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

搜索文档
深挖111.52公里海岸线潜力 广东惠来以“蓝色引擎”激活海洋经济澎湃动能
央视网· 2025-07-24 17:00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 2024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105438亿元,较上年增长5.9% [1] - 广东作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重要支点,打造"海上新广东" [1] - 揭阳打造"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集群,为全国县域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标杆样本 [1] 海洋牧场与深远海养殖 - 揭阳惠来县依托111.52公里海岸线和1328.6平方公里海域资源发展海洋牧场 [1] - 国家电投揭阳海洋牧场支腿式重型网箱即将试产,单养殖周期产量可达1000吨、产值1亿元 [1] - 广东海源达和惠前水产的重力式网箱养殖项目已竣工投产,预计年产值1000多万元 [3] - "惠鲍1号"大型深水鲍鱼养殖网箱建设项目即将启动,拥有60000立方米养殖水体 [3] 鲍鱼产业链发展 - 惠来鲍鱼产业年产值达23亿元,带动渔民增收致富 [4] - 长荣食品加工厂已投产,预计年产值7000万元 [3] - 润泽、华深、华荣、宏大、海源达等多家加工厂正在建设中 [3] - 鲍鱼养殖从近海走向深蓝,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 [3] 石化与新能源产业集群 - 全球首套20万吨/年混合废塑料深度裂解工业化装置在揭阳试产成功 [2] - 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炼化能力位居华南前列 [2] - 临港产业园形成绿色石化、海上风电和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 [2] - 两大产业园形成"前港后厂"联动发展格局 [2] 海上风电产业发展 - 国电投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项目总装机300万千瓦 [6] - GE海上风电机组总装基地年产风机400台套 [6] - 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示范项目落地 [6] - 园区产业年产值突破120亿元,带动30余家上下游企业聚集 [6] 临港产业园建设 - 入园企业40家,包括世界500强3家,中国民营500强企业3家 [6] - 建成投产项目18个,在建项目19个,拟建项目3个 [6] - 前詹通用码头已开港运营,建有7万吨级、3千吨级通用泊位 [7] - 亨通海洋能源高压海缆及油气输送管道二期项目已启动 [7]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揭阳亨通联合中国海油成功研发高性能海洋软管,年产值可达1.5亿元 [7] - 智能化生产线实现试生产,填补国内相关技术空白 [7] - 重点布局高压海缆、动态海缆、海洋脐带缆等高端海洋装备制造 [7] 政府支持与营商环境 - 采用"线上+线下"双轨服务模式,打造"3天发4证、拿地即开工"的"惠来速度" [9] - 实行并联审批、容缺办理等机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贴心服务 [9] - 一个海洋工程项目从签约到试投产仅用6个月,创全周期纪录 [9][10]
鼎沸时,看科技
华西证券· 2025-07-23 10:20
科技板块承接资金逻辑 - 6月底以来融资余额持续回升,截至7月21日升至19045亿元,接近3月20日高点19402亿元,推动更多资金入市并催化FOMO心理[9] - 7月以来市场围绕“反内卷”和基建板块交易,逻辑偏中长期,行情加速过快或扩散过广时,交易型资金可能流出[10] - 科技板块热度退坡但产业叙事强化,TMT拥挤度低,AI等产业进展不停,有望承接流出资金,且通胀预期不影响其配置逻辑[2][10][16] 细分科技行业机会 - 半导体有望补涨,科创50指数6月23日以来仅涨6.10%,跑输万得全A(9.75%),价格或被低估,国产GPU企业获IPO受理,万得半导体指数2025Q1归母净利润同比+44.92%[20] - AI板块值得关注,产业竞争加剧,Grok4发布、GPT - 5或今夏发布,H20芯片解禁助国内企业研发,AI Agent提升用户黏性推动产业升级[23][24] - 机器人概念7月以来走强,7月21日万得宇树机器人指数涨5.57%,宇树科技开启上市辅导提升关注度[28] - 深海科技行情走强,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海洋经济,其与军工、资源品、机器人概念有联动价值[28] 风险提示 - 权益市场风格加速轮动,超预期政策出台致风格漂移,科技产业超预期事件影响科技逻辑,海外不确定性扰动[31]
从“蓝色粮仓”到“蓝色动能” 现代渔业激发经济新活力|向海图强 海洋经济破浪前行
证券时报· 2025-07-23 07:52
