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无人物流
icon
搜索文档
佑驾创新刘国清:与公交系统合作,是无人物流车规模化的可复制路径
观察者网· 2025-09-18 18:03
公司战略与商业模式 - 佑驾创新推出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 正式进入无人物流领域 [1] - 公司与公交系统合作实现资源互补 公交系统提供路权站场充电设施等剩余资源 无人物流车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1] - 采用根据地打法 集中资源点域深耕后复制推广运营模式 [5] - 计划2025年交付400-500台 2026年交付量目标达1万台 [1][5] - 长期规模化目标为月产2-3万台 年产几十万台 [5] 产品与技术优势 - 首推T5和T8两款L4级车规级产品 T5货箱容量5.5m³/载重1000kg/续航180km T8货箱容量8.5m³/载重1700kg/续航240km [1][2] - 智能驾驶技术可复用乘用车方案 记忆行车功能适配固定路线 泊车技术支撑自动化对接 透明底盘技术辅助脱困 [3] - 研发阶段单车型积累超50万公里数据 量产车数据41%为城区道路数据与城配环境匹配 [3] - 数据闭环系统使数据处理效率提升150% 两个月内被动接管次数下降38% [3] - 借助乘用车采购规模使SOC等核心元器件成本降低40% [3] 市场拓展与合作生态 - 首批落地深圳成都西安江阴4个城市 [1] - 获得深圳邮政与东部公交战略合作 共同参与城市治理与物流赋能 [5] - 获得地平线四维图新速腾聚创等汽车产业链企业支持 四维图新作为第一大外部股东承诺全力推动销售 [4] - 获得中通快递与九城集团等物流客户代表支持 [5] - 正在尝试出海拓展但认为乘用车优势区域不一定适合无人物流配送 [6]
「无人物流第一股」乍现,对话佑驾创新刘国清:前装能力是后发先至的底气
IPO早知道· 2025-09-17 10:11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式发布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并推出两款车型 通过车规级硬件和战略合作提升产品竞争力 强调高品质、长生命周期和稳健商业模式[2][3][5][9] - 公司预计明年交付1万台无人车 通过技术降本和规模降本实现成本优势 并采用"根据地式打法"聚焦区域运营效率[19][18][20] - 公司认为无人物流行业处于早期阶段 市场空间巨大且尚未形成垄断 入局时机仍具优势[9][13][24] 产品发布与性能 - 首发T5和T8两款车型:T5货箱容积5.5m³、载重1000kg、续航180km 适用于快递城配和零售场景;T8容积8.5m³、载重1700kg、续航240km 适用于工业物流和仓配场景[5] - 智驾系统100%全车规级 下一代产品将集成地平线双征程6M芯片、速腾聚创EMX激光雷达和四维图新P-Box定位系统[5] - 基于10年道路数据积累 具备公开道路应对、复杂路况通过、自主巡航及主动安全等核心能力[7] 商业模式与战略 - 通过前装量产业务摊薄无人车BOM成本 形成成本护城河 同时强化公司造血能力[9] - 追求"不出事、用得久、够便宜"三大属性 重点保障车辆生命周期超三年以提升运营效率[14] - 采用"根据地式打法":在核心城市快速投放300-500台车辆以降低单位运营成本 再逐步扩大规模[20][21] 行业竞争与定位 - 行业头部厂商年交付量仅数千台 且早期产品生命周期仅1-2年 公司认为入局时机仍充足[13] - 不参与低价竞争 价格定位行业平均水平 更关注产品寿命和运营效率[14] - 行业爆发内因(市场需求提升)和外因(超100个城市开放路权)已具备[17] 技术与发展规划 - 降本核心来自技术降本(算法效率提升)和规模降本(与前装业务共用物料)[18] - 无人巴士业务预计明年实现盈利 无人物流板块目标类似盈利效果[10][26] - 具备出海基础 已与奇瑞、长安等车企合作海外市场 无人物流车出海正在尝试中[28] 公司文化与业务布局 - 自比"毛竹"文化 强调精耕细作而非烧钱扩张[11][27] - L4业务选择标准:能力范围内、可规模化且商业模式成立 历史业务(如智能座舱、V2X)均实现盈利[26] - 智能座舱业务50人团队预计今年收入约2亿元 V2X业务毛利率较高[26]
上市第一年便开拓新增长曲线,佑驾创新发布无人车激战物流红海
华夏时报· 2025-09-16 21:21
