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大模型DeepSeek

搜索文档
中经评论:中国制造向新提质不停步
中国经济网· 2025-07-17 09:32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中国制造业持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创新成为核心驱动力 [2][4] - 2025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其中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分别增长10.2%和9.5% [4] - 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3.1%、36.2%、35.6%,显示新兴领域高速发展 [4]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中国研发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达2.68%,规模达3.6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 [4] -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超过77%,成为创新主体 [4] -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上升至第11位,显示创新实力持续提升 [4]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融合 -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5] - 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和产业改造升级成为制造业增长亮点 [5] - 传统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夯实实体经济根基 [5]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进,激发创新活力 [6] - 宏观政策加力,内需潜力释放,带动制造业生产 [6] - 制度创新优化创新环境,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对接 [6]
银河证券:计算机行业底部信号已现 AI算力引领结构性复苏
快讯· 2025-05-23 08:20
行业表现 - 计算机行业年初至今涨幅排名靠前,主要受国产大模型DeepSeek催化 [1] - 2024年计算机行业业绩继续探底,2025年第一季度板块业绩边际复苏 [1] 业绩驱动因素 - 算力基础设施、国产自主可控、细分行业(能源、智能驾驶等)AI应用表现较强韧性 [1] - 成本端有效管控及AI赋能业务与提升产品力,企业降本增效初现成效 [1] - 伴随贸易摩擦常态化,下游需求逐渐恢复,高景气度行业订单饱满 [1] 现金流与政策影响 -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与地方化债进度持续推进,计算机板块现金流回款情况有望好转 [1] - 2025年现金流改善将逐步在利润端释放 [1]
今日快评丨高校专业调整透露哪些信号
河南日报· 2025-04-28 07:32
高校专业更新 - 河南省47所高校新增备案和审批专业146个 列入2025年本科招生计划 包括智能建造与智慧交通 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飞行器运维工程等 [1] - 专业调整聚焦人工智能相关学科 瞄准时代前沿和就业导向 如国产大模型DeepSeek和智能机器人引发行业关注 [1] - 农业大省背景推动智慧农业专业开设 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数字化水平 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1] 专业设置方向 - 河南省2024年急需特需新兴未来本科专业支持目录清单显示 电子信息 智能制造 先进装备 新材料等前沿领域为重点 [2] - 养老服务管理 健康服务与管理 体育康养 康复治疗学等专业增设 反映银发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需求 [2] - 学科交叉融合成为趋势 如工程专业融入艺术审美 医学专业结合心理学知识 [2] 专业调整原则 - 高校需从办学定位和条件出发新增或撤并专业 避免盲目跟风热门或撤并冷门专业 [2] - 民生福祉和文化传承领域专业需综合考量时代责任和人文关怀 不单纯依赖市场热度 [2] 人才培养核心 - 毕业生质量是高校口碑关键 加强学科建设和基本功训练是以不变应万变的核心 [3] - 招生工作中需加强对新增专业的解读和宣讲 帮助学生和家长理解专业动态调整 [3]
兴业证券王涵 | 燎原·重估——从硬实力领先到软实力崛起——经济每月谈第十期
王涵论宏观· 2025-02-18 15:19
历史经验:制造业强国支撑世界秩序稳定 - 工业第一大国历来是世界秩序的"定海神针",19世纪英国通过工业实力建立日不落帝国并主导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确立金本位制[4] - 20世纪美国凭借庞大工业产能和技术创新,在二战后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美元霸权并主导全球经济秩序长达半个多世纪[5] - 制造业实力涉及科技创新、劳动力素质等多维度,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根本体现[4] 中国硬实力全球领先 - 中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2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28.8%,超过美日德三国总和,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全球第一[7] - 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1627.8亿美元,其中制造业投资占比超1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比23%[7] - 中国与南方国家经济互补性强,2024年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2.07万亿元,同比增长6.4%,占进出口总值比重首次超50%[7] 文化软实力加速崛起 - 2024年春节档电影总票房突破100亿元,观影人次1.87亿创历史新高,《黑神话》《哪吒》等文化产品在海外市场表现亮眼[9]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银幕数量超9万块,2024年票房收入425亿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1488亿美元[9] - 80、90后群体占人口28%,成为国货消费主力,推动本土文化创新并通过社交媒体传播中国文化[11][12] 中美发展模式对比 - 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从1947年26%降至2023年10.2%,美元在全球官方储备中占比从2017年62.73%降至2024年57.39%[14] - 中国坚持多边主义外交政策,已同150多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24年与共建国家贸易额占外贸总额50.3%[14] - 中国非化石能源占比从2013年10.2%提升至2023年17.9%,2024年前三季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35.5%[14] 资本市场估值分化 - 2018-2024年间标普500指数累计上涨120%,沪深300指数(美元计)下跌13%,纳斯达克PE从2022年27.4倍升至2024年40.8倍[16] - 美国科技股估值高企,2024年底英伟达PE达52.9倍,而中国科技企业如DeepSeek正突破美国科技霸权[17] - 中国资产估值重估将遵循"工业-商业-金融"三步走节奏,伴随经济基本面改善逐步展开[17] 发展节奏与前景 - 中国软实力与资本市场估值回归是循序渐进过程,需保持战略耐心,短期波动不影响长期向上趋势[19] - 工业实力奠定坚实基础,文化影响力扩大、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将推动软实力进入快速发展通道[19] - 资本市场估值将随经济发展质量提升而逐步实现螺旋式上升[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