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备覆盖率

搜索文档
4家万亿农商行谁与争锋?2家不良率低于1%,广州农商行营收净利“双降”
新浪财经· 2025-05-09 19:05
农商行资产规模 - 四家头部农商行2024年末总资产规模介于1.26万亿元至1.51万亿元之间,其中重庆农商行以1.51万亿元居首[1] - 重庆农商行资产规模突破1.5万亿元大关,增速5.13%,主要由客户贷款和垫款(增长5.55%至7142.73亿元)及金融投资(增长4.88%至6280.03亿元)驱动[3] - 上海农商行资产规模1.49万亿元排名第二,增速6.87%,金融投资增长6.08%至5241.17亿元[3][4] - 北京农商行资产增速最低仅2.11%,总资产1.27万亿元,贷款和垫款增长10.20%但金融投资下降2.33%[6] 经营业绩表现 - 四家农商行中仅广州农商行营收(158.32亿元)和净利润(20.81亿元)双降,同比分别下滑12.79%和21.02%[1][7] - 重庆农商行营收282.62亿元(+1.09%)、净利润115.13亿元(+5.60%),但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4.25%[7] - 上海农商行营收266.41亿元(+0.86%)、净利润122.88亿元(+1.20%),利息净收入下降2.86%[7][8] - 北京农商行营收增速18.09%至180.63亿元,但净利润增速仅0.71%,因信用减值损失暴增77倍至19.33亿元[9] 贷款结构与战略 - 重庆农商行公司贷款增长9.26%至3581.33亿元,零售贷款仅增0.55%,个人按揭贷款下降3.05%[4] - 上海农商行企业贷款增长5.62%至4383.47亿元,个人贷款增长1.30%,明确将零售金融作为战略主战场[4][5] - 广州农商行提出"效益提升年"目标,计划用2年时间扭转经营效益不佳局面[10] - 北京农商行贷款总额增长10.20%至4944.36亿元,但IPO进程缓慢,自2011年提出计划至今未实质性进展[6] 资产质量指标 - 广州农商行不良率1.66%为四家最高,关注类贷款占比6.45%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但房地产业不良贷款压降近80%[12][13] - 重庆农商行不良率1.18%,关注类贷款占比上升0.32个百分点至1.46%[12][13] - 上海农商行和北京农商行不良率均低于1%,分别为0.97%和0.96%[13] - 拨备覆盖率方面,广州农商行184.34%最低,其他三家均超300%[12][14] 净息差与行业趋势 - 重庆农商行净息差1.61%,同比下降12个基点,预计2025年将继续收窄[10][11] - 上海农商行净利息收益率1.5%,较上年下降17个基点[10] - 行业普遍面临净息差承压,主要受市场利率下调和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政策影响[10][11]
上市城商行排行榜(一):资产质量篇——谁在稳健前行,谁在踩雷边缘?
搜狐财经· 2025-05-08 10:05
拨备覆盖率:杭州银行独超500%,个别银行拨备消耗加速 风险抵御能力的差距比不良率分化更为悬殊。杭州银行以541.45%的拨备覆盖率蝉联榜首,尽管较2022年峰值下降23.65个百分点,但仍相当于 监管要求(150%)的3.6倍。苏州银行、成都银行分别以483.50%、479.29%的拨备率紧随其后,形成长三角与成渝地区的质量防线。 不良贷款率:头部银行持续优化,尾部机构承压明显 从不良贷款率分布来看,30家城商行已形成清晰的梯队结构。第一梯队由成都银行、厦门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和苏州银行组 成,2024年不良率均低于1%,其中成都银行0.66%的不良率较2022年的0.78%累计下降12个基点,连续三年实现资产质量优化。 第二梯队的17家银行不良率介于1%-2%之间,反映出行业主流机构在净息差收窄背景下仍维持了风险可控。 尾部阵营的哈尔滨银行、盛京银行等5家机构不良率超过2%,其中哈尔滨银行虽从2022年的2.89%微降至2.84%,但仍处于行业最高水平。这类 银行的共性特征包括对公贷款集中度过高、区域产业结构单一等。 随着30家上市城市商业银行2024年年报全部披露完毕,资产质量相关数据呈现 ...
