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
搜索文档
前三季度我市新开工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1.9%——
南京日报· 2025-11-03 10:40
投资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2%,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1.9% [1] - 制造业投资增长12.0% [1] 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 公司决定投资5亿元利用现有厂房新增生产线,实施全新线控产品布局,并搭建智能转向系统芯片自研平台 [3] - 2024年以来项目已投入约7000万元,首个项目预计明年3月实现批量生产 [3] - 自2015年落地南京以来几乎每年新增2-3条产线,2018年至今已新增近10条产线和40台(套)机加工设备 [3] - 公司占国内转向系统市场份额约33%,客户覆盖奔驰、宝马、小鹏、理想、比亚迪等品牌 [3] - 通过采购本地企业天加环境的冷水机组,每年节电9万千瓦时,相当于节能标煤36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0吨 [5] 江苏精煜智显科技有限公司 - 公司投资建设的彩色滤光片及新型显示器件项目总投资约5.8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约1.6亿元 [6] - 全面达产后预计实现年营收20亿元,项目自今年4月入场,7月复机,预计年底实现产出 [6] - 明年产能将达每月6万片玻璃基板,今年还将追加数千万元投入 [6] - 项目主攻五代线以下LCD用彩色滤光片市场,并布局染料液晶调光玻璃、电子纸彩色滤光片业务 [6]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 - 9月底园区实现省市重大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建设,恒河高端卫生材料项目总投资10亿元,从立项到开工建设仅用时4个多月 [8] - 截至9月底园区累计完成签约项目47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8个 [8] - 园区配备中试基地,包括甲类中试厂房、仓库及配套功能区,并组建专家委员会对中试项目进行专业论证 [8][9] 其他重点项目落地 -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在建邺区落地宝马(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10] - 南京谊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纳米酶—益生菌联合制剂研发生产项目落地杏湖产业园,全面达产后预计年营收超3亿元 [10] - 江苏优达斯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落地南京江北新区,是国内首家实现远距离超声波传感器量产的企业 [10]
聚焦场景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金融时报· 2025-11-03 10:04
应用场景的战略意义 - 应用场景是连接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桥梁,是科技成果从研发走向产业应用的核心载体[1] - 应用场景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超越简单供需对接,成为全链条创新的牵引器与孵化器[1] - 应用场景是技术迭代的磨刀石,为技术创新提供方向指引和改进动力,同时也是市场验证的试金石,检验新技术新产品能否被市场接受并形成规模化效应[1] 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 - 科技成果向应用场景转化存在障碍,实验室成果难以在产业田结出硕果是当前创新生态的痛点[2] - 场景供需两张皮问题突出,研发机构成果与市场场景脱节,企业面临转型压力却找不到适配的新技术新产品[2] - 场景培育软硬失衡现象明显,部分地区重视硬件建设但忽视法规制度等软件支撑,缺乏明确场景开放规则和完善的中试验证体系[2] 解决方案与未来方向 - 需要以精准布局破解供需错位,立足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场景布局体系[3] - 应提前布局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应用场景为颠覆性技术提供试验田,同时深挖高价值小切口场景的细分潜力[3] - 以软硬并举筑牢培育根基,硬件上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支撑体系,软件上加快完善法规制度政策体系建立场景资源开放共享机制[3]
秦创原引领科创蝶变
陕西日报· 2025-11-03 07:04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 - 西北首条硅光中试线贯通使硅光芯片流片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两周,研发成本降低50% [1] - 秦创原构建“一总多区”协同格局,实现“西安研发、地市转化”的高效联动模式 [5] - 陕西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在2024年同比增长215.82% [6]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 陕西“三项改革”单位扩展至201家,11万项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820家 [2] - 通过“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等举措破解转化堵点,697名科研人员凭成果转化贡献实现职称晋升 [2] - 秦创原“服务换股权”模式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助力AI质检等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7] 光子与光伏产业链发展 - 陕西光子产业已培育300多家相关企业,产业规模超300亿元,形成“材料—芯片—器件—系统”完整产业链 [3] - 