公司业务动态 - 佑驾创新正式发布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 首发两款车型T5及T8 [2] - T5货仓容积5.5m³ 最大载重1000kg 最高续航180km 服务于快递城配、商超零售、生鲜配送等场景 [2] - T8货仓容积8.5m³ 最大载重1700kg 最高续航240km 应用于城配与工业物流等专业场景 [2] - 采用多传感融合方案 包括3颗激光雷达及11颗摄像头 实现360度无盲区视角 [3] - 使用地平线芯片、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四维图新定位P-box等供应链资源 提高零部件通用率实现降本 [3] - 首批无人车成功下线并实现"发布即交付" 采用"根据地打法"优先在合作城市推动规模化运营 [3] - L4无人小巴业务2025年预计贡献5000万元营收 2024年该数字为零 [4] 财务表现与战略规划 - 2025年上半年收入3.46亿元 同比增长46.07%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52亿元 [4] - 预计2026年前不会产生净利润 L4无人车业务成为继智驾、座舱、V2X后的新增长点 [4]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物流市场 传统物流难以通过降低人力成本提升效率 [2][4] - 2025年无人物流销量预计超3万辆 渗透率突破1.2% 2026年有望突破10万辆同比增长207% 渗透率达3.4% [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国103座城市开放无人配送车路权 覆盖80%以上主要物流节点城市 [5] - 政策层面提出推广无人车技术 包括《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和《加快数智供应链发展专项行动计划》 [5] 市场竞争与融资环境 - 资本竞相涌入无人物流赛道 多家企业斩获巨额融资 商业化落地全面提速 [2][4] - 新石器2025年2月完成10亿元C+轮融资 创年内单笔最高纪录 [5] - 九识智能2025年4月完成近3亿美元B轮系列融资 获美团、深创投等投资 [5] - 卡尔动力2025年5月获近3亿元A+轮融资 白犀牛8月完成超亿元融资 主线科技9月初获数亿元战略投资 [5] 技术演进与商业化路径 - 基于10余年行业数据积累及数据闭环能力 针对无人物流场景进行针对性优化 [3] - 具备公开道路应对、复杂路况通过、室内外园区自主巡航、作业区自动泊车等核心能力 [3] - L4方案已在园区、通勤、机场等场景实现商业化落地 [2] - 行业短期呈现"场景分层"格局 封闭园区和半开放道路将率先盈利 [6]
中力股份:已与白犀牛自动驾驶达成战略合作 推动无人物流行业发展
新浪财经· 2025-09-16 18:29
技术优势 - 公司在智能物流方面具备复合导航、分布式系统算法、AI多智能体学习算法等多项技术优势 [1] - 公司自主研发大量智能搬运机器人、数智仓储机器人及无人装卸机器人等新品 [1] - 已构建从货物入库、智能分拣到无人出库的完整闭环 [1] 战略合作与投资 - 公司与白犀牛自动驾驶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推动无人物流行业发展 [1] - 公司投资星源智机器人 预计今年11月正式推出具身装卸机器人 [1] 产品应用与市场表现 - 产品应用场景涵盖千行百业 [1] - 明星产品智能DC智能搬运解决方案服务于物流业多家头部企业 占据极大市场份额 [1] - 累计完成超10亿件货物搬运的无人化处理 [1]
佑驾创新盘中涨超10% 公司发布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 实现L4级物流自动驾驶
智通财经· 2025-09-16 11:43
股价表现 - 盘中涨幅超过10% 截至发稿时上涨6.34%至27.18港元 成交额达1.35亿港元 [1] 业务进展 - 公司于9月15日正式发布无人物流品牌"小竹无人车" 首批车辆已下线并向合作伙伴交付 [1] - L4级自动驾驶方案已在园区、通勤及机场场景实现商业化落地 [1] - 与深圳邮政及东部公交达成战略合作 围绕无人物流车与公交场景融合等四大方向推进 [1] 战略合作 - 获得深圳邮政与东部公交认可 于9月3日签订战略协议 [1] - 合作重点包括公交场站空间复合利用、跨场景业务拓展及劳动用工协同创新 [1] - 目标实现物流效率与公共资源利用率的双向提升 [1]
发布即交付!佑驾创新推出“小竹无人车”,进军无人物流赛道