贵阳银行2024年净利润下滑7.16% 拟10派2.9元
犀牛财经· 2025-05-07 15:02
经营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 31亿元 同比下降1 09% [2]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 64亿元 同比下降7 16% [2] - 拟向全体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 90元(含税) [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0 29亿元 同比下降16 91% [3] - 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 43亿元 同比下降6 82% [3] - 营业利润54 21亿元 同比下降8 98% [3] - 利润总额54 31亿元 同比下降9 27% [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0 80亿元 同比下降6 84% [3]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末总资产7056 69亿元 较年初增长2 56% [4] - 贷款总额3391 42亿元 较年初增长4 66% [4] - 存款总额4192 08亿元 较年初增长4 74% [4] - 不良贷款率1 58% 较年初下降0 01个百分点 [4] - 拨备覆盖率257 07% 较年初上升12 57个百分点 [4] - 金融投资2877 07亿元 较年初增长6 76% [4] - 债权投资1318亿元 较年初下降5 62% [4] -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较年初增加17 18亿元 [4] 业务结构变化 - 资产管理计划及信托计划减少65 44亿元 [4] - 公司表示主要系逐步压降非标资产规模所致 [4] - 资产管理计划及信托计划中存量不良资产风险质态有所劣化 [4] - 公司对该部分资产下调风险分类并加大减值计提力度 [4] 客户投诉情况 - 2024年受理客户投诉3882笔 同比下降19 07% [5] - 银行卡业务投诉2380笔 占比61 28% 同比下降21 4% [5] - 中间业务投诉257笔 占比6 62% 同比下降35 59% [5] - 贷款业务投诉301笔 占比7 75% 同比下降14 25% [5] - 储蓄、理财等其他投诉944笔 占比24 32% [5]
业绩略有波动,区域行韧性强
华泰证券· 2025-05-07 13: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银行行业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上市银行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同比-1.7%、-2.0%、-1.2%,息差下降、债市波动为业绩下滑主要拖累,大行、股份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转负,部分区域行业绩韧性较强 [1][12] - 从盈利拆分、资产负债、风险透视等角度,银行25年一季报业绩呈现息差降幅收窄、其他非息回落中收增速修复、信贷增速平稳存款增速提升、账面不良率稳中向好拨备覆盖率略有下滑等核心变化 [12] - 预计一季度为业绩低点,全年有望修复,后续需关注关税落地、LPR降息节奏及银行信用成本释放空间,当前银行板块估值、持仓低位,把握优质个股结构性机会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经营概览:业绩表现分化,资产质量稳健 - 25Q1上市银行营收、PPOP、归母净利润同比-1.7%、-2.0%、-1.2%,大行、股份行归母净利润增速转负,部分区域行业绩韧性较强 [1][12] - 息差表现分化,整体降幅收窄,负债成本优化持续显效,25Q1上市银行测算累计净息差为1.43%,较2024年-10bp,负债成本较2024年-26.8bp至1.69%,除大行外净利息收入增速普遍回暖 [12] - 其他非息收入在高基数下普遍回落,中收增速修复,25Q1其他非息同比下降3.2%,中收同比-0.7%,增速较2024年+8.7pct [13] - 信贷增速平稳,存款增速有所提升,25Q1末总资产、总负债同比增速为+7.5%、+7.7%,贷款同比+8.0%,存款增速6.2%,存款定期化趋势延续 [14] - 账面不良率稳中向好,拨备覆盖率略有下滑,25Q1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较24年末-1bp、-2pct至1.23%、238%,关注零售领域潜在压力 [15] 盈利拆分:息差降幅收窄,非息增速波动 利息收入:息差表现分化,利息收入回暖 - 除大行外,上市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速普遍回暖,25Q1净利息收入同比-1.7%,较2024年+0.4pct,城商行绝对增速、边际改善幅度均最高 [23] - 25Q1上市银行累计净息差表现分化,整体降幅收窄,测算累计净息差为1.43%,较2024年-10bp,城商行、股份行息差下行幅度明显收窄 [26] - 测算25Q1上市银行累计付息负债成本率为1.69%,较2024年-26.8bp,城商行、股份行负债端改善力度更大 [26] - 25Q1上市银行测算累计生息资产收益率为3.05%,较2024年-35.7bp,主要受存量按揭降价、LPR下行带动贷款重定价影响 [27] 其他非息:增速普遍下滑,整体降幅可控 - 