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地经济

搜索文档
黑龙江—浙江园区合作交流会召开
搜狐财经· 2025-06-01 09:12
黑龙江与浙江园区合作交流会 - 黑龙江与浙江在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上高度互补,黑龙江承载"中华大粮仓"的生态与资源底蕴,浙江引领"数字经济"的创新活力 [1] - 两省合作响应"东北振兴"与"共同富裕"战略,以园区为载体推动经贸合作,黑龙江省92个开发区加速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 [1] - 浙江开发区以占全省7%的土地面积贡献70%的规上工业增加值,数字经济与民营经济领跑全国 [1] 合作项目与成果 - 2024年浙江企业在黑龙江新签约项目103个,签约额244.81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8.24亿元 [1] -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与黑龙江省开发区协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绍兴柯桥经开区与海林经开区达成共建合作 [2] - 黑龙江省浙江商会累计在黑龙江投资约3000亿元,促成农产品深加工、智能制造等领域合作 [2] 合作模式与未来方向 - 提出"飞地经济"与"反向飞地"模式,浙江企业在黑龙江建生产基地,黑龙江企业在浙江设研发中心 [3] - 未来合作可聚焦数字经济、绿色农业、冰雪经济等领域,例如黑龙江借浙江电商平台推广"黑土优品",浙江利用黑龙江冰雪资源开发文旅项目 [2] - 两地企业通过互访互学强化互动,以"以商引商"模式增强项目可行性 [2]
沪苏“飞地经济”合作新模式:以重大项目牵引产业链升级
第一财经· 2025-05-30 18:19
沪苏合作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 沪苏大丰产业联动聚集区已开发4平方公里,跨域交通为核心优势,距大丰高铁站车程25分钟,融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1] - 聚集区重点聚焦新能源、新基建、新农业三大产业,2023-2024年规上开票销售均超100亿元,2024年税收1.31亿元(同比+24.8%)[1] - 依托上海企业资源,聚集区落地正泰新能源(30亿元)、泓顺硅基半导体材料(7亿元)、新时代节能科技(5.8亿元)等重大项目[1] 重点企业运营数据 - 正泰新能源盐城基地2021年投产,规划4GW电池与10GW组件产能,2024年产值62亿元、开票销售92亿元、税收0.95亿元[2]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正泰盐城基地整体开工率80%(盐城基地达91%)[2] - 修实生物医药通过跨域协作将多肽生物合成成本降至原先1/5至1/10,与长三角多家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4] 跨区域合作模式 - 聚集区运营核心为沪苏互通,通过顶层规划(20+专项协同)、基础设施共建、重大项目招引(2023年签约118个亿元以上项目)推进长三角联动[2][3] - 大丰区规划康养产业基地,承担上海域外农场功能,与南京大学、青岛大学共建低碳产业研究院和海洋风电研究院[3] - 南通市北高新区300余家科创企业中40%来自上海,60%与上海有产业链合作,70%与上海高校院所创新协作[4] 区域经济协同效应 - 南通市北高新区2024年GDP产值290亿元,主导汽车电子、集成电路、生命大健康等产业,重点发展"芯片+药片"新兴产业[4] - 高新区区位优势显著,距南通机场30分钟车程、高速枢纽15分钟车程,融入上海苏州"半小时经济圈"[3] - 飞地经济模式通过产业链协同降低供应链成本,为企业国际化奠定基础[4]
小商品城: 关于全资子公司竞得土地使用权暨建设运营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9 17:13
土地使用权竞得情况 - 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商博南星以56,871万元竞得杭州景芳三堡单元JG1203-28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1] - 地块位于上城区景芳三堡单元,出让面积13,921平方米,建筑面积48,723.5平方米,土地用途为商业商务用地,出让年限40年 [1] 项目基本情况 - 项目暂命名为商城杭州飞地项目,用地面积13,921平方米(约20.88亩),总建筑面积69,273平方米 [2] - 地上计容面积48,723平方米,包括自持办公11,200平方米、可售办公18,490平方米、可售商业3,890平方米等 [2] - 规划建设2栋14层商务办公楼,T1楼布局义支付全球总部、Chinagoods技术研发中心、浙江智库等核心机构,T2楼规划800平方米商业大平层 [2] - 项目建设周期2~3年,总投资估算10.99亿元,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及部分银行贷款 [2] 战略布局与协同发展 - 公司将在杭州设立义支付全球总部、Chinagoods技术研发中心、浙江智库等机构,形成数字经济生态体系 [4] - 依托义乌小商品产业优势和杭州数字创新资源,通过飞地经济模式搭建产业链接平台,促进低空经济、跨境电商、智能物流等领域发展 [4] - 通过人才引进和技术输送,持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4] 项目建设内容 - 地下建筑20,550平方米,机动车车位488个 [2] -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约4.37亿元,财务费用约0.76亿元 [2]