证券时报网· 2025-09-16 11:13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于9月15日在深圳举办新品发布会 推出无人物流专属品牌"小竹无人车"并宣布首批车辆下线交付 正式进军无人物流行业 [1] - 公司推出T5和T8两款核心车型 T5车型聚焦中小运量场景 货箱容积5.5m³ 最大载重1000kg 最高续航180km 适用于快递城配 商超零售和生鲜配送等场景 [1] - T8车型针对大运量运输需求 货箱容积8.5m³ 最大载重1700kg 最高续航240km 适用于城配干线 工业物流和耐用仓配等专业场景 [1] 技术能力与安全配置 - 小竹无人车采用多传感融合方案 配备3颗激光雷达与11颗摄像头 构建360°无盲区感知视角 可精准识别复杂路况 [2] - T5与T8的智驾系统采用100%全车规级配置 确保车辆长期运营的稳定性与耐用性 [2] - 公司依托10余年积累的海量道路数据与数据闭环能力 针对无人物流场景进行专项优化 使车辆具备公开道路应对 复杂路况通过 室内外园区自主巡航 作业区自动泊车及主动安全防护等核心能力 [3] 战略合作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于9月3日与深圳邮政 东部公交达成战略合作 围绕无人物流车与公交场景融合应用 公交场站空间复合利用 跨场景业务拓展和劳动用工协同创新四大方向推进 [2] - 公司iRobo业务2025年上半年营收突破1000万元 [3] - 公司L4级无人小巴于2025年2月在苏州完成商业化落地 已交付至黑龙江 上海 杭州等全国多个省市 累计获得10余个项目 并于9月初中标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无人驾驶摆渡车项目 [3] 产业基础与运营规划 - 公司已构建L1至L4级别的全维度智驾能力 截至2025年6月底累计与42家车企达成量产合作 相关搭载车型出口至欧洲 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 [1] - 无人物流车首阶段将聚焦深圳 成都 西安 江阴四城推进业务 [4] - 公司董事长强调产品具备运载能力强 皮实耐造 价格便宜三大特点 搭载五重安全冗余并拒绝通过降配来降本 [4]
无人物流专题
2025-09-15 09:49
无人物流行业与公司关键要点 行业与公司 * 无人物流行业涉及无人配送车、无人叉车、无人矿卡、无人环卫车等多个细分领域 主要公司包括新石器、行深90、毫末智行、京东物流、易卡智车、蓝箭智能、中力股份、杭叉、合力、诺力等[2][3][20][22] 核心观点与论据 **商业化进展** * 无人物流车已进入商业化前夜 头部企业如新石器2025年交付量超过万台 2024年累计落地和交付台数超过千台[2][3][4] * 商业化路径从VC投资到国家队和全球资本介入 盈利模式从硬件销售转向定位服务、运营分润和数据变现 毛利率从硬件25%提升到服务60%[2][10] * 末端无人物流成为先锋领域 快递网点使用后单票成本至少下降40% 人力节约80%~90% 综合节省50%~60% 快递员日均配送能力翻倍[2][13] * 无人叉车作为AGV市场重要部分 2024年全球AGV市场规模43亿美元 预计2030年至少翻倍 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2%[3][16] **成本与技术驱动** * 智驾硬件成本显著下降 激光雷达均价相比2022年下降58% 域控制器规模化采购放大成本优势[2][7][8] * 无人物流车生产成本大幅降低 从2018年约100万元降至2022-2023年10万元以下 2025年菜鸟裸车售价仅2万元(亏本销售) 当前成本约5-10万元[9] * 通过亏本卖车绑定长期服务订阅 实现运营和信息订阅收入 远程订阅带来良好现金流[10] **应用场景与效益** * 主要落地场景为港区、物流园区、矿区和末端物流 机场、干线物流和城市公交因复杂度高落地较慢[12] * 无人叉车可替代2-3名司机 人均搬运量是人工3-5倍 空间利用率高 事故率大幅下降 能耗提升40%[17] * 智能仓储领域发展迅速 2024年市场规模1,100亿元 预计2025年达1,350亿元(增速超10%) 但渗透率仅20%左右[2][18] **市场规模与预测** * 城市末端配送市场2030年增值近1,000亿元(2025年的10倍) 城市物流配送市场从218亿元增长至1,416亿元(5-7倍)[15] * 预计2030年行业部署车辆突破60万台 单台成本从现在5万元降至3-4万元[15] * 无人叉车销量从2018年不足3,500台增至2024年接近3万台 保持25%以上增速[18] **政策支持** * 政策支持对低速无人物流工具至关重要 无人矿卡和无人环卫车更易获政策支持[3][25] * 2023年11月工信部部署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明确可用于日常经营运输[3] * 新石器已获得250多个地市的公开道路路权[6] 其他重要内容 **企业动态** * 