一季度其他非息增速在高基数下普遍下滑,整体降幅可控,25Q1其他非息同比下降3.2%,较2024A下降28.9pct,股份行、城商行回落幅度较大 [31] - 25Q1上市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占营收比例较2024年-0.7pct至13.5%,城商行、股份行下滑幅度相对较大 [31] 中间收入:费率影响消退,中收增速修复 - 费率影响消退,中收增速修复,25Q1上市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0.7%,增速较2024年+8.7pct,城商行、股份行中收修复幅度更大 [32] 资产负债:信贷稳健投放,存款增长提速 资产端:信贷增长平稳,个股表现分化 - 25Q1末上市银行总资产、总负债同比增速为+7.5%、+7.7%,增速较24年末持平、+0.2pct,规模稳健扩张 [14] - 资产端信贷增速保持平稳,金融投资增长有所提速,同业资产压降,25Q1末贷款、金融投资、同业资产分别同比+8.0%、+14.1%、-12.2% [14] - Q1信贷投放主要以对公为主,各类银行表现分化,城商行相对更具韧性,部分优质区域行仍保持15%以上贷款增速 [14] 负债端:存款增长回暖,定期化趋势持续 - 负债端存款增速有所提升,股份行改善更为明显,25Q1末上市银行存款增速6.2%,较24年+0.6pct,股份行存款增速8.1%,较24年+2.9pct [14] - 存款定期化趋势仍在延续,25Q1末样本银行活期率39.8%,较24年末-0.7pct [14] 风险透视:不良整体稳健,关注零售风险 - 25Q1末上市银行不良率、拨备覆盖率分别较24年末-1bp、-2pct至1.23%、238%,关注率为1.69%,与24年末持平 [4][15] - 25Q1上市银行年化不良生成率0.64%,较24Q4环比+4bp,隐性风险指标略有波动,大行不良生成率环比上升,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不良生成率环比下降,关注零售领域潜在风险压力 [4][15] - 25Q1年化信用成本0.80%,较24Q1同比-8bp,驱动利润释放 [4][15] 后市展望:把握优质银行结构性机会 基本面:25Q1或为全年业绩低点 - 一季度银行息差仍处于下行通道,且年初以来债市利率波动,拖累营收利润增速,预计一季度为业绩低点,全年有望修复 [5] 市场面:仓位边际下行,估值仍处低位 - 截至2025年4月30日,银行板块PB(lf)估值为0.65倍,2010年以来分位数为20.7%,处于较低水平,横向看位于Wind30个行业末尾,板块估值、持仓低位,把握优质个股结构性机会 [5]
上市银行2025Q1业绩综述:投资支撑营收,息差降幅收窄
东北证券· 2025-05-06 17: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势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及2025Q1支撑银行业绩稳健表现的核心包括投资收益提升支撑营收、拨备计提减少反哺利润,板块利润韧性较高,建议持续关注,推荐关注标的有重庆银行、渝农商行、上海银行、沪农商行等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收端,投资收益增长较快;成本端,拨备计提下滑 - 2025Q1 42家上市银行营业收入1.45万亿元,同比降1.72%,降幅同比收窄0.01个百分点;归母净利润5639.79亿元,同比降1.20%,降幅同比扩大0.59个百分点 [15] - 2025Q1 42家上市银行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分别为1.02万亿元、0.23万亿元、0.17万亿元,同比分别-1.65%、-0.72%、+26.10%,占营收比例分别为70.80%、15.67%、11.62%,较上年末分别提升0.05、0.16、2.56个百分点,其他业务收入占比下滑 [15] - 2025Q1 42家上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为3471.34亿元,同比下降2.37%,补偿了利润,但降幅较上年全年收窄3.61个百分点 [15] 贷款规模增速企稳,公司贷款占比提升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42家上市银行贷款及垫款总规模为174.13万亿元,同比增长7.92%,增速较上年全年下降0.03个百分点,下行态势放缓 [3][27] - 从2024年数据看,42家上市银行公司贷款、零售贷款、票据贴现分别为101.95万亿元、62.19万亿元、9.98万亿元,同比分别+9.80%、+3.91%、+15.90%,占总贷款比例分别为58.55%、35.71%、5.73%,分别同比+0.99、-1.39、+0.39个百分点 [3][27] 存款增速回暖,定期占比提升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上市银行存款规模为212.38万亿元,同比增长6.21%,增速较上年全年提升0.71个百分点 [4][35] - 从2024年数据看,上市银行公司存款、个人存款分别为91.96万亿元、104.49万亿元,同比分别-0.36%、+10.17%,占比分别为45.75%、51.98%,分别同比-2.69、+2.21个百分点 [4][35] - 截至2024年末,42家上市银行定期存款规模为119.86万亿元,同比增长8.10%,增速较上年全年下降11.20个百分点,占总存款比例为59.63%,较上年提升1.44个百分点,提升幅度较上年收窄2.77个百分点 [4][35] 息差边际下滑,降幅同比收窄 - 