海洋渔业规模全球领先 - 我国海洋渔业规模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2025年一季度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5%,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7% [3] - 行业向深远海拓展,如深远海养殖工船"湛江湾1号"下水,风渔融合深远海网箱养殖平台"伏羲一号"完成入级检验,万吨级南极磷虾船"福远渔9199"号启航 [3] - 东方海洋建成全国最大褐藻种质资源库,培育5个海带国审新品种(占全国40%),市场占有率超25% [4] - 国联水产采用液氮速冻技术将冷冻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30分钟,并建立全链条智能温控体系 [4] 技术短板与攻关方向 - 海水养殖领域存在"硬科技"短板,高端养殖品种种苗依赖进口,国际种业公司垄断核心种质资源 [7] - 养殖装备方面,挪威、日本已实现全自动化深海网箱养殖,我国仍集中在近海,需提升高效作业系统、智能控制装备等国产化水平 [7] - 海洋捕捞领域"软实力"不足,远洋渔业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和综合监管能力方面存在差距 [7] - 行业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低,养殖技术及管理粗放,环保意识与健康养殖理念不足 [8] "蓝色粮仓"的新动能 - 海洋牧场推动行业规模化和高质量发展,"海上粮仓"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 [10] - 海洋渔业提供高蛋白、低脂肪的绿色水产品,满足城乡居民对健康饮食的需求 [10] - 行业锻造自主可控的水产品供应能力,支撑"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 [11] - 牵引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涵盖种业、装备、深加工、冷链物流等,成为海洋经济重要引擎 [11] - 助力乡村振兴,通过现代化海洋牧场、休闲渔业等新业态带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渔民增收 [11]
从“蓝色粮仓”到“蓝色动能”现代渔业激发经济新活力
证券时报· 2025-07-23 03:18
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 我国海洋渔业规模持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2025年一季度全国海洋水产品产量同比增长4.5%,其中海水养殖产量同比增长5.7% [1] - 行业向深远海拓展,如深远海养殖工船"湛江湾1号"下水,风渔融合深远海网箱养殖平台"伏羲一号"完成入级检验,万吨级南极磷虾船"福远渔9199"号启航前往南极 [1] - 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如东方海洋建成全国最大褐藻种质资源库,培育5个海带国审新品种(占全国40%),市场占有率超25% [2] - 国联水产采用液氮速冻技术将冷冻时间从24小时缩短至30分钟,并建立全链条智能温控体系提升产品品质 [2] 行业发展瓶颈 - 海水养殖领域存在"硬科技"短板,高端养殖品种种苗依赖进口,国际种业公司垄断核心种质资源 [4] - 养殖装备自动化水平不足,挪威、日本已实现全自动化深海网箱养殖,我国仍集中在近海 [4] - 海洋捕捞领域"软实力"不足,远洋渔业参与国际治理规则制定和综合监管能力有待提升 [4] - 行业普遍存在机械化/智能化水平低、养殖技术粗放、环保意识不足等问题 [5] "蓝色粮仓"战略价值 - 海洋牧场推动规模化发展,"海上粮仓"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提供高蛋白、低脂肪绿色水产品 [7] - 锻造自主可控的水产品供应能力,支撑"粮食安全"和"健康中国"战略 [7] - 牵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涵盖种业、装备、加工、物流、旅游等长产业链 [7] - 通过现代化海洋牧场等新业态带动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渔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8]
广州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暨市委财经委会议召开
广州日报· 2025-07-22 09:39
加力提速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郭永航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市领导要带头破难题抓落实,各区要持续加压奋进、进 位争先,市有关部门要强化协同联动,切实把工作落到具体项目、具体企业、具体事项上,全力推动各 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要以接受巡视为契机,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进一 步改进作风、担当作为,形成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拼经济促发展的良好局面。要高质量完成好下半年两项 重要任务,科学制定"十五五"规划,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广州现代化建设;精心做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 广州赛区各项筹备工作,打造一场彰显制度优势、展示湾区特色、体现岭南风格的精彩体育盛会。 孙志洋强调,要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锚定目标任务,坚定信心 决心,抢抓三季度、支撑"全年好"。要围绕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瞄准龙头企业、链主企业、 头部企业大招商、招大商,全力推动重点产业提速增效、优势产业成链成群发展,不断壮大新质生产 力。要积极争取各类政策性资金支持,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加速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动投资增长。要 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发挥市领导对口联系服务企业机制作用,带动各级各部门积 ...
