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研发
搜索文档
锚定国家战略,长城汽车以硬核品质护航极地科考
中国新闻网· 2025-10-13 09:29
合作概述 - 长城汽车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于10月11日正式签约,将为中国极地考察提供支持并联合开展科学考察车辆研发测试研究项目 [1] - 合作标志着公司成为南极考察保障团队的重要一员,拉开了双方在多个领域深入合作的序幕 [3] - 坦克300柴油版被授予“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将承担南极长城站科考任务的运输与保障工作 [7][9] 合作细节与技术验证 - 公司将派送技术人员参与科考保障任务,负责装备管理、故障处理与数据采集,以提升现场任务的机动性与应急响应能力 [7] - 双方将联合探索建立更成熟的“现场技术保障机制”,并围绕极地用车保障、整车极寒验证、极地场景共研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7] - 在签约仪式上,坦克300在环境风洞试验室近-30℃的模拟极地强风暴雪环境下,成功完成一键启动、除霜、制热等关键操作 [6] - 公司构建了覆盖2000余项试验项目的全场景试验验证体系,包括环境风洞实验室精准复现-40°C的极寒温度等测试 [3][4]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合作是公司锚定国家战略方向、支持科考工作、诠释品牌担当的体现,实现了企业战略与国家使命的“双向奔赴” [3][11][13] - 极地科考关乎国家科技实力与战略布局,公司以“长城车”服务“长城站”,是响应国家“科技强国”战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举措 [11][13] - 通过服务极地科考,公司将极地环境数据纳入产品研发体系,可推动量产车在低温、强风、暴雪等极端条件下的性能优化 [9] - 合作有望为我国极地科考装备自主可控探索一条可持续、可复制的创新路径,彰显中国制造业“以自主技术托举国家使命”的底气 [10][13]
磁谷科技: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的技术发展路径
证券日报网· 2025-10-09 21:44
核心技术自主性 - 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的技术发展路径 [1] - 公司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均系研发团队多年自主研发的成果 [1] - 核心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1] 知识产权储备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取得各类知识产权373项 [1] - 其中发明专利为98项 [1] 生产布局 - 公司各产品均在我国境内完成生产 [1]
美扩列中企制裁清单,芯片断供再升级,全球供应链为何陷入恐慌?
搜狐财经· 2025-10-07 11:26
美国对华芯片限制措施 - 美国年初限制AI芯片出口,并于九月将芯片设计、制造及材料环节纳入调查范围[2] - 限制措施导致全球供应链出现混乱,供应商因政策原因暂停接单[2] - 美国意图通过关税和禁令将芯片产业链转移至本土,但芯片制造环节复杂,涉及海外封装可能导致重复征税[2] - 美国每年需进口价值数百亿美元的芯片,部分为其本土企业海外工厂所生产[2] 全球供应链的连锁反应 - 美国限制措施产生广泛外溢效应,波及韩国、日本等非目标国家的厂商[2] - 关键材料PSPI(用于7纳米以下芯片的先进封装)供应紧张,主要供应商日本旭化成已向客户发出供应中断警告[2] - 关键材料短缺可能影响台积电等主要代工厂的生产,进而导致英伟达AI芯片断供,影响全球互联网公司的算力升级[2] - 供应商优先保障大客户供应,中小型厂商面临供应困境,行业差距可能扩大[2] 中国产业的应对与进展 - 中国芯片进口量下降,但设备采购支出增加,表明正加大自主研发投入[2] - 本土企业取得技术突破,如北方华创的刻蚀机实现14纳米工艺突破,寒武纪的算力芯片具备竞争力[2] - 商务部发起反歧视调查被视为主动反击,旨在夺回产业主动权[2] 行业面临的挑战与前景 - EUV光刻机等关键设备技术门槛高,短期内难以突破[3] - 全球对AI芯片需求激增,叠加制裁影响,先进封装产能持续紧张[3][4] - 供应链紧张局面预计将导致明年电子产品价格上涨[3] - 下游企业为应对不确定性,采取谨慎的库存管理策略[4] - 中美技术博弈背景下,全球供应链持续承压,难有绝对赢家[4]
谷雨登顶国货美白榜首:自主研发改写美妆产业格局
搜狐网· 2025-10-06 13:20