2025年一季度,42家上市银行平均净息差为1.55%,较上年全年下降0.06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净息差虽持续下滑,但降幅收窄明显 [5] - 从2024年数据看,42家上市银行平均生息资产收益率为3.67%,同比-0.30pct,其中平均贷款收益率为4.20%,同比-0.40pct;平均计息负债成本率为2.13%,同比-0.14pct,其中平均存款成本率为2.03%,同比-0.14pct [5] 不良率环比持平,资本充足率小幅下滑 - 2025年一季度末,上市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16%,较上年全年持平;平均拨备覆盖率为287.72%,较上年全年下降7.87个百分点 [5]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上市银行平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35%、11.68%、14.09%,环比去年全年分别下降0.29、0.37、0.43个百分点 [5]
招商银行(600036)2025年一季报点评:归母净利润同比小幅下滑 存款成本继续优化
新浪财经· 2025-05-06 08:25
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招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37.51亿元同比下降3.09%降幅较2024年扩大2.61个百分点 [1][2]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372.86亿元同比下降2.08%增速较2024年下滑3.3个百分点 [1][2] - 平均总资产收益率1.21%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13%同比下降1.95个百分点 [2] 收入结构 - 净利息收入529.96亿元同比增长1.92%延续2024年四季度的增长态势 [2] - 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96.96亿元同比下降2.51%其中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0.45% [2] - 代销理财收入同比增长39.47%代理保险收入因销量下降继续同比下滑 [2] - 其他净收入110.59亿元同比下降22.19%主要受市场利率上升导致债券和基金投资公允价值下降影响 [2] 存款与息差 - 净息差1.91%同比下降11个基点环比下降3个基点降幅有所收窄 [3] - 存款成本率同比下降34个基点至1.29%受益于存款利率下调及监管部门限制高息揽储行为 [3] - 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主要受LPR下调及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影响叠加有效信贷需求不足 [3]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0.94%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 [3] - 公司贷款不良率0.95%较2024年末改善0.06个百分点零售贷款不良率1.01%较2024年末提升0.03个百分点 [3] - 信用卡贷款等零售贷款资产质量仍存较大压力 [3] - 拨备覆盖率410.03%较上年末下降1.95个百分点 [3] 分红与估值 - 2024年度每股现金分红2元按4月30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4.91% [4] - 分红率维持30%以上2025年拟进行中期分红比例为35% [4] - 预计2025年每股净资产45.25元当前股价对应PB为0.90倍 [4]
42家A股上市银行一季度业绩“见真章”
搜狐财经· 2025-05-04 11:38
行业整体表现 - 42家A股上市银行中26家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30家净利润保持增长,"增收不增利"与"增利不增收"现象并存 [1] - 10家银行出现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经营状况承压,"开门红"业绩目标实现情况不及去年同期 [1] - 银行净息差下行趋势未扭转但已企稳,变动幅度显著收窄,一季度平均值约1.6%,低于行业1.8%的警戒线 [1][9] - 不良贷款比率整体保持稳定,基本与去年年末水平持平,绝大部分银行不良率低于1.5% [1][7] 营收表现 - 4家银行营收超千亿元:工商银行(2127.74亿元)、建设银行(1900.70亿元)、农业银行(1866.74亿元)、中国银行(1649.29亿元) [3] - 5家银行营收在500-1000亿元区间:邮储银行(893.63亿元)、招商银行(837.51亿元)、交通银行(663.74亿元)、兴业银行(556.83亿元)、中信银行(517.70亿元) [4] - 常熟银行营收同比增长10.04%至29.71亿元,是唯一两位数增速银行 [4] - 9家银行营收增速超5%:青岛银行(9.69%)、西安银行(8.14%)、民生银行(7.41%)、南京银行(6.53%)、江苏银行(6.21%)等 [4] - 4家银行营收两位数负增长:厦门银行(-18.42%)、华夏银行(-17.73%)、贵阳银行(-16.91%)、平安银行(-13.05%) [5] 净利润表现 - 30家银行净利润正增长,占比超七成 [6] - 