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购并举

搜索文档
规范住房租赁,让租房也能安居
南方都市报· 2025-07-22 23:24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施行 旨在规范租赁活动、维护当事人权益、稳定租赁关系、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 推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1] - 条例针对出租方与承租方长期痛点进行规范 包括住房安全标准、实名合同备案、押金管理、房源信息真实性等[4] - 深层意义在于构建租购并举制度框架 通过盘活存量房源、支持企业改造非居住空间、培育专业化租赁企业等措施激活市场[5] 住房租赁市场现状与痛点 -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但乱象频发 承租方面临权益保障不足(随意涨租/解约)、非标空间安全隐患(厨房阳台改"鸽子笼")、虚假房源及押金纠纷等问题[2] - 出租方存在租客损坏房屋、"二房东"卷款跑路等风险 个人房源出租流程繁琐缺乏规范合同模板 降低房东出租意愿[2][3] - 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突出 非规范运营主体挤压合规企业生存空间 导致整体服务质量难以提升[3] 条例对行业的影响 - 明确禁止厨房卫生间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 要求房源符合建筑消防标准 从源头保障居住安全[4] - 推动市场机构化发展 支持专业化租赁企业培育 规范经纪机构行为 要求房源信息真实准确[4][5] - 通过租购同权设计消除"租不如买"观念 激活存量资源与增量发展 平衡住房体系二元结构[5] 条例实施配套措施 - 地方政府需制定实施细则 建立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 实现房源合同资金全链条监管[6] - 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力度 建立违规行为快速处理机制 确保市场公平有序竞争[6]
剑指租房市场乱象,住房租赁迎来全链条监管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19:46
住房租赁条例出台背景 - "租购并举"是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住房租赁市场持续发展但存在乱象和问题[1] - 深圳首次购房人群平均年龄接近38岁,大量人口选择租房居住[2] - 杭州2024年贝壳租赁单量较2021年上涨23%,2024年上半年同比上涨6%,平均买房年龄增至37岁[2] 条例主要内容 - 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住房租赁的行政法规,包含7章50条,涉及出租承租活动规范、租赁企业行为规范等[1] - 针对"甲醛房""群租房"等不适居现象作出特别规定[1] - 针对虚假房源、押金纠纷、租赁关系不稳定等突出问题制定规范[1] 条例重点规定 - 出租住房必须符合建筑、消防等安全标准,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5] - 禁止将厨房、卫生间等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用于居住[6] - 单间租住人数和人均最低面积需符合地方政府标准[6] - 严禁发布虚假或误导性房源信息,要求房源信息真实准确完整[6] - 禁止出租人采取暴力等非法方式迫使承租人解约或腾退[7] 条例实施意义 - 填补住房租赁领域法律空白,形成"事前准入-事中监管-事后追责"治理闭环[3] - 实现对出租承租双方、租赁企业、经纪机构的全链条监管[8] - 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进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8] - 将促进住房租赁市场高质量发展,推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建设[8]
重磅!事关租房,9月15日起施行
金融时报· 2025-07-22 16:26
住房租赁市场政策 - 国务院公布《住房租赁条例》,自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当事人权益,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1] - 《条例》标志着住房租赁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市场提供明确制度框架和行为准则[1] 市场现状与问题 - 一、二线热点城市租赁需求旺盛,深圳上半年首次购房年龄接近38岁,1000万人租住在城中村[2] - 当前市场问题包括:租赁双方权益保障不足、机构主体发展不足、经纪机构行为不规范、监管需强化[2] - 全国TOP30住房租赁企业累计开业房源135.9万间,占市场份额较小,行业机构化率较低[6] 政策核心内容 - 明确出租人与承租人权利义务,要求房源合规、租金押金收取合规,同时规范承租人行为[3] - 鼓励建立稳定租赁关系,推动租购住房享受同等公共服务权利[3] - 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需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租金水平信息[4] 行业主体规范 - 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要求企业发布真实房源信息,建立租赁档案和资金监管账户[6] - 允许自然人转租住房开展租赁业务,达到规定规模后适用住房租赁企业监管要求[7] 市场影响与机遇 - 政策将提高租赁稳定性,增强市场主体投资意愿,促进行业从增量向存量转型[7] - 推动住房租赁市场从大规模建设进入存量提质阶段,为REITs发行创造有利条件[7]
住房租赁市场迎来新篇章