以隆基绿能为龙头形成覆盖硅料至应用的全产业链,其年产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将成为全球转换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制造基地 [5] - 隆基绿能10余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纪录,配套企业如拉普拉斯等20余家相继入驻西咸新区 [6] 创新生态与产业产出 - 陕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72.20%,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指数位列全国第四 [8] - 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99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94万家,34条重点产业链产值达2.25万亿元 [8] - 重卡变速器、单晶硅片产量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第三,占全国产量十分之一 [8]
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大学科技园加码
新华日报· 2025-11-03 05:47
大学科技园的角色演变与运营模式 - 大学科技园正从单纯孵化项目转变为同时招引项目的资源整合者,构建专业服务平台并嵌入成果评价体系 [1] - 通过灵活运用资本力量,科技园融通政策、资金与技术,旨在加速前沿科技与产业力量的结合 [1] - 河海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为激励成果转化,规定科研团队可获得80%至90%的收益分配,专兼职技术经理人可向成果完成方收取额外服务费 [1] - 西北工业大学对科技成果进行单列管理,已将知识产权职能纳入科技园,成功转化专利1896件,并有82家企业参与转化 [1] 资本支持与平台建设 - 在创投和资本市场支持下,大学科技园尝试直接投资,与孵化企业建立利益共同体关系 [2] - 上海交通大学打造一站式概念验证平台,已建6个分中心并筹措1.7亿元基金,聚焦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 [2] - 西安交通大学形成了高校、创新港、大学科技园联盟、校友会与科技园协同的成果转化体系 [2] - 江苏省强调大学科技园需一园一特色,与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协同,以服务成果转化、创新孵化和人才培养 [2] 具体合作与生态构建 - 河海大学与金坛区签署协议共建常州科技园,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通信、智能制造领域 [3] - 合作旨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生态闭环 [3] - 河海大学与华能江苏新能源中心、长江电力等企业共建4个创新平台,涉及新能源、高坝深隧检测、新兴材料及低空技术 [3] - 中科卫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8家科技企业及创投资本正式入驻河海大学常州科技园 [3] 区域产业协同与成果 - 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紧扣常州新能源、智能装备、新材料等特色产业需求,已与近100家常州企业开展200余项科研合作 [2] - 常州市被描述为创新要素集聚、产业基础扎实、资本市场活跃的科技成果转化沃土 [2] - 西北工业大学成果转化参与企业多集中于新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 [1]
用改革创新办法培育更多应用新场景
北京青年报· 2025-11-03 01:42
应用场景的战略定位与作用 - 应用场景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对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 [1][2] - 应用场景是新技术的试金石和技术持续发展的出题方,有利于提升创新效率和效能,促进创新资源优化整合 [3] - 以场景开放创新可协同推动科技创新应用、技术迭代突破和产业转型升级,助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加快发展 [1][5] 当前发展进展与积极案例 - 近年来中国对应用场景建设和投入在不断提升,例如北京亦庄设立全球首个网联云控式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 [3] - 科技领军企业围绕场景拓展行业应用领域,推进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在具体应用场景的应用与验证 [3] - 随着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协同研发设计、无人智能巡检、数字工厂、智慧矿山等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兴起 [3] 面临的挑战与瓶颈 - 体制机制束缚导致一些具有公共属性的场景难以有序开放,推动创新产品首购首用面临试错挑战 [4] - 生态协同不足,专业场景服务机构、针对性金融工具等发展滞后,企业参与度不够,场景落地不易 [4] - 要素支撑存在瓶颈,需要大力引培既懂技术又懂行业的复合型人才,并破解高质量数据集建设难题 [4] - 一些场景个性化特征和需求较多,前期研发投入较大,拓展推广较难,实现规模经济存在障碍 [4] 政策导向与未来部署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有关举措,提出用改革创新办法培育更多新场景 [1][5] - 政策要求推进基础设施和平台等硬件建设,做好法规、制度、政策等软件支撑,健全监管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1] - 未来将优先布局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场景、高价值小切口场景和跨区域跨领域综合场景,促进形成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闭环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20多次提到场景,并把丰富应用场景作为重点任务进行部署 [4]
郑州、洛阳、南阳,稳居全省前三!
