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成果转化
icon
搜索文档
重磅发布 | 最科技T50——中国先锋科技投资机构50强
创业邦· 2025-09-16 08:08
行业背景与趋势 - 中国科技投资领域在政策引导与技术革命驱动下经历系统性结构性变革 投资加速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纵深聚焦 [2] - 投资主体日趋多元 耐心资本特质显著增强 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可持续更具韧性的资本动能 [2] - 风险资本更精准流向科创策源关键环节 社会资本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成为核心趋势 [2][5] 榜单发布与评选机制 - "最科技T50——中国先锋科技投资机构50强"榜单于2025年中国风险投资论坛发布 由上海科创金融研究院等三家机构联合推出 [2][5] - 评选以赋能科创策源推动成果转化为指引 从国家战略关联度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度投资业绩三个维度全面考量 [5] - 经过数据分析问卷调研与专业评审 最终评选50家综合表现突出的先锋投资机构 [5] 机构成果与生态建设 - 上海科创金融研究院与上海天使会搭建超200人天使投资人社群 完成100多个早期科技项目路演 [4] - 组织天使科创营AI创业营与科学家孵化营等服务 聚焦科创策源和科技转化 [4] - 《浦江科技评论》聚焦国家新兴战略产业 见证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低空经济AI具身智能等领域创新突破 [5] 上榜机构全名单 - 50家上榜机构包括中科创星毅达资本纪源资本真格基金北极光创投祥峰投资美团龙珠明势创投Monolith华创资本元禾璞华本草资本非居投BV百度风投等 [7] - 同时涵盖钟鼎资本锡创投越秀产业基金涌絆投资首程控股光速光合襄未资本复星锐正啟赋资本九合创投零一创投鼎峰科创等机构 [7][8] - 名单包含意华科创真成投资锦秋基金普超资本讯飞创投江远投资力合中科高捷资本电科基金正熙资本水木清华校友种子基金轻舟资本齐济投资大米创投Capital O等 排名不分先后 [8]
从实验室到出海:大湾区科学论坛2天促成多个跨域合作,打造“转化生态闭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5 18:58
9月9日至10日,大湾区科学论坛——走进横琴&澳门成果转化精准对接活动成功举办。活动为期两天,以"成果转化精准对接"为核心,串联广州、横琴、 澳门三地创新脉络,推动粤澳多领域合作,构建"科研——转化——出海"全链条生态。 全站点精准对接 政企研双向联动,打通成果转化堵点 活动以"需求匹配"为核心,通过"实验室参访——成果路演——需求对接——互动交流"的全链条设计,覆盖多领域企业,推动科研与产业双向互动。 首站中医药广东省实验室开启"政策解读+成果路演+互动对接"模式。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论坛自创办起便积极推动湾区协同融合与 科技成果转化,本次活动是"精准对接"理念的实践,期待将短期对接意向转化为长期合作,依托澳门优势赋能湾区科创生态。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经济发展局相关领导称,合作区旨在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本次活动搭建了交流合作平台,希望各方深入交流,让科技成果落 地。活动前期收集企业技术需求,现场先进行研究院成果路演,再是企业路演,企业代表以"一页PPT"呈现需求,互动交流热烈,实现"需求提出即有资 源响应"。 9月10日澳门段行程中,"精准对接"进一步深化。澳门大学专场聚焦集成电路、中 ...
北京怀柔借势“数智服贸”激活服务贸易新动能
中国经济网· 2025-09-15 14:53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5日讯(周宇宁)在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年度主题的2025年服贸会上,北京怀 柔展区凭借卡通形象"栗宝"吸引目光。"栗宝"融合怀柔板栗元素,凸显科学城统领"1+3"融合发展元 素,契合"怀柔不止山水"主题,全面展现怀柔科学城、国际会都、中国影都、生态优势及经济社会发展 风貌。 依托"三张金名片",怀柔打造高品质商业空间载体。在2025服贸会相关论坛上,怀柔区投促中心党组书 记王春楠推介三类潜力地块和项目,包括引进品牌入驻并推进运营类、城市更新类、规划建设类,为商 业与产业融合创造机遇。 当前,怀柔以科学城为引领,构建"1123"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并将科技成果 转化贯穿科学城建设始终。通过出台系列政策、构建46个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建立国际人才全流程服务 体系等举措,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加速科技成果走向市场。 为助力企业落地发展,怀柔多管齐下。制定"1+N"产业政策体系,加入相关联合基金并设立11支总规模 42.38亿元的产业基金,打造特色园区,同时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从政策服务、审批效率、市场环境等 方面加强服务支撑,坚定企业投资信心。 据介绍,怀柔科学城进入以运行 ...
