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补贴政策
搜索文档
顺丰控股(06936):公司5月件量增速超预期,看好公司国内外战略推进
群益证券· 2025-06-20 15: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进(Buy)”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5月件量增速超预期,看好国内外战略推进 2025年5月经营数据显示,公司实现收入251.13亿元,YOY+11.34%,速运物流业务收入193.81亿元,YOY+13.36%,业务量14.77亿票,YOY+31.76%,单票收入13.12元/件,YOY-13.97%,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收入57.32亿元,YOY+5.02% [5] - 2025年公司业务量快速增长,5月增速超预期 3 - 5月业务量分别为12.95、13.35、14.77亿件,YOY分别为+25.36%、+29.99%、+31.76%,增速高于通达系 5月增速超预期原因包括“618”提前、与淘宝天猫合作加深、国补政策惠及高端快递 [7] - 公司竞争格局更优,将实现国内、国外双线发展 国内快递业价格竞争激烈,公司以时效件为基本盘,向电商件中高端业务渗透,竞争格局优于通达系 公司坚定“亚洲唯一”出海战略,投资鄂州机场等加强供应链环节竞争力,吸引世界500强合作 [7] -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略微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净利润为121、137、155亿元(此前为119、135、152亿元),yoy分别为+19%、+13%、+13%,EPS为2.4元、2.8元、3.1元,当前H股PE分别为17倍、15倍、13倍 维持“买进”投资建议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产业为交通运输,H股2025年6月19日股价45.20港元,恒生指数23,237.7,股价12个月高/低为46.32/0,总发行股数4,992.69百万,H股数170.00百万,H股市值1,645.92亿元,主要股东为深圳明德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持股51.37%,每股净值18.87元,股价/账面净值2.40 [1] - 股价一个月、三个月涨跌分别为13.33%、12.77%,一年涨跌N/A 近期评等方面,2025年3月31日和5月29日评等均为“买进” [1] - 产品组合中,速运及大件占比70.4%,同城配占比3.2%,供应链及国际占比26.0% [1] 财务数据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纯利(Net profit,百万元)|8234|10170|12133|13723|15506| |同比增减(%)|33.38|23.51|19.30|13.11|12.99| |每股盈余(EPS,元)|1.70|2.11|2.43|2.75|3.11| |同比增减(%)|33.86|24.12|15.29|13.11|12.99| |A股市盈率(P/E,X)|28.92|23.30|20.21|17.87|15.81| |H股市盈率(P/E,X)|24.34|19.61|17.01|15.04|13.31| |股利(DPS,元)|0.6|1.84|0.85|0.96|1.09| |H股股息率(%)|1.60|4.45|2.06|2.33|2.63| [9] 合并报表数据 合并损益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258409|284420|309498|340431|371562| |经营成本|225274|244810|266274|292462|318566| |营业税金及附加|502|714|699|775|846| |销售费用|2992|3096|3374|3756|4099| |管理费用|17633|18557|19034|20766|22665| |财务费用|1866|1849|1805|1940|2118| |资产减值损失|-186|-331|-83|-73|-79| |投资收益|801|748|639|568|628| |营业利润|10454|13668|16562|18785|21230| |营业外收入|309|312|311|311|311| |营业外支出|277|373|326|326|326| |利润总额|10487|13607|16547|18770|21215| |所得税|2575|3388|4206|4815|5437| |少数股东损益|-323|48|208|232|273|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234|10170|12133|13723|15506| [11] 