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
搜索文档
新股消息 | 首创证券(601136.SH)递表港交所 2024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在A股证券公...
新浪财经· 2025-10-16 21:41
上市申请与基本信息 - 首创证券于10月16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国际、中信建投国际及中银国际 [1] - H股面值为每股人民币1.00元 [2] 公司定位与行业排名 - 公司定位为价值创造能力领先、资产管理能力突出的金融服务商,拥有多元化业务平台和稳定增长的客户群体 [3]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及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在42家A股上市证券公司中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十 [3] - 2024年公司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及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A股已上市证券公司中分别排名第一及第七 [3] 业务构成 - 资产管理类业务包括资产管理、私募投资基金(通过首正德盛运营)及公募基金(通过联营企业中邮创业基金开展) [4] - 投资类业务涵盖固定收益投资交易、权益类证券投资、新三板做市及另类投资 [4] - 投资银行类业务主要包括债券承销及ABS、股票保荐及承销、财务顾问服务 [4] - 财富管理类业务包括证券经纪、投资咨询、金融产品销售、信用业务、研究及期货业务 [4] - 公司因稳健盈利和高比例现金分红入选沪深300指数、上证180指数、MSCI中国指数等成分股 [4] 财务业绩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分别为25.19亿元、29.70亿元、35.88亿元、18.45亿元人民币 [5] - 同期年/期内利润分别为5.55亿元、7.01亿元、9.85亿元、4.90亿元人民币 [5]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8.45亿元,其中佣金及手续费收入6.89亿元、利息收入2.83亿元、投资收入及收益8.73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前利润为5.89亿元,所得税费用0.98亿元,期内利润4.90亿元 [6]
新股消息 | 首创证券递表港交所 2024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在A股证券公司中排名第一
智通财经· 2025-10-16 21:38
上市申请概况 - 首创证券于10月16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国际、中信建投国际及中银国际 [1] - 本次发行的最高发售价为每股H股[编纂]港元,面值为每股H股人民币1.00元 [2] 公司定位与市场排名 - 公司定位为价值创造能力领先、资产管理能力突出的特色化金融服务商,拥有多元化客户群体 [3]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及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在中国42家A股上市证券公司中分别排名第五及第十 [3] - 2024年,公司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及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A股已上市证券公司中分别排名第一及第七 [3] 主营业务构成 - 资产管理类业务包括资产管理、私募投资基金及通过联营企业开展的公募基金业务 [4] - 投资类业务涵盖固定收益投资交易、权益类证券投资、新三板做市及另类投资 [4] - 投资银行类业务主要包括债券及ABS承销、股票保荐承销及财务顾问服务 [4] - 财富管理类业务包括证券经纪、投资咨询、金融产品销售、信用业务、研究及期货业务 [4] 财务业绩表现 - 总收入从2022年的25.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5.88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18.45亿元 [5] - 年/期内利润从2022年的5.5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85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4.90亿元 [5] - 2025年上半年总投资收入及收益为8.73亿元,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的5.79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前利润为5.89亿元,高于2024年同期的5.51亿元 [6] 运营支出与成本 - 职工费用从2022年的6.1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93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4.74亿元 [6] - 利息支出从2022年的6.0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29亿元,2024年略降至7.04亿元 [6] - 2025年上半年佣金及手续费支出为2.18亿元,低于2024年同期的2.35亿元 [6]