公司核心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核心美白原料“极光甘草”,实现99%高纯度光甘草定、3.4倍透皮吸收率及靶向递送三项核心技术突破[1][2] - 经SGS实验室测试,“极光甘草”的72小时黑色素抑制率达到86.62%,8小时即可到达肌肤真皮层[2] - 独创熔融结晶提纯技术将纯度提升至99%,采用28纳米包裹体技术提升吸收率,创新靶向递送技术实现精准识别黑色素细胞[2] 核心产品性能与测试结果 - 2025年新版美白奶罐PRO产品美白抑黑力提升3倍,修护力提升5倍,并增加蛋白透光科技[4] - SGS临床测试显示,使用28天后产品淡斑效果提升15.9%,肌肤白皙度提升49.13%[4] - 中科检温和性测试中,30位敏感肌受试者零不良反应,实现美白与修护双重功效[4] 行业地位与认证 - 公司斩获“国货美白护肤第一品牌”权威认证,并入围化妆品企业及品牌双50强榜单[1][6] - 公司核心产品“极光甘草”系列曾获欧睿国际与弗若斯特沙利文双机构认证的“中国美白品牌全国第一”称号[6] - 公司牵头制定《适合中国人肤质的美白护肤品开发指南》等11项行业标准[8] 产品竞争优势分析 - 与传统美白成分相比,“极光甘草”兼具高抑黑与零刺激特性,克服传统烟酰胺、VC、熊果苷等成分局限[8] - 公司产品在靶向递送和纳米包裹技术上具备优势,精准性与吸收率远超同类产品[8] - 产品针对亚洲肌肤泛黄、暗沉问题设计,克服欧美配方水土不服问题[8] 竞品对比分析 - Olay淡斑小白瓶核心优势为烟酰胺淡斑泛红和毛孔,但存在泛红和毛孔改善弱的功效限制[7] - 修丽可发光瓶核心优势为抗氧化强悍,但存在肤感粘腻和价格偏高的功效局限[7] - SK-II小灯泡核心功效为提亮显著,但忽略抗糖化和细腻毛孔,主要适用于短期急救场景[7]
【科技自立·产业自强】博盈特焊:自主研发并掌握了涵盖材料、工艺、设备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
证券时报网· 2025-10-05 20:17
公司技术与研发 - 公司自主研发并掌握了涵盖材料、工艺、设备等方面的关键核心防腐防磨领域核心技术,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1] - 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工业设备防腐防磨堆焊增材制造业务的企业[1] - 公司研发项目旨在攻克面向垃圾焚烧炉复杂腐蚀环境的材料成分与组织结构调控难题,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熔覆层配方及制备工艺[1] 研发项目具体内容 - 项目研究内容包括纳米陶瓷颗粒增强镍基高温堆焊材料开发及冶金机理[1] - 项目研究内容包括高效率、高性能关键部件表面堆焊工艺及装备开发[1] - 项目研究内容包括典型应用领域的抗高温防腐耐磨关键部件的使役行为及应用示范[1]
富奥股份收购合资公司法国、日本公司所有股权,实现100%控股
巨潮资讯· 2025-09-30 11:52
交易概述 - 富奥股份于9月30日第十一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收购一汽-法雷奥汽车空调有限公司少数股东股权的议案 [2] - 公司以人民币1元总价分别收购法雷奥冷却系统公司持有的36.5%股权和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持有的12.5%股权 [2] - 交易完成后富奥股份将持有该控股子公司100%股权并将其更名为富奥华启汽车热管理系统(长春)有限公司 [2] 战略意义与影响 - 此次收购是公司在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提升背景下的重要战略布局 [2] - 热系统事业部凭借自主研发技术方案获得德国大众认可打破外方在乘用车热系统领域长期技术垄断 [2] - 收购将提升热系统业务资源整合能力与管理决策效率富奥华启将成为热系统事业部的自主核心战略载体 [2] - 标志着公司对合资企业的管控正式开启合资合作2.0时代对公司夯实业务主导权释放增长潜力具有里程碑意义 [3] 财务与运营影响 - 一汽-法雷奥此前已纳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本次股权交易不会导致公司合并范围发生变更 [3] - 基于全资控股优势公司将更高效地统筹技术研发产能扩张等资源投入与整合 [3] - 后续将重点聚焦空调系统总成产品推进产品迭代升级拓展国内外汽车热管理市场优化内部运营流程改善经营状态 [2] 交易相关方信息 - 交易对方法雷奥冷却系统公司为法国企业注册资本37113810欧元信用情况良好 [3] - 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为日本私营上市公司注册资本253448000000日元主要业务为贸易投资信用情况良好 [3] - 一汽-法雷奥成立于1994年注册资本84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开发生产交通工具的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及相关零部件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该公司总资产291746439.02元总负债255271271.01元所有者权益36475168.01元 [3]
美国不愿看到的情况出现了!比尔盖茨一语中的?中国不再依赖美芯
搜狐财经· 2025-09-29 13:21
