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规经营
icon
搜索文档
公司快评︱卫宁健康董事长及子公司行贿被罚,法律红线不可触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6 16:41
公司事件与法律进展 - 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周炜及全资子公司深圳卫宁中天软件有限公司因犯单位行贿罪被判罚 周炜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20万元 子公司被判处罚金80万元 被告单位及被告人已决定提起上诉 [1] - 事件公告后首个交易日 公司股价下跌10.38% [1] - 该事件暴露了公司在公司治理和内部监管方面存在严重漏洞 [1] 财务与经营状况 - 涉事子公司深圳卫宁中天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下滑 分别为2368万元、1564万元、1365万元 占上市公司营收比例较低 [2]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2.96亿元 归母净利润亏损2.41亿元 整体经营状况不乐观 [2] - 董事长被立案调查及留置加剧了公司的经营压力和市场不确定性 [2] 公司治理与合规警示 - 事件对公司的市场形象和投资者信心造成了重大冲击 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1] - 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 加强对其子公司和高管的监管 确保公司治理的透明性和有效性 [2] - 公司应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重大事项 增强与投资者的沟通 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2]
罚没总额超9000万,民生银行业绩连降、频繁违规
监管处罚概况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民生银行开出5865万元(人民币)巨额罚单,处罚事由包括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以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 [5] - 6名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罚款合计36万元 [5] - 此为民生银行今年公布的第二张千万级罚单,1月曾因八项违法违规行为被央行警告、没收违法所得99.07万元并罚款1705.5万元 [6] 历史处罚记录 - 自2008年以来,民生银行罚单金额累计达5.04亿元 [10] - 2025年,民生银行收到央行、金监局、外管局等机构罚单共计72张,罚没总额9490.33万元,其中总行罚没金额8259.57万元 [10] - 信贷业务、反洗钱业务、数据报送与治理是违规次数较多的领域 [11] - 2025年9月,民生银行因系统使用管控、软件版本管理、生产运维等问题被罚590万元,厦门分行因违反多项规定被罚147.96万元 [14] 第三季度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约1085.09亿元,同比增长6.74% [13]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85.42亿元,同比下降6.38%,已连续七个季度负增长 [13] - 2025年1-9月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49%,净息差1.42% [15] - 2025年7-9月平均总资产收益率降至0.36%,净息差升至1.47% [15] - 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14元,同比下降12.50% [19]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总资产7.8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幅0.74% [16][17]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4.44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31%,连续两个季度下降 [16][17] - 公司贷款和垫款2.7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8% [16][17] - 个人贷款和垫款1.71万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17% [16][17] - 吸收存款总额4.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幅0.15% [16][17] - 公司存款2.87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781亿元,降幅2.65% [17] - 个人存款1.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72% [16][17] 资产质量与风险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不良贷款总额658.5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47亿元 [16][17] - 不良贷款率1.48%,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16][17] - 拨备覆盖率143%,较上年末上升1.06个百分点 [16][17] - 2025年1-9月集团信用减值损失401.65亿元,同比增长88.27亿元,增幅28.17% [17] - 2025年1-9月民生银行信用减值损失388.02亿元,同比增长85.72亿元,增幅28.36% [1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信用减值损失增长约140亿元 [18]
