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治理

搜索文档
从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看宏观经济治理演进
经济日报· 2025-06-24 06:09
财政政策转向更加积极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宏观经济治理思路的深化[1] - 政策力度更大:2025年财政赤字率按4%安排(同比+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同比+1.6万亿元),拟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同比+3000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同比+4.4%)[2] - 节奏更快:政策出台"能早则早、宁早勿晚",强调前瞻性和针对性[2] 政策实施特点 - 突破国际3%赤字率警戒线标准,我国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且形成优质资产支撑[3] - 注重政策效能:既应对短期经济波动,又促进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强化精准投向民生、消费、新质生产力等领域[4] - 系统集成:与货币、就业、产业等政策协同,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5] 三大发力方向 - 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赤字率提升至4%释放稳经济信号,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限额4.4万亿元支持重点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8000亿元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支持"两新"政策[6] - 优化支出结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34万亿元(同口径+8.4%),专项债可回收闲置土地和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于保障房[7] - 政策协同联动:财政与货币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叠加效应,开展重大财税政策全生命周期评价[8]
第28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签订价值超6.3万亿卢布协议
快讯· 2025-06-21 20:16
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成果 - 第28届论坛签署1060项协议 总价值6.3万亿卢布(约合人民币5768亿元)[1] - 论坛期间举行24场商业对话 沙特阿拉伯确认为2026年第29届论坛主宾国[1] 论坛历史与规模 - 该论坛创办于1997年 是讨论全球经济治理与国际合作的核心平台[1] - 自2006年起俄罗斯总统每年出席 2024年第27届论坛签署1073项协议 总价值6.4万亿卢布(约合人民币5858亿元)[1]
热议民营经济促进法,中国制度创新及全球价值引发国际关注
搜狐财经· 2025-06-19 11:11
活动概况 - 全球化智库(CCG)在北京举办第14期"名家对话午餐会",主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度价值与全球启示 [2] - 活动由CCG理事长王辉耀主持,特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黄汉权、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魏楚发表演讲 [2] - 近40位中外政商学界精英参与,包括来自15国的外交官(含4国大使)、国际组织代表、跨国企业高管及媒体人士 [4][23] 民营经济促进法核心内容 - 该法于2025年4月30日通过,5月20日施行,是中国首部民营经济专门法律,确立民营经济法律地位并破除制度障碍 [5][11] - 法律涵盖公平竞争、创新支持、权益保护等关键领域,旨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11][12] - 立法背景:民营经济贡献了60%以上GDP、70%以上技术创新、80%以上城镇就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 [5] 专家观点 - 国家发改委黄汉权指出,该法具有里程碑意义,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11][12] - 人大魏楚认为法律体现多部门协同成果,展现中国特色企业制度探索,对全球治理具参考价值 [14] - CCG王辉耀强调立法向全球释放积极信号,将民营经济保障上升至国家层面 [9] 国际反响 - 欧盟、美国、尼泊尔等国外交官关注法律实施细节,包括民营企业保护措施及成效检验机制 [21] - 活动促成中外经济治理经验互鉴,搭建了合作机遇共寻的高端平台 [4][23] 参与企业 - 跨国企业代表来自宝马集团、宝洁、嘉吉投资、万润数字等,涵盖科技、消费、投资领域 [23] - 媒体机构包括路透社、彭博社、日本共同社等国际主流媒体 [23]
张国清在广东调研
证券时报· 2025-06-17 21:07
产业创新与平台经济调研 - 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1] - 提出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构建公平有序发展环境 [1] 制造业科技创新 - 现代制造业需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2] - 强调构建科技突破驱动产业升级与产业需求牵引技术攻关的良性循环 [2] - 提出加快建设中试转化等公共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支撑创新成果产业化应用 [2] - 建议产业创新中坚持软硬件协同和标准同行同时出产品、软件和标准 [2] - 支持完善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政策以用促研加快形成生产力 [2] 平台经济规范发展 - 货运平台企业需降低物流成本、畅通经济循环、稳定就业 [3] - 要求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合理设定抽成比例公开计价规则优化订单分配算法 [3] - 强调强化准入审核和安全管理保障货运司机和消费者权益 [3] - 提出加快完善平台规则、算法、收费等方面法律法规健全常态化监管制度 [3] - 要求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劣质低价、刷单抢单等乱象规范竞争秩序 [3]
董煜谈“十五五”规划:为世界提供确定性的“中国方案”
证券时报· 2025-06-16 12:23
五年规划的重要性与特点 - 五年规划是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工具,衔接短期与长期目标,体现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的特点 [1][3] - 五年周期适合宏观经济治理,既能保持政策连续性,又能适应形势变化进行调整 [4] - 规划解读应关注长久性机会而非仅新提法,体现发展目标和政策导向的延续性 [4] "十五五"规划的编制背景与变化 - 编制工作启动更早,网络征求意见时间更长,体现对各方意见的重视 [7] - 国际环境四大变化:大国博弈加剧、科技革命加速、全球经济格局重构、全球治理变革 [8] - 国内环境变化包括2035年远景目标调整、稳增长压力加大、人口问题等中长期挑战 [8] "十五五"规划的重点方向 - 扩大内需将成为核心任务,尤其强调提振服务消费与创新消费场景 [10][14][15] - 重大工程项目聚焦能源、水利、交通等传统领域,同时加强"软建设"如教育、人力资本投资 [16][17] - 改革重点包括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等)和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 [19][20] GDP目标与宏观政策导向 - "十五五"可能延续"十四五"做法,不设具体GDP增速目标,但会进行多情景测算 [12] - 宏观政策强调跨周期调节,注重预期管理和政策一致性评估 [21][22] 行业机会与投资方向 - 服务消费(生活性/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场景创新是扩内需重点 [14][15] - 重大工程聚焦"两重"项目(如城市更新、中欧班列)与人力资本投资(高等教育提质扩容) [16][17] - 改革红利集中在公平竞争、产权保护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领域 [19]
董煜谈“十五五”规划:为世界提供确定性的“中国方案”
证券时报· 2025-06-16 01:55