深博(福田)产业园破土动工
广州日报· 2025-05-29 03:03
项目概况 - 粤港澳大湾区"飞地经济"创新示范项目深博(福田)产业园在惠州博罗县园洲镇正式破土动工,由深圳福田区与惠州博罗县共建,构建"福田研发+博罗制造"产业协同新模式 [1] - 项目总占地300亩,首期开发100亩,规划建设22栋4层高标准厂房,单栋面积4000—9600m²,首层7米层高,标准层5—6米,3吨/平方米承重标准,配备3吨载重货梯及7米超宽吊装口 [1] - 首期工程预计2026年3月投产 [1] 区位优势 - 产业园坐落于博罗县园洲镇,交通网络发达,周边济广、惠肇、莞深高速环绕,30分钟通达东莞、惠州主城区,1小时可达广州、深圳中心区,形成"半小时深莞惠生活圈+1小时广深港经济圈" [1] 运营模式 - 创新采用"总部研发+生产制造""本地+异地"的"飞地经济"模式,依托深圳福田的产业资源与惠州博罗的土地成本优势 [1] - 实现两地"同规划、同政策、同招商、同服务、同受益"的"五同"机制,入驻企业可叠加享受福田区与博罗县的双重政策支持 [1] - 政策支持包括福田区100万元/年租金补贴、20亿元产业基金扶持等,以及人才、住房等要素资源倾斜 [1] 配套设施 - 园区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空间,规划建设1000人多功能食堂、酒店式公寓、篮球和羽毛球场等配套设施,并引入银行、便利店等商业服务,形成15分钟生活圈 [2] - 特别配备1300m²商业综合体,提供餐饮、医疗等一站式服务,员工通勤成本降低60% [2] - 智慧园区系统整合人脸识别、智能停车等功能,安全管理效率提升3倍 [2] 产业生态 - 园区所在的惠州博罗产业园已形成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群,与深圳光明科学城、东莞松山湖形成产业联动 [2] - 一期厂房意向签约率达30%,欣旺达新能源等龙头企业已率先入驻,二期建设正全面提速 [2]
“反向飞地”招商引资新模式的经验做法及启示
搜狐财经· 2025-05-28 14:22
反向飞地经济模式 - "反向飞地"由经济欠发达地区主动飞入较发达地区,将招商触角延伸到飞出地,对地方经济和招商引资发展意义重大 [2] - 长三角地区通过建立飞地快速获取发达地区人才、区位、资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3] - 浙江衢州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设立"反向飞地",引进创新资源和要素,实现"逆向孵化"和"逆向创新" [3] 反向飞地设立案例 - 2013年底衢州在上海张江设立"衢州生物医药孵化基地",成为生物医药企业"孵化飞地" [3] - 2016年4月投资3.2亿元建设6.7万平方米的衢州海创园在杭州未来科技城 [3] - 2018年5月4000平米的浙江衢州绿海飞地(深圳)产业园落户深圳前海桂湾金融先导区 [3] - 这些"反向飞地"集中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化学、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等领域 [3] 反向飞地园区模式 - 上海虹桥商务区"东方美谷·虹桥中心"总部楼宇由五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购买,投资额1.3亿元 [4] - 该模式旨在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并将研发生产基地引入奉贤区南桥镇 [5] - 创新"以税抵租"政策,企业免费入驻虹桥总部楼但税收交在奉贤 [5] - 浙江余姚在虹桥商务区购买7000平方米办公楼宇,目标年税收100亿元 [6] 飞地经济发展瓶颈 - 传统飞地模式中飞入地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导致物流成本高企 [7] - 反向飞地模式中飞入地开发用地紧张,企业入驻排队现象严重 [7] - 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发展后期出现博弈和效率下降 [7] 高质量发展路径 - 将传统飞地模式与反向飞地模式相结合是有效途径 [8] - 浙江慈溪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同时在北京、深圳、杭州设立研发中心 [8] - 武汉城市圈通过传统飞地扩散制造业,周边城市利用反向飞地获取高科技优势 [8]
2025年全球百强城市榜单出炉:上海和北京全球前十,苏州入围
搜狐财经· 2025-05-27 13:03