蓝箭智能2024年订单从20亿上修至25亿 三年内翻一倍无问题[20] * 中力股份2024年无人叉车销量突破几百台 2025年预计近千台[20] * 杭叉完成对国自机器人战略收购 2024年AGV订单金额可能超6亿元 累计落地AGV超5,000台 交货量同比增长40%以上[20] * 合力泰国工厂规划产能1万台 2024年智能物流收入7亿 签单量近10亿 2025年目标每月签订小1亿订单[20] * 诺力2023年无人叉车销量超6,000万元 投资11.75亿元建设年产5万台智能物流机器人生产基地 预计2026年达产后年产值超50亿元[22] **挑战与风险** * 大规模扩张可能影响就业 当替代率超过50%时瓶颈更多来自政策限制[2][13][14] * 无人叉车行业面临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渗透率不确定性 对青壮年劳动力替代渗透率不明确[24] * 激光雷达未来降价空间或收窄[2]
阿尔特:公司将密切关注无人物流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动态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18:50
公司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内部推进ISDC分布式驱动转向平台、RUBIK中央式驱动转向滑板底盘平台和物流车智能底盘等研发项目 [1] - 研发项目搭载上下解耦、线控底盘、四轮独立驱动转向及主动悬架等前沿技术 [1] - 技术可为高阶自动驾驶方案提供滑板底盘技术支持 [1] 技术应用领域 - 相关技术目前已应用到无人物流车领域 [1] - 公司将密切关注无人物流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动态 [1] - 公司积极与行业内的优秀企业沟通交流并探索推动相关业务落地 [1]
中泰证券:无人物流行业兴起 无人叉车企业或充分受益
智通财经· 2025-09-10 17:17
行业发展趋势 - 无人驾驶物流车行业正迈向全面商业化阶段 历经探索时期和商业化突破阶段后 2024年进入全面商业化[1] - 应用场景从特定区域扩展到完全开放道路 头部科技公司和物流公司开始大规模量产 车队和产能规模目标达万台级别[1] - 行业整体规模呈现爆发性增长 预计2025年和2030年无人驾驶应用服务将分别创造525亿元和7459亿元产值增量 主要增长驱动基于无人物流[3] 成本与效率优势 - 关键部件成本下降至商用阈值 激光雷达和域控制器因技术迭代和规模放量成本快速下行[2] - 无人物流车整车价格显著下降 采用无人车后物流行业平均运营成本下降40% 效率提升60%[2] - 无人叉车方案具备连续作业 精度高 作业效率不易衰减和转弯半径低的特点 成为企业降本增效重要策略[1][3] 产品与技术革新 - 无人叉车作为连接生产端与物流端的桥梁 是无人物流仓储领域的新基石[1][3] - 产品形态日益丰富 窄巷道和轻量化新品不断涌现以满足多样化仓储物流需求[3] - 自动化改造显著降低人力成本并提升仓库运营效率 例如3000平方米仓库改造中 一台激光导引无人叉车成本相当于改造加两名操作工2-3年工资 中长期投资回报收益较好[3] 相关企业关注 - 建议关注无人叉车和物流自动化领域相关标的 包括兰剑智能 中力股份 杭叉集团 安徽合力和诺力股份[1]
L4落地场景再突破 佑驾创新(02431)与深圳邮政、东部公交合作无人物流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0:41
战略合作概况 - 佑驾创新与深圳邮政及东部公交于9月3日达成战略合作 聚焦物流与公交两大核心民生场景的系统性布局[1] - 合作三方分别为技术供应方(佑驾创新)、场景落地支持方(深圳邮政)及无人车平台方(东部公交) 旨在提升公共资源利用率[1] - 三方以核心资源与业务协同为纽带 构建长期稳定互惠共赢的战略伙伴关系[3] 合作方向与机制 - 推进四大方向: 无人物流车与公交场景融合应用、公交场站空间复合利用、跨场景业务拓展及劳动用工协同创新[3] - 通过"公交资源无人车平台复用"模式降低仓储运输环节冗余成本 为无人物流规模化落地提供低成本高适配解决方案[3] - 共建城市级物流与公交融合创新试验田 为全行业提供可复制的降本增效样本[3] 技术基础与行业影响 - 公司基于多年构建的L1-L4全维智驾技术及前装量产经验 以AI构建智慧配送新模式[3] - 此次合作标志公司以"智能汽车赋能者"身份正式进军无人物流行业 推动社会资源高效利用与民生服务升级[4] - 公司将通过技术产品持续优化智慧交通及运输 建设更高效城市运营生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