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证监会:重启人工智能等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6-18 15:48
科创板市场建设 - 科创板自2019年开板以来已初具规模[1] - 证监会将继续发挥科创板示范效应 推出"1+6"深化改革政策[1] "1+6"政策措施 - "1"指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第五套标准上市[3] - 科创成长层将精准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好、研发投入高的科技企业[3] - 配套强化信息披露、风险揭示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专门安排[3] - "6"包括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IPO预先审阅机制等6项改革[3] -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3] - 支持未盈利科技企业增资扩股 完善再融资和战投认定标准[3] 创业板改革 - 证监会将在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 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3] 资本市场作用 - 资本市场对科技巨头和科创新秀的发展都至关重要[4] - 创新需要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三者的结合[4] - 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枢纽的创新生态对科技产业融合意义重大[4]
王沪宁出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调研协商座谈会
快讯· 2025-06-18 15:06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 中共中央将科技创新定位为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1]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当前重大部署 [1] - 会议强调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与产业融合的重要论述 [1] 政策导向与战略实施 -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路径 [1] - 会议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并强化使命担当以落实决策部署 [1] - 民主党派中央参与重点考察调研成果协商 [1]
重磅利好!潘功胜、李云泽、吴清集体发声→
搜狐财经· 2025-06-18 14:59
全球金融治理 - 国际货币体系向多极化发展,欧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约20%,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和贸易融资货币[6][7] - SDR作为超主权国际货币面临政治共识不足和市场流动性不足的挑战,需优化分配发行机制和扩大使用范围[8] - 跨境支付体系向多元化发展,中国已建成多渠道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网络,新兴技术如区块链重塑支付体系[9][10] 资本市场改革 - 科创板将推出"1+6"改革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和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支持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27]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一半以上,拥有全国1/3专利数量[24]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90%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发挥"孵化器"作用[24] 金融开放合作 - 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在华总资产超7万亿元,外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从2013年4%提升至9%[36] - 中国绿色信贷规模全球第一,预计2030年碳达峰资金需求超25万亿元[38] -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带动财富管理需求,信托理财保险资管规模年均增速8%[39] 科技创新支持 - 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近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12.5%,新材料行业达17.9%[25] - 将推出数据中心REITs,支持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等新型资产开展证券化融资[28] - 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参与私募股权投资,拓宽科技创新资金来源[28]
全文来了!证监会主席吴清最新发声:围绕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新浪证券· 2025-06-18 11:55
资本市场功能与科技创新 - 资本市场具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激励相容机制,能够提供从风险投资到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的全链条服务,满足科技企业不同阶段需求 [5] - 资本市场通过对关键要素和资产定价,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人才创新活力,带动生产要素有机融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5] - 创新始于科技、兴于产业、成于资本的特点越来越明显,构建以资本市场为枢纽的创新生态对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意义重大 [5] 资本市场结构性变化 - 多层次市场体系对科技创新的覆盖面有效拓展,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和新三板以及私募创投等各具特色、错位发展 [6]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达到1.88万亿元,占全社会研发投入一半以上,拥有专利数量占全国总量的1/3 [6]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参与投资了九成的科创板和北交所上市公司、过半数的创业板上市公司 [6] - 市值超千亿的A股上市公司中,科技企业占比从10年前的12%提升至27%,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形成集聚效应 [7] - 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材料行业上市公司近5年营收复合增长率分别达12.5%和17.9% [7] - 科创板、创业板近5年分红回购超过7300亿元 [7] 资本市场改革开放措施 - 加力推出深化科创板改革的"1+6"政策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等 [8]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8] - 大力发展科创债,优化发行、交易制度安排,推动完善贴息、担保等配套机制,加快推出科创债ETF [8] - 批复全国首批2只数据中心REITs注册,支持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数据资产等新型资产开展资产证券化、REITs等融资 [8] - 积极推动社保基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参与私募股权投资,拓宽资金来源 [9] - 支持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参与科技企业投资 [9] - 支持在上海设立专门科技公司,建设新型资产管理服务平台 [9] - 加快落实2025年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一揽子重点举措,包括发布QFII制度优化方案,将QFII可交易期货期权品种总数拓展到100个 [10] - 研究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推动液化天然气期货期权等产品上市 [10]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 中国证监会与上海建立协作工作机制,在深化科创板改革、完善股票债券期货市场体系和产品供给等方面密切协同联动 [11] - 支持用好浦东新区法规立法授权开展资本市场制度探索,助力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 [11]
瑞达期货锰硅硅铁产业日报-20250610
瑞达期货· 2025-06-10 17: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10日,锰硅2509合约收盘5542,下跌0.18%,硅铁2509合约收盘5174,上涨0.27% [2] - 2025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2.5%,出口10.67万亿元,增长7.2%;进口7.27万亿元,下降3.8% [2] - 锰硅和硅铁厂家减产开工率来到同期低位,但库存整体仍偏高,成本端原料端进口锰矿石港口库存增加,下游铁水产量见顶回落,原料端煤炭大幅拉涨,悲观情绪改善 [2] - 锰硅内蒙古现货利润-180元/吨,宁夏现货利润-370元/吨;硅铁内蒙古和宁夏现货利润均为-330元/吨 [2] - 市场上钢厂采购较为谨慎,招标价格延续下跌,4小时周期K线位于20和60均线下方,操作上震荡运行对待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期货市场 - SM主力合约收盘价5542元/吨,环比下降10元/吨;SF主力合约收盘价5174元/吨,环比持平 [2] - SM期货合约持仓量648759手,环比增加4965手;SF期货合约持仓量456759手,环比减少13260手 [2] - 锰硅前20名净持仓-30777手,环比减少390手;硅铁前20名净持仓-15948手,环比减少1107手 [2] - SM1 - 9月合约价差28元/吨,环比下降4元/吨;SF1 - 9月合约价差-12元/吨,环比下降8元/吨 [2] - SM仓单100048张,环比减少717张;SF仓单15415张,环比减少47张 [2] 现货市场 - 内蒙古锰硅FeMn68Si18价格5450元/吨,环比持平;内蒙古硅铁FeSi75 - B价格5260元/吨,环比持平 [2] - 贵州锰硅FeMn68Si18价格5500元/吨,环比持平;青海硅铁FeSi75 - B价格5110元/吨,环比持平 [2] - 云南锰硅FeMn68Si18价格5450元/吨,环比下降50元/吨;宁夏硅铁FeSi75 - B价格5170元/吨,环比持平 [2] - 锰硅指数均值5411元/吨,环比下降104元/吨;SF主力合约基差-4元/吨,环比持平 [2] - SM主力合约基差-92元/吨,环比增加10元/吨 [2] 上游情况 - 南非矿Mn38块天津港价格31元/吨度,环比持平;硅石(98%,西北)价格210元/吨,环比持平 [2] - 内蒙古乌海二级冶金焦价格900元/吨,环比下降70元/吨;兰炭(中料,神木)价格640元/吨,环比持平 [2] - 锰矿港口库存420.30万吨,环比增加13.30万吨 [2] 产业情况 - 锰硅企业开工率35.03%,环比增加0.26%;硅铁企业开工率32.78%,环比增加2.34% [2] - 锰硅供应171885吨,环比增加1960吨;硅铁供应97300吨,环比增加12400吨 [2] - 锰硅厂家库存186600吨,环比减少14500吨;硅铁厂家库存6.77万吨,环比减少0.74万吨 [2] - 锰硅全国钢厂库存15.15天,环比减少0.29天;硅铁全国钢厂库存15.20天,环比减少0.24天 [2] - 五大钢种锰硅需求125793吨,环比减少1093吨;五大钢种硅铁需求20324.70吨,环比减少249.80吨 [2] 下游情况 - 247家钢厂高炉开工率83.54%,环比下降0.35%;247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90.63%,环比下降0.04% [2] - 粗钢产量8601.90万吨,环比下降682.24万吨 [2] 行业消息 - 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的第十四次专题学习 [2] - 5月,CPI同比下降0.1%,环比下降0.2%;PPI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4% [2] - 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出口10.67万亿元,增长7.2%;进口7.27万亿元,下降3.8% [2]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四次专题学习
