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一体化
搜索文档
荣盛石化:公司通过技术创新、绿色转型及战略布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
证券日报网· 2025-10-24 17:17
证券日报网讯荣盛石化(002493)10月24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近年来,公司通过技术 创新、绿色转型及战略布局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推动转型升级。"纵"向延伸,持续巩固炼化一体化 资源集成和规模化效应,并充分挖掘"炼化一体化"方式的"降本增效"优势和"油转化"潜能,持续提高运 营效能。公司现金流优异,具有良好的偿债能力,业务经营和财务稳健,短期、长期偿债资金安排妥 当。后续会持续关注偿债能力相关指标,把控偿债风险,结合外部环境与经营状况,强化现金流管理, 在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维持合理负债水平。 ...
科新机电2025年三季报点评:业绩阶段波动 未来可期
全景网· 2025-10-22 19:2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8.56亿元,同比下滑18.63% [1] - 2025年1-9月实现净利润5,519.06万元,同比下降61.44% [1] - 业绩波动主因产品结构变化导致制造工序工作量增加、生产周期拉长,阶段性产出节奏放缓 [1] - 受部分客户项目付款进度延迟影响,应收账款账龄变长,公司基于审慎原则充分计提减值 [1] - 公司在手订单较为充足,整体基本面仍处于良好态势 [1] 公司运营与战略 - 公司正采取措施优化生产调度、加快产能建设,全力保障项目交付进度与质量 [1] - 公司积极推进数智化产线建设与装备成套化升级,巩固在高端非标设备领域的竞争力 [2] - 公司与大型知名工程公司携手,在海外市场实现多台超限核心设备交付,海外业务或将创造更多增长来源 [2] - 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上行周期,随着募投项目持续推进、订单逐步兑现与回款质量改善,业绩修复将更具内生性与持续性 [2] 行业前景与驱动因素 - 在绿色低碳转型、炼化一体化推进以及高端材料升级共同驱动下,压力容器行业迎来新一轮设备更新与产业升级机遇 [2] - 伴随相关政策持续落地与项目审批提速,行业市场空间稳步扩大 [2] - 据预测,到2026年,我国压力容器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600亿元 [2] - 公司产品服务于能源及化工行业,涉及国计民生,赛道前景广阔 [2]
盘锦北燃富乙烷装置开车成功
中国化工报· 2025-10-17 12:28
项目投产情况 - 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富乙烷装置实现一次开车成功,装置运行平稳,各项参数正常,产品品质达标,标志着装置正式投入生产运行 [1] - 装置由年产33万吨富乙烷气提浓单元和年产26万吨低分气脱重单元组成 [4] - 装置以焦化干气、轻烃气、低分气等作为原料,构建稳定高效的原料供应体系 [4] 项目产能与产品 - 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可产出高品质富乙烷气33万吨 [4] - 产品将作为优质原料,为企业拓展高端市场、增强产业链协同奠定基础 [4] 战略意义与影响 - 富乙烷装置是公司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率的重点项目 [4] - 项目顺利运行体现了公司在工艺技术、生产管理和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4] - 项目标志着公司在炼化一体化布局中取得关键进展,为优化资源配置、延伸产业链条、提升整体竞争力提供支撑 [4]
广东石化:啃下“硬骨头” 炼出好产品
搜狐财经· 2025-09-30 12:16
文章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坚和工艺优化 在出口油品 芳烃纯度和聚烯烃新产品开发三大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成功拓展国际市场并提升产品竞争力 [1][3][4][7] 出口油品市场拓展 - 公司加工的原油全部为重劣质原油 加工难度大且国际客户对成品油关键指标要求远高于国内标准 [3] - 专业团队通过优化加氢裂化反应 分馏 脱硫等环节 调整20多个参数并进行近百次试验 将航煤烟点从22毫米提升至26毫米以上 银片腐蚀达到0级以下 完全达到国际最高标准 [3] - 今年以来公司累计出口各类产品200余万吨 远销欧洲 澳大利亚 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品合格率达100% [3] 芳烃产品纯度与能耗优化 - 公司将年产260万吨的芳烃装置中对二甲苯纯度视为生命线 通过优化吸附塔参数等措施使产品纯度持续稳定在99.75%以上 远超国际标准 [4] - 公司探索六大单元负荷匹配 借助智能控制系统优化加热炉和精馏塔回流比 吸附塔循环量较设计值降低超10% 7台加热炉热效率均超过94% [4] - 通过创新设计新增管线解决轻污油排放难题 月减排近千吨 装置综合能耗远低于行业标杆 [4] - 今年8月通过优化操作 装置能耗较7月再降1.4千克标油/吨 对二甲苯收率稳定在96%至97%之间 [5] 聚烯烃新产品开发与转产 - 公司4套聚烯烃装置自投产以来已完成转产230多次 近期在1周内成功试产3个新牌号产品 [7] - 开发的奶制品包装料PE-HD5533B熔体强度高 加工稳定性优异 通过微调指数与密度等工艺实现平稳过渡 [7] - 开发PP-HM0700薄壁注塑料时面临熔指从17克/10分跃升至70克/10分的挑战 通过优化方案和APC系统预测大幅缩短调整时间 减少过渡料产生 [8] - 公司已成功开发出20个高效新材料产品 新产品总量超170万吨 品种数量和产量位列中国石油炼化企业首位 [8]