中国海洋旅游驶入“黄金航道” 做好“海洋+”是提质发展关键|向海图强 海洋经济破浪前行
证券时报· 2025-07-22 08:00
政策护航:海洋旅游迎来发展黄金期 - 我国拥有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1.4万多公里岛屿岸线和1.1万多个海岛,为海洋旅游提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3] - 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既能提供庞大消费市场,又能生产从冲浪板到邮轮的完整海洋旅游装备产业链 [3] - 2024年我国海洋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0万亿元,达105438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海洋旅游业增加值16135亿元,增速达9.2% [3]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打造海洋特色文化和旅游目的地",多地出台专项政策支持海洋旅游发展 [4] 百舸争流:多元业态丰富产品供给 - 蓝梦邮轮创新推出33晚超长航线"史诗下西洋·蓝梦之歌",途经10国15港,开创国内母港超长航线先河 [6] - 2023年邮轮市场复苏显著,日本韩国等传统线路回暖,东南亚和极地线路恢复,国产豪华邮轮爱达·魔都号改变国际品牌垄断格局 [7] - 海岛游呈现两极分化:三亚等传统目的地通过演唱会、体育赛事升级体验,东山岛等小众海岛借社交媒体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7] - 海洋旅游呈现"海洋+"融合趋势,与文化产业、体育产业、康养产业等跨界融合形成新产品体系 [8] 破浪而行:挖掘"蓝色经济"消费潜力 - 蓝梦邮轮暑期航次平均上座率预期超110%,亲子客群占比近半,带动船上二次消费创新高 [10] - 释放消费潜力需聚焦"海洋+"模式:包括海洋+活动(海赛、海展等)、海洋+文化(建筑、军事等文化开发)、海洋+低空(直升机、水上飞机等项目) [10] - 连云港等城市通过"苏超"赛事联动赶海体验、渔盐文化游等,形成主题化滨海旅游产品链 [8][10]
【私募调研记录】相聚资本调研冰轮环境
证券之星· 2025-07-21 08:08
公司调研 - 冰轮环境致力于能源和动力领域系统解决方案 主要产品为压缩机和换热装置 覆盖-271℃-200℃温度区间 [1] - 产品应用于食品冷冻、化工生产、轨道交通等领域 数据中心业务入选工信部绿色数据中心技术产品目录 [1] - 核电领域研发核岛冷却、核能供热技术 服务国内外核电站 是全球核岛制冷机服务商 [1] - 可控核聚变领域研发极低温氦气压缩机 供货中科院国家实验室 填补国内空白 [1] - 海洋经济布局船海绿色能源系统 提供船用制冷机、BOG再液化装置等产品 服务远洋捕捞及加工船 [1] 机构背景 - 相聚资本成立于2015年1月 入选中国私募基金年鉴 核心团队拥有20余年投资经验 [2] - 采用GARP组合策略 专注与长期增长潜力企业共同成长 合作机构包括四大国有银行及头部券商 [2]
赋能海洋经济做大做强 银行大有可为
证券日报· 2025-07-20 19:06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勾勒出清晰路径 金融支持是关键驱动力 [1] - 银行需以主动姿态和创新思维赋能海洋经济 通过科技金融和全产业链服务助力产业升级 [1] 科技赋能海洋经济 - 会议提出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银行需构建"科技金融+海洋科创"生态 突破传统信贷框架 [1] - 针对战略科技力量 银行可创新知识产权质押、科创债券等工具 解决成果转化资金瓶颈 [1] - 面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银行可设计"技术评估+信用授信"专属模式 将科技价值转化为融资信用 [1] 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 会议强调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 银行需推行"一业一策"定制方案 覆盖海上风电、远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等多元赛道 [1] - 金融服务需贯穿捕捞、加工、文旅、贸易全链条 实现每个环节的资本托举 [1] 绿色金融与生态保护 - 会议明确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银行应以绿色金融为重点 加大重点海域综合治理信贷投放 [2] - 创新海洋碳汇金融工具 探索碳汇核算与质押融资衔接机制 [2] - 建立"绿色信贷+环境风险评估"机制 将生态指标嵌入授信模型 引导资源流向环保低碳产业 [2] 金融创新与海洋强国建设 - 银行需将金融创新点连成服务面 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持续金融动能 [2]