搜狐财经· 2025-11-01 20:19
河南省整体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8867.57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2] - 省内18个城市及地区中,有15个城市的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平均增速(5.2%),其中13个城市跑赢或与全省平均增速持平[2] - 漯河市和许昌市分别以7%和6.6%的增速领跑全省,南阳、鹤壁、焦作增速分别为6.5%、6.4%、6.4%,排名第三至第五[2] 核心城市经济表现 - 郑州、洛阳、南阳三地GDP总量稳居全省前三,省会郑州前三季度GDP突破1.1万亿元,同比增长5.4%[4] - 郑州、洛阳、南阳作为核心增长极,经济总量合计占全省比重接近四成,分别贡献22.9%、9.12%和7.67%[6] - 洛阳市前三季度GDP增速达5.8%,分别超全国、全省平均增速0.6和0.2个百分点,南阳市GDP增速高于郑州和洛阳[4][5] 产业与行业驱动因素 - 郑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达4173.7亿元,同比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2%和11.8%[4] - 洛阳市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7%,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37.6%,分别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速4.5和5.5个百分点[4] - 南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2%[5] 区域经济格局与动能 - 经济呈现“工业韧性强、消费动能足、投资分化收敛”格局,70%的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以上,60%的城市超过全省平均水平(8.4%)[7] - 消费端对经济增长贡献持续,许昌、开封、焦作、驻马店等地社零增速达到7%及以上[7] - 投资端各地增速差距缩小,已公布数据的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在4.4%以上[7]
河南18城三季报全部揭晓丨极刻
搜狐财经· 2025-11-01 19:47
河南省整体经济表现 - 前三季度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8867.57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 [2] - 全省18个城市及地区中有15个城市的前三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平均增速5.2%,其中13个城市增速跑赢或与全省平均增速持平 [2] - 漯河市和许昌市以7%和6.6%的增速领跑全省,南阳市、鹤壁市、焦作市增速分别为6.5%、6.4%、6.4% [2] 核心城市经济引领作用 - 郑州市、洛阳市、南阳市GDP总量稳居全省前三,其中郑州市GDP突破1.1万亿元,同比增长5.4% [4] - 三市作为核心增长极,合计贡献全省接近四成的经济总量,具体占比分别为郑州22.9%、洛阳9.12%、南阳7.67% [6] - 洛阳市GDP增速达5.8%,分别超过全国和全省平均增速0.6和0.2个百分点 [4] 工业生产与制造业支撑 - 郑州市第二产业增加值4173.7亿元,同比增长5.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8%,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2%和11.8% [4] - 洛阳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7%,规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6% [4] - 南阳市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7.2%,快于规上工业增速8.8个百分点 [6] 消费与投资格局 - 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工业韧性强、消费动能足、投资分化收敛”格局,70%的城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8%以上 [7] - 许昌、开封、焦作、驻马店等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达到7%及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6.2% [7] - 已公布数据的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在4.4%以上,各地投资增速差距有所缩小 [7] 产业发展与政策导向 - 未来河南省将聚焦产业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城市有望在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引领下优化增长结构 [9] - 县域经济有望通过特色产业集聚与产业链延伸,进一步夯实全省经济增长底盘 [9] - 四季度工作全面展开,会议强调聚焦“1+2+4+N”目标任务体系,持续做好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各项工作 [9]
国常会重磅部署!找到这把“金钥匙”
金融时报· 2025-11-01 17:10
会议核心部署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 以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和形成从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闭环 [1] - 应用场景被视为技术迭代的磨刀石和市场验证的试金石 为技术创新提供方向指引并检验其市场接受度与规模化效应 [1] - 通过场景化应用 企业可以精准捕捉用户需求 优化产品功能与商业模式 降低市场推广风险 [1] 当前转化痛点 - 科技成果向应用场景转化存在突出痛点 实验室成果难以在产业田结出硕果 [2] - 场景供需两张皮问题突出 研发机构成果与市场场景脱节 企业面临转型压力却找不到适配技术 [2] - 场景培育软硬失衡现象明显 部分地区重基础设施硬件建设 轻法规制度政策等软件支撑 [2] 解决方案与举措 - 以精准布局破解供需错位 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场景布局体系 包括布局前瞻性引领性场景和深挖高价值小切口场景 [3] - 以软硬并举筑牢培育根基 硬件方面加快新基建如5G网络、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算力平台等支撑体系建设 [3] - 软件支撑方面需完善法规制度政策体系 建立场景资源开放共享机制 出台包容审慎监管政策 并优化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设立专项基金 [3]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欧洲专场探讨创新与合作
