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LPR连续5个月“按兵不动”,降息窗口仍需等待
第一财经· 2025-10-20 13:38
银行息差压力仍然不小,LPR下调引导贷款利率调降前,可能需要存款利率的先行下调。 10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继续"按兵不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品种均维持前期水平,LPR连续5 个月保持不变,与市场普遍预期一致。 10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新版LPR报价:1年期品种报3.0%,上月为 3.0%;5年期以上品种报3.5%,上月为3.5%。 市场分析认为,这一结果源于政策利率稳定、银行息差压力等多重因素,而随着四季度稳增长需求上升 及外部约束弱化,货币政策仍有充足的适度宽松空间。 LPR维持不变 目前,无论是企业贷款利率还是个人贷款利率都处于低位。根据央行刚刚公布的金融数据,9月企业新 发放贷款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平均利率约为3.1%,比 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 稳增长需求上升 三季度以来,货币政策总体上处于观察期,这是近期LPR报价保持稳定的根本原因。近期,外部波动加 大,美国高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及我国出口的影响有可能在四季度进一步体现,加之投资、消费增速有 所下行,四季度加力稳增长、稳就业的必要性上升。 10月两个期限品种的L ...
宏观数据观察:东海观察三季度GDP增速放缓,经济整体稳健增长
东海期货· 2025-10-20 13: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季度GDP增长符合市场预期,经济稳健增长,但增速有所放缓不过高于市场预期;9月内需经济数据整体下降且低于市场预期,投资大幅继续放缓且低于市场预期,消费增速继续回落但符合市场预期,工业生产短期大幅加快;短期国内商品供需端呈需求偏弱供给偏充裕,“反内卷”政策预期持续性减弱,对内需型大宗商品价格支撑明显减弱;此次公布数据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短期对内需型大宗商品市场影响不大;中长期来看,政策层面或继续出台增量刺激政策,“反内卷”工作有望实质推进,利好国内市场回暖;海外方面美国贸易政策缓和但短期关税风险升温,外需型商品价格分化,贵金属受避险需求支撑增强 [2][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宏观数据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8%,环比1.1%,增速放缓但高于市场预期 [1][2] -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增速回落但符合市场预期;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远高于市场预期;1 - 9月固定资产投资 - 0.5%,大幅下降且远低于预期 [1][2] 各领域情况 工业生产 - 9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较前值上升1.3个百分点,远高于市场预期;主要因外需强劲、工业企业开工率上升,生产增速大幅回升;分门类看,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等行业有不同表现;四季度工业生产增速可能回落但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4] 国内消费 - 9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0%,较前值下降0.7个百分点但符合市场预期;耐用消费品置换需求消退、部分品类基数高制约社零改善动力;短期商品消费增速预计继续回落,后期国内整体消费有望保持恢复回升态势 [5] 固定资产投资 - 1 - 9月固定资产投资 - 0.5%,大幅下降1%且远低于预期;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速继续回落,基建投资增速短期降幅收窄,地产投资仍旧偏弱 [5] 房地产市场 - 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当月同比增长 - 21.3%,降幅扩大;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 - 11.9%,降幅扩大,销售额同比增长 - 12.4%,降幅缩窄;房地产市场继续修复但景气度放缓,增量政策出台落地或提供一定支撑;资金来源压力仍大,新开工、施工、竣工端整体仍偏弱 [6][7] 基建投资 - 9月基建投资当月同比 - 4.6%,降幅较前值收窄1.3%,整体放缓;光伏抢装机行情回落、地方化债约束项目储备和资金,导致基建投资增速回落 [8] 制造业投资 - 9月制造业投资当月同比 - 1.9%,降幅较前值扩大0.6%,继续回落;高科技行业投资保持较高增速,但关税不确定性、政策资金支持退坡等因素影响,投资意愿下降;未来企业资本开支意愿可能上升,但短期投资动力减弱 [8] 大宗商品影响 - 需求端短期投资端继续放缓,国内商品需求整体放缓且不及市场预期;供给端工业生产整体加快;短期国内商品供需呈需求偏弱供给充裕,“反内卷”政策对内需型大宗商品价格支撑减弱;数据对内需型大宗商品市场短期影响不大,中长期政策利好国内市场回暖;海外关税风险影响外需型商品价格,贵金属受避险需求支撑增强 [9]
三部门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再度会面|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8 07:19
财政与税收政策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自11月1日起调整,免税商品类别由45大类增至47大类,新增服装服饰、陶瓷制品等国内商品,并对有离岛记录的海南居民取消年度购买次数限制 [1] - 对纳税人销售自产的海上风电电力产品,自2025年1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2025年11月1日后核准的核电机组不再享受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 [2] -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前三季度为16.39万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第三季度增幅明显提高至2.5% [1] - 财政部将继续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以支持重点项目在2026年一季度的建设资金需求 [1] 行业动态与公司表现 - 第138届广交会吸引超3.2万家企业参展,其中拥有高新技术、专精特新等称号的优质企业数量突破万家,参展企业总数与优质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2] - 9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提升3.9%,预计当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2%,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 [2] - 紫金矿业第三季度营收864.89亿元,同比增长8.14%,净利润170.56亿元,同比增长52.25% [4] - 寒武纪第三季度营收17.27亿元,同比增长1332.52%,净利润5.67亿元,前三季度营收46.07亿元,同比增长2386.38% [4] - 老铺黄金计划于10月26日进行年内第三次产品提价 [4] - 鸿蒙智行因中创新航电芯产能不足,将为智界部分车型调配一批宁德时代82度电池 [4] - 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将共同投资9.25亿美元购置香港铜锣湾港岛一号中心共13层商业写字楼,设立香港总部 [5] - 保时捷正与现任CEO商讨提前离任事宜,迈克尔·莱特斯是潜在继任者,意味着保时捷与大众汽车集团即将结束“共享CEO” [5] 金融市场与监管 - 