三项违规被罚377万元!宝付回应:已完成自查整改工作
国际金融报· 2025-11-05 14:23
监管处罚事件 - 公司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违反清算管理规定、违反账户管理规定受到监管处罚,被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11291.48元,并处以罚款377万元 [1] - 相关责任人陈某某因对违反账户管理规定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被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16万元 [1] - 公司回应称已诚恳接受并坚决执行监管处理结果,此前已成立专项小组完成自查整改工作 [1] 公司经营与合规状况 - 公司表示合规经营是业务发展的基石,此次监管指导将推动公司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 [1] - 公司强调目前经营稳健发展,本次处罚对业务无影响,未来将继续严格遵循监管制度 [1] - 公司业务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 I 类,业务覆盖范围为全国,支付牌照已于2024年8月1日成功续展,有效期至2026年12月21日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为宝付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上海漫道数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 - 公司成立于2011年,并于同年获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 [2] - 公司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为郑炳敏 [2]
强监管下 银行须坚守底线合规经营
金融时报· 2025-11-05 10:19
监管处罚总体情况 - 2025年第三季度金融机构共收到2133张罚单,罚没金额10.24亿元,分别环比大增36.12%和190.91% [1] - 银行机构在第三季度收到1448张罚单,同比增长18.3%,罚没金额8.29亿元,同比大增84.63% [1] - 前三季度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累计向银行机构开出997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9.81亿元,第三季度罚单金额高达5.38亿元,成为年内处罚金额高峰季 [2] 股份制银行处罚动向 - 第三季度股份制银行被罚金额最高,超越农商行,一改以往农商行稳居罚单金额首位的局面 [2] - 今年9月股份制银行共收到5张千万元级别罚单,金额分别为8725万元、6670万元、6150万元、1535.7万元和1130.8万元 [2] - 前三季度股份制银行共被罚没4.97亿元,占银行业总罚金约三成 [2] 信贷业务违规 - 信贷业务违规依然是重灾区,贷前尽职调查不到位、贷中审查不审慎、贷后资金被挪用、违规发放流动资金贷款等问题突出 [1] - 前三季度银行业涉信贷违规罚单数量占总罚单量比重超半数 [5] - 贷款资金挪用呈现新特征,挪用于归还他行不良贷款、购买股票或基金等情形变多,挪用于房地产相关领域情形变少 [1][5] 互联网展业违规 - 第三季度银行互联网展业违规处罚明显增多,约有15张罚单与此相关 [7] - 违规行为包括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不审慎、未对互联网营销人员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互联网营销过程中合规管控不足等 [7] - 违规机构主体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民营银行,例如北京中关村银行被罚140万元,中信百信银行被罚1120万元 [7] 专家分析与建议 - 专家指出银行需强化全流程合规管理和高层问责,建立与复杂业务相匹配的风控体系 [3] - 建议银行利用大数据等工具加强资金流向监控和异常预警,将技术工具嵌入贷前、贷中、贷后全环节 [10] - 培育全员合规文化,将合规纳入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推动银行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风控 [10]
合规经营诚信纳税案例丨税务合规托举“小块头”迸发“大能量”
搜狐财经· 2025-11-03 18:04
