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市场开放
icon
搜索文档
境外央行类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市投资更便利了
证券时报· 2025-08-12 01:50
政策调整 - 中央结算公司自8月11日起不再要求境外央行类机构提供协议签署承诺书 [1] -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同日简化境外央行类机构开户及联网材料 债券通模式及结算代理模式下均取消合规承诺函 [1] - 此举旨在提升境外央行类机构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的便利度 提高国内债券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1] 原有流程 - 境外央行类机构入市原有三步流程:备案、签署代理协议、开户 [2] - 备案需通过《中国银行间市场投资备案表》提交至中国人民银行 [2] - 签署代理协议环节中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不再要求提交结算代理协议 [2] 政策背景 - 中国人民银行推动金融市场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型 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流动性 [2] - 政策目标包括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流程 丰富可投资资产种类 便利央行类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 [2]
中央结算公司最新通知!
搜狐财经· 2025-08-11 18:55
简化境外央行类机构入市流程 - 中央结算公司不再要求境外央行类机构提供协议签署承诺书 以落实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要求 [1] - 此前境外央行类机构入市流程包括备案 签署代理协议和开户三步 [1]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不再要求提交结算代理协议 [1]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市场开放 - 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2] - 推动金融市场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型 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2] - 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流程 丰富可投资的资产种类 便利央行类机构配置和持有人民币资产 [2]
中央结算公司最新通知!
券商中国· 2025-08-11 18:31
境外央行类机构入市流程简化 - 中央结算公司宣布即日起不再要求境外央行类机构提供协议签署承诺书 [1] - 此前入市流程包括备案、签署代理协议和开户三步 [1] - 备案阶段需通过原件邮寄或委托商业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提交《中国银行间市场投资备案表》 [1] - 签署代理协议阶段境外央行类机构可与中国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协商约定权利义务安排 [1] - 开户阶段由中国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协助开立资金账户、债券托管账户和交易账户 [2] 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市场开放 - 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发文提出稳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2] - 推动金融市场向全面制度型开放转型 [2] - 提高人民币金融资产流动性 [2] - 进一步简化境外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投资流程 [2] - 丰富可投资资产种类便利央行类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 [2]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优化 - 中央结算公司将持续加强国家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1] - 保障金融基础设施安全高效运行 [1] - 深化核心服务能力更好服务市场和客户 [1]
二季度“互换通”运行稳健
金融时报· 2025-08-08 16:00
“互换通”业务发展态势 - 自2023年5月上线以来,“互换通”已成为境外投资者参与境内利率衍生品市场、管理人民币资产利率风险的重要渠道 [1] - 2025年二季度,“互换通”清算量为1.15万亿元,同比上升26.37%,占同期银行间利率互换市场总清算量的11.65% [1] - 上线以来累计清算量达7.16万亿元,参与者已覆盖15个国家和地区的102家金融机构 [1] 市场影响与成效 - “互换通”上线后,5年期FR007利率互换的在岸与离岸价格相关性从95%提升至99%,境内外价格联动效应增强 [2] - 境外投资者持续增持中国债券,截至2025年6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达4.23万亿元,较2023年5月大幅增加1.04万亿元 [2] - 境内报价商结构更趋均衡,外资报价商参与度显著提升,境外投资者覆盖范围扩大,新增多家国际机构参与,累计达82家 [2] 产品创新与机制完善 - 2025年6月30日,“北向互换通”利率互换合约产品期限拓展至30年,上线首日有25家境内外机构参与,累计交易56笔,名义本金规模达15.3亿元 [3] - 长期限合约的推出填补了长期限利率风险管理工具的空白,为超长期国债投资者提供精准对冲手段,契合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等长期资本需求 [3] - 为降低机构参与成本,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与上海清算所决定继续全额减免“北向互换通”交易及清算费一年 [4] 风险管理与基础设施 - “互换通”业务风险资源占用始终保持在合理区间,风险资源池储备充足,通过中央对手清算机制有效管控交易双方风险敞口 [3] - 多边净额轧差显著降低了市场参与者的资金占用和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完善的履约担保体系提供了坚实的信用保障 [3] 未来发展规划 - 未来将做好拓展LPR标的利率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境外投资者提供精准对冲人民币贷款利率风险的工具 [4][5] - 将持续丰富产品品种,拓展增值服务,完善“全链条、多维度”的风险防控体系,推动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4][5] - LPR利率互换合约的扩容将进一步丰富境外投资者可参与的产品谱系,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利率风险管理需求 [5]