新股消息 | 首创证券(601136.SH)递表港交所 2024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在A股证券公司中排名第一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21:37
上市申请概况 - 首创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16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 [1] - 联席保荐人为中信证券、中国银河国际、中信建投国际、中银国际 [1] 业务板块构成 - 公司业务分为四大类:资产管理类业务、投资类业务、投资银行类业务、财富管理类业务 [4] - 资产管理类业务包括资产管理业务、私募投资基金业务及通过联营企业开展的公募基金业务 [4] - 投资类业务包括固定收益投资交易、权益类证券投资、新三板做市及另类投资业务 [4] - 投资银行类业务主要包括债券承销及ABS、股票保荐及承销、财务顾问服务 [4] - 财富管理类业务包括证券经纪、投资咨询、金融产品销售、信用业务、研究及期货业务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分别约为25.19亿元、29.70亿元、35.88亿元、18.45亿元人民币 [5] - 同期,年/期内利润分别约为5.55亿元、7.01亿元、9.85亿元、4.90亿元人民币 [5] - 2024年总收入为3,587,783千元,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845,093千元 [6] - 2024年年内利润为985,147千元,2025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490,182千元 [6] 行业排名与增长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及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在中国42家A股上市证券公司中分别排名第五及第十 [3] - 2024年,公司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及扣非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在上述券商中分别排名第一及第七 [3] 股东回报与市场认可 - 公司持续实施高比例现金分红,为股东创造长期稳定回报 [4] - 公司已成功入选沪深300指数、上证180指数、MSCI中国指数等市场标杆指数的成分股 [4]
济宁市太白湖新区金融办:好品金融 助力乡村振兴
齐鲁晚报· 2025-10-15 11:00
文章核心观点 - 太白湖新区“金小服”志愿服务团队通过主动下沉金融服务至田间地头 有效打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米” [1][2] 金融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 团队将服务从“服务窗口”搬到“田间地头” 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 建立贷款审批绿色通道 [2] - 为侯氏庄园有机桃园提供60万元授信贷款 助其年产达30万斤 收益200多万元 [2] - 服务覆盖蘑菇种植 银耳培育 蔬菜大棚等多个农业项目 将金融活水引向三农领域 [2] 金融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 团队与镇妇联合作推出妇女创业贷 结合小额低息贷款 技能培训 资源对接三位一体模式 [3] - 专项金融产品支持农村女性创业 成功案例包括舞蹈学校 红娘工作室 小餐馆等 [3] - 多家银行面向种植养殖大户 返乡大学生 退役军人推出“乡村振兴人才贷” [3] 金融助力乡村生态振兴 - 团队聚焦生态建设 帮助新闸村在300亩塌陷地上打造高品质生态共养稻田 [4] - 通过金融支持实现“莲虾共生” 一田双收 使荒废塌陷地转变为充满生机的宝地 [4]
科创、港股成为公募基金重点布局方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10:24