杭甬地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概况 - 浙江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超过1800家,位居全国前三 [1] - 杭州市和宁波市分别拥有478家和418家“小巨人”企业,数量双双进入全国城市十强 [1] - 合规经营被视为企业成长壮大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1] 风险防范与合规管理 - 宁波海伯集团通过构建“财务+关务+法务+业务”四位一体内控管理体系,多次规避海外经营潜在风险,挽回损失累计超千万元 [4] - 该管理体系将每笔业务拆分为6个环节,并设置KYC与KYB标准,借助ERP与SRM系统实现数据无缝流转与交叉验证 [4] - 内控管理体系曾预警并成功处理一笔涉及30多万美元货款的异常支付,避免了外汇管理、税务及洗钱风险 [5] - 合规经营为企业筑起“防火墙”,使海伯集团便携式电动船推进装置连续16年保持国内出货量第一,全球销量第二 [6] 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享受 - 浙江双元科技近5年累计享受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优惠超900万元、出口免抵退税额超300万元、高新技术企业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超4000万元 [7] - 公司设立专门税务合规部门,负责研究政策适配度、开展税务风险自查,确保合规享惠 [9] - 在样机销售后,合规部门通过合同、发货等信息及时制作收入确认凭证并调减研发费用,防止多享优惠 [9] - 合规享受优惠政策使企业能专注研发创新,其产品打破国外垄断,并于2022年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0] 纳税信用作为核心竞争力 - 宁波戴维医疗连续十年获评纳税信用A级,并将其视为开拓市场的“金字招牌” [11] - 在一次百万级医疗设备项目招标中,因招标方要求提供近三年纳税信用等级证明,戴维医疗凭借三年A级获得9分优势并成功中标 [13] - 公司制定“税信合规清单”,将A级纳税信用目标要求拆解融入企业内部达标管理,对财务和业务部门均制定个性化任务清单 [14] - 纳税信用A级使公司在招投标中享有“入场优先权”与“审查豁免权”,资质审核时间大幅缩减,整体投标周期缩短近20%,中标率同比增长约25% [14]
出海老人,“搞丢了”自己的上市公司
创业邦· 2025-11-01 18:0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于2010年在深圳成立,创始人肖四清利用华强北供应链优势,通过eBay销售无人机配件获得第一桶金 [11] - 公司采用多平台、多账号、多品类的铺货策略,销售3C电子、户外用品、家居等产品,实现快速扩张 [12] - 2014年至2017年完成三轮融资,A轮融资1亿元估值5亿元,B轮融资4亿元估值16亿元,C+轮融资4亿元估值达到30亿元顶峰 [10][12][13] - 2016年4月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被誉为"跨境电商第一股",2016年营业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141%,自2014年起连续三年增速超100% [14] - 2018年A股上市公司天泽信息以34亿元对价收购公司99.9991%股权,实现曲线上市 [17] 业务模式与风险暴露 - 公司业务高度依赖亚马逊等第三方平台,采用铺货型模式 [21] - 2021年亚马逊"封号潮"中,公司约340个站点被封或冻结,占2021年1月至5月亚马逊平台有销售收入站点数的30%,涉嫌冻结资金约1.3亿元 [21] - 过度依赖平台流量、自有品牌护城河不深导致抗风险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封号潮中暴露 [21] - 2021年至2023年公司陷入巨额亏损,分别亏损27.05亿元、3.61亿元、4.91亿元 [21] 控制权变更与现状 - 2024年2月公司因无力偿还债务被申请破产重整,9月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申请 [21] - 重整计划引入深圳天行云供应链与福建纵腾网络作为产业投资人,合计投入重整投资款约3.62亿元 [22] - 新股东天行云与创始人肖四清原管理层矛盾激化,双方互诉、反诉,监管介入 [22] - 2025年10月公司公告新一届董事会成员全部换血,创始人及原班人马正式出局,董事长由天行云代表刘海龙担任 [2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暴跌至4257.34万元,同比下滑81.33%,扣非净利润仍亏损近900万元 [24] 行业启示 - 跨境电商行业从依赖平台流量红利的野蛮生长阶段进入规范运营时期 [8][24] - 企业需从流量思维转向品牌思维,建立自有品牌和用户心智以构建长远护城河 [24] - 合规经营成为企业生存的最低门槛,灰度换增长的手段不再可行 [24] - 资本和流量带来的短期增长无法替代稳健的治理与合规经营 [24]
中行、农行、民生、平安、浦发五家银行合计被罚超2.15亿元
经济观察报· 2025-11-01 15:34
处罚事件概览 - 五家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因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合计被罚超2.15亿元人民币 [2] - 处罚涉及公司治理、贷款管理、同业业务、票据业务、资产质量、不良资产处置、产品销售、服务收费、互联网贷款及监管数据报送等多个核心业务领域 [3] - 相关责任人员也受到警告及罚款 [2] 中国银行与农业银行处罚详情 - 中国银行被处以9790万元罚款,为五家银行中金额最高,相关责任人陈梓、刘伶俐、张惠娟等人被警告并罚款共计30万元 [4] - 农业银行被处以2720万元罚款,相关责任人张清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5] - 两家国有大行暴露出在信贷资金用途监控、客户权益保护等合规细节上存在薄弱环节 [5] 股份制银行处罚详情 - 民生银行被罚款5865万元,相关责任人王周屋、向敏、李斌等人被警告并罚款合计36万元,违规集中在贷款、票据、同业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 [6] - 平安银行因互联网贷款、代销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款1880万元,相关责任人李丽红、庄燕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李立凡被警告 [6] - 浦发银行因互联网贷款和代销业务问题被罚款1270万元,责任人何荣被警告并罚款7万元 [6] 监管趋势与行业影响 - 监管层释放从严监管信号,2025年二季度和三季度人民银行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共开出罚单735张,处罚金额7.96亿元,较2024年同期罚单数量上涨10.36%,罚款金额上涨49.34% [8] - 合规要求已深度嵌入业务全流程,成为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生命线 [8] - 此次处罚是对整个银行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一次全面警示,预示以强化数据治理和穿透式监管为特征的监管新常态正在加速形成 [2][3]