4家银行净利润增速达两位数:杭州银行(17.3%)、齐鲁银行(16.47%)、青岛银行(16.42%)、常熟银行(13.81%) [6] - 12家银行净利润下滑,华夏银行(-14.04%)和厦门银行(-14.21%)降幅最大 [6] 资产质量与拨备 - 不良率较高银行:郑州银行(1.79%)、青农商行(1.77%)、贵阳银行(1.66%)、华夏银行(1.61%)、西安银行(1.61%) [7] - 不良率较优银行:宁波银行(0.76%)、杭州银行(0.76%)、常熟银行(0.76%) [7] - 部分银行拨备覆盖率大幅下降:邮储银行(-20.02个百分点)、成都银行(-23.29个百分点)、苏州银行(-36.30个百分点)、厦门银行(-78.38个百分点) [7] - 银行通过释放拨备"以丰补歉"来平滑利润波动,反映当前经营环境下的盈利压力 [8] 净息差与业务转型 - 净息差持续走低导致银行抗风险能力减弱,大行发放低息贷款加剧行业竞争 [9] - 住房按揭贷款发放情况不理想,消费贷业务利差低难以覆盖成本 [9] - ABS业务(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望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9] - 部分机构考虑增配可转债品种,信用品种或存配置机会 [10] - 银行业整体面临盈利模式转型"阵痛期" [11]
苏农银行(603323):营收盈利韧性高 中期分红可期待
新浪财经· 2025-05-04 08:30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1.7亿,同比增长3.2%,归母净利润19.5亿,同比增长11.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7% [1] - 1Q25营业收入11.3亿,同比增长3.3%,归母净利润4.4亿,同比增长6.2%,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6% [1] - 2024/1Q25净利息收入增速分别为-5%/-2.9%,非息收入增速分别为25.6%/15.4% [2] - 1Q25非息收入4.3亿,占营收比重提升至38%,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0.3亿,净其他非息收入4亿 [7] 业务发展 - 1Q25末贷款占生息资产比重64%,2024年对公、零售、票据贷款分别新增75亿、2亿、-7亿 [3] - 2024年末普惠小微贷款增速12.8%,科创企业贷款余额超180亿,绿色贷款增速21.3% [3] - 2024年末吴江以外苏州城区贷款规模超300亿,增速14.2%,占贷款余额比重23% [3] - 1Q25存款新增90亿,同比多增41亿,定期存款占比提升至64% [4] 息差与负债 - 2024年净息差1.55%,较2023年下降19bp,1Q25净息差1.49%,较2024年下行6bp [5][6] - 2024年贷款收益率3.87%,较2023年下行43bp,存款成本率1.94%,较2023年下行19bp [5] - 1Q25付息负债成本率1.81%,较2024年下降21bp [7] 资产质量 - 2024年末不良率0.9%,关注率1.2%,不良余额新增0.6亿 [8] - 1Q25末不良率0.9%,关注率1.2%,拨备覆盖率420% [8] 资本与分红 - 1Q25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77%,资本充足率12.91% [9] - 2024年现金分红3.3亿,分红比例17%,2025年拟实施中期分红 [9]
建设银行:资负规模积极扩张,质量稳健-20250502
天风证券· 2025-05-02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银行/国有大型银行Ⅱ,6个月评级为增持(调低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建设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净息差下行,主要受存量贷款重定价和负债端结构影响;资产端和负债端规模扩张,资产质量有所改善,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下行;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为0.91%、2.97%、3.73%,因未来息差可能持续承压和债券市场波动大,将评级由“买入”下调至“增持” [1][2][5] 各部分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收约1901亿元,YoY - 5.40%;归母净利润834亿元,YoY - 3.99%;不良率1.33%,拨备覆盖率237% [1]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息收入1419亿元,YoY - 5.21%,占营收比重74.7%;非息收入481亿元,同比下降5.96%;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75亿元,同比 - 4.63%,较2024年末改善4.72pct;投资净收益43亿元,同比增长145.83% [2] - 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1.41%,环比下行10bp,同比 - 16bp [2] 资产端 - 2025年一季度生息资产总计41.93万亿元,同比增长7.8%;信贷投放和金融投资同比分别增长8.0%、14.4%,环比增长4.5%、5.8%;同业资产环比高增17.4% [3] - 