中国经营报· 2025-07-22 14:40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国务院正式公布《住房租赁条例》,标志住房租赁市场进入新阶段,旨在规范市场行为、保障权益、盘活存量资源、培育经营主体,推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落地 [1] 多渠道供给 - 租赁已成为一二线热点城市主流居住方式(如深圳首次购房年龄近38岁、超千万人租住城中村),但此前缺乏国家层面专门法规 [2] - 当前租赁供给模式多元(私人业主、长租公寓、二房东等),但存在房源质量不达标、二房东跑路、保租房定价无依据等乱象 [2] - 《条例》明确鼓励居民家庭出租自有房源,支持企业盘活老旧厂房、商业办公用房等用于租赁,为"非居改租"模式提供法律支撑 [2] - "非居改租"面临改造成本高、用地性质变更难等挑战,需后续配套政策细化 [3] - 首次明确地方政府在租赁住房供给中的引导责任,强调通过规划、土地、财政等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 [3] 严控居住空间 - 禁止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用于居住,设定单间租住人数上限和人均最低面积标准,要求房屋符合建筑、消防等安全规范 [4] - 首次明文禁止非居住空间用于居住,回应商改租、车库改租等违规改造带来的安全隐患 [4] - 规定出租人无正当理由不得扣减押金,保护承租人资金安全 [4] 租赁合同备案与实名签约 - 要求租赁双方实名签约,出租人须通过政府平台备案合同,有助于政府掌握市场动态、保障交易公平性 [5] 机构化与专业化发展 - 《条例》提出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截至2025年6月TOP30企业累计开业房源135.9万间,市场份额仍较小 [6] - "十四五"计划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70万套(间),截至2023年底完成573万套(间),完成率66%,2024年计划建设和筹集180万套(间) [6] - 首次明确"住房租赁企业"为法律责任主体,推动行业从松散管理向机构化、平台化转型 [6] - 要求住房租赁企业设立资金监管账户,从事转租业务时须实名签约并确保房源信息真实 [7] - 引入"房屋状况说明书"机制,要求经纪机构实地查验并如实列明房屋状况,提升租赁透明度 [7] 租金监测与信用体系 - 首次以法规形式要求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建立住房租金监测机制,定期公布租金水平信息 [9] - 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住房租赁企业、经纪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评价制度,实施分级分类监管 [10] - 对违法行为设定从罚款、警告直至停业整顿、吊销资质乃至追究刑责的处罚阶梯 [10]
虚假房源、租金乱象将被罚!《住房租赁条例》9月实行
国际金融报· 2025-07-22 12:40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条例》共7章50条,涉及规范出租承租活动、住房租赁企业行为、经纪机构行为、强化监督管理等内容[1] - 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维护当事人权益,稳定租赁关系,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1] - 正式出台标志着住房租赁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1] 市场乱象治理 - 当前市场存在虚假房源、哄抬租金、租金贷乱象等问题[4] - 《条例》严禁发布虚假或误导性房源信息,要求源头管理并设置处罚措施[4] - 预计将大幅减少虚假房源现象[4] 监管执行挑战 - 监管难度大:市场主体多、房源分散,个人出租和小企业监管覆盖难[4] - 跨部门协调要求高:涉及房产、市场监管、金融等多部门协同[4] - 企业合规成本增加:需设立资金监管账户、建立租赁档案等要求[4] 供给端政策支持 - 鼓励居民家庭出租自有房源,支持企业盘活改造老旧厂房等资产[6] - 完善政策措施培育市场化、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10] - "十四五"计划筹集保租房870万套,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573万套(完成率66%)[10]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年配售型保障房等开工建设和筹集180万套[10] - 行业机构化率仍较低:TOP30企业累计开业135.9万间,市场份额小[12] - 重点城市租金房价比升至2.17%,优质资产回报率接近5年定存利率[13] 未来发展趋势 - 市场将进入"机构化运营、品质化升级、金融化助力"新阶段[13] - 供给形成"政府保障+市场主体"双轨制[13] - 存量资产盘活成为重要机会:支持改造滞销商品房等获取稳定现金流[13] - 大数据+AI可赋能行业,优化房源配置和定价策略[14]
成都将分批取消住房限售;苏宁诉万达支付50亿元股份回购款仲裁未获支持|房产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2 07:56
点评:这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将进入更规范的发展阶段,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或将推动市场从粗 放式向精细化转型。对整体经济,规范的租赁市场可稳定居住预期,助力房地产市场结构优化,增强民 生保障效能。 NO.2 成都将分批取消住房限售政策 7月21日,成都市住建局等六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从提升 供应质量、盘活存量、发挥公积金功效等方面出台17条政策。其中,宣布分批取消住房限售,自7月21 日起,2024年10月14日前购买的商品住房取得不动产权证书后即可交易;自2026年1月1日起,2024年10 月14日前取得证书的二手住房取消转让限制。同时,居民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的,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调整为20%,并实施贷款额度与缴存余额挂钩机制以提高可贷额度。 点评:此次政策调整旨在更好地支持居民换房需求,提升房产流动性,加大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力度, 减轻居民购房压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NO.3 济南购买保障房用公积金可享两项叠加优惠 NO.1 《住房租赁条例》公布 据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住房租赁条例》。《条例 ...