新疆友好集团修订公司章程 注册资本3.11亿元 优化治理结构与业务布局
新浪财经· 2025-10-29 19:50
公司治理结构修订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 包括1名职工代表董事 独立董事人数提升至2名 [2] - 审计委员会行使原监事会职权 负责财务信息审核与内控监督 其召集人需具备会计专业背景 [2] - 单独或合计持有1%以上股份股东可提出临时提案 持有10%以上股份股东有权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 [2] - 新增董事及高管离职后一年内仍承担忠实义务条款 商业秘密保密义务永久有效 [2] 经营范围扩展 - 许可项目新增食品销售 药品零售 餐饮服务 住宿服务 道路货物运输 旅游业务等20余项 [3] - 一般项目新增互联网销售(除许可商品) 住房租赁 广告设计 会议展览服务等40余种 [3] 财务与利润分配政策 - 法定公积金提取比例为税后利润的10% 累计达注册资本50%以上可不再提取 [4] - 公司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时 优先采用现金分红 最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不低于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4] - 差异化分红政策规定 成熟期无重大支出时现金分红占比不低于80% 成长期有重大支出时不低于20% [4] 控股股东行为约束 - 禁止控股股东占用公司资金 强令违规担保 或通过非公允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 [5] - 控股股东质押股份需维持控制权稳定 转让股份需遵守限售承诺 [5] - 若控股股东指示董事及高管从事损害行为 需承担连带责任 [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资本为3.11亿元 营业期限为永久存续 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 [1]
中通快递,被约谈
搜狐财经· 2025-10-28 22:30
监管约谈事件 - 国家邮政局于10月28日约谈中通快递,指出其经营行为不规范,随意调整运营规则 [1] - 监管指出的问题包括服务质量不高、快递员合法权益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 [1] - 监管要求公司严格落实服务网络管理主体责任,改进服务质量,强化合规经营体系建设,保障快递员合法权益 [1] 公司回应与整改措施 - 中通快递回应称将严格按照约谈要求,针对涉及的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全面整改、全网落实 [1] - 公司计划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提升合规经营水平,提升网点和员工的合法权益保障 [1]
中通快递回应被约谈:全面整改
新浪财经· 2025-10-28 21:07
监管约谈及公司回应 - 国家邮政局约谈中通快递,指出公司存在经营行为不规范、随意调整运营规则、服务质量不高、快递员合法权益保障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1] - 中通快递回应称将严格按照约谈要求进行全面排查、整改和落实,以提升服务质量、合规经营及网点和员工的合法权益保障[1] - 中通快递旗下子公司中通冷链因被指滥用平台系统提供虚假物流轨迹等违规服务,被抖音电商清退[1] 公司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27.23亿元,同比增长9.85%[2]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39.32亿元,同比下降2.6%[2]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营收为118.3亿元,同比增长10.3%[4] - 2025年第二季度调整后净利润为21亿元[4]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2亿元[4] 公司运营数据与业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94个分拣中心,31000余个揽派件网点,约6000个直接网络合作伙伴,3900条分拣中心间干线运输路线,以及10000余辆自有干线车辆[2]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完成包裹量98.5亿件,同比增长16.5%,市场份额环比提升0.6个百分点[4] - 2025年第二季度散件业务量同比增幅超过50%[4] - 公司将全年业务量指引调整至388亿至401亿件区间,对应年业务量增速为14.0%至18.0%[5] 市场表现 - 截至10月28日收盘,公司股价下跌0.47%,报148.90港元/股,市值为1197.9亿港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