合并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货币资金|41975|33936|37913|42342|54412| |应收帐款|25133|27715|31872|35378|38562| |存货|2440|2432|2797|3049|3323| |流动资产合计|90991|88687|95782|101529|109651| |长期投资净额|7379|6204|6638|7103|7600| |固定资产合计|53930|54058|56761|59599|62579| |在建工程|4033|2986|3165|3355|3556| |无形资产|130500|125137|128892|131469|132784| |资产总计|221491|213824|224673|232998|242435| |流动负债合计|73990|72193|74359|75103|75854| |长期负债合计|44217|39296|39689|40085|40486| |负债合计|118207|111489|114048|115188|116340| |少数股东权益|10493|10342|10445|10550|10655| |股东权益合计|92790|91993|100180|107260|115440| |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221491|213824|224673|232998|242435| [11] 合并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项目|2023|2024|2025F|2026F|2027F| | ---- | ---- | ---- | ---- | ---- | ----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570|32186|28401|25987|32349|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3506|-12055|-10434|-11765|-9997|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995|-27979|-13990|-9793|-10282|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68|-7802|3977|4429|12070| [11][12]
别误读!国补暂停后第二轮7月启动!全国终止时限未变2025年12月31日截止
搜狐财经· 2025-06-19 11:23
政策调整 - 当前补贴暂停仅为阶段性管理措施,全国统一截止时间仍为2025年12月31日 [1] - 财政部预拨810亿元衔接资金,多地明确7月重启补贴 [5] 补贴暂停原因 - 资金消耗超预期:全国3000亿元补贴资金池已消耗超1500亿元,重庆12亿家电补贴于6月初用尽 [4] - 系统防漏洞升级:江苏、广东等地暂停线上入口,增设IP监测与设备码绑定功能 [4] - 避免618价格踩踏:若"国补+平台大促"双重叠加,部分商品降价幅度或超40% [5] 重启计划 - 重庆:第二轮补贴预计7月出台,覆盖家电、汽车、家装等多领域 [5] - 江苏:线上系统升级后恢复,实行"每日抢券"制,线下每日保留670万元额度 [6] - 广东:深圳、东莞保留线下"粤焕新"平台核销通道 [7] 补贴规则 - 家电:1级能效补20%(单件最高2000元),2级能效补15%(最高1500元),空调每户最多可享3台补贴 [9][10] - 手机数码:单价≤6000元,≤3333元补售价15%,>3333元封顶补500元 [11][12] - 汽车:报废2018年前旧车购新能源车最高补2万元,报废国四及以下燃油车最高补1.5万元 [14] 消费者行动指南 - 高价值商品优先下单:空调、高端手机、新能源车消耗额度最快,汽车补贴审核需45天 [14] - 锁定资格关键入口:家电类搜索"家电省2000",手机数码类搜索"手机省500"或"数码省2000" [14] - 618叠加省40%技巧:8000元空调示例(国补1600元+平台券1500元+以旧换新抵2000元=实付约2900元) [14] 地方加码政策 - 深圳、上海叠加地方券后综合补贴达30% [13] - 海南扩围至投影仪、智能家具 [13]
原来如此!多地国补突然暂停,国补结束了吗?国补政策什么时候结束?一文读懂
搜狐财经· 2025-06-17 18:17