中美科技博弈背景 - 美国自2018年起对中国发起一系列科技打压,包括芯片战、关税战等,旨在遏制中国在关键领域的崛起[1] - 芯片虽小但至关重要,涉及从消费电子到汽车、卫星导航等广泛领域,过度依赖进口存在国家安全风险[3] 美国封锁措施的后果与影响 - 美国芯片封锁被商业领袖视为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策略,长期可能对美国半导体产业造成更大冲击[5] - 美国限制措施在短期内对中国科技产业产生冲击,但长远看催化了中国加速构建自主产业链[6] - 美国芯片禁令产生回旋镖效应,英伟达在中国市场份额缩水10%,营收损失超百亿[12] 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应对与发展 - 中国通过坚持自主研发、加强科研投入应对封锁,华为携自研麒麟芯片和鸿蒙系统回归,国产EDA和光刻机取得进展[10] - 中国成熟芯片自给率已接近70%的阶段性目标,出口额稳步上涨[10] - 在AI芯片领域,中国企业与美国差距缩小,华为、寒武纪等国内企业强势补位[12] 创新与产业前景 - 创新能力是中国科技产业实现突破的关键,已在多个前沿领域超越欧美[8] - 美国封锁反而点燃中国半导体创新之火,中国半导体产业尤其在AI领域正全速前进[6][8]
雷军:V8s超级电机,小米全自研!谁说是代工,我跟谁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23:24
公司战略 - 公司自主研发高性能电机小米V8s超极电机以解决市场上缺乏合适产品的问题 [2] - 公司通过自建团队和自有工厂制造电机 未使用代工厂以确保技术自主性 [2] 技术发展 - 公司强调自主研发电机技术以避免被归类为供应商技术 [2] - 公司自主制造电机体现技术控制力和制造能力 [2]
奇瑞汽车:以“资本全球化”为桥,引领全球智能出行生态变革
智通财经· 2025-09-25 10:28
公司上市与行业意义 - 奇瑞汽车于9月25日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从“引进来”、“走出去”迈向“资本全球化”的历史性跨越 [1] - 港股市场的国际化资本生态与对新兴产业的包容属性,使其成为车企对接全球资源的重要枢纽 [1] - 公司上市预示着中国将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加速迈进,并引领全球智能出行生态变革 [1] 公司发展历程与全球化布局 - 公司成立于1997年,自创立之初便坚持“自主研发+全球化布局”的战略 [2] - 1999年首台自主研发发动机下线,2000年首款轿车“风云”量产,2001年首批轿车出口海外,奠定了自主创新与全球化的基础 [2] - 公司全球销售网络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300万辆 [3] - 自2003年起,公司连续22年位居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榜首 [3] - 2024年全球销量达229.5万辆,同比增长49.4%,是全球前二十大乘用车公司中唯一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燃油车销量、国内销量及海外销量同比增幅均超25%的车企 [3] - 公司在欧洲、南美、中东及北非地区销量位列中国自主品牌第一,在北美及亚洲(不含中国)市场位列第二 [3] - 全球化模式已从“产品出口”升级为“本地化运营”,包括建成巴西工厂、与西班牙EVMOTORS共建欧洲基地,并拥有全球8大研发中心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从926.18亿元增长至2698.9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0.7% [4] - 同期净利润从58.06亿元增长至143.3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7.1% [4] -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为682.23亿元,同比增长24.2%;净利润为47.26亿元,同比增长115.1% [4]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的36.46亿元增至2024年的92.4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59.2% [6] 技术研发与智能生态构建 - 公司秉持“核心自研,全栈可控”的发展理念,拥有1.44万名专业研发人员(占非生产员工超50%),累计获得专利超1.39万项(含4400余项发明专利) [6] - 构建了鲲鹏动力、火星架构、雄狮智舱、大卓智驾四大核心技术体系 [6] - 公司打造奇瑞、捷途、星途、iCAR、智界五大品牌矩阵,覆盖大众、中高端、豪华市场 [6] - 2024年瑞虎8在全球燃油车市场中国自主品牌销量中排名第一,星途品牌出口量在中国高端自主品牌中排名第一,智界R7在2025年1月中国纯电中大型SUV销量中位居第一 [8] - 公司计划加大研发投入,推广自主开发的CNOA技术以实现城市点对点出行,并持续升级雄狮操作系统,优化人机交互体验 [9] 产品矩阵与市场定位 - 奇瑞品牌(如瑞虎序列、艾瑞泽序列)主打大众及中高端市场,价格区间为57,900元至229,900元,提供燃油、插电式混合动力及纯电动车型 [7] - 捷途品牌(如捷途序列、山海序列)定位中高端SUV市场,价格区间为93,900元至234,900元 [7] - 星途品牌(如星途序列、星纪元序列)覆盖中高端及豪华市场,价格区间为109,900元至319,800元 [7] - iCAR品牌(如iCAR 