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转型升级
icon
搜索文档
向“新”发力 向“质”跃升——抚顺石化公司洗化厂创新驱动发展纪实
中国化工报· 2025-09-03 11:51
公司创新驱动发展 - 公司作为亚洲最大的表面活性剂原料生产基地和国内特色烷基苯生产基地 持续以创新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链升级[1] - 公司全力推进新型催化剂研发以打破国外企业对新型脱氢催化剂的垄断 经过60余次试验完成包覆型脱氢催化剂开发[2] - 新型脱氢催化剂DPt-1已在烷基苯Ⅱ脱氢装置实现工业化应用 累计运行90天 脱氢转化率提高1.3% 选择性提高3%[2] 产能提升与技术改造 - 公司烷基苯产量屡创新高 通过实施烷基苯能效提升项目改造64台动静设备 包括更新K-101循环氢气压缩机[3] - 能效提升项目投用后装置整体产能将稳步提升 天然气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大幅下降[3] - 公司实施26项提质增效措施 包括优化双段进料和延长脱氢催化剂使用周期 保障装置满负荷生产[3] 数字化转型成效 - 生产线通过持续信息化和数字化改造基本实现智能化控制 主控室可实时监控温度及压力等主要参数[4] - 应用智能巡检仪后单次巡检时长压缩10分钟 通过自动感应替代手动放置巡检牌的操作方式[4] - 车间设置巡检提醒系统并加强点检标准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巡检精准度[4] 战略发展方向 - 公司发展思路明确写入"洗化产品高端化" 将深入实施新材料提速工程[5] - 重点抓好新材料新产品研发与生产 加快布局发展高端特色产品[5]
科顺股份(300737):2025年中报点评:收入端仍然承压,毛利率和经营质量有所改善
东吴证券· 2025-09-03 11:00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收入端仍然承压但毛利率和经营质量有所改善 公司2025H1营收同比下滑7.23%至32.2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9.98%至0.47亿元 其中Q2营收同比下滑8.1%至18.25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84.32%至645万元 但毛利率同比提升1.23个百分点至24.68%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从上年同期-14.3亿元改善至-5.61亿元 且公司中期分红率达118%[8] - 公司通过优化收入结构、开发高端市场、降本增效实现毛利率提升 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毛利率分别提升1.87/4.22个百分点 同时加强风险管控导致收入短期承压[8] - 盈利修复可期 公司年中实施部分渠道和产品提价 预计对下半年盈利产生积极影响 且通过设立产业并购基金探索新材料、新科技等第二增长曲线[8] 财务表现 - 2025H1分产品收入:防水卷材16.46亿元(同比-9.79%) 防水涂料8.73亿元(同比-9.15%) 防水工程施工5.57亿元(同比+2.36%)[8] - 期间费用率提升: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0.3/+0.61/+0.53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改善0.69个百分点[8] - 信用减值损失-1.38亿元(上年同期-1.27亿元) 因地产风险客户应收款账龄拉长[8] - 盈利预测调整: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为1.68/2.73/3.26亿元(2025-2026年前值3.18/4.86亿元) 对应PE 34X/21X/18X[8]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5.02元 市净率1.22倍 流通市值44.52亿元 总市值55.72亿元[5] - 每股净资产4.13元 资产负债率69.40%[6] - 股价一年波动区间3.85-7.17元[5]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营收预测:64.88/69.07/72.32亿元 同比-4.99%/+6.45%/+4.71%[1]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68/2.73/3.26亿元 同比+281.63%/+62.30%/+19.33%[1] - 毛利率持续改善:预计2025-2027年分别为25.18%/25.94%/26.61%[9]
