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存量

搜索文档
自然资源部:已有2.4万宗存量房地产用地纳入妥善处置闲置存量土地“一地一策”清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6-17 21:49
政策背景与成效 - 自然资源部等六部门2024年6月出台18条政策措施 从松绑、放活、让利、简化三方面盘活存量房地产用地 [1] - 截至2024年4月底已有2.4万宗、9.08万公顷存量用地纳入"一地一策"清单 适用18条政策工具箱 [1] - 政策实施一年后 2024年3月31日前供应的房地产用地下降19.1% 含住宅和商服用地 [1] - 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新增用地减少与销售疲软并存 存量用地规模维持高位 [1] 18条政策核心内容 - 开发优化方面:消除建设障碍 调整开竣工日期 免除疫情等不可抗力违约责任 [2] - 市场流通方面:推进土地二级市场"带押过户" 优化分割开发程序 支持合作开发 [2] - 政府回收方面:明确依法收回情形 允许等价置换 专项债支持保障房用地回收 [2] - 政策采用"限定时限+封闭运行"模式 为企业提供套餐式支持但不新增地方隐性债务 [2] 政策实施与转型方向 - 部分省市已出台实施细则 形成典型案例产生示范效应 [2] - 城镇化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 房地产需从开发建设转向运营治理思维 [3] - 盘活存量涉及复杂利益关系 后期将面临更多"硬骨头"挑战 [3] - 建议从单一要素供应转向组合施策 目标从存量消化升级为存量优化 [3]
华电能源: 关于开展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业务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7 18:17
交易概述 - 华电能源拟与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开展融资租赁售后回租业务 融资金额不超过5亿元人民币 [1] - 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 也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融资金额在董事会审议权限范围内 无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1] 董事会审议情况 - 公司于2025年6月17日召开十一届十七次董事会 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2] - 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办理与融资租赁业务相关的一切事宜 包括签署协议和法律文件等 [2] 交易对方基本情况 - 国网租赁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心北区1-1-504-C [2] - 国网租赁公司股东包括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持股69.97% 英大汇通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持股30.03% [2] - 国网租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融资租赁业务 租赁业务 租赁咨询服务 特种设备出租 机械设备租赁 船舶租赁等 [2] 融资租赁标的物情况 - 标的资产为华电能源佳木斯热电厂1号2号机组部分生产设备及设施 [2] - 标的资产产权清晰 无抵押 质押或其他第三人权利 不存在重大争议 诉讼或仲裁事项 [2] 融资租赁业务主要内容 - 公司将标的资产出售给国网租赁公司并回租使用 [2] - 租赁期限3年 租赁利率为3.85% [2] - 租金支付方式为按季等额本息支付 [2] - 具体内容以实际签订协议为准 [2] 交易目的及影响 - 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 拓宽融资渠道 满足公司资金需求 [2] - 不影响公司对租赁标的物的正常使用 [2] - 对公司生产经营不会产生重大影响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形 [2]
首开股份: 首开股份关于资产转让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3 20:14
交易概述 - 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城市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拟将持有的北京首信丰泰管理咨询合伙企业全部份额转让至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以估值结果为依据确定为39,987.91万元人民币 [1]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已通过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四十四次会议审议,无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1] - 交易目的是引入金融机构合作,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金储备,符合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 [3] 交易对方情况 - 交易对方为中国中信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024,667.9047万元人民币,主要股东包括中国中信集团(26.46%)、财政部(24.76%)等 [4] - 中信金融资产经营范围涵盖不良资产管理、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与公司无关联关系 [4] 交易标的情况 - 标的为首信丰泰有限合伙份额,成立于2025年4月21日,总认缴出资10.01亿元,其中城开集团认缴4亿元并以现金及仁信公司100%股权实缴 [2][5] - 截至2025年4月30日,首信丰泰资产总额71.61亿元,负债59.17亿元,净资产12.44亿元 [5] - 标的权属清晰,无抵押、诉讼等限制转让情形 [5] 交易定价与安排 - 标的估值采用资产基础法,账面值40,619.77万元,估值40,069.75万元,最终转让价定为39,987.91万元 [6] - 城开集团将在收到转让价款后配合完成工商变更,若中信金融资产未如期支付则终止变更程序 [6] 交易影响 - 交易有助于公司快速回笼资金,优化财务状况,对经营和财务无不利影响 [6] - 公司将持续关注首信丰泰后续运作情况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7]