长江能科(920158):北交所新股申购报告:电脱设备隐形冠军,炼化一体化驱动订单放量
开源证券· 2025-09-23 22:00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投资评级 但提供了可比公司估值参考[3][18] 核心观点 - 公司是电脱设备领域国内市占率第一的隐形冠军 受益于炼化一体化和设备更新政策驱动订单放量[1][2] - 公司技术实力突出 拥有17项发明专利和44项实用新型专利 7项科技成果达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1][13] - LNG设备和氢能设备是未来战略重点 已获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认证和多项专利布局[1] - 海外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 2024年境外收入达6959万元 同比增长414% 两年CAGR达503%[83][88][89]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主营电脱设备、分离设备、换热设备等能源化工专用设备 2024年电脱设备销售额2.02亿元 占比64.8%[12][65][66]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9亿元、3.48亿元、3.14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8万元、4085万元、4916万元[1][63] - 2025H1营业收入1.3亿元同比减少6.23% 归母净利润1824万元同比增长4.02%[1][64][68] - 研发投入持续增加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855万元、1440万元、1453万元 占比3.9%-4.63%[72][75] - 境内销售占比超96% 主要客户包括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大型能源企业[20][76][77] 行业市场空间 - 电脱设备替换周期10-15年 在炼化一体化政策推动下更新周期将进一步缩短[2][82] - 我国石油炼制及石化设备市场规模从2018年4849亿元增长至2023年7151亿元 CAGR达8.08%[2][94] - 预计2028年石油炼制及石化设备市场规模达9792亿元 2029年油气装备市场规模达7621亿元[92][93][94] - 全球电脱设备未来5年市场规模约35亿元 国内市场约10亿元[37] 技术优势与竞争地位 - 采用高压静电分离技术 在处理效果、速度和规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33][35][37] - 2021-2023年电脱设备市占率位居国内第一 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斯伦贝谢、Forum Energy等国际企业[16][18][24] - 参与多个重大能源项目 包括中国海油惠州炼厂、恒力石化2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等[38][40] - 主营业务毛利率高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2022-2024年分别为48.15%、32.19%、41.17%[27] 发展战略 - 重点布局中东市场 已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并计划在迪拜设立孙公司[20] - 紧跟"一带一路"战略 产品已销往20余个国家和地区 获得多家国际石油公司合格供应商资格[20] - 新能源设备成为重要增长点 钢渣固碳装置采用新型CCUS技术 制氢设备已进入专利实质审查阶段[54]
广东石化攻坚打造优质产品矩阵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5:23
