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清洁能源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外媒解读四中全会重要精神:中国的成功将促进地区发展 激励世界
中国新闻网· 2025-10-27 16:55
会议的战略意义 - 会议被视为具有战略意义的转折点,为世界开辟新的合作机遇 [1][2] - 在国际局势动荡背景下,会议成为稳定与进步的重要风向标 [1][2] - 会议不仅对中国,而且对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1] “十五五”规划与“一带一路” - “十五五”规划将增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在跨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提质升级、数字化转型及混合农业发展方面的能力 [1] - 规划向世界传递了中国对持续崛起的信心 [3] -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1] 区域合作与发展前景 -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正开辟一条融合科技与可持续增长的新发展之路,中国的成功将促进地区发展 [1] - 对中亚国家而言,新的五年规划为深化双方经济与技术合作开辟了广阔前景 [2] - 合作将增强哈萨克斯坦的经济自给自足能力,并为战略伙伴关系开辟新前景 [1] 经济发展目标与信心 - 提出到2035年实现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的目标 [3] - 观察家认为中国能够实现其目标,中国已使数亿人摆脱贫困,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增长引擎 [3] 产业政策与科技发展 - 与“十四五”规划相比,中国正着力推动技术自给自足和向清洁能源转型 [4] - 产业政策已从推动电动汽车、风能和太阳能产业快速发展,转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 [4] - 中国将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相关发展,以提振整体经济 [4] 企业创新与全球竞争力 - 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在硬件、软件及软硬协同层面实现多维突破 [4] - 中国机器人正从“本土选手”加速升级为“全球玩家”,成为创新体系的输出者 [4] - 中国近年来崛起为科技强国,同时也是全球绿色转型的倡导者 [3]
制裁中国炼油厂,冯德莱恩下战书,特殊信函公布,俄将替中方兜底
搜狐财经· 2025-10-24 20:42
前言 10月23日欧盟突然出招,首次把中国能源企业写进了对俄制裁名单,而且一口气点名12家中港能源公 司,其中不乏中国唯一全加工俄油的大炼化企业,这波操作不只是给俄罗斯"添堵",更像是冲着中国来 的。 与此同时冯德莱恩的一封"特殊信函"也流出,语气强硬点名中国是"首要竞争对手",就在中欧关系本该 稳住的时候,欧盟却主动挑起事端,而俄罗斯则在旁边悄悄兜底,这场围绕能源、政治和产业链的大博 弈,正在悄然改写全球规则。 冯德莱恩出招,欧盟打破"底线" 这次欧盟的"第19轮对俄制裁"比以往都狠,狠的不是力度而是方向:他们把中国也拉进来了。被点名的 企业名单中,不仅有辽宁、山东的大厂,还有曾被西方制裁过的"老面孔"。 要知道这些企业背后的炼油产能,占了全国总量的3%,别看数字不大,但它们的角色特殊:进口俄 油、全流程加工、再出口,是中俄能源合作的桥梁。 欧盟这回是要"斩桥"了,不止禁止这些企业的油轮靠港、不给保险,还加上了"次级制裁"。意思很简 单:谁敢帮这些中国公司运油,连你也一起罚,这显然不仅仅是打压中国公司,这是试图封锁整个中俄 能源通道。 就在欧盟"封锁"中国炼油厂时,俄罗斯却在一边稳稳接住,2025年上半年被 ...