国补暂停真相与政策解读 - **首批资金阶段性耗尽**:重庆首轮12亿元家电补贴资金于6月初全部用完[1],全国国补资金截至5月底已消耗超1500亿元(全年总额3000亿元),消耗率超50%[2] - **系统升级与防漏洞整改**:广东上线"SN码绑定+旧机回收验证"机制,江苏转为"线下每日限额670万元"模式以打击虚假交易[3],山东简化审核流程为"审核即发补贴"[4] - **避免价格体系冲击**:摩根士丹利分析指出国补与618满减叠加可能导致部分商品实际降价超30%,引发市场价盘崩溃[5] 国补截止时间与区域差异 - **全国统一截止时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明确政策持续至2025年12月31日[6] - **部分省份额度紧张**:河南、湖南建议家电最晚12月10-15日购买,新能源车建议10月前提交申请[6][7] 国补核心领域补贴标准 - **家电**:1级能效补20%(最高2000元),2级补15%(最高1500元),新增微波炉等品类[7] - **手机数码**:≤6000元产品补15%(封顶500元),湖南陕西额外加码10%[7] - **汽车**:新能源车补2万/燃油车补1.5万,国四燃油车首次纳入补贴[7] 消费者行动策略 - **优先高价值商品**:空调、高端冰箱及特斯拉Model Y等新能源车(叠加补贴最高省2.5万元)[9] - **精准领取方式**:京东搜"家电省2000"立减2000元,地方平台如广东"粤焕新"同步使用[9][11] - **关键细节**:发票需个人抬头并注明SN码,退货仅退实付金额不退补贴[11] 行业动态与窗口期 - **区域重启进度**:广东江苏已部分恢复,重庆湖北预计6月下旬重启[12] - **额度消耗预警**:全国资金池消耗率超75%,河南湖南等人口大省告急[12] - **抢购技巧**:每日10:00蹲守地方限额名额(如江苏家电券10分钟内抢光)[12]
弘则研究 :家用呼吸机行业更新
2025-06-04 09:5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家用呼吸机行业、医疗器械行业、睡眠健康领域 - **公司**:瑞思迈(ResMed)、安心公司、飞利浦、愉悦、BMC、BCC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3 - 2024年中国家用呼吸机市场规模约10 - 12亿元,2024年较2023年有增长,但23 - 24年增速放缓,2025财年销售额与2024财年大致持平,因架构和渠道调整增长有限[1][2][5][6] - 国家补贴政策刺激消费,预计半年内逐步结束,长期需兼顾线上营销和专业医疗市场开发[4][25][31] - 睡眠健康领域需求量逐年增加,潜在用户约1.76亿,确诊打鼾后70% - 80%医生建议用家用呼吸机,看病人数将增加[4][33][34][36] 2. **市场份额** - 瑞思迈占据国内家用呼吸机市场超50%份额,安心公司以约3亿元收入位居第二,飞利浦、愉悦等市场份额较小,飞利浦市占率不到10%[1][15][16][17] 3. **产品结构** - 家用呼吸机销售额中设备占比约80%,耗材占比约20%,一台设备与耗材比例约1:2 - 2.5,耗材占比预计不会显著提升,因市场压货[1][7][8][9] - 主要分为睡眠呼吸机和慢阻肺(COPD)呼吸机,慢阻肺患者对价格更敏感,睡眠呼吸机更受欢迎[12] 4. **销售渠道** - 销售渠道多样,包括线上电商、自媒体平台、线下药店和直营门店,电商渠道占比逐年增加,2025年可能达55% - 60%,国家补贴推动线上销售[1][21][23][25] - 瑞思迈主要依靠临床用户转化,与医生关系紧密,线上自营;BMC采用大型经销商模式,尝试开拓专业渠道[24] 5. **品牌特点与策略** - 瑞思迈专注睡眠呼吸领域,研发投入合理,生产水平高;飞利浦伟康靠价格优势,通过药房和便利店销售[18] - 愉悦品牌策略成功,模仿美国新型号,通过云端开发新功能,产品定位中高端,线上有优势[20][29] - BMC 2025年开始重视医生端教育,BCC自主研发能力强,研发和市场定位更具前瞻性[27][30] 6. **行业趋势与问题** - 医疗器械行业某些品牌放款问题源于库存积压和忽视源头开发,市场边界受限[28] - 行业未来增长看量和价,价格敏感度增加,经销商利润空间压缩,终端成交价下降,厂商拓展中高端及线下市场[3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库存压力存在但不严重,面罩效期两年,卖不掉会促销出货,释放产品不会超需求饱和[10] 2. 存在用户购买后不使用情况,数量无法准确统计[11] 3. 慢阻肺患者建议每六个月换耗材,中国人更换周期一般1 - 2年[13] 4. 部分患者因价格高、不舒服或自行研究等原因,在医生推荐后不使用家用呼吸机[35] 5. 2023 - 2024年瑞思迈医用品营收几乎为零,家用品填补缺口,市场库存曾较大[37][38] 6. 慢阻肺领域需求上升,未来几年自然增长可期,架构和业务稳定有望再增长10%左右[39] 7. 国产品牌用户开发集中在医院,转化率较高,与进口品牌发展速度难比较,进口品牌仍占重要份额[40]
恭迎“吸贵妃”回宫,年轻人在抖音买家电能买出多少乐子?
