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

搜索文档
晚间公告丨5月13日这些公告有看头
第一财经· 2025-05-13 18:34
品大事 - 东湖高新终止股权收购事项 原计划以现金方式收购湖北普罗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 因交易未能满足前置条件和条款且关键条款未达成共识而终止 未签署正式股权收购协议且未支付任何款项 [2] 增减持 - 浙江荣泰股东及董事拟减持 董事郑敏敏拟减持不超过0.46%股份 股东戴冬雅拟减持不超过0.47%股份 股东宜宾晨道新能源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 合计减持不超过1.93%股份 [3] - 黄河旋风控股股东拟增持 许昌产投计划增持金额1亿元至2亿元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1.4亿元专项贷款 增持不设价格区间 [4] - 万向德农控股股东拟增持 万向三农集团计划增持金额2500万元至5000万元 增持期限为12个月 [5] 做回购 - 海南华铁拟回购股份 回购金额2亿元至3亿元 回购价格不超过15.95元/股 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6]
Goheal揭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三板斧:回购、激励、重组,你能识破几招?
搜狐财经· 2025-05-07 17:09
资本运作三板斧的核心观点 - 上市公司常用的三种资本运作手段包括回购、激励与重组,这些手段能够改写估值预期、博弈控制权乃至资本命运 [1][4] - 三板斧组合使用可能形成"市值操盘三部曲",即通过重组抬高市值、实施激励计划、启动回购,从而影响市场情绪和投资者判断 [8] - 资本运作需要识别真伪,重点关注执行结构、现金流、控制权变动和信息披露完整性,尤其在激励与重组交叉处需警惕利益输送 [8] 第一板斧:回购 - 回购行为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可提升每股收益并传递公司信心,另一方面可能掩盖业绩下滑或大股东减持的真实意图 [5] - 某知名服装企业曾宣布回购10亿股份,公告次日股价飙升12%,但半年后现金流骤减,控股股东趁机高位减持,导致投资者损失 [5] - 判断回购有效性需结合公司自由现金流、ROE水平与历史执行率,仅靠公告拉动股价可能只是短期市场取悦行为 [5] 第二板斧:激励 - 股权激励的初衷是让合适的人做正确的事并分享成果,但实际操作中可能通过超低行权价和宽松业绩条件为高管谋利 [6] - 某A股公司2023年推出全员持股计划,承诺营收年增速超5%即可按60%折扣价获股,市场解读为"提前分赃",股价反跌15% [6] - 科学的激励计划应以市值管理为核心,避免过度稀释股权,同时确保业绩对赌可执行,否则可能导致资源掏空和市场信心稀释 [6] 第三板斧:重组 - 重组可能带来新故事和新估值,但也可能是控股股东通过关联交易抬高估值并套现的手段,需穿透式尽调识别真相 [7] - 某案例中标的公司70%营收来自三家大客户,其注册地址与母公司高管名下企业一致,揭示"业绩造富"的虚假性 [7] - 投资者需关注交易对手真实性、对赌协议兑现能力、估值合理性和财务清晰度,避免落入财务化妆术陷阱 [7] 三板斧的组合效应 - 三板斧组合使用如水银泻地,可能形成"市值操盘三部曲",通过重组、激励、回购连环操作影响市场预期 [8] - 资本运作需有清晰目的与可控风险,否则可能从维稳工具变为套利手段,最终伤害投资者利益 [8] - 资本市场博弈中,识破三板斧背后的战略意图和监管博弈点至关重要,否则可能沦为他人筹码 [9]
回购:2025国资投资人关键词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3-22 17:42
2024-2025年回购策略 - 2024年关键词为"回购" 公司通过法庭抗辩和资产追讨取得良好回购成果 [4][5] - 2025年继续将"回购"作为关键词 对新项目严格执行创始人优先的回购条款层级 [7] - 创新性提出员工持股平台和子公司回购方案 获得公司认可 [8] - 对已投企业实施差异化投后管理 对未触发回购项目施加压力 对需回购项目果断诉讼 [10][11] - 要求确保在所有股东中率先发起回购要求 [12] 创始人风险管理 - 识别创始人五大风险类型:消极懈怠 能力不足 不肯吃苦 脱离股东 负隅顽抗 [13] - 通过帮助创始人树立"能回购 敢回购 想回购"意识来降低风险 [16] 行业环境挑战 - 面临四大考验:批量回购退出 回购叠加返投落地 环境持续下行 舆情控制 [14][15] - 通过提高员工强制跟投比例从0 5%至1%来增强回购工作积极性 [16] 行业活动信息 - 首届中阿投资峰会将于2025年4月9日在阿联酋举办 由全球母基金协会主办 [19] - 峰会嘉宾将参加为期三天的AIM投资峰会 [19] - 第三届达沃斯全球母基金峰会已圆满落幕 2024全球最佳母基金榜单揭晓 [22]
国资机构合伙人在新春动员会上的讲话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2-24 11:41
2024 年初,我给咱们大家定的关键词是:回购。 过去的一年,针对回购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咱们各位同事 打的勇敢,打的坚决 。有力敲醒了那 些还在执迷不悟的创始人。 2024 年我们多次在法庭上面临创始人的激烈抗辩, 我们勇于亮剑,不放过任何细节,不放过创始 人任何可变卖的资产 ,最终取得了良好的回购成果。 对此,我向大家提出表扬。 2025 年,我定的关键词继续是:回购。 对于新推进项目,严格落实回购条款。最优方案是创始人回购,次优方案是创始人关联公司回购。 劣后方案是公司回购。 2024 年我们还有同事创新性提出了:由员工持股平台回购,由子公司回购。我对此提出表扬。 总之, 不论最终能否回购,我们至少得先给 lp 一个交代。 对于那些顽固不接受回购条款的创始人,我们要讲究迂回策略。他可以不接受条款,但是他总要落 地对吧? 只要他落地过来了,只要他资产在这里了,我们就一定拿他有办法。 对于已投企业,我们要在投后工作中识别项目风险,精准判断回购的时效性和必要性。 对于业绩不太达标,但是还没触发回购的项目,我们要适当在投后工作上施施压, 让创始人红红 脸,出出汗。 创始人能力不足的风险; 创始人不肯吃苦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