外媒关注“十五五”规划建议:新蓝图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5:35
会议核心与全球意义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1] - 此次会议为中国未来五年(2026年至2030年)的高质量发展明确方向,体现政策延续性[1] -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未来五年经济战略具有重要的全球意义,将为国际合作提供参考[1] 国际舆论与专家观点 - 外媒分析指出,会议反映出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与政策延续性[2] - 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认为,在全球环境“动荡不安”之时,“十五五”规划建议为中国经济指明重要方向和目标[2] -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伯特·霍夫曼指出,尽管世界动荡不安,中国仍在继续实施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计划,规划具有延续性[2] 经济发展目标与路径 - “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被放在“十五五”时期发展目标首位,会议公报10次提及高质量发展[2] - 中国接下来将从以GDP为核心的增长模式,逐步迈向以民生福祉和人民体感为导向的发展路径[2] - 中国正在进一步推动科技自立、收入再分配以及向清洁能源的转型[2] 科技创新与产业重点 - “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是中国“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2] - 科技创新是国际舆论关注的关键词[2]
储能扩张将成全球趋势,中国出口激增220%
华尔街见闻· 2025-10-22 10:21
随着全球向清洁能源加速转型,电池储能正从边缘角色迅速崛起为能源市场的核心赛道。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表示:"业内曾经有一句话,要么走向海外,要么退出市场。由于关税,仅仅出 口是不够的,你还必须在海外实现本地化生产。"美国市场迎"爆发式"增长 多年来在美国电力系统中扮演边缘角色的电池储能,如今正迎来繁荣期。 根据能源数据门户Cleanview的数据,得益于自2022年以来电池价格约40%的下降,美国公用事业规模 的电池储能容量自2020年以来实现了15倍的惊人增长,目前已接近30000兆瓦(MW)。 目前,美国已有19个州安装了100兆瓦或以上的公用事业规模电池储能。其中,加利福尼亚州以约13000 兆瓦的装机容量遥遥领先,占全美总量的约42%。这使得该州在用电高峰时段能够严重依赖电池供电。 成本优势凸显,储能竞争力超越传统能源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储能企业的海外扩张势头迅猛。据中国储能联盟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获 得的海外储能订单总计达186吉瓦时(GWh),同比激增超过220%。这一增长凸显了中国制造商在全球 供应链中的重要性。 尽管面临部分市场的关税壁垒,中国企业仍在积极开拓新市场。数据显示,来自 ...
碳酸锂期货日报-20251021
建信期货· 2025-10-21 10: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碳酸锂期货震荡微跌,11 - 01价差扩大,近月合约稍弱,现货对盘面贴水,日内现货、澳矿、六氟磷酸锂价格上涨,锂云母矿持平,外购锂盐厂生产亏损缩窄,下游需求回暖 [9] - 当下碳酸锂市场是高供应高需求以及社库去库,预计国内碳酸锂库存将继续去库,价格下行空间有限,上方空间打开依赖社库去库加速 [9] 各目录总结 行情回顾与操作建议 - 碳酸锂期货震荡微跌,11 - 01价差扩大至240,近月合约表现稍弱,现货持续对盘面贴水,日内现货涨650至74000,澳矿涨10至860,锂云母矿持平1825,外购锂辉石盐厂生产亏损缩窄至1852,外购锂云母盐厂生产亏损缩窄至6553,六氟磷酸锂涨至79000,下游电解液和电池制造商需求持续回暖 [9] - 预计在电池产量持续增加背景下,国内碳酸锂库存将继续去库,支持碳酸锂价格,价格下行空间有限,但上方空间打开依赖于社库去库加速 [9] 行业要闻 - 2025年9月中国碳酸锂进口量为1.96万吨,环比减少10.3%,同比增加20.5%;1 - 9月进口量为17.30万吨,同比增加5.2%。9月氢氧化锂进口量为1473吨,环比增加20.3%,同比减少74.8%;1 - 9月进口量为10654吨,同比增加81.9% [12] - 2025年9月中国三元正极材料进口量为8906吨,环比增加17.6%,同比增加87.8%;1 - 9月正极材料进口量累计53477吨,同比降幅5.3% [12] -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达581.9吉瓦,但未达2030年目标,2025 - 2030年每年需新增约1.122太瓦,年均增速16.6%。光伏是增长主力,2024年新增452吉瓦;储能设施增长强劲,2024年新增74吉瓦。呼吁各国更新气候承诺,将投资提升至至少1.4万亿美元 [12][13]
快讯 | 又一千亿级大市场,要来了
搜狐财经· 2025-10-21 01:43
