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势力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虽然会被网络鸡汤洗脑,但小米汽车可能真会被人“仰望”
搜狐财经· 2025-06-05 12:29
小米汽车业务表现 - 小米汽车预计2024年第三、四季度实现盈利 [6] - 2024年5月交付量达28000+台 仅凭单一车型SU7实现 [6] - 2024年一季度汽车业务毛利率从12 6%跃升至23 2% 超越理想、比亚迪、特斯拉等竞争对手 [9] - 一季度单车亏损收窄至6500元 较2024年单车亏损4 5万元下降90% [10] 行业竞争格局 - 极氪5月交付46538辆 零跑45067辆 鸿蒙智行44454辆 理想40856辆 小鹏33525辆 蔚来23231辆 均为多车型矩阵 [7] - 特斯拉Model Y 3月销量48189辆 Model 3销量25938辆 比例约1 85倍 [13] - 小米SU7发布后无直接竞品 产品力优势保障利润率 [6] 新势力盈利周期对比 - 特斯拉从成立到首次全年盈利(2020年)耗时17年 [10] - 理想汽车首次单季度盈利(2022Q4)耗时7年5个月 [10] - 零跑汽车首次单季度盈利(2023Q4)耗时7年 [10] - 小米汽车若2024年实现季度盈利 将创造车新势力最快盈利纪录(约5年) [10] 新品YU7市场预期 - YU7留资用户数为SU7同期的3倍 其中60%为首次留资用户 40%为非小米产品用户 [12] - 预计YU7与SU7销量比例或接近Model Y/Model 3的1 85倍 [12][13] - 按SU7月销28000+辆推算 YU7大规模交付后月销或超5万辆 [13]
小鹏尽力了
虎嗅· 2025-06-05 07:21
财务业绩 - 2025年Q1营收158.1亿,同比增加141.5% [1] - 2025年前5个月交付16.3万辆(MONA M03占半数),同比增长293% [1] - 2025年Q1服务收入14.4亿,收入指数316(相对于2022年Q1) [14] - 2025年Q1毛利润率15.6%,总费用率24.9%,亏损率4.2% [21][24] 交付量趋势 - 2022年交付12.1万辆,同比增长23%;2023年14.2万辆,同比增长17.3%;2024年19万辆,同比增长34.2% [1] - 季度交付波动显著:2023年Q4交付6.16万辆(同比+171%),2024年Q1环比下降63.7%至2.18万辆 [1] - 2025年5月销量同比+230%,环比下降4.3%,增长势能或已耗尽 [3] 行业格局 - 新能源车市场三特征:比亚迪独一档;传统车企转型者占第二梯队;新势力排名波动大 [7] - 2025年Q1总排名:比亚迪/吉利/上汽/长安前四,特斯拉第五,理想/小鹏/零跑分列新势力前三 [6] - 新势力窗口期关闭,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如比亚迪停产燃油车,丰田滞后) [5][6] 业务表现 - 汽车销售毛利润率波动:2021年11.5%,2023年亏损1.6%,2024年回升至10.5% [11] - 服务业务贡献突出:2025年Q1服务毛利润率66.4%,以9.6%营收占比贡献38.9%毛利润 [17] - 大众入股后服务收入加速:2023年Q4服务收入8.2亿,2024年Q4达14.4亿 [14] 季节性特征 - 下半年销售爆发:2023年Q4销量指数262(vs 2022年Q4),2024年Q4指数315 [9] - 2025年Q1收入144亿,为2022年Q1的205%,打破上半年收入低于2022年的趋势 [11] 盈利前景 - 亏损持续收窄:2024年Q4亏损率8.3%,2025年Q1降至4.2% [24] - 预计2025年单季盈利,2026年全年盈利,但新势力或仅能维持小众市场 [26]
何小鹏、雷军、李斌先后喊出年内盈利,你怎么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04 21:50
小米集团5月27日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披露了其汽车业务数据,让投资者"眼前一亮"。财报中提到"2025年第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 务分部总收入为人民币186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人民币181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人民币5亿元。本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 毛利率为23.2%。" 6月3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雷军在小米投资者大会上表示,最新推出的小米YU7售价不可能是网传的23.59万元,正式定价要在开售 前1-2天前才能确定;他同时表示,小米的汽车业务亏损正在逐步收窄,预计整个板块将在今年第三到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无独有偶,小鹏汽车日前发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汽车总交付量超94008辆,较2024年同期增长330.8%;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达 15.6%,创下历史新高,较2024年同期增长2.7个百分点;小鹏汽车董事长及首席执行官何小鹏更是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我相信,我们不仅能够实现今年 销量增长一倍以上的目标,还能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 另一家新势力蔚来汽车,也于6月3日发布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蔚来汽车第一季度共交付新车4 ...