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10月计划发行新基金92只,其中10月9日单日发行23只,10月13日至17日当周集中发售54只 [1][6] - 9月公募基金发行份额达1675.38亿份,创年内单月新高,平均发行份额为8.29亿份,为年内第二高 [9] - 2025年前9个月全市场新发基金1138只,较2024年同期的863只增长31.87%,发行规模合计8955.96亿份,同比增长约5% [11] 产品结构特征 - 权益基金是发行主力,10月计划发行的92只产品中权益基金占比76%(70只),包括35只被动指数基金、24只主动权益基金和11只增强指数基金 [3][6] - 被动指数型产品在权益基金中占比50%,在全市场今年新发的644只股票型基金中,指数型股票基金占比高达96.74%(623只) [6][11] - 非权益类产品包括10只债券型基金、7只混合型FOF以及债券型FOF、Reits和QDII等 [7] 重点布局方向 - 新基金布局重点围绕科创领域和港股市场,主题聚焦信息产业、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科技创新细分赛道 [4][7][8] - 10月新发基金中包含多只细分赛道指数产品,如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汇添富国证通用航空产业ETF联接等,另有9只指数基金名称包含“港股”字样及1只恒生指数增强基金 [7] - 指数基金布局呈现主题聚焦化、市场多元化、类型细分化三大趋势,重点覆盖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金融服务等政策驱动明确的主题 [8] 发行主体格局 - 前9个月有128家公募机构发行新产品,其中61家新发基金数量不少于5只,37家不少于10只 [11] - 头部公司发行数量领先,富国基金新发51只居首,华夏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各发45只,易方达基金发行42只 [12] - 头部机构凭借品牌、渠道和投研优势快速响应市场,中小机构则聚焦细分领域或特色产品 [12] 市场驱动因素与展望 - 下半年发行提速得益于市场行情回暖、政策利好及基金业绩良好等因素 [10] - 科创领域受偏爱与产业政策驱动相关,政策重点聚焦半导体、国产替代芯片、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细分赛道 [8] - 港股市场因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区间,对南下资金吸引力显著提升 [9] - 四季度权益类基金仍是发行重点,产品结构将更多元,投资主题可能集中在科技成长、内需、反“内卷”等领域 [12]
公募基金新发市场火热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07:25
10月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10月计划发行新基金92只,其中本周(10月13日至10月17日)集中发售54只产品 [1][3] - 9月公募基金发行份额达1675.38亿份,创年内单月新高,平均发行份额为8.29亿份 [6][7] - 今年前9个月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合计8955.96亿份,较去年同期增长约5% [11] 产品结构分析 - 10月计划发行的92只基金中,权益基金数量达70只,占比76% [3] - 权益基金以被动指数型产品为主,共35只,占权益基金的50%;另有主动权益基金24只、增强指数基金11只 [3][4] - 今年以来全市场新发行权益基金823只,占新基金发行总量的72.32% [10] - 今年新发的644只股票型基金中,指数型股票基金达623只,占比高达96.74% [10] 投资布局方向 - 新发行基金重点布局方向围绕科创领域和港股市场展开 [1][4] - 科技创新领域聚焦信息产业、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政策驱动明确的细分赛道 [4][6] - 10月发行的基金中包含多只聚焦细分赛道的指数产品,如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等;另有9只指数基金名称包含“港股”字样,还有1只恒生指数增强基金 [4] - 指数基金布局呈现“主题聚焦化、市场多元化、类型细分化”三大趋势 [4] 发行市场趋势与驱动因素 - 公募基金发行自6月起回暖,6月、7月、8月发行份额分别为1221.24亿份、956.89亿份、1020.22亿份 [6] - 发行提速得益于市场行情回暖、政策利好、基金业绩表现良好等因素 [9] - 政策驱动是成长风格占优的关键因素,重点聚焦半导体、国产替代芯片、商业航天等细分赛道 [6] - 港股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区间,对资金南下的吸引力显著提升 [6] 发行机构格局 - 今年以来近八成(128家)公募机构发行了新产品,但发行数量分化明显 [12] - 前9个月有61家公募机构新发基金数量不少于5只,其中37家不少于10只 [13] - 头部公司发行领先:富国基金新发51只,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各发45只,易方达基金发42只 [13] - 头部机构凭借品牌、渠道和投研优势更快响应市场,中小机构更多聚焦细分领域 [13] 四季度展望 - 权益类基金仍将是发行重点,产品结构将更加多元化 [14] - 四季度发行主题可能聚焦科技成长、内需、反“内卷”、地产及传统制造业等方向 [14]
单周超50只发售!公募基金新发市场火热,有何玄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20:41