投资策略周报:新一轮上涨行情在路上,续推三条主线-20250720
华西证券· 2025-07-20 17:57
报告核心观点 - A股新一轮行情已拉开序幕,建议关注高景气成长领域、涨价资源品领域,稳定红利类资产仍是中长期资金配置重要方向,续推高景气新技术新成长、受益涨价资源品、稳定红利类资产三条主线 [2] 市场回顾 - 本周中美科技贸易领域利好,中国股市强劲上涨,恒生科技指数大涨5.5%,A股创业板指上涨3.17%;美股AI软硬件走强,纳斯达克指数本周上涨1.5% [1] - A股热门概念中,AI算力、创新药、机器人、军工等科技成长板块表现亮眼;银行板块回调带动红利板块走弱,市场风险偏好抬升,A股融资余额连续四周上行至今年4月以来高点 [1] - 大宗商品方面,国内黑色系、国际铜铝价格上涨,国际原油下跌;外汇方面,本周美元指数上行,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7.18附近震荡 [1] 市场展望 上涨逻辑 - 中美贸易上,近期科技贸易领域缓和,市场对中美谈判预期向好 [2][3] - 资金层面,赚钱效应提升使股票市场增量资金入市正反馈效应显现,私募资金和融资资金持续入市 [2][3] 关注重点 - 行业配置续推三条主线,高景气新技术新成长方向如AI算力、军工等;受益涨价资源品方向如小金属、工业金属;稳定红利类资产是中长期资金配置重要方向 [2] 近期市场关注重点 中美贸易 - 近期双方科技贸易领域缓和,投资者对中美谈判预期向好,本周A股AI算力板块大涨,后续中美经贸谈判对A股市场情绪扰动有限 [3] 总量层面 - 全年经济增速目标达成压力减轻,上半年GDP不变价同比增长5.3%,出口以美元计价同比增长5.9%,社零同比增长5.0%,房地产是主要拖累项,下半年经济增速或“前高后低”,全年5%的经济目标有望达成,投资者预期7月政治局会议重在“结构调整”和加强政策储备 [3] 结构层面 - 从中报业绩预告看,A股高景气领域集中在券商、部分资源品和科技成长;截至7月19日,A股共1547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报业绩预告,预告率为28.6%,预喜率达44%;券商、部分资源品、科技成长领域预喜率居前,地产链、煤炭开采、白酒等行业靠后 [3] 资金层面 - 赚钱效应提升使股票市场增量资金入市正反馈效应显现,私募基金积极加仓,截至7月4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攀升至77.36%,较前一周大涨2.07%;A股融资余额连续四周上行,6月23日至7月17日,融资资金净买入规模超900亿元,融资资金向科技成长板块倾斜,电子、计算机、电力设备融资买入额居前 [3]
类权益周报:稳扎稳打-20250720
华西证券· 2025-07-20 17:32
行情回顾 - 7月14 - 18日,类权益市场继续走强,万得全A涨1.40%,2025年以来涨9.51%;融资余额回升接近3月内高点,高波资产受青睐[1][10][78][79] - 资金筛选业绩预增标的,7月以来万得预增指数累计涨15.81%,高于业绩预亏指数3.60%和万得全A的3.47%[18] - 美股小涨,美债利率上行,纳斯达克本周涨1.5%,30年美债利率重上5.0%,10年日债一度迫近1.6%,30年日债一度上行至3.1%附近[35] 海外线索 - 美国零售数据超预期,环比增0.6%,对美股形成支撑;“解雇鲍威尔”担忧升温,美元明显调整;中美关系缓和,英伟达计划恢复H20芯片对中国销售;印尼总统证实美国对印尼商品征收19%关税,低于8月发函的32%[33][34] 策略建议 - 配置注重安全边际,关注政策预期,可关注政策与业绩共振、政策与待涨板块重合的方向[37][39][48] 中观产业 - 7月14 - 18日,小盘品种占优,科技是主线,通信、汽车、机械、军工涨幅居前;科技&消费转债亮点突出,石油石化、通信涨幅居前;30城商品房销量下降,DRAM存储器价格上涨[78][90][113] 风险提示 - 全球经济下行超预期,权益市场风格轮动或转债规则调整,或影响偏股型转债估值或市场活跃度;海外通胀难缓解,或抑制全球市场需求[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