生息资产结构上,贷款、金融投资、同业及拆放、存放央行分别较2024年末变动 - 0.58、+0.08、+0.41、+0.09pct [3] 负债端 - 2025年一季度计息负债余额38.53万亿元,同比增长10.9%,较2024年末增速增长3.9pct;存款规模同比增长3.6%,环比 + 6.2%;发行债券同比增长80.9%,环比 + 19.9% [3] - 负债结构上,存款、已有债券、同业负债、向央行借款占计息负债比重分别变动 - 0.89、+0.77、+0.43、 - 0.32pct [3] 资产质量 - 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率1.33%,较2024年末改善1bp;拨备覆盖率237%,环比增长3.2pct [3] 资本充足 - 2025年一季度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98%,环比下行50bp,可能因贷款投放力度大拉动风险加权资产增长,且低息差环境下内源性资本补充空间受限 [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为0.91%、2.97%、3.73%,对应现价BPS:13.45、14.44、15.45元 [5] 财务预测摘要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697、7502、7586、7817、8101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6.41%、 - 2.54%、1.13%、3.03%、3.64% [6][11] - 2023 - 2027年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3327、3356、3386、3487、361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71%、0.88%、0.91%、2.97%、3.73% [6][11] - 2023 - 2027年净息差分别为1.73%、1.53%、1.48%、1.45%、1.43% [11] - 2023 - 2027年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37%、1.34%、1.34%、1.33%、1.33% [11]
建设银行(601939):资负规模积极扩张,质量稳健
天风证券· 2025-05-01 20: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银行/国有大型银行Ⅱ,6个月评级为增持(调低评级),当前价格9.06元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建设银行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净息差下行,资产端和负债端规模增长,资产质量有所改善,但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下行,考虑未来息差压力和债券市场波动,将评级由“买入”下调至“增持” [1][2][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收约1901亿元,YoY -5.40%;归母净利润834亿元,YoY -3.99%;不良率1.33%,拨备覆盖率237% [1] - 2025 - 2027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为0.91%、2.97%、3.73%,对应现价BPS为13.45、14.44、15.45元 [5] 营收结构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息收入1419亿元,YoY -5.21%,占营收比重74.7%;非息收入481亿元,同比下降5.96% [2] - 2025年一季度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75亿元,同比 -4.63%,较2024年末改善4.72pct;投资净收益43亿元,同比增长145.83% [2] 净息差 - 2025年一季度净息差录得1.41%,环比下行10bp,同比 -16bp,主要因2024年LPR多次调整,新年存量贷款重定价,以及负债端定期存款占比较高,利息支出调整幅度不匹配贷款利率重定价 [2] 资产端 - 2025年一季度生息资产总计41.93万亿元,同比增长7.8%,信贷投放和金融投资是规模增长主要动能,分别同比增长8.0%、14.4%,环比增长4.5%、5.8%;同业资产环比高增17.4% [3] - 生息资产结构上,贷款、金融投资、同业及拆放、存放央行分别较2024年末变动 -0.58、+0.08、+0.41、+0.09pct [3] 负债端 - 2025年一季度计息负债余额38.53万亿元,同比增长10.9%,较2024年末增速增长3.9pct,存款规模同比增长3.6%,环比 +6.2%;发行债券同比增长80.9%,环比 +19.9% [3] - 负债结构上,存款、已有债券、同业负债、向央行借款占计息负债比重分别变动 -0.89、+0.77、+0.43、-0.32pct [3] 资产质量 - 2025年一季度不良贷款率1.33%,较2024年末改善1bp;拨备覆盖率237%,环比增长3.2pct [3] 资本充足 - 2025年一季度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98%,环比下行50bp,可能因一季度贷款投放力度大拉动风险加权资产增长,以及低息差环境下内源性资本补充空间受限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