新产品开发与生产 - 公司在9月5日至11日一周内于全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3套装置上成功试产3个新牌号产品 [1] - 自投产以来,4套聚烯烃装置已完成转产230多次,近期成功开发出20个高效新材料产品,其中茂金属聚乙烯等3个牌号达国际先进水平 [8] - 新产品总量超过170万吨,品种数量和产量位列中国石油炼化企业首位 [8] 出口市场拓展 - 2025年以来公司已累计出口各类产品200余万吨,远销欧洲、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3] - 公司加工的均为重劣质原油,通过优化加氢裂化反应等环节,将航煤烟点从22毫米提升至26毫米以上,银片腐蚀达0级以下,满足国际最高标准 [2] - 柴油团队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科学配比原料,使柴油运动黏度稳定在3.3平方毫米/秒以上,硫含量小于1毫克/千克 [2] 芳烃生产技术与效率 - 芳烃联合装置年产260万吨,为全球单套规模最大装置之一,通过对二甲苯纯度持续稳定在99.75%以上,远超国标 [4] - 通过优化吸附塔参数和智能控制系统,吸附塔循环量较设计值降低超10%,7台加热炉热效率均超过94% [4] - 今年8月通过优化A8再蒸馏塔操作及调整加热炉燃料方式,装置能耗较7月份再降1.4千克标油/吨,对二甲苯收率稳定在96%至97%之间 [5] 具体产品工艺突破 - 奶制品包装料PE-HD5533B通过微调指数与密度,精准切换氮气与添加剂系统,产品熔体强度高,加工稳定性优异 [8] - 开发PP-HM0700薄壁注塑料时,熔指从17克/10分跃升至70克/10分,通过APC系统预测氢碳比,大幅缩短调整时间,减少过渡料产生 [8]
广东石化攻坚打造优质产品矩阵
中国化工报· 2025-09-22 10:54
新产品开发与生产 - 公司在9月5日至11日一周内于全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和聚丙烯3套装置上成功试产3个新牌号产品[1] - 自投产以来,4套聚烯烃装置已完成转产230多次[5] - 公司已成功开发出20个高效新材料产品,其中茂金属聚乙烯等3个牌号达国际先进水平,高密度管材专用料通过国家认证,新产品总量超170万吨,品种数量和产量位列中国石油炼化企业首位[5] 产品质量与技术优化 - 通过调整20多个参数及近百次实验,将航煤烟点从22毫米提升至26毫米以上,银片腐蚀达0级以下,完全达到国际最高标准[2] - 通过控制反应温度与科学配比原料,使柴油运动黏度稳定在3.3平方毫米/秒以上,硫含量小于1毫克/千克[2] - 芳烃装置通过对二甲苯纯度持续稳定在99.75%以上,远超国标,收率稳定在96%至97%之间[3][4] 运营效率与能耗控制 - 芳烃装置吸附塔循环量较设计值降低超10%,7台加热炉热效率均超过94%[3] - 通过创新设计新增管线解决轻污油排放难题,月减排近千吨,装置综合能耗远低于行业标杆[3] - 今年8月通过优化A8再蒸馏塔操作及调整加热炉燃料方式,装置能耗较7月份再降1.4千克标油/吨[4] 国际市场拓展与出口业绩 - 2025年以来公司已累计出口各类产品200余万吨,远销欧洲、澳大利亚、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品合格率达100%[2] - 公司加工全部重劣质原油,其成品油闪点、冰点、洁净度等关键指标要求远高于国内标准[1]
又一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开工!
中国化工报· 2025-09-21 12:55
项目概况 - 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炼化一体化项目在新疆库车开工 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重大庆典活动的一部分[1] - 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行业领先的绿色低碳工艺技术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6套炼化生产装置[3] - 项目初步计划于2029年全部建成[3] 产能建设 - 将150万吨/年1号常压装置扩能改造至500万吨/年常减压装置[3] - 新建24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3] - 新建15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3] - 新建8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3] - 新建80万吨/年芳烃联合装置[3] - 对现有350万吨/年2号常减压等4套装置进行改造[3] - 项目建成后塔河炼化公司原油加工能力将达850万吨/年 较现有500万吨/年产能提升70%[5] 经济效益 - 每年可新增产值约202亿元(按照原油价格60美元/桶测算)[5] - 每年可新增税收约35亿元[5] - 带动就业约1万人[5] 战略意义 - 项目是中国石化推动在疆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项目[3] - 实现新疆资源就地转化利用[5] - 助力油气生产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发展[5] - 塔河炼化公司是中国石化在西北地区唯一的炼化企业[5] 现有业务 - 塔河炼化公司目前生产汽油、柴油、航空煤油、沥青、石油焦、硫黄、二甲苯、液化气等产品[5] - 拥有铁路专用线、公路运输、成品油输送管道等配套系统[5] - 近20年向新疆、甘肃、青海、西藏等地区供应产品7000多万吨[5]
每周股票复盘:东方盛虹(000301)盛虹炼化上半年净利2.57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9-07 03:48