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证流动性充裕,支持提振消费和扩大有效投资,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2] - 证监会公布《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严格限制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要求上市公司在公司章程中明确利润分配办法,该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3] - 9月市场新开融资融券账户20.54万户,创今年以来新高,环比增长12.24%,同比增长288%,截至9月末全市场融资融券账户总数突破1528万户 [3] - 知名投资者“章建平”在第三季度加仓寒武纪32.02万股,总持仓达640.65万股,位列第五大股东 [3] 其他经济与政策动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拓展绿色贸易举措,研究粮食和农业生产工作,要求持续推动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加大物流仓储设施投资,推进物流数据开放互联,并支持物流企业融资 [1] - 《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公布,明确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及监管要求,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1]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拟于10月27日举行,央行行长、金融监管总局局长、证监会主席将出席并演讲,央行将发布一系列金融标准 [2]
专家解读: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落实到位 适度宽松特点明显
新华网· 2025-10-17 14:54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显示,9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70.39万亿元,同比增长6.6%;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 8.4%,比上年同期高1.5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7%,比上年同期高0.7个百分点。新发布的金融数据有何亮点?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 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为我们带来了解读。 记者:阮帅 殷家捷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王萌萌】 ...
第四季度国债发行安排公布,30年国债ETF(511090)盘中成交超59亿
搜狐财经· 2025-10-09 14:35
30年国债ETF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9日14:09,30年国债ETF(511090)上涨0.26%,最新价报117.7元 [1] - 盘中换手率达19.63%,成交金额为59.91亿元,近1月日均成交96.09亿元,显示市场交投活跃 [1] - 基金最新规模达304.84亿元,最新资金净流入1.39亿元,近4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流入2.97亿元 [1]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 - 财政部公布2025年第四季度国债发行安排,将续发两只超长期特别国债,分别为50年期和20年期品种,均按半年付息 [1] - 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招标日期为10月10日,20年期品种招标日期为10月14日 [1] 市场环境与政策展望 - 国庆节后资金首周或有季节性回落,但根据往年经验,10月资金未有明显收紧 [1] - 结合当前融资需求不足及央行对流动性的呵护,整体资金预计将继续保持宽松 [1] - 在“反内卷”政策驱动下,大宗商品和权益市场料持续走强,市场风险偏好有望延续 [2] - 预计央行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为债券市场构成支撑 [2] 标的指数信息 - 30年国债ETF紧密跟踪中债-30年期国债指数(总值)财富指数 [2] - 该指数成分券由在境内公开发行上市流通的发行期限为30年且待偿期25-30年的记账式国债组成,不包含特别国债 [2]
注意!10月LPR或将下调20-30BP?!房贷利率可能跌破3%…
搜狐财经· 2025-10-03 20:51
美国经济与政策预期 - 美国政府时隔七年再度关门 给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更多不确定性 [1] - 政府关门可能进一步巩固美联储10月降息预期 若关门僵局持续数天以上 美联储可能偏向采取宽松货币政策 [1][3] 中国LPR下调的驱动因素 - 2025年10月LPR预计下调20-30BP 6-8月间央行二季度例会和政治局会议多次释放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信号 明确提出通过降低融资成本激活经济活力 [5] - 外部约束弱化提供操作空间 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预期使中美利差收窄 人民币贬值压力缓解 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显著增强 [5] - 银行负债成本持续下降奠定降息基础 2024年以来多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 叠加商业银行两度下调存款利率 银行综合负债成本显著降低 [5] - 9月LPR按兵不动实则为后续调整蓄力 央行暂未降息是出于观察5月降准降息政策效果 并避免资金过快流入权益市场而非实体经济 [5] LPR下调对房贷市场的影响 - LPR下调将直接引发房贷利率连锁反应 新发放房贷利率以LPR为基准加点形成 存量房贷在每年重定价日同步调整 [6] - 以贷款140万元、期限30年的首套房为例 若5年期以上LPR从3.6%下调30BP至3.3% 月供将从6353元降至6048元 30年累计节省利息达11万元 [6] - 成本优势预计将激活观望需求 带动重点城市成交量环比提升20%-30% [6] - 存量房贷群体同样受益 以贷款余额100万元、期限25年为例 利率从4.5%降至4.2%后 月供可减少251元 [7] - 若10月LPR下调30BP 存量房贷利率有望普遍降至4%以下 部分用户甚至可能接近3% 节省的资金将转化为居民可支配收入 间接提振家电、装修等下游消费 [7] 房贷利率进入"2时代"的可能性与影响 - 房贷利率跌破3%具备现实可行性 当前5年期以上LPR为3.5% 若10月下调30BP至3.2% 叠加部分城市首套房零加点政策 房贷利率可降至3.2% [8] - 若后续LPR进一步下调或地方政府通过补贴叠加优惠 库存压力较大的三四线城市有望率先迈入"2时代" [8] - 短期看 刚需入场加速将缓解企业库存压力 头部房企资金回笼速度预计提升15%-20% 有助于化解行业流动性风险 [8] - 长期看利于市场结构优化 改善型需求释放将推动房源流通 倒逼房企提升产品品质 [8] 降息后的经济传导与政策协同 - 10月LPR下调若落地将成为四季度稳增长核心抓手 1年期LPR下降20-30BP后 制造业贷款加权利率有望降至2.8%以下 [10] - 叠加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等政策 预计将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至6%以上 [10] - 对居民端形成购房减负与消费提振双重效应 四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或回升至5%左右 [10] - 财政政策需同步发力 通过专项债提速发行支持基建投资 与货币政策形成双轮驱动 [11] - 房地产调控需坚持房住不炒底线 对违规加杠杆、哄抬房价等行为保持高压监管 [11]
中资券商股全线飙升
格隆汇· 2025-09-29 14:10