五年规划的重要性与特点 - 五年规划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注重中长期思维,衔接短期与长期发展目标 [3][5] - 五年周期适合宏观经济治理,既能保持政策连续性又能适应调整需求,契合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时间安排 [6] - 国际上对中国五年规划的关注度提升,被视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经验 [5] "十五五"规划的编制特点 - "十五五"规划编制启动更早,网络征求意见时间延长,体现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相结合 [2][8] - 规划分为"建议"和"纲要"两部分,建议体现党中央决策,纲要是具体落实 [8] - 编制面临更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包括大国博弈加剧、科技革命加速、全球经济重构等 [9] "十五五"规划的重点方向 - 强调扩大内需的战略地位,将作为系统性部署的核心目标 [10][11] - 服务消费成为提振消费的重点,与稳就业和民生改善紧密关联 [13] - 重大工程项目聚焦"两重"(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包括能源、水利、交通等传统领域及城市更新等新方向 [14] - "投资于人"成为重要方向,涉及教育提质扩容、人力资本积累及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15] 改革与宏观经济治理 - "十五五"规划将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300多项改革举措,重点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 [16] - 宏观经济治理体系以五年规划为引领,强调跨周期调节与政策一致性评估 [17][18] - 预期管理成为核心,需加强政策沟通与信息传递的科学性 [19] GDP目标与增长策略 - "十五五"规划可能延续"十四五"做法,不设具体GDP增速目标,但会进行多情景测算 [12] - 稳增长仍是重中之重,宏观政策力度将体现对经济增长的重视 [12][13]
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批组建
快讯· 2025-06-12 20:03
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 - 市场监管总局批准组建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 - 委员会将细化落实《电子商务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政策 [1] - 重点针对"内卷式"竞争、直播电商乱象等突出问题制定统一标准 [1] 治理参与方 - 吸纳平台企业、平台内经营者、从业人员、商贸企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多方参与 [1] - 通过标准引导行业自律并支撑监管 [1] 行业发展导向 - 加快急需标准研制以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1]
【第三十四次】习近平: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 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新华社· 2025-06-06 10:37
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 数字经济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1] - 数字技术加速创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发展速度、辐射范围、影响程度前所未有 [1] - 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1] 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党的十八大以来,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较快、成就显著 [2] - 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在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恢复生产生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 已实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打造国际竞争力数字产业集群 [2] 数字经济发展意义 - 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 [3] - 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资源要素快捷流动、市场主体加速融合,延伸产业链条 [3] - 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成为重要引擎 [3] - 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数字技术是国际竞争重点领域,需抢占制高点 [3] 数字经济发展路径 -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掌握发展自主权 [3] -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等智能化数字信息基础设施 [4] -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改造传统产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4] - 加快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4] - 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 [4] 数字经济治理体系 - 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两手抓,健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审查和监管制度 [5] - 防止平台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依法查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5] - 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5] - 明确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和义务,建设行业自律机制 [5] 数字经济国际合作 - 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 [6] - 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提出中国方案 [6] - 加强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建设,提高领导干部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 [6] - 提高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社会基础 [6]
网络交易电子数据协查中心正式揭牌
每日商报· 2025-06-06 06:14
政企协作创新模式 - 杭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与淘天集团合作推出淘天网络交易电子数据协查中心,创新"三位一体"协查机制 [1] - 新机制分工明确:余杭区局负责行政审核,淘天集团归集线下协查文书,杭州市局协调执行 [1] - 线上通过"红盾云桥"系统实现数据互通,线下由协查中心补充,结合"归口模式"与"开放模式"优点 [1] - 该模式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执法协查暂行办法》的创新实践,旨在提升监管效率同时保障数据安全 [1] "618"大促活动协作 - 政企协作例会专题讨论"618"活动护航工作,淘天集团汇报活动推进情况及合规工作、风险处置预案 [2] - 余杭区局针对大促规则、风险点位、舆情应对等关键问题提供专业指导 [2] - 双方就建设市场监管垂直领域知识库达成共识,并探讨平台规则规范化、"平台+产业"双向赋能等议题 [2] 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 - 余杭区局强调政企例会仅是交流平台之一,日常信息共享对平台规则制定和协同治理至关重要 [2] - 目标是通过常态化沟通在平台规则、资源共享等方面形成合力,实现平台经济治理效能最大化 [2]
高端访谈丨阿中愿携手维护多边贸易体系和发展中国家利益——访阿拉伯议会议长亚马希
新华网· 2025-06-05 08:56
阿中政治经济合作 - 阿拉伯国家同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基于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原则 [2] - 阿拉伯议会与中国全国人大的交流机制加强双边立法监督经验交流,支持经济、文化、科学等领域合作相关立法 [2] 多边贸易体系立场 - 阿中双方共同支持维护国际法原则和多边主义,反对霸权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 [2] - 美国加征关税的行为破坏全球供应链稳定,削弱包容性经济增长,阻碍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2] 全球经济治理 - 阿中愿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向更加公平、包容的方向发展,保障发展中国家利益 [1][2] - 中国通过平等对话处理经贸问题,体现政治理性和国际责任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