雷军:小米汽车全国销售门店达298家 6月新增37家
搜狐财经· 2025-05-31 21:45
小米汽车销售网络扩张 - 截至2025年5月31日,小米汽车全国销售门店达298家,覆盖82个城市 [1] - 2025年5月新增29家门店,6月计划再增37家门店,将覆盖宝鸡、沧州等10座新城市 [1] - 6月新增门店包括上海闵行、深圳福田、广州番禺等37个具体地点,分布在19个省级行政区 [3][4][5] 小米汽车交付表现 - 当前小米汽车月交付量超过2.8万辆 [6] - 交付量数据表明小米汽车已稳居中国造车新势力前列 [6]
理想“慢”下来了:汽车单价直降12%,净利首次被赛力斯超越
新浪科技· 2025-05-29 20:04
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业收入259亿元 同比增长1 1% 领跑新势力阵营 [1] - 汽车销售收入247亿元 占总收入95 3% 同比增长1 8% [1] - 单车均价26 57万元 同比下降11 9% 环比下降1 1% [1] - 综合毛利率20 50% 同比下降0 1个百分点 汽车毛利率19 8% 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 [1] - 营业费用50亿元 同比下降14% 其中研发费用和销管费用各占一半 [1] - 净利润6 47亿元 同比增长9 4% 经调整后净利润10 14亿元 同比下降20 5% [1] - 现金储备1107亿元 仍保持充裕状态 [1] 销量表现 - 一季度累计交付92864辆 同比增长15 5% 日均交付1032辆 [4] - 一季度交付量被小鹏超越1144辆 失去新势力销冠位置 [5] - 零跑以8 76万辆销量紧随其后 被称为"半价理想" [6] - 4月交付3 4万辆 被零跑和小鹏超越 前四月累计销量跌至第三 [7] 经营挑战 - 单车均价下降受三因素影响:春节淡季 价格下调及利息补贴 低价L6车型成主力 [1] - 研发费用下降17 5% 主因员工薪酬减少和新车型项目进度 [1] - 销管费用下降15% 源于薪酬减少 运营效率提升和营销活动缩减 [1] - 未经调整净利润首次被赛力斯超越(7 5亿元 vs 6 47亿元) [1] 行业地位 - 营收规模仍处新势力明显领先位置 [1] - 汽车毛利率20%左右 保持新势力第三 [1] - 经调整净利润仍居新势力第一 [1] - 从去年销冠滑落至今年前四月第三 [3][7]
量产一年多的小米汽车接近盈利,蔚来、小鹏、极氪得抓点紧了
金融界· 2025-05-29 18:17
小米汽车业务表现 - 一季度小米汽车业务收入186亿元,毛利率23.2%,经营亏损收窄至5亿元 [1] - 对比去年四季度,营收增长23亿元,毛利率提升2.8个百分点,经营亏损减少2亿元 [1] - 按照当前趋势,预计再有两三个季度小米汽车业务可能实现盈利 [1] 行业毛利率对比 - 小米汽车23.2%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同行:理想汽车20.5%、小鹏15.6%、极氪19.1%、长城13.4%、比亚迪20.07% [3] - 蔚来去年毛利率为12.3%,一季度数据未公布 [3] - 在价格战盛行的市场环境下,小米的高毛利率表现突出 [3] 小米汽车竞争优势 - 产品力强,上市至今未调整价格 [4] - 单款爆款策略带来规模经济优势 [4] - 运营效率是传统车企的2-3倍 [4] - 交付量持续攀升,固定成本支出减少 [4] 未来产品规划 - YU7预计竞争力更强,销量目标为174090辆(基于SU7前四月销量104454辆和特斯拉Model Y/3的5:3比例) [4] - 公司预测YU7与SU7的销量比例将类似特斯拉Model Y和Model 3 [4] 行业整体状况 - 去年汽车产业利润率为4.3%,今年一季度下滑至3.9% [6] - 蔚来2019-2024年累计亏损869.61亿元 [6] - 小鹏亏损大幅收窄,年内可能盈利 [6] - 极氪2021-2024年累计亏损超260亿元 [6]
中东土豪注资 高合汽车会“起死回生”吗?