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中资券商股全线飙升 华泰证券涨近18% 中信证券和广发证券涨超14% 东方证券和中州证券涨超12% 中国银河 中金公司 国联民生和兴证国际涨超10% 光大证券和申万宏源涨超9% 中信建投证券 弘业期货和招商证券涨超8% [1] - 华泰证券涨17.93% 最新价21.900港元 总市值1976.88亿港元 [2] - 中信证券涨14.37% 最新价31.040港元 总市值4600.3亿港元 [2] - 广发证券涨14.06% 最新价20.440港元 总市值1554.63亿港元 [2] - 东方证券涨12.96% 最新价8.020港元 总市值681.43亿港元 [2] - 中州证券涨12.50% 最新价2.790港元 总市值129.54亿港元 [2] - 中国银河涨10.87% 最新价11.630港元 总市值1271.67亿港元 [2] - 中金公司涨10.97% 最新价21.340港元 总市值1030.14亿港元 [2] - 国联民生涨10.96% 最新价6.380港元 总市值362.42亿港元 [2] - 兴证国际涨10.11% 最新价0.490港元 总市值19.6亿港元 [2] - 光大证券涨9.23% 最新价11.240港元 总市值518.25亿港元 [2] - 申万宏源涨9.24% 最新价3.430港元 总市值858.87亿港元 [2] - 中信建投证券涨8.68% 最新价13.770港元 总市值1068.1亿港元 [2] - 弘业期货涨8.63% 最新价4.280港元 总市值43.13亿港元 [2] - 招商证券涨8.17% 最新价16.940港元 总市值1473.19亿港元 [2] 政策驱动 - 央行会议指出要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 [1] - 央行提出用好证券 基金 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 [1]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落实落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21:29
货币政策总基调与调控 - 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 [1] - 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 [1] - 提高政策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1] 金融市场与汇率稳定 - 从宏观审慎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 [1] -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 [1] - 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1] 结构性支持与资本市场 - 有效落实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1] -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及“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融资 [1] -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1] 房地产与金融开放 - 推动金融政策措施落地,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2] - 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 - 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2]
央行:落实落细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9:37
货币政策立场与成效 - 央行确认当前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并强化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 -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释放,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有效发挥,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社会融资成本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1] - 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经常账户顺差稳定,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1] 下阶段货币政策思路 - 加强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形势变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 [3] - 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3] - 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并关注长期收益率变化 [3]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具体领域 - 引导大型银行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增强银行资本实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发展 [4] - 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以及"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融资 [4] - 用好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探索常态化制度安排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4] 房地产与金融开放 - 加大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盘活力度,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完善房地产金融基础性制度,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4] - 切实推进金融高水平双向开放,提高开放条件下经济金融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4] 宏观政策协调与发展格局 - 加强货币财政政策协同配合,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扩大内需、稳定预期、激发活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 [2][5] - 把做强国内大循环摆到突出位置,增强宏观政策协调配合,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同时增强灵活性和预见性 [5]
盛松成:短期内中国尚不具备“大幅”降息的基础 居民储蓄将更多流向金融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9-26 13:52
居民储蓄与投资趋势 - 中国居民储蓄将更多流向金融投资[1] - 能够创造稳定现金流的优质项目将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资产[1] 重点投资领域 - 新项目的底层资产主要涵盖新基建、消费基建、新型城镇化等领域[1] - 这些领域与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适配,并与国家重大战略方向高度契合[1] 宏观政策环境 - 内外部环境为中国资产价格提供了支撑[1] - 中国降息的外部环境改善,预计未来美联储降息还会持续[1] - 中国降息仍有空间,但短期内尚不具备大幅降息的基础[1] - 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将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予以配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