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生产力
icon
搜索文档
人民日报丨月度用电量首破万亿千瓦时,这个“全球首次”有何深意?
国家能源局· 2025-08-26 19:27
全社会用电量创新高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系全球首次单月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1] - 单月用电量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总量 是2015年7月用电量的两倍[4] 用电量增长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产业拉动显著 浙江宁波某工厂7月日产量超450辆 当地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5] - 新兴产业表现亮眼 集成电路/智能设备制造/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成为新质生产力增长点[5] - 消费领域用电量显著提升 江苏健身休闲场所用电量增23% 餐饮业增10.1% 景区增10.3% 住宿业增5.3%[5] - 绿色转型推动用电需求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达1669.6万个 同比增长53% 年充电量预计等同三峡电站年发电量[6] 电力系统保障能力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6.7亿千瓦 同比增18.2% 相当于160个三峡电站[7]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近40% 上半年同比增15.6% 超过第三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量总和[7] - 跨区域电网调配能力增强 哈密-重庆工程单日最大输送电量占重庆日均用电量20%[8] - 多地采用虚拟电厂/分时电价等灵活措施 安徽节电响应活动与四川小区虚拟电厂缓解供需压力[8] 历史发展对比 - 1949年全国发电量仅43亿千瓦时 2024年预计超10万亿千瓦时 占全球总发电量三分之一[8]
月度用电量首破万亿千瓦时,这个“全球首次”有何深意?
搜狐财经· 2025-08-26 19:06
全社会用电量创新高 - 7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8.6% 为全球首次月度用电量突破万亿千瓦时[1] - 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日本全年用电总量 是2015年7月中国用电量的两倍[3] 用电量增长驱动因素 - 新能源汽车工厂产能提升 浙江宁波单日整车出厂超450辆 当地汽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0%[3] -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集成电路/智能设备制造/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显著提升[3] - 消费领域用电增长明显 江苏健身休闲场所用电量增23% 餐饮业增10.1% 景区增10.3% 住宿业增5.3%[3] - 绿色转型加速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达1669.6万个 同比增长53% 年充电量预计等同三峡发电量[4] 电力系统保障能力 - 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6.7亿千瓦 同比增18.2% 相当于160多个三峡电站[4] -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近40% 上半年同比增15.6% 超过第三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量之和[5] - 跨省输电通道强化 哈密-重庆工程单日最大输送电量占重庆日均用电量20%[5] - 电网通过时空调剂实现余缺互济 如新疆光伏供电北京夜间 西南水电供电华东地区[5] 负荷管理与创新应对 - 国家电网经营区最大负荷6创新高 6个区域电网负荷同期创新高 为8年来首次[4] - 多地推行灵活用电措施 安徽分时电价奖励节电 四川虚拟电厂高峰放电享免费充电[5][6]
做活亲水文章带来的启示(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8-26 05:50
亲水经济消费潜力 - 亲水需求带动大市场 包括水上运动装备购置如泳衣泳镜 充气桨板 救生衣 防水袋 以及水上休闲服务如租船 旅拍 零食消费 并延伸至周边餐饮购物住宿等长链条消费场景[1] - 差异化消费场景持续涌现 带动服务消费市场供销两旺 例如浙江临海香年溪串联6个村 溪上堰坝吸引游客消暑纳凉 溪畔夜市吸引140多位主理人洽谈合作[1] - 江西南昌免费开放赣江两滩七湾 通过引入水上运动基地和慢行绿道 将观光带升级为活力带 消除野泳安全隐患的同时激活消费潜力[1] 生态价值转化机制 - 水质改善直接推动水上运动普及 上海杨浦纬五河经系统性修复后自净能力显著提升 带动河边体育培训机构数量增加 亲子皮划艇课程经常报满[2] - 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湖北丹江口市守护水源吸引饮料企业投资建厂 今年以来饮用水平均日销量超1万吨[2] - 保护生态环境等同于保护自然资本与经济社会发展后劲 绿水变活水的实践表明生态效益可持续释放绿色红利[2] 公共服务精细化升级 - 滨水空间管理注重细节优化 包括布设直饮水 自动售货机 储物设施 骑行道减速带 以及融合问询与医疗急救功能的驿站[3] - 广东广州驷马涌滨水环境整治专门设计80米遛鸟廊道 满足养鸟爱好者需求并获得居民好评[3] - 上海普陀区在苏州河沿线建设景观步道 亲水平台和苏河驿站 实现南岸步行 北岸跑步 水上划船的多功能场景[3]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 - 湖北武汉修建100多公里东湖绿道 坚持水岸同治并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 使山水休闲成为市民生活组成部分[3] - 加强河湖水域空间保护助力人居环境改善 通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持续提升市民生活品质[3] - 城水相融与人水相亲体现滨水公共空间建设成效 为城市治理提供借鉴[4]
