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固收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系公募二十载:从“尝鲜者”到“主力军”
经济观察报· 2025-05-12 20:56
银行系公募基金发展历程 - 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首批试点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工银瑞信基金、建信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依次成立,标志着银行系公募基金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2] - 二十年来银行系公募在权益投资、固收管理、养老金融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同时面临行业变革带来的全新挑战 [1][2] 权益投资表现 - 工银瑞信基金首只产品工银核心价值混合(2005年8月发行)累计分红135亿元,成立以来累计回报达879.29%,超额回报560.06%,成为业内"八倍基" [3] - 海通证券评级显示公司主动权益产品近五年、近七年超额收益率在权益类大型公司中均排名第一,绝对收益率近五年第一、近七年第二 [3][14] - 公司通过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投研体系构建超强权益投资耐力 [3] 固收投资优势 -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公司33只纯债、固收、固收+及偏债混合型基金在不同统计区间位居同类前1/4 [5] - 工银可转债债券近三年居可转换债券型基金第1,工银聚享混合A近一年居普通偏债股票基金(股票上限高于30%)1/262 [5] - 固收团队通过宏观经济研究、多元化组合构建实现资产优化配置 [5] 养老金融布局 - 公司管理263个企业年金组合(规模2997亿元),2024年单一计划含权类组合加权平均收益率7.44%,集合计划含权类组合6.67% [7] - 拥有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社保等全牌照资格,建立目标日期与目标风险FOF产品序列覆盖"70后"至"95后"需求 [7][8] - 2024年12月4只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 [8] 多元化业务拓展 - 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近一年、两年业绩在港股通股票ETF基金中均居第1 [10] - QDII产品中工银瑞信中国机会全球配置股票近一年居QDII环球股票4/41,工银瑞信印度市场基金近五年居QDII亚太区股票1/8 [10] 银行系基金核心优势 - 股东支持提供起跑线优势,国有控股+外资参股结构保障长期稳定发展 [12] - 依托母行网点实现产品触达效率跃升,风控体系借鉴银行成熟经验形成核心竞争力 [12] - 公司确立"合规为本、全员有责"的合规文化,实施"风控强基"战略 [12] 行业未来展望 - 银行系基金将坚守优势践行投资者利益核心理念,响应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13] - 目标包括建设一流投资机构,助力投资者财富保值增值与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13]
发挥固收投资“系统化”智慧
中国证券报· 2025-05-12 05:10
公司发展概况 - 永赢基金债券型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从2019年的948 9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170 36亿元,六年增长234% [1] - 构建了从短债、中长债到"固收+"的全谱系产品矩阵,形成差异化风险等级梯度和持有期设计 [1] - 固定收益投资团队共50余人,其中基金经理/投资经理21人,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1年 [2] 产品战略与设计 - 提出"每个基金经理都是产品经理"理念,要求基金经理既懂投资又深入了解客户需求 [2] - 针对机构投资者提供系统化产品方案,对个人投资者提供风险梯度分明的产品货架 [2] - 设立跨部门产品委员会,从需求出发结合市场适配性、风险收益特征等维度论证产品方案 [2] 投研团队建设 - 固收团队按专业领域划分为利率、信用、现金管理三个小组,实行专业化分工与信息共享 [3] - 核心投资成员具备银行、基金等多行业经验,擅长把握交易时机和感知市场情绪 [3] - 业务范围从利率策略拓展至短债、信用债、商行债、转债及多元"固收+"策略 [3] 风险管理体系 - 建立可投库/交易库/禁投库三级信用评级体系,通过自研系统实现T+1日风险监测 [4] - 投资信用债时坚持风险调整后收益原则和极端风险控制原则 [3] - 每日跟踪持仓结构动态调整,保持风险收益比最优状态 [4] 技术支持系统 - 开发牵星固收投研系统、明镜风险管理系统、经纬投资交易系统三大支持平台 [5] - 系统赋能帮助团队在利率债波段操作和信用债择券时机把握上取得成效 [4][5] - 认为固收投资已进入硬实力竞争时代,需将专业研判与系统支持转化为可持续超额收益 [5]
中国人寿:权益投资要持续推进均衡配置和结构优化
快讯· 2025-04-29 21:31
投资策略 - 公司资产规模超过6万亿[1] - 以跨越周期的长期视角做好资产配置管理[1] - 固收投资持续稳固配置底仓[1] - 权益投资继续推进均衡配置和结构优化[1] - 着眼长远开展投资布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