透视广汽集团半年报:再造一个“新广汽”的决心很大动作很快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7:3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并口径营业总收入426.11亿元 处于改革调整期但多项举措快速落地 机构看好2026年产品周期及结构改善前景 [1][2][8][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合并营业总收入426.11亿元 [1] - 资产负债率44.65% 较2024年末47.61%优化近3个百分点 显著低于行业66.32%的平均水平 [3][4] - 60天供应商账期承诺已执行28年 供应链稳定性获工信部案例披露 [5] 改革举措 - 董事长致辞提及5次"改革"、6次"聚焦"、10次"成本"及"降本" [6] - 通过IPD管理体系将车型开发周期缩短至18个月 研发成本目标降低10%以上 [6][7] - 采购业务效率和决策效率目标提升约50% [7] - 技术对标与供应链开放策略推进QCD竞争力提升 [8] 产品与市场 - 节能与新能源车销量36.6万辆 占比提升至48.43% 节能车销量21.16万辆同比增长13.43% [11] -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3.5万辆同比增长18% MPV累计销量6.1万辆位居中高端前列 [11] - 合资品牌广汽丰田终端销量36.42万辆同比正增长 凯美瑞销量同比增长44% [11] - 自主品牌海外终端销量超5万辆同比增长45.8% 覆盖84个国家及570个网点 [12] - 规划打造多款年销量5万-10万辆级全球明星产品 欧洲市场计划推进中 [12][13] 机构观点 - 招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 预计盈利从2025年下半年开始改善 [2][9] - 摩根大通将评级从减持上调至增持 H股目标价从1.8港元上调至5港元 A股从3.5元上调至11元 [2][9] - 机构认为公司2026年将受益于产品周期向好及结构调整 [8][9]
粤宏远A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增长1612.18%
证券之星· 2025-08-30 06: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大幅上升1612.18%,主要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669.5万元)[1] - 营业总收入2.41亿元,同比下降6.36%,第二季度单季度收入1.16亿元,同比下降21.93%[1] - 净利率41.87%,同比上升1610.91个百分点,但毛利率仅6.03%,同比下降33.54%[1] - 每股收益0.16元,同比上升1610.48%,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05元,同比下降1482.49%[1] 资产负债与费用结构 - 货币资金5.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5.31%,有息负债2.91亿元,同比下降12.30%[1] - 三费总额4027.56万元(销售/管理/财务费用),占营收比重16.69%,同比上升13.97%[1] - 应收账款2567.39万元,同比增长36.64%,存货/营收比率达195.95%[1][3] - 每股净资产2.6元,同比微增1.99%[1] 业务转型与重组进展 - 终止收购博创智能60%股权计划,原计划切入智能装备制造领域打造第二增长曲线[4] - 公司表明将继续坚持主业优化并寻找国家支持行业的并购标的,不放弃重组转型战略[4][5] - 重组终止主因交易价格未达成一致,公司已支付1.3亿元诚意金并完成大量尽调工作[5] - 公司否认"忽悠式重组"指控,强调转型是区域性房地产企业的必然战略选择[5] 历史经营质量 - 近10年ROIC中位数仅2.4%,2020年最低达-3.36%,历史年报30份中亏损4次[3]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为-37.4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持续为负[3] - 去年全年净利率为-9.63%,产品附加值偏低[3]
应收账款超1700亿元 陕建股份领导包抓清欠工作
经济观察网· 2025-08-29 22:58
财务表现 - 半年度营业收入573.88亿元 同比减少14.33%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52亿元 同比减少33.52% [1] - 净资产355.35亿元 同比增长14.51% [1] - 资产负债率88.71% [1] 业绩下滑原因 -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行业投资规模萎缩 [1] - 部分项目开工率不足 建设进度滞后导致建筑施工收入减少 [1] - 固定成本降幅较小 市场竞争加剧 项目工期延长 [1] 应收账款状况 - 期末应收账款1748.56亿元 较上年末下降37.04亿元 [2] - 存量规模仍然较大 [2] - 公司正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清收清欠工作 [2] 战略调整措施 - 建立三级责任体系推动清收清欠工作 [3] - 优化调整战略布局和业务结构 [3] - 重点布局石油化工 城市更新 风电 光伏发电 独立储能 垃圾发电等领域 [3] - 持续调整产业布局 优化经营策略 [4]
*ST威尔2025年半年报:资产重组显成效,净利润同比飙升