《住房租赁条例》正式出台,来看最新解读
证券时报· 2025-07-21 23:47
住房租赁条例核心内容 - 《住房租赁条例》将于2025年9月15日起施行 旨在规范住房租赁活动 维护当事人权益 促进市场高质量发展 推动租购并举制度建立 [1] - 条例共7章50条 涵盖出租承租规范 租赁企业及经纪机构行为监管 强化监督与责任追究等内容 [1] - 标志着住房租赁市场进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 提供明确制度框架和行为准则 [2][7] 市场规范与租户权益保障 - 明确出租住房标准:需符合建筑消防规定 禁止非居住空间单独出租 单间租住人数及人均面积需符合地方政府标准 [5] - 加强合同管理:要求实名签约并备案 明确押金返还规则 禁止出租人非法扣减押金或暴力腾退 [6] - 合同备案制度有助于政府掌握市场动态 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双重保障提升市场透明度 [7] 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引导 - 国家将完善政策培育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 要求企业具备匹配资金及管理能力 报送开业信息 建立租赁档案 [9] - 房源信息需真实完整 禁止虚假宣传 转租业务需设立资金监管账户 大规模自然人转租适用企业规定 [9] - 当前TOP30企业开业房源1359万间 占比较低 政策有望从财政金融 非居改租等角度加大支持力度 [10] 经纪机构行为规范 - 要求经纪机构具备匹配资金及管理能力 从业人员需备案 发布房源前需核对委托人身份及权属信息 [12] - 需明码标价收费项目 适用企业相关报送及信息公示规定 强化内部管理制度 [12][13] 市场监管机制 - 将制定统一合同示范文本 建立市级以上租金监测机制 定期公布租金水平信息 [16] - 房产管理部门通过租赁平台开展服务 与多部门信息共享 行业组织需加强自律 [16] - 租金监测机制提升市场透明度 为交易提供参考依据 违法行为将面临罚款 停业整顿等处罚 [17]
再现“日光盘”,武汉上半年售房近10万套
第一财经· 2025-07-07 18:13
武汉楼市上半年表现 - 1~6月武汉商品房网签销售面积615.3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8%,其中新建住房网签销售面积506.9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6% [1][3] - 6月新建住房和二手住房累计成交21551套,环比增长30.9%,同比增长26.3%,新建住房网签销面141.7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2% [7] - 上半年新建住房整体去化周期降至12个月,二手住房网签成交面积533.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8% [3] 政策刺激与市场回暖 - "汉九条"政策通过加大"以旧换新"、公积金支持力度,扩大购房补贴范围促进住房消费 [4] - 春季购房节吸引31家房企、150个楼盘参展,带动新房销量增幅明显,售楼部客流量环比增长30%以上 [5][6] - 6月新房月销量首次破万套,中心城区高品质住宅项目再现"日光盘" [1][7] 产品升级与市场结构 - 四代住宅项目首开去化率平均70%以上,是普通项目2~3倍,中心城区及光谷片区热度最高 [8] - 上半年监测开盘61次,平均去化率44.41%,较2024年提高16.82个百分点 [8] - 市场回暖具有结构性特征,中心城区表现较好但远城区库存压力有增无减 [10] 土地市场动态 - 上半年涉宅用地成交28宗,总建筑面积219.44万平米,成交金额114.07亿元,平均溢价率7.03% [14] - 6月土地拍卖多地块高溢价成交,江岸区新兴街地块溢价率54.36%,创历史第二高 [15] - 低容积率地块受热捧,上半年成交涉宅地块平均容积率1.89,主城区频现2.0以下容积率 [15] 下半年政策方向 - 新政将聚焦商办类房屋去库存,推动"商改租""商改住"制度突破 [12] - 计划全年"白名单"项目授信500亿元以上,新增房地产项目上市销售100个 [12] - 通过保障性住房再贷款、专项借款等金融支持加大商品房收储力度 [10]