中国经营报· 2025-05-23 12:15
中东土豪注资高合汽车,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天眼查显示,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于5月22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超1.43亿美元,注册地在江苏盐 城,法定代表人便是Jihad Mohammad,新公司有两大股东,控股股东为EV Electra Ltd.,持股69.8%, 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人运通")持股30.2%。 据悉,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分为许可项目,包括道路机动车辆生产;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须 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包 括汽车零部件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信 息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市场调查(不含涉外调查);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 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中国经营报》记者查询了EV Electra Ltd.的官网,该公司官网现在可看到高合汽车的企业标识,并且 高合汽车HiPhi X、HiPhi Y、HiPhi Z的三款车型已出现在首页。 (高 ...
小鹏汽车首季营收158亿元增长141.5% 销售门店690间自营充电站2115座
长江商报· 2025-05-22 16:21
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158.1亿元 同比增长141.5% 环比下降1.8% [1] - 汽车销售收入143.7亿元 同比增长159.2% 环比下降2.1% [2] - 毛利率15.6% 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 [2] - 汽车销售业务毛利率10.5% 同比上升5个百分点 环比上升0.5个百分点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6.6亿元 同比减亏7.1亿元 环比减亏6.7亿元 [2] - 非公认会计原则亏损4.3亿元 同比减亏9.8亿元 环比减亏9.6亿元 [2] 交付量 - 第一季度汽车总交付量9.4万辆 同比增长330.8% 环比增长2.7% [1] - 4月交付量3.5万辆 [3] - 第二季度预计交付量10.2万至10.8万辆 同比增长237.7%至257.5% [3] 运营数据 - 研发支出19.8亿元 同比增长46.7% 主要因新车型及技术开发投入增加 [3] - 销售及行政开支19.5亿元 同比增长40.2% 因销量上升带动佣金增加 [3] - 截至3月末实体销售网络690间门店 覆盖223座城市 [3] - 自营充电站达2115座 含1089座超快充站 [3] 市场预期 - 第二季度预计收入175亿至187亿元 同比增长115.7%至130.5% [3] - 管理层认为增长潜力刚开始释放 新车型密集发布及国际化将推动持续增长 [3] - 5月22日早盘股价大涨7.29%至83.20港元/股 [4]
朱江明,活着发言
经济观察报· 2025-05-21 11:23
"以前,我要拼命证明零跑活着;现在,零跑好了,我还得来证明自己还活着。" 一句话,让这支原本用于发布财报的短视频,多了一层意味深长的色彩。 经观汽车 作为创业者 各位零居 各位朋友 以前要努力 证明零跑活着 大家好 我是朱江明, . 现在零跑好了 我还要证明 自己还活着 [关 ··· 5月20日一早,朱江明在镜头前坐下,开头一句很简单:"各位零居,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朱江 明。" 他表情平静,说话慢条斯理,没有怒气,也没有过多情绪渲染。直到那句话出现: 甚至在2022年,还有大量市场声音认为零跑掉队了。直到2023年底,它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起势"—— 自研平台打开成本空间,海外合作获得资源注入,整车交付与盈利模型逐步成型。 但即便如此,"活下来的企业"也并不意味着"被看见的企业"。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当零跑终于站上销量第 一的位置时,它的创始人还要亲自出镜,说一句听上去荒诞却真实的句子:"我还得来证明自己还活 着。" 在视频结尾,他没有讲太多激动人心的"战略大词",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希望我们能在一个公平、有 序的环境里,安心做事,踏实做事。" 如果把过去十年新势力的发展轨迹回头看一遍,会发现朱江明和零跑一直 ...
英伟达寻求拓展大型科技公司之外的业务
快讯· 2025-05-18 13:05
英伟达业务拓展战略 - 公司正寻求减少对大型科技公司的依赖,通过新合作伙伴关系将AI芯片销售给民族国家、企业集团及微软等巨头的挑战者 [1] - 近期与沙特Humain达成数十亿美元芯片协议,并与阿联酋合作建设全球最大数据中心之一 [1] - "主权AI"交易是公司吸引硅谷以外客户战略的核心部分 [1] 客户结构转型 - 大型云计算集团(如AWS、Azure、谷歌云)目前占公司数据中心收入50%以上 [1] - 公司正支持云计算领域新兴竞争者,包括CoreWeave、Nebius、Crusoe、Lambda等"云计算新势力" [1] - 目标将"英伟达云合作伙伴"网络扩展至传统科技巨头之外的客户群体 [1] 市场定位与规模 - 公司当前市值达3.2万亿美元 [1] - 高管与分析师确认业务拓展方向为超越超级规模企业范畴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