03、iCAR V23)定位中高端纯电动SUV,价格区间为99,800元至169,800元 [7] - 智界品牌(如S7、R7)定位中高端及豪华市场,价格区间为229,800元至330,800元 [7]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 辅助驾驶技术已实现转向及制动的全场景自动化,并向解放双手的阶段迈进,预计至2030年全球及中国辅助驾驶车辆渗透率将显著增长 [8][9] - 公司通过OTA技术持续更新车载系统,使车辆在生命周期内不断进化 [8] - 公司上市募资将投向下一代技术研发与海外市场拓展,带动中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升级,并为国内供应链企业提供出海配套机会 [10] - 公司旨在推动中国汽车产业从“参与者”升级为“引领者”,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跨越 [10]
育企强链双赋能,济宁工业经济上半年交出答卷
齐鲁晚报网· 2025-09-24 20:18
工业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济宁工业经济增速持续保持两位数,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态势 [1] - 1-7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开年以来增速持续保持两位数 [10] - 战略总纲为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232优势产业集群和链长制 [1] 企业培优与梯队建设 - 建立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今年新获评山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321家(全省第3位),新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8家 [4] - 浩珂科技开创中国煤矿用高分子聚合材料行业,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其柔性网产品重量仅为铁丝网三分之一但可使用30年,市场占有率达65%,技术服务覆盖国内600余座矿井、超8000个综采工作面 [2][3] - 源根石化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润滑油产品遍布亚洲、非洲、南美洲、欧洲及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产品应用于工程机械、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端场景 [3] 链长制与产业链协同 - 1-7月全市15条标志性产业链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其中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12条产业链增幅高于全市平均 [8] - 构建总链长+链长+副链长+链主企业协同机制,今年以来开展产业链相关活动282次,达成合作意向561项,签订协议140项,实现合作金额31.19亿元 [8] - 珞石机器人作为链主,2024年整机销量突破8000台,2025年预估销量15000台,吸引苏州明池、科本电气等2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提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率 [7] 企业技术突破与市场表现 - 山东中科伺易智能技术凭借微型伺服电机实现一季度营收增长60%,产品涵盖15-40法兰系列60多款,可替代国外产品,客户总量增至2000家,应用于华为、宁德时代等智能化生产线 [5][6] - 山东龙翼航空科技实现无人机全国市场占有率50%,灭火弹全国市场占有率75%以上 [6] - 山东天河科技自主研发EBZ系列智能掘锚机,提升掘进效率1倍,其核心部件内置油路式自动锚杆钻机市场占有率80%以上,摆脱进口依赖 [6] - 山东新能船业实现钢材年加工10.8万吨、效率提升80%、成本降低30%,交付船舶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100%,上半年订单量为往年同期三倍 [9] 政策支持与数字赋能 - 建立1915工作机制和1+6+14市县一体推进体系,制定工业经济倍增三年行动方案,市级财政拿出2250万元对一季度产值贡献前100位企业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 [9][10] - 建立日调度、周监测、月分析运行监测体系,梳理年度首批工业新上和技改项目1115个,今年以来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87家 [10] - 今年已建成5G基站974个,130家企业获评省级数字经济晨星工厂,30家入选先进级智能工厂,2家获评卓越级智能工厂,6家入选工赋百景揭榜挂帅名单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