股价表现与市值 -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价9.96元,较上周9.83元上涨1.32%,本周最高价10.19元(9月1日),最低价9.54元(9月4日)[1] - 总市值658.48亿元,在炼化及贸易板块排名5/30,A股整体排名247/5152 [1] 业务板块盈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炼化板块净利润2.57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1][4] - 新材料板块(斯尔邦石化)净利润1.20亿元,化纤板块净利润1.40亿元,运行平稳 [1] 产能与项目进展 - 已投产2套各20万吨/年EV装置,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4] - 10万吨POE工业化装置处于建设期,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投产 [4] - 800吨/年POE中试项目已于2022年9月底投产,采用自主研发催化剂技术 [4] - 70万吨/年PDH装置上半年运行平稳,丙烷原料以盛虹炼化自产自供为主 [3][4] 资本开支与战略规划 - EV、PT等项目于2025年上半年陆续建成投产,涤纶长丝等项目仍在建设 [2] - 已度过资本支出高峰期,未来资本开支呈逐步下降趋势 [2][4] - 无其他新大型项目建设规划,将根据市场情况合理控制资本开支规模 [2] 原料采购与供应链 - 原油采购基本来自中东地区,结合价格波动、生产计划及需求灵活制定采购策略 [2] - 适时开展原油期货套保操作 [2] 政策环境影响 - 反内卷政策强调全国统一市场建设、优化竞争秩序及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1] - 严控炼油、乙烯产能扩张政策环境下,规模化炼化一体化企业凭借全链布局优势迎来发展契机 [1] 股东增持动态 - 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于2025年5月完成增持金额20.20亿元 [4][5] - 2025年6月公告新一轮增持计划,金额不低于5亿元且不超过10亿元,目前正在进行中 [4][5]
荣盛石化中报“失色”:净利连跌三年半,超700亿短债缺口悬顶
凤凰网财经· 2025-09-06 21:4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2-2024年连续三年增收降利 2024年上半年业绩继续承压 营收同比下降7.83%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9.82%[1] - 业绩下滑主要受原油价格波动、存货减值及下游需求低迷影响 其中芳烃产品价差下行拖累化工板块利润 子公司中金石化上半年亏损6.33亿元[1][7] - 公司正加速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斥资超千亿推进项目建设 但面临高资产负债率75.12%和733.07亿元短期资金缺口的双重压力[1][8][9]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486.29亿元同比下降7.83% 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下降29.82% 扣非净利润7.55亿元同比增长12.28%[2] - Q2业绩显著恶化:营收736.54亿元同比降8.12% 归母净利润1368.28万元同比降95.52% 环比降97.67%[2] - 2022-2024年营收增速持续放缓:分别增长57.91%/12.46%/0.42% 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74.76%/65.33%/37.44%[5] 业务板块分析 - 炼油产品营收524.06亿元占比35.26%同比下降12.42% 化工产品营收607.42亿元占比40.87%[6] - PTA营收157.54亿元占比10.6%同比下降39.59% 聚酯化纤薄膜营收111.26亿元占比7.48%[6] - 化工产品毛利率12.08%同比下降2.64个百分点 主因产品跌价幅度超过原材料成本降幅[6] 成本与减值影响 - 布伦特原油均价71美元/桶同比下降15% 一季度单边下跌二季度剧烈波动[3] - 存货账面价值443.79亿元同比降19.72% 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导致资产减值1.52亿元[5] - 芳烃产品盈利收窄:纯苯理论毛利582元/吨同比下降710元/吨 PX理论毛利-517元/吨同比下降1037元/吨[7] 资本开支与资金状况 - 在建工程余额528.08亿元 高性能树脂、高端新材料、金塘新材料三大项目预算达1629亿元[8] - 上半年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155.77亿元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60.6亿元[8] - 短期借款462.74亿元同比增长4.65% 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419.26亿元同比增长38.39%[9] - 货币资金148.93亿元同比缩水22.53% 短期资金缺口733.07亿元 长期借款1166.31亿元[9] 市场表现 - 市值从2021年初超2900亿元跌至当前961亿元[9] - 股价较2021年初29.81元历史高点回撤近七成 9月5日报收9.62元/股[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