证监会发布· 2025-06-09 22:01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 国务院强调通过多方面协同发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提高转化效能,促进创新发展 [1] -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有利于催生新产品、新产业、新动能,形成新质生产力 [2] 科技成果转化关键环节 - 转化源头需优化科技研发及产业发展评价体系,增强产业需求与科技供给的契合度 [2] - 转化对接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项目,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 [2] - 转化应用需用好首台套政策,推动自主攻关技术和产品在规模化应用中迭代升级 [2] 科技成果转化支撑环境 -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完善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形成高效协同的成果转化体系 [3] - 完善激励机制,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激发各方积极性 [3] - 加大资金支持,运用市场力量吸引社会资本,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方式,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3] - 加强公共服务,规划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为供需双方提供全方位服务 [3]
李强主持国务院第十四次专题学习
快讯· 2025-06-09 19:46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 国务院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进行专题学习 [1] - 强调通过多方面协同发力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瓶颈 [1] - 目标是切实提高转化效能并促进创新发展 [1] 政策导向与执行 - 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有关决策部署 [1] - 国务院总理李强主持本次专题学习 [1]
同心·大调研|聚焦传统产业“焕新” 民进中央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中国新闻网· 2025-06-09 09:11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政府工作报告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为重点任务,并部署"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1] - 河南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打造7大制造业集群、28个重点产业链、N个专精特新细分产业链[1] - 平顶山依托煤炭资源优势,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形成涵盖上游原料和下游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格局[2] 企业转型实践案例 - 平顶山神马帘子布公司将煤炭转化为尼龙丝,实现产业链延伸[1] - 中信重工、海信集团等企业通过加码转型升级展现创新活力[4][10] - 泰山玻璃纤维公司聚焦高端化、低成本,推动细分产品研发创新[7] 数字化转型路径 - 卡奥斯创智物联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跨行业跨领域赋能[7] - 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开发数字化工具箱助力中小企业转型[7] - 建议培育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复合型人才和服务商[7] 科技创新融合 - 产业现代化方向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路径是与科技创新相融合[6] - 需促进技术与其他生产要素融合,保障人才、经费、管理等条件[6] - 发挥政府作用破除融合壁垒,搭建平台并健全体制机制[10]
专家建议:在新一轮疏解中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1 22:00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大数据视角下,京津冀已进入深度协同发展阶段。近日,在天津市委宣传部和南开大学联合主办的京津 冀协同发展论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研讨会上 ,三地专家学者表示,站在新的起 点,新一轮非首都功能疏解正在重构区域发展新格局,建议在新一轮疏解中加强京津冀科技创新和产业 创新融合发展。 新一轮疏解强化产业集群培育 孙久文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名誉会长孙久文说: "面向未来,京津冀三地仍 需深化非首都功能疏解,在新一轮非首都功能疏解中,要强化产业集群培育。" "央企总部疏解是当前重点任务,要接续推动二、三级子公司和创新业务板块向津冀布局。"孙久文表 示,随着央企、高校加快落户,雄安新区承接能力将不断增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要处理好同雄安新 区的关系,"两翼"协同发力,有效解决北京"大城市病"问题。 "新一轮疏解要继续优化空间结构,北京、天津、石家庄要加快都市圈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 加速融合。"孙久文说。 单一项目承接转向全链条协同 京津冀产业门类齐全、基础深厚,"集链成群"正持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单一项目承接正转 向全链条协同。 李国平 北 ...
深交所理事长沙雁: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制度机制
快讯· 2025-05-19 11:30
今日(5月19日),在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深交所理事长沙雁致辞称,下一步,深交所将积 极顺应当前科技创新大趋势,紧紧围绕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这一关键着力点,以深化创业板改革为牵 引,进一步完善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再融资、并购重组等制度机制,发挥从"IP"到"IPO"再到上市后 做优做强的全周期、接力式服务体系作用,不断提升服务的便利性与可达性,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融合发展。(智通财经 周晓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