中新ETF互通产品增至10只 吸引更多境外中长期资金投资中国市场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7-23 01:13
中新ETF互联互通扩容 - 奥明易方达创业板ETF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 挂钩易方达基金旗下创业板ETF 通过深交所—新交所ETF产品互通计划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便捷投资工具 [1] - 该产品是日兴资管与易方达基金合作的第二只跨境ETF 标志着双方深化长期合作及共同开拓国际市场 [2] - 中新ETF互通产品数量增至10只 覆盖亚太及全球投资者需求 [3] 创业板指数及ETF概况 - 创业板指数为A股重要标尺指数 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超90%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车、生物产业 涵盖宁德时代等细分龙头 [1] - 指数成份股2021年以来营收、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1%、14% 国内创业板指数相关ETF总规模超千亿元 [1] - 创业板ETF成立于2011年9月 规模超800亿元居同标的ETF首位 相关ETF已登陆10家境外交易所 覆盖亚洲、欧洲、美洲等主要经济体 [1] 机构合作与市场开放 - 日兴资管为亚洲知名资管机构 管理规模超2300亿美元 涵盖主动型与被动型基金策略 将于2025年9月更名为奥明资产管理公司 [2] - 深交所表示将持续拓展互联互通产品机制 吸引境外中长期资金 提升国际影响力 [2] - 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深化 互联互通机制不断完善 自2022年底深新ETF互通首次落地后持续扩容 [3] 战略意义与行业定位 - 创业板指数为深交所核心旗舰指数 诞生15年汇聚中国新经济核心力量 覆盖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 [2] - 易方达基金指出中国市场为全球资产配置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ETF上市为新加坡及全球投资者提供布局中国新经济渠道 [2]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总裁张漪:人民币债券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竞争力进一步扩大
搜狐财经· 2025-07-08 11:13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 - 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生态持续丰富 债券市场开放创新举措多在香港先行先试 [1] - 境内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将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持续动力 [1] 人民币债券国际化进展 - 人民币债券在国际金融市场竞争力扩大 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债券规模从不到1万亿元上升至最高4.5万亿元 [1] - 人民币债券已纳入全球三大国际债券指数 显示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认可 [1] 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数据 - 截至今年5月末 银行间市场共有全球境外投资者1169家 来自71个国家与地区 [1] - 债券通境外投资者达835家 交易账户4099个 去年新增账户213个 [1] - 境外投资者在债券、回购、衍生品等交易活跃度提升 持有债券规模今年创新高 [1] 内地金融市场开放与香港枢纽作用 - 内地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债券通、互换通等机制发展立足香港作为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首要枢纽 [2] - 这些机制有利于增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2] 人民币债券国际影响力 - 境内市场保持对外开放定力和韧性 各方将探索推动人民币债券在国际金融市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2]
有序满足投资者合理对外投资需求
经济日报· 2025-07-08 06:18
QDII额度集中获批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末,QDII累计批准额度达1708.69亿美元,较5月末增加30.8亿美元 [1] - 此次为2024年5月以来新一轮集中获批,涉及银行类、证券类、保险类、信托类等机构 [1] QDII制度功能与成效 - 制度通过资格准入、产品发行、托管安排等多部门协作监管规则平衡开放与风险 [2] - 推动境内金融机构提升国际竞争力,增强资产管理、投资研究能力及产品创新 [2] - 2006年实施以来,境内投资者通过QDII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已成常态,对美股、港股及海外债券需求持续增长 [2] 金融市场开放意义 - 额度增加体现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市场信心 [1][3] - 传递中国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积极信号,提升国际地位与话语权 [3] - 与QFII机制协同构建"引进来+走出去"开放新格局,优化资本全球配置 [3] 投资者需求与服务优化 - 满足投资者海外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降低个人参与全球市场门槛 [2] - 通过普惠性服务模式与高效市场联通,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开放 [3]
QDII额度扩容意义重大
证券日报· 2025-07-03 00:20