全景网· 2025-08-29 15:1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激增2395.68%至1.77亿元 [1] - 营业收入因业务调整有所下降 [1] 资产重组 - 完成自动化仪器仪表业务资产组出售 [1] - 资产重组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并实现资源聚焦 [1] 业务聚焦 - 全面聚焦汽车检具制造业 [1] - 全资子公司上海紫燕模具成为新利润增长点 [1] - 汽车检具业务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地位取得显著进展 [1] 运营管理 - 通过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1] - 提高生产效率并打造专业化团队 [1] 发展战略 - 坚持聚焦汽车检具制造业战略 [2] - 加大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力度 [2] - 积极开拓新市场与新客户并探索新商业模式 [2] 行业前景 - 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带动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 - 公司发展前景广阔 [2]
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9 06:3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1,146.36万元,利润总额1,972.31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36.34万元,总资产226,022.33万元,净资产152,643.07万元 [2] - 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因海外土石方工程机械市场竞争加剧及盾构业务受地区工程建设进程变化影响 [1] - 公司正通过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团队建设和产业经营四方面推进战略规划收官和转型升级 [2][3][4][5][6]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业收入31,146.36万元,利润总额1,972.31万元,归母净利润336.34万元 [2] - 总资产226,022.33万元,归属于母公司净资产152,643.07万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因业务备货付款大幅增加及销售回款减少 [1] 产品研发进展 - 优化海外产品线:完成新能源装载机(CE版)VCU调试,推进5吨高配及中配版装载机试制,实现0.8吨滑移装载机上市销售 [2] - 迭代绿色化产品:完成5吨二代、6吨电动装载机、7吨甲醇增程装载机小批试制,推进5吨混动装载机及135吨甲醇挖掘机研发 [2] - 探索智能化技术:无人驾驶装载机在混凝土搅拌站实景测试,积极推进项目场景验收 [3] - 拓展定制化产品:交付甲醇增程矿卡及皮带运输机,探索其他定制化产品及应用场景解决方案 [3] 市场拓展策略 - 深耕国际化业务:重点布局东南亚、东欧、南美、中东、非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RCEP成员国及金砖国家,在俄罗斯、巴西组建本地化营销团队并搭建海外配件库 [4] - 拓展经销服务:扩大经销商网络,加强兄弟企业内部协同,在矿山等大客户领域实现协同落地 [4] - 品牌建设与营销:通过参加德国bauma展、俄罗斯CTT展、厦门工博会等线下展会强化全球品牌影响力,国内构建新媒体矩阵并举办经销商展会 [4] - 质量管理与服务:打造客户为中心的质量管理机制,DPHU指标持续提升,针对国内客户启动"同心圆"走访活动,针对海外客户启动"XGMA CARE"服务走访 [4] 经营管理措施 - 健全风险合规体系: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发布《全面风险管理制度》《经营风险管理办法》,明确年度经营风险事项清单,加快呆滞库存去化 [5] - 优化组织架构:调整国内营销部内设机构提高效能,实施"部门负责人360°测评"覆盖所有部门及子公司,完善激励机制和薪酬制度 [5] - 推进精益生产:成立专项项目群组设定安全库存清单缩短交付周期,通过成本分析及原材料管控实现降本增效 [5] 产业经营与投资 - 持续探索工程机械(如矿山机械)、智能化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机会 [6] - 厦工钢构拓展市场化业务,厦工中铁推进厂房扩建项目提升盾构业务制造能力 [6] 公司治理 - 第十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2025年8月27日召开,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等7项议案 [9][10][13][17][19] - 第十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于同日召开,审议通过《2025年半年度报告》并确认其合规性和真实性 [27][28][29]
南山控股:聚焦主业,优化布局,提升不动产领域资产运营管理能力和竞争优势
金融界· 2025-08-28 13:24
公司战略与业务重点 - 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基本原则并聚焦主业优化布局 [1] - 公司持续提升物流园区工业园区住宅开发等不动产领域的资产运营管理能力和竞争优势 [1] - 公司积极推动商业模式和发展方式转型升级以实现业务高质量与可持续性发展 [1] 业绩信息披露 - 公司未直接回应扭亏为盈问题但提及业绩情况需关注后续披露的定期报告 [1]
方大特钢20250827
2025-08-27 23:19
