全国铁路新线开通3113公里,其中高铁2457公里 [1] - 全国铁路运营里程达16.2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为4.8万公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