QDII额度扩容的核心意义 - 国家外汇管理局向部分QDII机构发放30.8亿美元投资额度,支持跨境投资业务并满足境内居民对外投资需求 [1] - QDII制度是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重要安排,新额度发放体现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1] - QDII额度扩容对金融市场、投资者、境内金融机构等多层面产生深刻影响 [1] 金融市场双向开放 - QDII额度扩容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提升我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 [2] - QDII与QFII形成合力,构建"引进来"和"走出去"协同发展的双向开放格局 [2] - 双向开放促进资本全球优化配置,为经济寻找新增长点和合作机遇提供空间 [2] 人民币国际化 - 部分QDII产品(如RQDII)允许使用人民币投资境外人民币计价资产,扩大人民币境外使用范围 [3] - QDII健康发展提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增强人民币作为国际投资货币的功能 [3] 投资者资产配置 - QDII额度扩容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实现财富保值增值 [3] - QDII基金规模持续增长,截至5月末资产净值达6542.7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03% [4] - 新额度发放为资产管理机构服务境内居民全球配置需求提供保障 [4] 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 - 此次60家证券类机构获批21.2亿美元QDII额度,包括44家基金公司、11家券商资管及5家券商 [5] - QDII额度扩容为金融机构提供新利润增长点,提升全球资产管理能力 [5] - 管理境外投资要求金融机构提升研究、风险管理、资产配置及国际化运营能力 [5]
人民银行宣布八项金融新政
搜狐财经· 2025-06-19 04:11
金融政策与市场开放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八项金融政策,旨在提升金融市场开放程度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优化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和跨境贸易的服务[1] - 新政通过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并提升跨境资金融通效率[1] -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加速数字金融创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1][2] - 优化跨境金融政策和服务,吸引国际资本流入,短期内提振股市与债市信心[1] 实体经济支持措施 - 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流向小微企业、科创领域、绿色产业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降低融资成本[1] - 政策协同发力,疏通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毛细血管",同时织密金融风险"防护网"[1] - 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创新业务规则支持离岸贸易发展[2] - 开展航贸区块链信用证再融资业务、"跨境贸易再融资"业务、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等试点[2] 科创板改革与科技企业支持 - 科创板将设科创成长层,精准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2][4] - 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阔但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现有和新注册的未盈利科技型上市公司将全部纳入[4] - 改革有利于彰显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为增量制度改革提供"试验空间"[4] - 加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明确科创成长层的定位、企业入层和调出条件、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等具体要求[5] 金融基础设施与创新 - 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系统分析银行间债券、货币、衍生品等市场交易数据,服务金融机构和市场监管[2] - 设立个人征信机构,提供多元化、差异化的个人征信产品,健全社会征信体系[2] - 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完善外汇市场产品序列,便利汇率风险管理[2]
获批!中东巨头拿下华夏基金10%股权,成为第三大股东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21:37
股权变更 - 卡塔尔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功入股华夏基金 持股比例10% 受让2380万元人民币出资 [1] - 此次股权变更前 华夏基金股权结构为中信证券持股62.2% 迈凯希金融公司持股27.8% 天津海鹏科技咨询有限公司持股10% [3] - 股权变更完成后 卡塔尔控股将成为华夏基金第三大股东 [5] 公司背景 - 华夏基金成立于1998年4月9日 是国内"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81万亿元 [3] - 2024年度华夏基金实现营收80.31亿元 净利润21.58亿元 [3] - 卡塔尔控股是卡塔尔投资局旗下公司 成立于2005年 2012年获得QFII资格 获批额度10亿美元 [4] 交易影响 - 卡塔尔控股的加入将为华夏基金带来丰富的国际经验和资源 提升其国际化水平 带来更多国际合作机会 [4] - 此次股权变更显示出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吸引力 [5] - 春华资本近两年一直在寻求有序退出 此次与中东资本属于"双向奔赴" [5] 历史变更 - 2022年底迈凯希金融公司受让华夏基金3308.2万元出资 持股比例由13.90%提升至27.8% 成为第二大股东 [3] - 加拿大鲍尔集团在此前变更中退出直接持股之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