行业概况 * 2025年上半年钢铁行业呈现供强需弱态势 全国粗钢产量5.15亿吨同比下降3% 生铁产量4.35亿吨同比下降0.8% 钢材产量7.34亿吨同比增长4.6% 但粗钢表观消费量4.52亿吨同比下降5.6% [2][3] * 钢材价格震荡下行 长材价格指数平均值95.73点同比下降13.53% 板材价格指数平均值92.06点同比下降13.77% [2][3] * 行业原材料成本显著下降 重点企业国产铁精矿采购成本同比下降14.35% 进口粉矿采购成本同比下降15.66% 电焦煤采购成本同比下降27.44% 冶金焦采购成本同比下降24.69% 贝钢成本同比下降9.68% [2][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产品产销量稳定 产量205.13万吨 销量204.95万吨 [2][6] * 营业收入86.94亿元 同比减少21.71% [2][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5亿元 同比增长148.75% [2][6]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54亿元 同比增长58.97% [6]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27% 较去年同期增长2.51个百分点 [2][6] * 二季度业绩环比下降 毛利率减少两个百分点 因销售价格降幅(约180元/吨)大于原料价格降幅(约140元/吨) 且五月份产线年度检修导致产量减少约9万吨 [2][7] * 七八月份情况较二季度好转 但8月焦煤价格上涨对毛利空间产生约40-50元/吨的影响 [8] * 2025年全年净利润目标为10.5亿元 预计2026年净利润不会低于该水平 [4][29] 产品与市场 * 弹簧扁钢是公司优势产品 市场占有率约50% 主要竞争对手为中信泰富旗下青岛青钢 [4][9] * 弹簧扁钢毛利约为每吨800元 高于普钢或螺纹钢 近年来单吨毛利从500-600元增长至800元 [4][11][12] * 板簧使用弹簧扁钢进行深加工 附加值更高 经营情况良好 [11][14] * 盈利能力提升主要源于销售端需求增长 特别是重型卡车及载重汽车装机量增加 上半年商用车累计产量209.9万辆同比增长4.7% 销量212.2万辆同比增长2.6% 其中重卡累计销量53.56万辆同比增长6% [9][13] * 主要客户群体为主机厂和配套的板簧厂 [10] 成本控制与资本开支 * 自2024年9月实施降本措施以来 累计降本66元/吨 [4][15] * 预计发电和航氧项目投产后可再降50元/吨 总计可实现110-120元/吨的成本降低 [4][15] * 通过精细化管理 每月仍能实现几块钱不等的小幅度成本下降 [15] * 近期主要资本开支集中在发电项目 总投资额超过5亿元 两个机组(65兆瓦超高温亚临界发电项目)将分别于2025年底和2026年初投产 [18] * 每年定期的环保和维持性投入约1到2亿元 [18][19] * 原材料采购采取以销定产策略 不做库存 焦煤库存周期3至7天 铁矿石库存周期20天左右 [26] * 焦煤长协比例约50% 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矿 澳大利亚矿占比大 主要供应商包括必和必拓(BHP) [27] 战略与发展规划 * 积极寻找特殊钢领域或新材料方面的并购机会 以实现转型升级目标 倾向于寻找市场容量适中的标的(如台湾扁钢) [4][20][25] * 并购分为两个方向 一是解决内部同业竞争问题(体内其他钢厂注入) 二是外部并购以实现从2000万吨到5000万吨产能的战略目标 [20] * 成立了研究院进行自主研发 并关注核电和军工用钢 但项目落地尚需时间 [25] * 未来将继续以发展特殊合金和螺纹钢为主 [17] * 达康新厂上半年利润约200元 运行超出预期 自发电力达到100% 仍有降本挖潜空间 [21] * 江西地区目前没有减产情况 生产正常 [22] * 公司已于2024年底完成超低排放 目前处于申报公示阶段 预计2025年底前完成公示 [23] * 若全年盈利情况良好 有动力和意愿提高分红比例 [24] * 预计未来下半年铁矿石价格将维持在每吨100至110美元之间 [28]
14.2%!2024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保持较快增长
新华财经· 2025-08-27 23:07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总体表现 - 2024年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达136.0 同比增长14.2% [1] 网络经济指数表现 - 网络经济指数达142.4 同比增长16.2% 对总指数增长贡献率35.2% 贡献最大 [1] 创新驱动指数表现 - 创新驱动指数达138.5 同比增长13.2% 对总指数增长贡献率28.5% [1] 经济活力指数表现 - 经济活力指数达130.9 同比增长14.5% 对总指数增长贡献率19.6% [1] 转型升级指数表现 - 转型升级指数达127.8 同比增长12.5% 对总指数增长贡献率16.7% [1] 新动能发展意义 - 新动能是拓展新增长点、推动经济升级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驱动力 [1] -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继续成长壮大 经济展现较强活力 [1] - 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 网络经济带动作用明显 [1] - 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新动能培育和旧动能更新协调联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