创新好成果如何加速走向“生产线”(科技视点)
人民日报· 2025-09-15 06:03
在今年4月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交易会上,小朋友在体验一款机器狗。 新华社发 智能飞行汽车和智能飞行摩托。 清华猛狮智能汽车产业团队供图 今年5月,第三届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大会在苏州国际博览 中心举办,现场观展、洽谈者络绎不绝。 新华社发 高校科研人员的职务成果属于单位,这些成果落地企业后,部分事项程序复杂、周期长,不利于企业快 速融资、灵活决策,也易留下权益分配的隐患。"一旦决策不准,可能导致国有资产'流失'或'闲 置'。"一位受访教师的话反映了许多科研人员的心声。破局之法就在明确权属与赋权,让科研人员成为 职务科技成果的共同所有者。 数据来源: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2024年发布的《中国科技 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高校科技创新机制,提高成果转化效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 生产力的基本路径。高校身处科技创新一线,是推动产业创新的重要力量。如何让更多高校创新成果转 化为现实生产力?本报记者赴多地探访调研,探寻各地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破题思路。 ——编 者 破解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共同关切,也是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 ...
怀柔区已布局46个创新平台
新京报· 2025-09-14 21:04
园区与平台建设 - 怀柔区正在打造10余个特色园区并布局46个创新平台 建立"大装置小平台聚企业"发展模式 [1] - 怀柔仪器一区一平台揭牌 依托怀柔科学城科研基础搭建仪器设备研发与产业应用对接载体 推动仪器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 [1] - 怀柔科学城已布局37个科技设施平台面向全球开放共享 构建市场化与专项支持相结合的体系 [1] 国际合作与产业落地 - 中国国际商会与怀柔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国际交流、投资促进、宣传推广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2] - 5个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合作项目签约落地 涵盖中医药现代化、高端精密制造、新材料检测等重点产业领域 [2] - 怀柔区国际商会揭牌 聚焦企业国际化发展需求 整合全球经贸渠道与服务资源 提供政策咨询和商务对接 [1] 产学研协同发展 - 举办"共享平台赋能企业合作发展"主题对话 科研机构、高校专家与企业负责人参与交流 [2] - 探讨平台开放共享经验成效、人才培养与资源整合路径、全球研发资源整合合作计划 [2] - 系统性解决研发资源分散问题 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1]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怀柔仪器一区一平台揭牌
北京商报· 2025-09-14 16:31
据怀柔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平台,怀柔科学城已布局37个 科技设施平台,面向全球开放共享,构建市场化与专项支持相结合的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性 解决研发资源分散问题,持续提升全球创新影响力。 在本次交流会签约环节,中国国际商会与怀柔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国际交流、投资 促进、宣传推广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贸易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促进怀柔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助 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时,涵盖中医药现代化、高端精密制造、新材料检测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的 五个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合作项目签约落地,为怀柔区的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茜琦)9月14日,在2025年服贸会怀柔区"开放共享 链接国际"合作交流会上,北京 市怀柔区国际商会、怀柔仪器一区一平台揭牌。其中,怀柔区国际商会将聚焦企业国际化发展需求,整 合全球经贸渠道与服务资源,为区内企业对接国际市场、参与跨境合作提供政策咨询、商务对接等精准 服务;怀柔仪器一区一平台将依托怀柔科学城科研基础,搭建仪器设备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的对 接载体,推动仪器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2025服贸会|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怀柔仪器一区一平台揭牌
北京商报· 2025-09-14 15:35
据怀柔科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平台,怀柔科学城已布局37个 科技设施平台,面向全球开放共享,构建市场化与专项支持相结合的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性 解决研发资源分散问题,持续提升全球创新影响力。 在本次交流会签约环节,中国国际商会与怀柔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国际交流、投资 促进、宣传推广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贸易投资促进高质量发展,促进怀柔区高水平对外开放,助 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同时,涵盖中医药现代化、高端精密制造、新材料检测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的 五个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合作项目签约落地,为怀柔区的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 北京商报讯(记者 张茜琦)9月14日,在2025年服贸会怀柔区"开放共享 链接国际"合作交流会上,北京 市怀柔区国际商会、怀柔仪器一区一平台揭牌。其中,怀柔区国际商会将聚焦企业国际化发展需求,整 合全球经贸渠道与服务资源,为区内企业对接国际市场、参与跨境合作提供政策咨询、商务对接等精准 服务;怀柔仪器一区一平台将依托怀柔科学城科研基础,搭建仪器设备研发、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的对 接载体,推动仪器产业上下游资源整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
怀柔区国际商会、怀柔仪器一区一平台揭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9-14 15:18