年内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超千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6-12 00:42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 - 截至6月11日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发行规模达1083.48亿元涉及442个项目24只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的占比达7.75% [1] - 专项债券作为地方政府收购闲置土地的重要财政工具在盘活存量土地加快土地风险化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4.4万亿元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重点用于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等 [1] 政策支持与发行机制优化 - 财政部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地方政府回收符合条件的闲置存量土地确有需要的地区也可用于新增土地储备项目 [2] - 自然资源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发债要求及资金使用主体完善专项债券申报审核流程以更好支持土地储备工作 [2] - 湖南省发行2025年第一批土地储备专项债券规模达94.15亿元占全省项目建设专项债券资金的41.5%涉及80个项目覆盖126个地块 [2] 地方发行进展与行业影响 - 甘肃省兰州新区上报首批土地储备专项债券项目通过初审专项债券规模为27.54亿元期限5年用于收回收购闲置用地及新增土地储备 [3] - 北京广东四川湖南等地率先重启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后续其余省份将陆续推进土地依赖程度高的省份或将发行更高规模 [3] - 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政策有助于加速房地产市场库存去化稳定市场预期改善土地供求关系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3]
盘活存量资产 林洋能源拟向广东建工转让5家光伏发电项目
证券日报网· 2025-06-04 09:44
交易概况 - 林洋能源拟将全资子公司安徽林洋新能源和江苏林洋新能源下属5家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粤水电能源集团 转让对价合计4 71亿元 涉及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合计236 5MW [1] - 交易实质是以股权转让方式销售电站资产 属于公司光伏产品业务的延伸 光伏电站转让多以股权转让方式进行 [1] 交易标的详情 - 5家光伏发电项目公司分别为永瑞科技(50MW) 永晖科技(50MW) 永明发电(20MW) 江苏飞展(94 5MW) 连云港林洋(22MW) 目前运营状况良好 [2] - 2024年5家公司均盈利 净利润合计超7200万元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合计达1495 91万元 [2] 交易动因与战略影响 - 转让可盘活存量资产 降低资产负债率 优化资产结构 同时为战略转型提供资金支持 [2] - 回笼资金将用于开发建设平价电站和优质储能电站 提升资产运营效率 [2][4] - 降低电价补贴不确定性风险 前期建成电站回款周期较长 [2] 收购方情况 - 粤水电能源集团为广东建工(002060)旗下公司 收购旨在扩大清洁能源发电业务规模 [3] - 预计标的公司2025年净利润约5291 21万元 对广东建工业绩产生正面影响 [3] - 行业专家认为光伏电站兼具金融和新能源属性 是央国企优质投资标的 [3] 行业专家观点 - 林洋能源战略方向调整为平价电站和储能电站建设 本次交易符合长期战略 [4] - 交易将改善公司财务状况 后续资金用于高效化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4]
成都468米高楼再演罗生门?绿地回应称低调推进复工
中国经营报· 2025-05-24 03:33
项目复工进展 - 成都绿地蜀峰468超高层项目已全面重启,计划2027年竣工交付,但竣工时间尚未最终确定[2] - T1主塔楼已复工,施工电梯正常运转,塔顶吊臂正在吊运材料,但施工速度较慢[3][4] - T2和T3附属楼建设进度较快,幕墙施工接近尾声,预计年内竣工[4] - T1核心筒已建至444米(100F),外框钢构417米(94F),外框砼浇筑366米(81F)[5] 项目历史与现状 - 项目开工已13年,期间多次停工,2019年高度已达440米[2] - 原施工方中建三局因工程款拖欠导致停工,2024年8月更换为中国五冶[5] - 营销展示中心现已关闭,门前变为公共停车场,预约电话无人接听[4] - 项目规划高度468米,但"西南第一高楼"称号将被489米的中海"一带一路"大厦取代[3] 公司财务状况 - 项目总投资额超过120亿元[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3.36亿元,同比下降60.4%[6] - 2024年营业收入2406.4亿元,同比下降33.2%,净亏损155.52亿元,同比扩大62.75%[6] - 资产负债率89.16%,较2023年87.84%有所上升[6] - 公司实施人员结构优化和降薪措施,中高层管理人员带头降薪[6] 行业动态 - 武汉绿地中心(475米)即将交付,全球租售工作开启[7] - 宁波中心大厦(409米)已交付启用,成为浙江首座400米以上地标[7] - 天津117大厦(597米)将于2024年4月30日复工,工期两年[8] - 重庆陆海国际中心(458米)外立面幕墙已全部完工[8] - 超高层集中复工可能与中央盘活存量政策有关,包括2024年处置闲置土地政策和2025年盘活存量用地要求[8]
黑马金茂,又杀回来了!
36氪· 2025-05-23 10:34
中国金茂,是第三条路。与其陷入被动修复库存之路,不如主动进攻,拿地大爆发,以增量打存量。 01,金茂的三板斧 对此,25新上任的金茂董事长陶天海,开启了组织,投资,产品,运营等全方位的变革,老潘总结为金 茂翻身"三板斧"。 其一,组织精简;其二、拿地大爆发;其三,产品优化 比如组织更扁平,更高效、更强悍后,开启拿地大爆发就能在行业下行期以增量破局,而产品大优化就 能快速变现增量土地形成新鲜现金流和利润修复,而后再支撑滚动拿地,整体形成金茂的正向发展闭 环。 不是所有地产央企都能"好好活着"。 比如,亏损后的地产央企有几条路。其一,离开牌桌,直接退出地产开发。比如中交地产;其二,瘦身 健体,压缩组织,降薪裁员,比如中铁置业。 这三板斧,最让业内和老潘好奇的当属近半年的拿地大爆发,但更具冲突感的是金茂从昨天"亏损病 号"到今天"拿地黑马",形象转变太快,让老潘惊诧。 好奇1:仅一年时间,金茂就由弱变强了? 好奇2:昔日央企黑马金茂,又杀回来了! 于是老潘,今天来简单聊聊下行期时"金茂的翻身战"! 02,拿地大黑马 金茂,又杀回来了。 记忆中,昨天金茂还在作为央企亏损户的"大病号",即2023年严重亏损69亿,结果 ...