新华社· 2025-11-01 10:22
峰会活动概况 - 2025年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欧洲专场于10月3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 [1] - 活动吸引了来自中国、比利时、荷兰、德国、法国、英国等地的180余名青年科学家、高校代表及科技创新机构负责人参与 [1] - 峰会自2019年创办以来已举办至第七届 [2] 合作议题与成果 - 与会者共同探讨科研创新合作、科技成果转化与青年人才培养等议题 [1] - 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已成为中欧科研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促成了多项中欧高校与科研机构合作 [1] - 过去一年有多个欧洲青年科研团组赴中国路演,并促成多个项目落地 [1] - 峰会与全球200多家大学、国际科技组织建立了交流联系 [2] 行业领域与评价 - 中国在新能源交通、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领先者 [1] - 中国为全球绿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 - 欧盟与中国被视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两大支柱 [1] 合作背景与深化 - 自2022年起,峰会欧洲专场连续在布鲁塞尔举办 [2] - 该系列活动推动中欧在创新、教育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 [2] - 2025峰会全体大会已于10月25日在浙江温州举行 [2]
昊华科技(600378):氟碳化学品价格上涨,公司业绩显著提升:昊华科技(600378.SH)2025年三季报点评
光大证券· 2025-10-31 16:24
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3] 核心观点 - 受益于氟碳化学品价格的上涨,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显著增长 [1][2] - 考虑到公司产品价格的上涨,同时相关产品景气度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上调公司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 [3]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301亿元,同比增长2050%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32亿元,同比增长4457%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14亿元,同比增长1099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实现营收4541亿元,同比增长2233%,环比减少13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87亿元,同比增长8430%,环比增长2768% [1] 氟碳化学品业务分析 - 由于配额政策影响,氟碳化学品市场供需情况持续改善,对应产品价格显著上涨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氟碳化学品实现营收403亿元,同比增长436%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氟碳化学品实现销量91万吨,同比减少33%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氟碳化学品平均销售价格为44万元/吨,同比增长486% [2] 其他产品销量增长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含氟锂电材料销量同比增长121%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含氟气体销量同比增长227%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特种轮胎销量同比增长220% [2] 盈利能力与费用控制 - 受益于氟碳化学品价格的上涨,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245个百分点至2518% [2] - 得益于公司营收体量的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215个百分点至1363% [2] 重点项目进展与科技成果 - 中昊晨光26万吨/年高性能有机氟材料项目主要装置已投产 [3] - 黎明院46600吨/年专用新材料项目聚氨酯和催化剂装置已投产 [3] - 中化蓝天郴州1000吨/年全氟烯烃项目已投产 [3] - 昊华气体西南电子特种气体项目正在开展安装施工 [3] - 2025年1-9月,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71件,累计授权专利135件 [3] - 报告期内西南院连获3件国际专利授权,并中标重点客户甲醇合成装置中的两套变压吸附氢气回收装置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814亿元(前值为1174亿元) [3] - 预计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110亿元(前值为1299亿元) [3] - 预计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379亿元 [3] - 预计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6048亿元,同比增长1491% [5] - 预计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8503亿元,同比增长1530% [5] - 预计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1417亿元,同比增长1575% [5] - 预计2025年公司EPS为141元 [5] - 预计2026年公司EPS为164元 [5] - 预计2027年公司EPS为184元 [5] - 基于2025年预测,公司P/E为23倍,P/B为22倍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