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概况 - 10月公募基金发行持续火热 继9月发行规模创下年内单月新高后 10月计划认购新基金达92只 [1] - 10月9日单日有23只新基金发行 10月13日至10月17日当周有54只新基金集中发售 [3] - 自6月起市场呈现回暖迹象 9月发行份额达1675.38亿份 创年内单月募集规模最高纪录 平均发行份额8.29亿份为年内第二高 [7] - 截至2025年9月30日 今年以来全市场共计发行新基金1138只 较2024年同期的863只同比增长31.87% [9] 产品结构分析 - 10月计划发行的92只基金中 权益产品数量达70只 占比76% 为发行市场主力军 [1][3] - 70只权益基金包括35只被动指数基金 24只主动权益基金和11只增强指数基金 [3] - 被动指数型产品在权益基金中占比50% [4] - 今年以来全市场共发行权益基金823只 占新基金发行总量的72.32% 股票型基金新发数量占权益基金总量的78.25% [9] - 在今年新发的644只股票型基金中 指数型股票基金达623只 占比高达96.74% [10] - 其他22只产品覆盖债券型基金 混合型FOF 债券型FOF Reits和QDII [3] 投资布局方向 - 新发行基金布局方向重点围绕科创领域和港股市场展开 [2] - 以信息产业 人工智能 高端制造为代表的科技创新领域成为重点布局方向 [4] - 指数基金对科创领域 港股市场的偏好明显 包含多只聚焦细分赛道的指数产品 如大成创业板人工智能ETF联接等 [5] - 有9只指数基金名称包含"港股"字样 还有1只恒生指数增强基金 [5] - 指数基金布局呈现主题聚焦化 市场多元化 类型细分化三大核心趋势 重点布局政策驱动明确 长期成长逻辑清晰的细分主题指数 [5]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驱动是成长风格占优的关键因素 当前政策重点聚焦半导体 国产替代芯片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科技创新细分赛道 [6] - 港股估值处于历史较低区间 对资金南下吸引力显著提升 公募基金成为投资者布局港股的重要渠道 [6] - 下半年发行提速得益于市场行情回暖 政策利好 基金业绩表现良好等因素 [8] 行业竞争格局 - 今年以来近八成(128家)公募机构发行了新产品 但各家发行数量分化明显 [10] - 有61家公募机构新发基金数量不少于5只 其中37家新发基金数量不低于10只 [10] - 头部基金公司发行数量领先 富国基金以51只新发数量居首 华夏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均发行45只 易方达基金发行42只 [10] - 永赢基金 鹏华基金 南方基金和万家基金等多家机构年内新发基金数量均不少于30只 [10] - 头部机构凭借品牌影响力 渠道优势和投研实力能更快响应市场需求 中小机构更多聚焦细分领域或特色产品 [10] 四季度展望 - 权益类基金仍将是发行重点 产品结构会更加多元化 包括指数 指数增强 传统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等 [11] - 科技成长 内需 反内卷 地产以及传统制造业等方向可能成为四季度公募基金发行的重点主题 [11]
浙江镇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10 02:31
公司治理与会议决议 - 公司于2025年9月30日成功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及第二届监事会第十七次会议,两项会议出席率均为100% [2][25] -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多项关键议案,包括与关联财务公司签订金融服务协议、续聘年度审计机构等,所有议案均获全票通过 [3][4][10][26][27][28][29][30][31][32][33] - 部分涉及关联交易的议案,关联董事按规定回避表决,相关议案尚需提交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27][5][11][33][34] 关联交易与金融服务协议 - 公司与控股股东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控制的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为期三年的《金融服务协议》,构成关联交易 [38][39][44] - 协议约定交投财务公司将为公司及子公司提供存款、信贷、结算等金融服务,其中存款日最高余额不超过4亿元人民币,综合授信额度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 [49][51] - 交易定价遵循公平公正原则,承诺存贷款利率及服务收费标准不高于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同期同档次水平,旨在优化公司财务管理、降低融资成本 [46][49][51][52][63] 续聘年度审计机构 - 公司决定续聘天健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2025年度财务审计机构,2024年度财务审计费用为55万元,内控审计费用为15万元 [14][22] -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具备相应的执业资质与投资者保护能力,截至2024年末其职业风险基金与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合计超过2亿元 [14][15] - 该续聘议案已获董事会、监事会及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0][21][22] 可转债转股情况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累计有80,317,000元“镇洋转债”转换为公司股票,转股股数累计为7,171,017股,占可转债转股前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的1.6493% [82][85] - 2025年第三季度期间,共有80,251,000元可转债转为股票,转股股数为7,165,262股 [82][85] - 当前尚未转股的可转债金额为579,683,000元,占发行总量的87.8308%,转股价格因年度权益分派已调整为11.20元/股 [82][84][85] 股东大会安排 - 公司定于2025年10月27日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包括关联交易及续聘审计机构在内的多项议案 [69][72] - 股东大会将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关联股东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需对相关议案回避表决 [69][72]
“消费补贴+金融服务”为假日文旅与消费市场再添一把“火”
央视网· 2025-10-03 11:42
金融机构服务与政策支持 - 金融机构围绕交通、住宿、文旅等核心消费场景推出多元化服务与配套措施 [1] - 多家银行针对汽车、家居等大额消费推出专项贴息通道,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加速落地 [1] - 交通银行消费贷投放量环比增长14个百分点,其中汽车贷款投放量环比增长12个百分点 [1]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通消费贷款绿色审批通道,实现现场办理、实时审批、快速放款及利率优惠 [2] - 中国工商银行提供三重好礼,包括传统消费满减活动、数字人民币优惠支付及数字人民币打卡活动 [4] 消费市场活动与消费者行为 - 四川眉山消费季活动迎来新变化,多家银行推出移动式柜台,现场消费贷款咨询选购量同比增长超50% [1] - 消费者通过消费季活动及国家补贴购车,节省超过2万元,并选择现场办理消费贷款 [2] - 北京前门举办中华美食荟活动,汇集全国各地特色美食,金融机构在现场推出优惠举措 [4] - 山西名优农产品推广服务中心参与活动,提供满50减10等实惠满减,商户销量获得显著提升 [4] 政府与机构消费刺激措施 - 各地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用于观演赏剧、游历山河、中秋团圆等方面特色产品消费 [3] - 河南省分4轮发放1.1亿元通用消费券,覆盖百货、餐饮、酒店、文旅等多个领域,所有游客均可领取使用 [4] - 消费贴息政策覆盖家居家装产品和电子产品,消费者可享受年化1%的贴息优惠,累计最高贴息3000元 [1]
升温火热!“消费补贴+金融服务”为假日文旅与消费市场再添一把“火”
央视网· 2025-10-03 10:37
金融机构服务与政策 - 金融机构紧跟市场需求 围绕交通、住宿、文旅等核心消费场景推出多元化服务与配套措施 [1] - 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加速落地 多家银行针对汽车、家居等大额消费推出专项贴息通道 [1] - 交通银行消费贷投放量环比增长14个百分点 其中汽车贷款投放量环比增长12个百分点 [6] - 多家银行在消费季活动推出“移动式”柜台现场办理消费贷款 咨询选购量同比增长超50% [8]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开通消费贷款绿色审批通道 支持现场办理、实时审批、快速放款并享受利率优惠 [8] - 中国工商银行提供三重好礼 包括传统消费满减活动、数字人民币优惠支付以及数字人民币打卡活动 [17] 消费市场表现与刺激措施 - 国庆中秋假期旅游与消费市场涌动着火热气息 [1] - 消费贷款贴息政策覆盖家居家装和电子产品 消费者可享受年化1%的贴息优惠 累计最高可享受贴息3000元 [4] - 各地围绕观演赏剧、游历山河、中秋团圆等方面丰富特色产品供给 发放超4.8亿元消费补贴 [10] - 河南从9月26日起分4轮发放1.1亿元的通用消费券 覆盖百货、餐饮、酒店、文旅等多个领域 [12] - 北京前门在假期举办中华美食荟活动 金融机构在现场设置服务台并推出多项优惠举措 [14] - 金融机构提供数字人民币支付优惠 并帮助消费者领取优惠券等消费福利 [16] - 商户参与满减活动如满50减10 销量获得特别高的提升 [17] 消费者反馈与案例 - 消费者借助假期优惠活动为新房一次性购置全套家电 [1] - 消费贷款产品可全程线上审批 还款时应付利息自动扣减贴息部分 [4] - 消费者因消费季活动及国家补贴提前换车 总共节省2万多元 并认为消费贷款现场办理非常方便快捷 [10] - 本轮消费券所有本地和外地游客均可领取使用 使用非常便捷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