坚决抵制价格战和行业内卷 奋力开创合资合作新格局——专访一汽-大众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彬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23 11:50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半年销量74.4万辆 在合资车企中排名第一 经营保持稳健态势 [1] - 公司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坚守长期主义和利他主义 抵制价格战和行业内卷 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1][4][5][6] 销量与经营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销量74.4万辆 在合资车企中继续排名第一 [1] 技术研发与产品规划 - 公司计划到2030年推出超过20款全新车型 满足多元化出行需求 [2] - 未来五年年均计划研发投入约100亿元 重点布局电子架构、座舱、智驾、三电及造型等领域 [2] - 通过捷达品牌新能源项目实现整车本土化主导开发 依托自研TQ200混动变速箱、SOA电子电气架构、动力电池等关键技术 [2] - 今年3月双方股东签署11款新车型协议 引入大众汽车集团全新电动化平台 [6] - 公司将主导开发New ID、捷达品牌新能源等一系列新产品 [6] 数智化转型与生产效率 - 公司推广超过100个智能场景 年收益4600万元 [3] - 与华为云合作打造佛山工厂为云上分布式汽车工厂 实现异地工厂与总部数据全面融合 [3] 可持续发展与绿色生产 - 公司年消纳清洁电力5.86亿度 占比51% [5] - 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效率达95% 废水、废气100%达标 [5] - 5大生产基地全面建成无废工厂 其中4座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3座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2座为近零碳工厂 [5] 客户服务与供应链管理 - 公司推出全系燃油SUV整车及全系车型备件双终身质保、上门取送车服务等客户权益 [4] - 对供应商付款账期10余年来始终为60天 且均为现金加银行汇票 [4] 合资合作与全球化布局 - 捷达品牌将充分利用中国本土研发与供应链资源 同时积极开拓海外出口业务 以中亚市场为起点 [6] - 公司作为中德合资企业典范 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 [5][6]
辽宁: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人民网· 2025-08-22 09:08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 辽宁省河流水质国考断面优良比例达90%,较2021年改善6.7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 [3] - 完成入河排污口整治1万余个,辽河水质提升至良好等级 [3] - 科尔沁沙地治理两年完成8年总任务的40%,阻沙带平均宽度由11公里拓宽至31公里 [6] 生态经济协同发展 - 锦州文旅产业显著增长:旅游综合收入翻倍,2024年游客量同比增长25%,收入增长近30% [3] - 彰武县发展特色农业:蒿柳养蚕亩产收益超2000元,沙地红薯最高亩产达7500斤 [6] - 推进"幸福河湖"建设:2030年目标建成171条河段,总流域面积4.77万平方公里 [4][5] 工业绿色转型 - 本钢集团环保投入127亿元,较前五年增长近5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排放分别下降33%/23%/10.5% [14] -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50%,绿色电力交易规模全国第二,达百亿千瓦时级别 [18] - 培育国家级绿色制造单位204家,省级697家,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3.6个百分点 [18] 标杆企业实践 - 华晨宝马连续7年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里达工厂实现涂装车间100%工业用水循环利用 [16] - 本钢低碳汽车钢通过宝马认证,实现综合降碳30%以上 [14] - 华晨宝马与中国大唐合作开发100万千瓦风电项目,推动全产业链碳减排 [18] 矿区生态修复 - 抚顺西露天矿生态修复面积达1.2万余亩,占矿坑总面积70%以上,转型为地质公园 [9] - 辽宁省绿色矿山占比超75%,废弃矿区焕发新生 [10] - 西露天矿种植40余树种400余万株树木,形成文旅新景观 [9]
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尽现绿色生产力魅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07:44