搜狐网· 2025-05-30 22:19
家电消费新趋势 - 打工人将家电视为高性价比电子宠物,通过取名和互动赋予其情感价值 [1][5][6] - 家电品牌推出带有宠物化命名的新品,如美的可爱多空调、海尔四开门冰箱,强化用户情感连接 [6] - 智能化家居需求升级,扫地机等产品因功能(如指令响应、宠物互动)成为购买理由 [11] 国家补贴政策影响 - 国补政策显著降低家电、数码产品价格,如洗衣机降价20%、空调打八折,激发换新需求 [12][16] - 抖音电商国补覆盖29省,涉及家电、数码等6万种产品,个护电器、笔记本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20% [16] - 国补与618叠加效应明显,例如iPhone 16 Pro叠加补贴后售价5499元,低于原价 [18] 抖音电商策略与效果 - 抖音电商通过内容生态(教程、段子、直播)强化国补传播,如"保姆级国补领取教程"提升用户参与度 [18][20] - 直播间创新玩法吸引年轻人,如小天鹅洗衣机的古装剧情、格力"世纪大和解"直播,带动GMV增长64倍 [24][26][28] - 平台简化补贴规则(立减直降、消费券普惠),国补商品Q1成交额环比增长158%,降低商家获客成本 [30] 消费行为与市场变化 - 年轻人消费转向"情感优先",近30%为情绪价值买单,家电成为社交货币 [24][28] - 内容化消费崛起,抖音电商通过科技潮品(如智能马桶、四开门冰箱)满足精细化需求 [20] - 品牌借势国补实现爆发增长,如小米工厂直播场观61.9万,美的单日GMV增长64倍 [28][30]
万物新生20250522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二手行业、消费零售行业、电商领域 - 公司:万物新生集团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业绩 - 2025 年第一季度总收入 46.5 亿元,同比增长 27.5%,产品收入同比增长 28.8%,得益于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提升及国补政策,服务收入平台服务交易规模超行业增速,多品类回收同比近 200%增长,平台综合收费率 5.25%,净经营利润率达 2.4%,同比提升 0.2% [2][3] - 扣除苹果官方渠道和海外业务基数影响,其他渠道主营回收商品增长超 30%,且毛利率大幅提升,整体费用率控制良好 [4] 业务发展 - 业务有季节性变化,一季度为基准季度,二、四季度结合电商大促或新品发布有更快速同比增长,家电及手机 3C 数码国补对回收及以旧换新有促进作用 [5] - 多品类业务集中在黄金回收、奢侈品等,对其他新品类拓展有排期准备和能力建设 [6] - 核心品类为手机、3C 等高流通价值商品,覆盖高值家庭消费品,通过约 1900 家爱回收门店、区域运营中心及与品牌厂商合作,建立以旧换新服务场景,领先于竞争对手 [7][8] - 爱回收在电商领域增速领先,一季度京东渠道回收、以旧换新及自有渠道以旧换新增速达 54%,国补政策对主营业务提振显著 [10] 经营利润提升逻辑 - 抓住二手行业发展和国补政策带来的供给端机会,提升收入端增速,今年总收入增速将跨越去年的 25.6%,利润率平稳发展,未来基于能力建设和规模效应释放提升净利润率 [12] 拍机堂线下商业模式 - 在深圳落地拍机堂旗舰店,面积约 1000 平方米,单日成交额达 100 万元,未来计划探索更多全国二手电子交易中心线下场景复制 [13][14] 费用结构及增长趋势 - Q1 履约费用率提升因增加线下门店和上门交付团队人力投入及国补政策配备人力,销售费用因综合平衡策略和京东扣点提升而同比体现,全年预计通过收入增长与投入平衡实现经营目标 [15] 二手产品交易 - 一季度 EPCO 收入增长 28.8%,全平台二手产品交易数量 950 万台,同比增长 13.1%,客单价正向驱动,国补政策未对终端销售价格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客单价有上行空间 [16] 股份回购与二次上市 - 截至 2025 年 3 月底已使用 2700 万美元进行股份回购,剩 2300 万美元额度,预计 6 月底完成当前回购进度并探讨后续股东回报计划,正在研究赴港二次上市方案 [17] 苹果官方渠道和海外业务影响 - 2024 年苹果官方业务基数高影响毛利,今年优化运营和定价策略后毛利改善,一季度 ResGen 显著改善,二季度仍有影响但下半年减少;海外业务调整经营模式,一季度受较大影响,二季度基本消除 [18] - 苹果和海外业务占公司收入比例有限,公司主要驱动力来自爱回收自有渠道和京东渠道,二季度拖累程度较一季度减轻 [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线下交付满意度通常是物流邮寄满意度的 4 到 5 倍,所以公司增加线下交付能力建设 [15]
美媒关注iPhone在中国大降价:凸显苹果在华销售困境
凤凰网· 2025-05-15 12:56