活动概况 - 怀柔区举办"开放共享 链接国际"合作交流会 由怀柔区人民政府主办 中国国际商会 北京市商务局 北京市贸促会及创新型企业代表参与[1] - 活动包含北京市怀柔区国际商会和怀柔仪器一区一平台揭牌仪式[1][6] - 活动设置推介环节 签约环节和对话环节等多维度交流内容[6][7] 政策与产业布局 - 怀柔区已发布"1+N"创新政策体系 打造10余个特色园区并布局46个创新平台[2] - 建立"大装置小平台聚企业"发展模式 旨在共筑创新生态和拓展国际合作[2] - 怀柔科学城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平台 已布局37个科技设施平台并向全球开放共享[6] 机构功能定位 - 怀柔区国际商会聚焦企业国际化需求 整合全球经贸渠道与服务资源 提供政策咨询和商务对接等精准服务[6] - 怀柔仪器一区一平台依托怀柔科学城科研基础 搭建仪器设备研发 成果转化与产业应用对接载体[6] 合作项目进展 - 中国国际商会与怀柔区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覆盖国际交流 投资促进和宣传推广等领域[6] - 5个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合作项目签约落地 涵盖中医药现代化 高端精密制造和新材料检测等重点产业领域[6] 产学研交流 - 对话环节汇聚中国科学院大学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等科研机构专家[7] - 太平洋建设集团 北京云汉星驰激光技术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参与"共享平台赋能企业合作发展"主题交流[7] - 讨论内容涵盖平台开放共享成效 人才培养与资源整合路径以及全球研发资源合作计划[7]
直击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见解论坛丨上海银行副行长俞敏华:商业银行需重塑两个逻辑 积极拥抱科技成果转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2 21:54
核心观点 - 商业银行需通过重塑风险评价逻辑和风险收益平衡逻辑来服务科技创新 强调从传统信贷思维转向投资视角和生态化协同 以解决与创新企业的风险偏好不匹配问题 [2][3][4] - 科技创新具有高成长性 长周期性 轻资产性和高风险性特点 技术转化面临死亡谷困境 高校专利转化率仅3.9% [3] - 上海银行通过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深耕科技金融 截至8月末科技贷款余额1800亿元 服务1.9万户企业 累计通过沪科专贷为企业节省超1.3亿元融资成本 [6] 商业银行服务科技创新的挑战 - 传统银行依赖历史财务数据和抵质押物进行信贷决策 但成果转化阶段企业轻资产且软实力难评估 [3] - 传统银行贷款利率固定 利息收入可能不足抵补风险 且缺乏投资组合思维 [3] - 商业银行风险偏好与创新企业存在天然不匹配 需进行自我革命 [2][3] 风险评价逻辑重塑 - 从看过去转向看未来 贷前以投资视角评价企业 包括看行业 看技术和看未来 [3] - 贷中以投行思维设计合作方案 [3] - 贷后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项目贷后管理 [3] 风险收益平衡逻辑重塑 - 从利差覆盖转向价值创造和长远战略孵化 [4] - 创新股债联动产品及建立投资组合思维 不以单笔业务回报衡量得失 [4] - 银行 政府 保险 投资机构等多方参与 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 [4] 科技创新阶段划分 - 理论期 从无到0 [5] - 验证期 从0到0 [5] - 种子期 从0到1 [5] - 初创期 从1到10 [5] - 成长期 从10到100 [5] - 成熟期 从100到N [5] - 衰退期 N到无归零 [5] 上海银行科技金融实践 - 结合科技创新七个阶段创设差异化产品和服务 [6] - 连接政策帮企业省钱 连接资本帮企业找钱 连接产业为企业赚钱 连接财资帮企业管钱 [6] - 从资金提供者向生态组织者转型 [6] - 本月成立产业研究院 加强产业研究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构建风险评估模型 [6] 理想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特征 - 全生命周期覆盖 [6] - 多元化工具 [6] - 智能化风控 [6] - 生态化协同 [6]
北京发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北京模式”
新京报· 2025-09-12 19:57
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机制 - 北京市正式发布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统筹工作机制 聚焦创新策源 产业转化 场景应用和产业落地 打造全链条融合发展的"北京模式" [1] 高质量科技供给 - 充分发挥北京高校和研究机构多的优势 保持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引领优势 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融通发展 [2] - 在原始创新领域采用自然科学基金"市-区-企业"共同出资联合基金模式 引导企业出资出题解决基础科学问题和"卡脖子"问题 [2] - 在前沿产业领域优化"领军人才+新型研发机构"模式 发挥北京智源研究院 北生所 中关村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组织作用 [2]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北京市目前共有1475家企业设立技术创新中心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突破1000家 [3] - 强化区块链与先进计算 RISC-V等强应用牵引产业领域形成的"科研机构+企业"模式 [3] - 支持科技领军企业与高校 科研院所 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 开展"全链条协同攻关" [3] 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 分行业分领域建立孵化平台 培养引进高水平技术经理人队伍 优化产业共性平台体系 [4] - 加强概念验证 中试等共性平台建设 加强本市首台(套)示范应用 [4] - 在医药健康产业形成三医联动的专班机制模式 科研单位 产业发展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联动 [4] 前沿领域布局 - 科技部门立足当好"策源部门"和"孵化部门" 加强"0-1"原始创新引领 [5] - 各行业主管部门着力增强1-10 10-100科技创新转化和产业化发展能力 [5] - 大力发展知识产权 法律 人力等生产性服务业 构建适应首都科技创新发展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5] - 组建融合发展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 加强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识别研判 提前布局产业前沿领域 [5] 发展基础与前景 - 北京拥有深厚的科技底蕴 活跃的创新力量和开放包容的产业环境 [6] - 探索建立优化完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机制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6] - 未来将进一步深入探索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新路径新模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