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岸外包

搜索文档
美国芯片,难的还在后台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03 10:05
美国半导体产业振兴计划 - 拜登政府推出《芯片与科学法案》旨在通过370亿美元拨款和贷款支持32家公司48个项目以扭转美国先进芯片生产份额从37%降至10%的颓势 [1] - 该法案被定位为国家安全和制造业复兴的关键举措但仅能部分解决半导体供应链挑战 [1] 半导体供应链三大核心要素 - 制造基础设施、支撑技术和高技能劳动力构成完整供应链其中劳动力短缺问题最为突出 [1] - 国会专项拨款数亿美元用于劳动力发展涉及商务部晶圆厂及多个联邦部门的独立计划 [1] 劳动力发展困境 - 电子行业面临人才渠道匮乏问题企业被迫从技能有限群体中招聘并承担培训成本但存在被挖角风险 [2] - 制造业工人时薪中位数24美元显著低于机械师等工种若大幅提薪将削弱全球竞争力或需依赖补贴 [2] 晶圆厂建设与生产延迟案例 - 台积电凤凰城120亿美元晶圆厂因工人培训不足导致量产推迟至2024年底而日本同类项目同期已投产 [3] - 劳动力短缺问题可能持续影响新建半导体工厂的运营效率 [3] 制造业产能重建挑战 - 美国需重建萎缩数十年的制造业产能但产业链重构面临复杂性如汽车关税政策暴露的跨境生产脆弱性 [3] - 半导体需配套印刷电路板等组件若缺乏完整供应链国产芯片可能面临无法应用的困境 [3] 未来发展战略选择 - 美国面临两难选择:投入长期高成本重建本土电子制造能力或采用"友岸外包"模式结合设计优势与海外廉价劳动力 [4] - 端到端生产体系重建需应对国际制造体系颠覆若选择友岸外包则需重新定义全球化合作模式 [4]
日本为何敢于对美国说“不”?解析其在中美博弈中的战略权衡
搜狐财经· 2025-04-27 09:54
中日经贸关系 - 中国连续15年稳居日本最大贸易伙伴 2024年双方贸易总额达3700亿美元 占日本外贸总额的20% [2] - 日本对华出口集中在汽车 半导体设备 高端材料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中国供应日本60%稀土和40%电子零部件 [4] - 本田 丰田等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利润占全球总利润35-40% 脱离中国市场将导致日本汽车产业年损失超400亿美元 [4] - 中国掌握全球70%稀土加工能力 对日本电子信息 高端制造和国防工业至关重要 [6] 日本经济现实考量 - 日本政府债务达300万亿日元(约合人均250万人民币) 2024年GDP增速仅1.2% 对华贸易顺差320亿美元对稳定财政至关重要 [10] - 日本企业在华累计投资超1.3万亿美元 创造150万个就业岗位 丰田 索尼等企业施压政府确保中国市场准入稳定 [10] - 经济团体联合会等组织多次呼吁保持中日经贸关系稳定 形成对政策的强大制约 [10] 产业链深度整合 - 日本精密仪器和核心部件深度嵌入中国制造业供应链 形成紧密产业共生关系 [6] - 日本采取"差异化执行"策略 保留28纳米以上成熟制程芯片对华出口 避免过度依赖美国战略 [10] - 强行推行"脱钩"政策将导致双输局面 产业链跨国整合已达"牵一发而动全身"程度 [11] 行业竞争格局 - 中日两国在半导体 新能源等领域竞争可能对经贸关系带来新挑战 [11] - 中国在稀土加工和新能源市场规模上的领先优势是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根本保障 [11]
中美贸易战目前谁占上风?
日经中文网· 2025-04-22 11:15
中美贸易战影响分析 - 中美贸易战中美国对中国商品依赖度高 中国产品占美国进口智能手机的81%(413亿美元) 笔记本电脑占66%(326亿美元) 锂离子电池占69%(162亿美元) [3][4] - 苹果产品中国生产比例极高 iPhone为100% Mac为90% iPad为80% 显示美国供应链对中国制造的深度依赖 [4] - 中国通过进口来源多元化削弱美国农产品优势 2023年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400亿美元 是美国(200亿美元)的两倍 玉米/牛肉/猪肉进口也呈现相同趋势 [5] 中美股市表现对比 - 特朗普关税政策实施后3个月(1月17日-4月17日) 纽约道琼斯指数下跌10%(43487→39142点) 上证综指逆势上涨1%(3241→3280点) [3] - 中国"国家队"资金(如中央汇金投资)在中美对抗期间发挥股市托底作用 防止市场跌破关键点位 [6] 日本市场受波及情况 - 同期日经225指数下跌超10%(38451→34377点) 外资抛售日股导致跌幅与美国相当 [7] - 日本汽车业受美国关税政策冲击 2024年对美出口139万辆汽车面临25%关税 平均单价449万日元 [7] - 日元汇率预期变化显著 企业预测2025年度汇率为1美元兑147日元 但市场已出现突破140日元的趋势 [7] 全球供应链重构 - 美国"友岸外包"战略推动日美半导体/AI合作 丰田/Tokyo Electron等日企曾被视为供应链关键 [7] - 东盟国家对中国依赖度提升 中国领导人访问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 这些国家正承受美国高关税(柬埔寨49% 越南46% 马来西亚24%) [5]
日本经济为什么发展发展着就不行了?
虎嗅APP· 2025-03-03 18:08
日本经济现状与复苏迹象 - 日本经济经历"失落的三十年"后出现复苏迹象 东京塔楼房价2024年上涨近30% [3] - 日经225指数2021年突破30000点 2024年初创历史新高突破38915点 超越1989年泡沫时期高点 [3] - 家庭消费支出2024年底同比实际增长27% 显示内需逐步恢复 [27] 行业竞争力变化 - 日本科技行业从全球领先地位衰退 微软和苹果市值总和已超过日本所有上市公司 [7] - 手机市场从索尼等日系主导转变为美韩中企业占领 人形机器人领域中国占全球核心企业35家 日本被归入"亚太其他地区"统计口径 [9][10] - 企业保守化严重 领导层沿用80年代经营模式 导致技术创新滞后 [21] 房地产与劳动力市场特征 - 东京通过宽松开发限制维持房价合理性 住宅与商业用地混合开发模式抑制了房价泡沫 [13][14] - 劳动力市场面临三重困境:工作时间已达极限(社畜文化)、劳动力参与率仅63%、人口老龄化导致生育率全球最低 [11] - 技术移民吸引力不足 薪资水平停滞三十年 住房缺乏增值预期削弱人才流入意愿 [18] 经济结构转型机遇 - 日本正从"友岸外包"趋势中获益 制造业回流使其重获竞争力 [23] - 企业开始利用通胀环境调整定价策略 改变长期通缩导致的低价竞争模式 [22] - 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持有五家日本商社股票市值达235亿美元 显示国际资本重新关注日本市场 [27] 对中国的启示 - 日本案例显示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可能引发"资产负债表衰退" 企业去杠杆与家庭消费萎缩形成恶性循环 [28] - 低限制住房政策维持居住成本可控的经验值得借鉴 但需避免工资长期停滞的副作用 [14][18] - 技术迭代滞后导致产业竞争力下降的教训 对中国产业升级具有警示意义 [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