618购物节促销活动 - 中国618购物节是中国第二大年度购物节,各大电商平台总销售额常超过1000亿美元(约合7206亿元人民币) [1] - 京东上128GB iPhone 16 Pro售价5380元人民币(约合745美元),比苹果官网7999元人民币降价2619元(约合360美元) [1] - 256GB iPhone 16 Pro在京东售价6220元人民币,比苹果官网8999元人民币降价2779元 [1] - 天猫上128GB iPhone 16售价5299元人民币(约合740美元),比苹果官网5999元人民币降价700元 [2] 中美市场定价对比 - 苹果美国官网128GB iPhone 16 Pro售价999美元,同样存储容量iPhone 16售价799美元 [2] - 小米15 Pro(256GB)在中国官网售价4999元人民币,折合不到700美元 [5] 中国市场销售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苹果在中国iPhone出货量同比下降9% [4] - 同期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同比增长3.3% [5] - 小米第一季度在中国手机出货量同比大增39.9% [5] 政策环境影响 - 中国国家补贴政策规定只有售价低于6000元人民币(约合821美元)的手机才能享受补贴 [5] - 苹果许多机型售价高于补贴门槛,无法享受政策优惠 [5]
受益于国补,中国手机市场温和复苏,小米重回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4-27 19:42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超7000万部,IDC数据显示同比增长3.3%至7160万部,Canalys数据显示同比增长5%至7090万部,延续2024年以来的复苏趋势 [3][4][6] - 市场增长主要受国家补贴政策提振及消费复苏推动,但IDC指出增幅低于预期,政策拉动作用已在减弱 [7][10]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前五大厂商(小米、华为、OPPO、vivo、苹果)合计市场份额达80%-80.5%,较2024年同期(约76.5%-77%)显著提升,其他品牌份额从23%-23.5%降至19.5%-20%,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 [4][5][6] - 小米以1330万台出货量(IDC数据18.6%/Canalys数据19%)时隔十年重回中国市场第一,同比增幅高达39.9%-40%,主要受益于产品定位与国补政策高度契合 [4][5][7] - 苹果是前五中唯一负增长品牌,IDC数据显示出货量同比下降9%至980万台,Canalys数据显示出货量降至920万台(同比-8%),市场份额滑落至13%-13.7% [4][5][6][9] 国家补贴政策影响 - 2025年1月实施的国补政策对单价≤6000元手机给予15%补贴(上限500元),3000-5000元价位段机型受益最大,小米因该价位段市占率第一(2024年数据)及直营模式优势成为最大受益者 [7][8] - 苹果Pro系列产品因不符合补贴范围导致竞争力下降,Android阵营整体同比增长5.3%,而iOS市场同比下降9% [9] - 政策短期内刺激需求前移,但未创造新增有机增长,长期可能推动渠道结构调整 [10] 头部厂商具体表现 - 华为出货量1290-1300万台(同比+10%-12%),市场份额18%稳居第二 [5][6] - OPPO出货量1060-1120万台(IDC数据+3.3%,Canalys数据-3%),市场份额15%-15.7% [5][6] - vivo出货量1030-1040万台(同比+2%-2.3%),市场份额14.4%-15% [5][6]
刚刚!华为第一!
国芯网· 2025-04-25 18:54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2.5% [3] - 华为以19.4%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创2021年以来最高纪录 销量增幅达28.5% [3][5] - 华为Nova 13系列凭借时尚外观和优秀性能持续多周占据国产手机销量榜首 Pura 70系列巩固高端市场地位 [5] - 华为在600-799美元高端价格区间优势显著 受益于补贴政策及部分机型降价 [5] 主要厂商市场份额 - 小米销售额同比增长16.5% 增速第二 市场份额16.6%位列第三 [7] - vivo以17%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 OPPO和苹果分列第四、五位 [7] - 小米受益于政府补贴政策覆盖大部分产品线 电动车领域拓展带来品牌溢出效应 线下零售渠道扩张助力高端市场份额提升 [7] 市场驱动因素 - 一季度增长主要得益于"国补"政策 有效提振春节销售 [7] - 1月启动的补贴计划覆盖售价低于6000元机型 厂商通过促销活动和下调高端机型价格以符合补贴条件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