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经济基本面
icon
搜索文档
泓德基金:上周主要宽基指数涨幅超3%,上证综指创年内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7-01 09:28
权益市场表现 - 上周国内权益市场表现强势,主要宽基指数周涨幅普遍在3%以上,日均成交量放大到1.5万亿元附近 [1] - 上证综指创出年内新高,回到3400点以上,金融、计算机和军工行业表现较好,石油石化行业因油价下跌跌幅较大 [1] - 上证综指自去年9.24行情突破3400点后,过去三个季度在3200-3400区间震荡,能否站稳3400点是反弹走向反转的关键 [1] 宏观经济基本面 - 尽管面临关税冲击和国内房地产市场自4月份明显减速,国内宏观经济总体运行良好 [1] - 强大全产业链优势、制造业生产能力以及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支持了宏观经济 [1] 债券市场表现 - 上周现券整体呈震荡格局,受跨季因素与股债跷跷板效应影响 [2] - 上半周股市走强压制债市表现,但央行流动性投放加码和保险配置需求支撑债市 [2] - 下半周股市回落,央行持续投放叠加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疲弱,推动现券利率下行 [2]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bp收于1.65%,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上行1bp收于1.68%,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bp收于1.85% [2]
全球宏观资产晴雨气候表:本周股、债、商品交易状态有何判定?
对冲研投· 2025-03-17 19:01
全球宏观市场 - 市场持续炒作"东升西降"主题,美股估值处于高位且受特朗普政策短期不确定性影响,预计2025上半年难创新高 [1] - 中国股市虽基本面未扭转,但政策加码及预期引导推动多头动能酝酿,港股已率先反应 [1] - 外汇市场波动主要反映地缘不确定性,需重点关注国别利差及流动性边际变化 [1] 中国期货市场 - 金融品种呈现"多股指、空国债"的宏观确定性,小盘指数维持相对强势但大盘指数近期出现脉冲式突破,预示风格切换可能 [2] - 商品品种中工业类(能源/化工/黑色)整体弱势明显,需求端持续跟随宏观经济基本面定价,剔除供应链冲击的个别品种后趋势一致 [2] 资产交易状态 - 美股:当前配置状态为上行,事件窗口期表现上涨但后续转为下行偏弱震荡,理论反应仍看上行 [4] - 美债:当前状态为看涨,事件前下行但窗口期下跌后转为上行偏强震荡 [4] - 美元:配置状态上行,事件窗口上涨后转下行偏弱震荡,理论反应看跌 [4] - 黄金:强势状态,事件后趋势明确上行 [4] - 原油:看涨状态但事件后方向不明确 [4] - 比特币:配置状态上行,事件窗口下跌后转为震荡,理论反应仍看上行 [4]
港股已经估值重估了,后面看盈利!洪灏最新分享:基本面变化将决定这一次的行情可以走多远多高……
聪明投资者· 2025-03-11 13:05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市场估值重估行情结束,后续需关注盈利情况;美股未来几个月回调趋势将更明显,中国市场表现良好;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虽有热度,但需落实到基本面和盈利增长;黄金投资逻辑改变,可对冲多种风险,目标价新高只是起点 [1][15][39] 各目录总结 关于宏观 - 2007年11月和2021年6月美国以外全球市场基本在同一位置见顶,2007年美国市场与全球同步,2021年因科技七巨头美国市场见顶时间滞后 [4] - 2024年12月预计未来3 - 6个月美股显著回调,目前纳斯达克指数已回调约10%,回调仍在继续 [4] - 美国经济以科技投资推动,制造业占比10 - 12%,中国经济将很快切换到该增长模式 [4] - 美国就业数据比预期少一半,未来经济数据将明显放缓,标普500距历史最高点约5%,未来回调趋势将更明显 [4] - 2024年年尾美国半导体周期在3 - 4年周期线顶部见顶回落 [5] - 美股下跌初期多数人怀疑,美国曾想掌控AI话语权,但中国出现DeepSeek模型 [5] - 2024年四季度前中美经济周期节奏相同,之后中国经济周期修复,美国见底回落 [5] - 有人认为中国消费占GDP比重在同等发达国家中最低 [6] - 生产者和消费者宏观储蓄率呈镜像,近期中国宏观储蓄率下行 [6] -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消费”“就业”“创新”高频出现,反映对消费拉动经济的重视 [6] - DeepSeek带动下投资者将重新思考中国科技前景,政策支持科技、民企和市场重振,今年开局良好 [6] 关于市场 - 年初以来中国市场是全球表现最好的市场,美国是最差之一,美股已从最高点下跌 [8] - 今年恒生科技股涨超30%,2月南下买港股资金累计超400亿美元,超过2024年全年的三分之一 [9] - 恒指突破去年年底目标点位23000,现约24000点 [10] - 科技板块效应会辐射到消费板块,赴港上市茶饮公司表现优异,港股成交量增加 [11][12] - 市场价格波动先于宏观周期,基本面变化决定行情高度、长度和稳定性 [12] - 恒指能否到30000点、A股能否突破4000点取决于基本面改变 [13] - 去年四季度起股市资金流向改变,海外投资美股资金回流中国 [13] - 经历行情后,中国香港市场市净率回到2021年3月和2023年2月以来的高点 [14] - 港股市场情绪高涨,但部分标的物未突破2024年9月高点,逆向投资者可等待加仓时机,已有持仓可继续持有,不建议盲目加仓 [15] - 海外长线基金对中国市场将信将疑,大规模资金流入未发生,海外机构对中国仓位从0%升至4%,部分科技股超买指标达几十年最高 [15] - 短期市场可能遇阻力,但波动中会进步 [15][16] 关于人工智能 - 中国在大模型竞赛中进入第一梯队 [18] - 海外AI商业化路径中OpenAI未盈利且持续烧钱 [19] - 英伟达季报超预期并上调盈利预期,但仍在市场暴跌中一晚上跌9%,市值蒸发几千亿美元 [19][20] - 微软计划未来几年缩减AI资本开支,市场可能高估AI芯片需求 [21][22] - AI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尚无定论,美国经济增长率未因互联网技术革命明显改变 [22] - AI生产效率受人类干预、服务器宕机和虚假信息等问题影响,对生产力提高有负面影响 [22][23] - AI是革命性技术,可能改变生产方式和人机关系,但如何从中赚钱尚不明确 [23][24] - 美国大公司在AI投入未盈利,中国能否另辟蹊径有待考证,炒作热潮消退后需将技术革命落实到基本面和盈利增长 [24][25] 关于人形机器人 - 人形机器人板块年初资金涨约70%,是投资机会,但能否真正赚钱未知 [27] - 中国机器人发展得益于Boston Dynamics开源设计,类似DeepSeek、电动车发展得益于开源 [29] - 科技开源带来新问题,如特斯拉每车利润率因中国电动车发展降低,机器人行业面临低成本竞争模式 [30][31] - 期待AI进步使机器人出现差异化竞争,目前离有AI思维能力的机器人目标尚远,但投资界已热炒 [32] 关于黄金 - 美元信用缺失导致贬值,是今年表现最差的主要货币,黄金可对冲美元信用风险 [34][35] - 美国近三年印钞量超建国200年总和,黄金可对冲远期通胀风险 [35][36] - 地缘政治风险高,黄金可对冲该风险 [36][37] - 黄金投资逻辑改变,与美元走势背离,美元信用、通胀和地缘政治风险越高,黄金价值越高 [37] - 黄金是用来囤的,目标价3200是新高起点,前面涨幅只是大牛市开始 [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