动力电池回收产业 - 预计到2030年动力电池回收国内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3] - 2024年国内动力电池回收量突破30万吨,对应市场规模超480亿元[4] - 中国已发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国家标准22项,涵盖回收通用要求、管理规范、拆解规范、余能检测、再生利用等方面[4] 风电行业发展目标 - 《风能北京宣言2.0》提出到2030年全球需累计开发风电27亿千瓦,到2035年风电累计装机达到43亿千瓦以上[5] - 中国"十五五"期间年均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不低于1.2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不低于1500万千瓦[6] - 确保2030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3亿千瓦,到2035年累计装机不少于20亿千瓦,到2060年累计装机达到50亿千瓦[6] 国际航运碳价政策 - 在国际海事组织会谈中,投票决定将国际航运全球碳价的决定推迟一年[7] - 美国和沙特阿拉伯强烈反对对航运征收碳价[7] 锂电及制造业增长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8] - 同期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电机制造等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2.9%、17.1%[8] - 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等换新类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9.7%、27.1%[8] 清洁能源发电 - 前三季度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35.3%,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9] - 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稳步提升,比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9] 绿色航运倡议 - 交通运输部发布《国际绿色航运走廊合作倡议》,提出共同采取七方面措施[11] - 措施包括推动绿色低碳船舶发展、打造(近)零碳港口、提升绿色燃料供给能力等[11] 能源企业绿色转型 - 国家管网集团投资建设的首个地面集中式大型光伏发电项目实现并网试运行,设计年平均发电量6.23亿千瓦时[12] - 中国华电阳逻充换电站投入试运行,设置4工位电动船舶箱式电源充电设施、24车位电动重卡充电设施[13] 绿色燃料国际合作 - 中国与冰岛合作签约绿色甲醇项目,围绕吉林榆树项目(2GW)等三大绿色甲醇项目展开深度合作[14] - 计划打造"绿电-绿甲醇-绿色应用"的闭环生态[14] 国际风电市场动态 - 维斯塔斯由于欧洲需求弱于预期,已搁置在波兰建设最大工厂的计划,该工厂原计划创造1000多个就业岗位[15] 清洁能源就业与投资 - 英国启动清洁能源工人需求增长计划,目标到2030年将清洁能源行业的就业岗位增加一倍至860,000个[16] - 南非政府拟投资约1267亿美元推进能源转型,新增发电投资路线图引入多元化能源结构并将核电定位为长期战略重要组成部分[17]
LP圈发生了什么
投资界· 2025-10-18 16:35
文章核心观点 - 本周(10月12-10月17日)中国及全球私募股权市场活跃,共记录26起LP动态,显示出强劲的资金募集和基金设立势头 [1] - 政府引导基金和国有资本是主要推动力,在生物医药、半导体、新能源等硬科技领域发起或参与设立了多只百亿级规模基金 [2][4][5][7] - 市场化机构同样表现活跃,完成了多笔大规模募资,全球能源转型和基础设施领域出现超200亿美元的大型基金 [8][9] - 基金投资策略高度聚焦于“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旨在培育新质生产力 [6][33][34] 上海地区基金动态 - 上海国资平台在生物医药产业周上签约10家GP,旨在作为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引领产业集聚 [2] - 闵行区发布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基金,出资百亿组建四大板块基金矩阵,目标撬动10倍资金形成千亿规模集群生态 [5][6] - 闵行区新质领航基金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以加强金融赋能科创产业 [30] 湖北省基金动态 - 湖北省落地总规模100亿元的光电子信息产业母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重点投向集成电路、光通信等硬科技领域 [4] - 咸宁市完成30亿元区域母基金备案,由咸宁高投与长江证券旗下资本联合发起,是全省重构引导基金体系后首支正式运营的区域母基金 [12] 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基金 - 深圳市设立首期规模50亿元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投向算力芯片、存储、制造设备及先进封测等核心环节 [7] - 济南市设立规模10亿元的产发民生基金,将围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投资,服务于当地的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园 [16] - 江钨控股集团联合多家国家级金融机构设立规模50亿元的矿业基金,聚焦海外资源并购及国内矿山整合 [13] 大型跨国机构募资 - 博枫完成旗舰能源转型基金第二期募集,募资总额达200亿美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转型私募基金 [8] - 法国私人投资机构Ardian成功募集200亿美元基础设施平台,规模较上一期基金增长90%,将主要用于投资欧洲市场 [9] - 康桥资本旗下瑞桥信贷二期美元基金完成募集,总金额5亿美元,是亚洲规模最大的专注于医疗健康领域的信贷基金之一 [10][11] 生物医药与医疗健康基金 - 约印医疗基金第五期人民币综合基金完成备案,规模15亿元,出资方横跨成渝、京津冀、粤港澳等四大核心经济区的七家顶尖央国企 [14][15] - 上市公司贝泰妮作为LP出资5000万元,参与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金雨茂物医疗健康产业基金 [26] - 上市公司片仔癀通过全资子公司出资2亿元,投资于中金资本管理的目标规模10亿元的医疗大健康基金 [27] 其他地区与产业基金 -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设立首期规模5亿元的投资基金,是全国首支跨省域财税分享基金,重点投向绿色低碳和科技创新 [17] -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设立规模10.01亿元的中葡经贸发展基金,以服务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 [18][19] - 河南省设立规模5亿元的现代食品基金,采用“直投+子基金”方式投向食品产业上下游 [20] - 长沙市开福区落地规模5亿元的青年创业基金,主要投资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 [21] 子基金管理机构遴选 - 湖南省金芙蓉产业引导基金公开遴选人工智能产业子基金管理机构,以落实国家“人工智能+”行动 [31] - 国新创投基金公开遴选子基金管理机构,要求坚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方向 [32][33] - 四川省成果转化投资引导基金公开遴选第三批子基金管理机构,基金总规模50亿元,要求70%以上资金用于设子基金 [34]
欧盟发布气候和能源新战略
中国能源报· 2025-10-17 22:42
欧盟气候与能源新战略核心观点 - 欧盟发布《欧盟全球气候与能源愿景》,旨在推动清洁能源转型并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1] - 计划将欧盟清洁技术制造能力提升至全球技术市场份额的15% [1] - 加强国际合作并为欧洲清洁技术产业创造新商业机遇 [1] 战略目标与产业规划 - 设定目标将欧盟清洁技术制造能力提升至全球技术市场份额的15% [1] - 重点举措包括组织商业论坛和设立"欧盟对外清洁转型商业理事会"以促进国际清洁技术业务 [1] - 推动气候适应方面的投资 [1] 资金支持与国际合作 - 在"全球欧洲"2028年至2034年期间2000亿欧元的预算总额中,将气候和环境领域支出比例设定为30% [1] - 支持伙伴国家制定气候行动方案并推动清洁产业发展 [1] - 加强欧盟成员国间政策协调、信息交流与合作,支持伙伴国家建立碳定价政策 [1] 碳边境调节机制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于2026年开始实施 [1] - 计划对从碳排放限制相对宽松国家和地区进口的水泥、化肥、钢铁等产品征收"碳关税" [1] - 该措施引发部分贸易伙伴批评,认为加重了发展中国家负担 [1]
【环球财经】瞄准能源转型 欧盟发布气候和能源新战略
新华社· 2025-10-17 22:26
欧盟清洁能源转型战略 - 欧盟委员会发布《欧盟全球气候与能源愿景》,旨在推动向清洁能源转型并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1] - 计划将欧盟清洁技术制造能力提升至全球技术市场份额的15%[1] 国际合作与商业机遇 - 欧盟计划通过组织商业论坛、设立“欧盟对外清洁转型商业理事会”等措施促进清洁技术国际业务[1] - 加强与各国合作为欧洲清洁技术产业创造新的商业机遇[1] 资金支持与气候投资 - 在“全球欧洲”2028至2034年期间2000亿欧元预算中,将气候和环境领域支出比例设定为30%[1] - 该资金用于支持伙伴国家制定气候行动方案并推动清洁产业发展[1] 政策协调与碳定价 - 欧盟将加强成员国间的政策协调、信息交流与合作[1] - 支持伙伴国家建立和完善碳定价政策[1] 碳边境调节机制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于2026年开始实施[1] - 计划对从碳排放限制宽松国家进口的水泥、化肥、钢铁等产品征收“碳关税”[1]
瞄准能源转型 欧盟发布气候和能源新战略
新华网· 2025-10-17 21:21
同时,欧盟计划在其对外合作融资工具"全球欧洲"2028年至2034年期间2000亿欧元的预算总额中,把气 候和环境领域支出比例设定为30%,以支持伙伴国家制定切实可行的气候行动方案,推动清洁产业发 展。此外,还将加强欧盟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协调、信息交流与合作,支持伙伴国家建立和完善碳定价政 策等。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将于2026年开始实施,计划对从碳排放限制相对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口的水泥、 化肥、钢铁等产品征收"碳关税"。该措施引发部分贸易伙伴的批评,认为这一做法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 负担。 新华社布鲁塞尔10月17日电(记者 丁英华)欧盟委员会16日发布《欧盟全球气候与能源愿景》,提出 一系列气候和能源领域的行动计划,旨在推动向清洁能源转型,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 文件提出,将把欧盟清洁技术制造能力提升至全球技术市场份额的15%,并在此基础上增强产业竞争 力。 根据这份文件,欧盟计划加强与各国合作,为欧洲清洁技术产业创造新的商业机遇。重点举措包括通过 组织商业论坛、设立"欧盟对外清洁转型商业理事会"等促进欧盟在国际上的清洁技术业务,推动气候适 应方面的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