展会概况 - 2025年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将于9月10日-14日在北京首钢园7号馆举办 核心主题为"绿色生产力赋能地球家园" [1] - 招商招展工作已基本完成 50余家企业将线下参展 包括16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 [1] - 构建"领军企业为链主 垂直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展示格局 [1] 核心展示集群 - 重点打造"水务科技集群"和"城市运行保障领域行业企业集群"两大特色集群 [1] - 城市运行保障集群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牵头 聚焦"城市照明 智慧管网 清洁能源 生态环卫"四大板块 [1] - 水务科技集群由北京市水务局组织 设置滨水空间 数智水务 健康水业及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四大板块 [2] 展示内容与技术亮点 - 集中展出新能源与能源低碳服务 环境生态服务与循环经济 绿色低碳数字化技术与服务三大核心领域前沿成果 [1] - 智慧管网展区将展示"无人车+巡检精灵"协同系统 管网泄漏动态仿真系统 防外力破坏系统等先进技术 [2] - 北京排水集团将展示健康水业领域最新技术 低碳实践及全产业链系统化服务能力 [2] 配套会议活动 - 将举办9场会议论坛活动 包括3场主题论坛和多场专题论坛 [3] - 2025北京水务科技创新大会将于9月11日召开 聚焦国家水网建设 智慧水务发展 滨水空间治理 城市防洪等核心议题 [2] - 活动包括生态环保产业服务"双碳"战略院士论坛 气象经济论坛 全球绿色经济发展论坛等 [3] 国际参与与合作 - 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将举办绿色经济特色主题展会活动 包括"零碳园区"方案馆和绿色低碳企业展 [3] -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组织10家中外企业展示"零碳园区"全要素 全流程解决方案 [3] - 联合多家国际化合作伙伴 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推动国际交流对接及产能合作 [3] 品牌建设目标 - 环境服务专题聚焦创新技术与先进解决方案 整合北京及在京企业科创资源 [3] - 构建以服务贸易为根基 关键技术为支撑 成果转化为导向的绿色创新体系 [3] - 系统展现"北京服务"的品牌实力与示范效应 [1]
六词读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伟力
人民日报· 2025-08-19 21:28
"双碳"目标 - 中国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1] - 碳达峰标志经济社会发展与二氧化碳排放脱钩,碳中和要求人为碳排放与吸收汇平衡 [2] - 建成"1+N"政策体系,覆盖碳市场、绿色金融等领域,能源转型成效显著:太阳能装机11.0亿千瓦(同比+54.2%)、风电装机5.7亿千瓦(同比+22.7%) [3] 美丽经济 - 以生态优势转化产业优势的新经济形态,具备生态优先性、产业融合性和民生普惠性特征 [6] - 浙江安吉创建"千家乡宿共富区",福建三明发展"文旅+康养"等新业态,山东兰陵探索"文明教化+文创产业"模式 [7] - 成为连接城乡发展纽带,助力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需通过"美丽+"模式创新培育绿色产业 [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 建立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理念的核心路径,党的十九大将相关理念写入党章 [9] - 生态环境部命名572个生态文明示范区及240个实践创新基地,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人工林保存面积全球第一 [10] - 林业碳汇、荒漠光伏、冰雪经济等模式创新推动市场交易体系建立,但需突破主体参与度不足等瓶颈 [11] 绿色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本质是绿色生产力,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16] - 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生态化转型,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19] - "十五五"期间需提升发展"含绿量",使绿色生产力成为核心竞争力 [19]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 生产、流通、消费全环节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党中央部署2035年基本建成该体系 [21] - 单位GDP能耗2012-2024年降幅超26%,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10.27%) [22] - 建成废旧物资回收网点约15万个,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超55%,组建央企中国资源循环集团 [23]
六词读懂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伟力
人民日报· 2025-08-19 06:31
"双碳"目标 - 中国宣布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体现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和绿色发展战略核心抓手 [1] - 碳达峰指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 碳中和指人为碳排放源与吸收汇达到平衡 对稳定全球气候系统至关重要 [2] - 中国建成"1+N"政策体系覆盖碳市场/绿色金融等领域 能源转型成效显著 太阳能装机达11.0亿千瓦(+54.2%) 风电装机达5.7亿千瓦(+22.7%) [3] 美丽经济 - 以生态优势转化产业优势的新经济形态 具有生态优先性/产业融合性/民生普惠性特征 浙江安吉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千家乡宿共富区" [6] - 产业融合成为核心引擎 福建三明发展"文旅+小吃/康养/体育"新业态 山东兰陵探索"文明教化+文创产业+美丽乡村"模式 [7] - 连接城乡发展的重要纽带 通过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培育新业态 推动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延伸 [8] 生态产品价值 - 建立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理念的关键路径 生态环境部命名572个生态文明示范区和240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9] - 生态产品经营模式创新 涵盖林业碳汇/荒漠光伏/冰雪经济/林下经济等领域 2024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0] - 需突破市场接受度/要素匹配等瓶颈 通过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发力 建立区域间生态产品融合发展机制 [11] 绿色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 注重"绿水青山"基础与"金山银山"效能统一 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关系 [16] - 推动生产力绿色转型 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引领产业生态化 2012-2024年单位GDP能耗降幅超26% [18][22] -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 培育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 风电装机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比10.27%) [19][22] 绿色经济体系 - 生产/流通/消费全环节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 2024年7月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21] - 循环利用能力显著提升 建成废旧物资回收网点约15万个 2024年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超55% 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 [23] - 低碳发展物质基础夯实 太阳能装机连续10年全球第一 通过绿色金融/生态补偿等机制构建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22][24]
新闻联播丨感知生态之变 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为高质量发展带来新动能
国家能源局· 2025-08-18 17:22
绿色生产力发展现状 - 新质生产力本质是绿色生产力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转型 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2] - 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新能源产业链 为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重要支撑[2] 风电产业发展 - 风电叶片长度从40多米增至100多米 运输难度显著增加[4] - 风电建设基地从2015年3个增至2022年后新增8个 覆盖山区沿海和三北地区[4] - 近40%运输车辆出现在新疆和内蒙古等地区[4] 清洁能源装机规模 - 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十年增长25倍 2023年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6] -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占全球比重从十年前的25%提升至33%[6] 绿色矿山建设 - 内蒙古煤矿部署3000多个传感器 实现山体形变毫米级监测和噪声实时捕捉[9] - 电动无人矿卡从0增至100辆 噪声显著降低 矿山生态修复吸引野生动物回归[9] - 全国已建成近5000家绿色矿山[11] 绿色制造体系 - 6000多家绿色工厂支撑全国超20%制造业产值[11] 绿色交通发展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2015年增长超60倍[13] - 京沪高速2015年首次全线覆盖充电桩 2024年几乎所有高速公路实现覆盖[13] 绿色产业全球地位 - 全球近80%绿色船舶来自中国[13] - 全球50%氢燃料电池产自中国[13] - 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规模突破11万亿元[13]
我国绿色产业领跑全球
央视新闻· 2025-08-18 11:29
风电产业发展 - 风电叶片长度从40多米增至100多米 运输难度增加 [3] - 风电建设基地从2015年3个增至2022年后新增8个 覆盖山区沿海和三北地区 [3] - 近40%运输车辆出现在新疆和内蒙古等地 [3] 清洁能源建设成就 - 风电光伏装机规模十年增长25倍 2023年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 [5] -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占全球比重从25%提升至33% [5] - 库布齐沙漠建成光伏电站 甘肃建成3万面镜子的光热发电项目 [5] 绿色矿山智能化 - 内蒙古煤矿部署3000多个传感器实现毫米级山体监测 [8] - 电动无人矿卡从0增至100辆 矿山噪声显著降低 [8] - 全国已建成近5000家绿色矿山 [10] 绿色制造体系 - 6000多家绿色工厂支撑全国超20%制造业产值 [10] 新能源基础设施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较2015年增长超60倍 [12] - 高速公路充电桩从2015年京沪全线覆盖扩展至2024年近乎全覆盖 [12] 绿色产业全球地位 - 中国供应全球80%绿色船舶和50%氢燃料电池 [12] - 绿色低碳产业总产值突破11万亿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