近3000宗土地拟使用专项债资金收储 总面积已超1.33亿平方米
证券日报· 2025-05-22 23:44
盘活存量用地工作进展 - 各地公示拟使用专项债收储土地接近3000宗,总面积超1.33亿平方米 [1] - 4月份公示拟收储土地超1500宗,总面积超7000万平方米,总金额超1700亿元 [1] - 5月份各地持续推进收储土地工作,如重庆永川区拟收储7宗地块 [1] 专项债在盘活存量用地中的作用 - 专项债作为地方政府融资工具,在推进"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高质量"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1] - 专项债收储土地有助于平衡土地市场供求关系 [1] - 5月初央行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有望降低各地发债成本 [3] 拟收储地块所有权结构 - 绝大多数宗地属于地方国企,占比超80% [2] - 4月份拟收储涉宅地块中民企占比约16%,较2月、3月有所提升 [2] - 央企、民企可通过换地、"收调供"等方式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 [2] 收储价格情况 - 约50%地块拟收储价格与成交价比值在0.8至1.0之间 [2] - 约30%地块比值在0.9至1.0之间 [2] - 信阳市规定除四种情形外,按基础价格下调5%确定收地价格 [2] 专项债发行进展 - 广东、湖南、四川等省份已完成部分专项债发行,合计发债金额接近550亿元 [3] - 已发行金额约占拟收储金额的15% [3] - 宁波市将发行土地储备专项债券43.39亿元 [3] 未来工作方向 - 更多地区将参考已发行专项债省市做法,明确收回收购价格 [3] - 需明确收购土地用途,确保有效二次利用 [3] - 持续优化工作方案和流程,提高专项债发行与使用效率 [3]
专项债收储提速!各地拟回收闲置土地近3000宗
第一财经· 2025-05-22 14:54
专项债收地加速 - 二季度以来各地拟用专项债收地节奏明显加快,截至5月20日公示拟收储地块近3000宗,总面积超1.33亿平方米,总金额超3500亿元 [2] - 土储专项债自2019年被叫停后于2024年重启,因楼市低迷导致大量闲置土地需盘活,2024年9月政治局会议提出支持盘活存量土地政策 [2] - 2025年以来各地行动提速,1-2月公示393宗580亿元,3月超830宗1000亿元,4月超1500宗1700亿元 [3] 区域分布特征 - 全国23省市参与收储,广东以652亿元居首,河南411亿元、福建354亿元分列二三位 [3] - 城市层面郑州以173.5亿元和500万平方米双居榜首,广州已公示第二批100宗150亿元项目 [3] - 三四线城市宅地收储占比达84%(5437公顷),收购总价1659亿元占74% [5] 土地属性分析 - 拟收储土地70%为2020-2024年出让地块,住宅用地占比65%,商办用地占比25%且持续提升 [4] - 地方国企地块占比超80%,央企(保利、华侨城等)和民企(新城、俊发等)不足20%,郑州、昆明等地民企占比较高 [5] 政策实施进展 - 实际发行专项债仅550亿元占公示金额15%,广州60亿元领跑,长沙38亿元、宁波13亿元次之 [8] - 中指研究院指出4月以来公示提速但实际发行不足五分之一,建议加速转化拟收储为已收储 [8] - 未来可通过换地、"收调供"等方式盘活央企民企闲置土地,优化土地储备结构 [9] 市场影响评估 - 拟收储宅地理论建筑面积超1.3亿平方米,落实后将减少新房供应,改善三四线城市库存周期 [7] - 专项债收储本质是化解城投债务压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政策延续 [5]
南通海门东灶港项目,何以成为典型案例
中国证券报· 2025-05-22 04:42
国有企业有效盘活存量资产资源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江苏海奕控股集团 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杨慧花表示:"下阶段,集团将继续贯彻落实国有资产清查利用专项行动 工作要求,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摸清底数,并根据资产的不同类型,分类施策,进一步研究资产盘活 方式和路径,确保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CIS— 东灶港项目由江苏海奕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南通东灶港口发展有限公司于2023年9月发行,总规模达 8.22亿元,通过资产证券化创新盘活东灶港口收费收益权存量资产,覆盖港口停泊服务、货物装卸服 务、进出港及靠离泊警戒技术服务与库场使用服务等。目前,该证券已全部募集发行完成,募集资金将 用于改造提升东灶港现有泊位、设备、仓储等设施,全力推进港口物流产业发展。 江苏海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部融资科科长唐宁介绍,东灶港口作为重资产港口企业,面临资金需求 大、规划周期长、资产权属复杂等难题。集团公司紧扣国家政策方向,创新设计资产证券化方案,有效 盘活存量资产,为港口发展注入新动能。 国家有关部门在案例总结中指出了东灶港项目的三大特点:一是显著降低融资成本,降幅超过100个基 点;二是通过证券分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