工行福州分行破解消费堵点 金融惠民“贷”动市场活力
搜狐财经· 2025-06-20 19:27
住房金融创新 - 公司推出全国首笔个人住房租赁贷款"租金贷",减轻新市民及青年群体安居压力[2] - 完成全省首例"以新换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和全国首笔新增"双优"房抵组合贷融资业务[2] - 通过金融产品创新支持"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改革,满足多样化住房消费需求[2] 教育金融支持 - 发放全国系统内非试点地区首笔个人优学贷款,覆盖"双一流"高校硕博群体学费、科研及生活消费[4] - 贷款产品设计聚焦职业发展黄金期,解决高层次人才成长阶段资金需求痛点[4] - 深化教育金融场景布局,服务国家"人才强国"战略[4] 数字支付生态 - 作为数字人民币试点银行,实现公交地铁、生活缴费、工资代发等民生场景全覆盖[6] - 与商超、餐饮、零售商户合作构建"数字钱包+场景生态",提升支付便利性[6]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数字人民币个人钱包增量及活跃度在当地四大行中排名第一[6] 消费金融战略 - 以产品创新、场景构建、科技赋能三大路径破解住房、教育等领域消费堵点[1] - 通过"五化"转型实践构建多层次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响应国家提振消费政策[8] - 金融创新覆盖民生关切领域,包括安居、教育、养老等核心场景[1][8]
阿里巴巴江苏总部迁入后,南京河西南惊现地铁纯新盘,只租不售!
搜狐财经· 2025-05-22 01:00
项目概况 - G116南京河西南租赁社区是瓴寓国际在南京打造的高品质综合型租赁社区,预计2023年7月投入运营 [2] - 项目包含3幢11层住宅楼,总房源400多套,主打"小而美"定位 [4] - 主力户型套内面积25㎡-58㎡,硬件配置媲美中高端商品房 [6] - 实行民用水电收费标准,自带商业载体和完善生活配套,属南京少有的类TOD保障性租赁住房 [7] 产品设计亮点 - 紧邻地铁2号线青莲街站,距秦淮新河滨河绿化带仅100余米 [6] - 设计全景窗、屋顶平台(含日照空间+日落花园+星空露台)、空中连廊、阶梯式会客厅等复合休憩区 [6] - 配置140㎡宠物乐园、同层健身房等设施,满足多元化需求 [6] - 容积率≤2.0,建筑高度≤35米,绿地率≥25%,低层配置≥1000㎡公共服务设施 [12] 商业模式与战略意义 - 项目由旭辉以1.15亿元竞得地块,瓴寓国际负责运营管理,开创国企与民营合作模式 [8] - 国内首个险资参与开发的长租公寓基金落地项目,基金规模5亿元,预计新增资管规模20亿元 [9] - 定位中高端租赁市场,价格介于普通民房与高端酒店式公寓之间,强调"性价比极高" [6] - 瓴寓3.0产品升级体现"25平米空间 别墅级体验"理念,区位和品质优于南京其他在营项目 [12] 区域发展与人才战略 - 毗邻阿里巴巴江苏总部(总投资80亿元)、小米南京科技园等企业集群,服务3万+办公人群 [10] - 通过定制社群文化构建模式,助力建邺区"以才聚才"的人才保留策略 [13] - 项目填补河西南高品质租赁市场空白,优化人才服务保障水平,提升归属感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