全球城市百强榜单概况 - 国际权威机构GYBrand从经济实力、基础设施、居住生活、商业环境、国际声誉、发展潜力、全球化品牌建设七大维度评估城市竞争力 [1] - 中国14座城市上榜,数量位居全球第二,其中上海(第7)、北京(第8)、深圳(第19)、青岛(第83)进入百强,苏州(第78)首次入围 [3] 上海竞争力分析 - 上海排名全球第7,金融与科技为双引擎,科创板上市公司总市值占全国40%,人工智能、量子通信领域专利数量全球前三 [3] - 上海-苏州科技集群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6185件(同比+10.6%),中芯国际14纳米芯片良品率提升至95% [5] 北京竞争力分析 - 北京排名全球第8,集聚全国30%人工智能企业和40%量子计算实验室,研发投入强度达6.2% [7] - 空天信息产业集群突出,银河航天成功发射一箭七星,798艺术区年度展览数量超纽约MoMA [7] 苏州竞争力分析 - 苏州首次跻身百强(第78),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4万件(同比+19.5%),信达生物PD-1单抗海外授权金额超20亿美元 [9] - 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赋能15万家企业数字化转型,中车四方高铁车辆出口30国,全球市场份额25% [9] 中国新一线城市表现 - 深圳排名第19,研发投入强度5.8%,培育12家千亿市值科技企业 [11] - 成都首次进入全球前80,绿地覆盖率45%,人才流入量年均增长17% [11] - 青岛海洋经济产值突破6000亿元,中车四方高铁装备占全国出口量40% [11] 中国城市发展短板 - 区域失衡:14座上榜城市中11座位于东部沿海 [13] - 创新转化率仅为硅谷的1/3,需加强产学研协同 [13] 未来发展建议 - 头部城市需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细运营",上海探索"飞地经济",北京培育津冀协同创新带,苏州强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 [15]
宝兴:逐绿向新 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四川日报· 2025-05-26 06:06
生态旅游与农业发展 - 宝兴县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包括灵关石城、熊猫古城、熊猫新村等,吸引游客"打卡" [2] - 五龙乡建成万亩枇杷现代农业园区,2024年获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种植面积1.3万亩,年产量2100吨,带动1300户农户人均年增收2000元 [3] - 齐海蒙公司高山"宝兴山药"年销20万公斤,土黑猪腊肉及香肠年销售额超百万元 [3] - 宝兴县生态农旅产业总面积13万亩,农业总产值11.3亿元,"宝兴枇杷"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宝兴藏香猪"获四川农博会最受欢迎农产品称号 [4] 文旅产业与经济效益 - 2024年宝兴县接待游客42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7亿元,获评天府旅游特色县及中国气候宜居城市 [4] - "五一"假期接待游客27万人次(同比+50.17%),旅游综合收入1.37亿元(同比+67.3%),举办30余场文旅活动并新增旅拍、房车营地等业态 [5] - 1869世界熊猫源一期、大熊猫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及溯源营地建成运营,推动全域旅游格局 [4] 工业转型与园区发展 - 雅安经开区宝兴工业园区聚焦铜铝循环产业,2024年实现综合产值150亿元,君禾铜业连续4年入选四川民企100强 [6][7] - 园区引进君禾铜业、瑞欣铜业等企业,覆盖铜杆、铜带、铝板等全产业链,诚裕金属年产20万吨高精冷轧铝板带项目一期投产 [6][7] - 与广东五全签约年产150万吨碳酸钙粉体及1000万平方米岗石项目,系首个8000目以上高精细粉体生产企业 [7] 灾后重建与县域规划 - 2024年完成36个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投资14亿元),县城功能疏解项目完成投资13.9亿元,公共服务向灵关镇转移 [6] - 2025年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推进绿色矿山试点及汉白玉产业升级 [7][8]
潮汕三市“合体”
盐财经· 2025-05-24 18:00
潮汕三市都市圈发展 - 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启动汕潮揭都市圈第一次联席会议,推动交通、医疗、文旅等联动项目[4] - 潮汕三市历史上同属潮州府,1991年拆分为三市,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1300多万[5][9] - 都市圈规划以汕头为中心,潮州、揭阳为增长极,形成"一心两极"空间格局[28] 城市合并与政策限制 - 潮汕三市合并呼声存在多年,但政策层面严控行政区划调整,城市合并式扩张基本停滞[15][21] - 官方回应需充分研究论证,合并涉及行政级别、人员调整等复杂问题[14][19][20] - 都市圈一体化通过基建共享、产业协同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替代行政合并[23][25] 都市圈协同机制 - 三市建立轮值制联席会议和一把手领导小组,推动城际铁路、政务通办、医保互通等[31][32] - 重点建设汕揭潮城际铁路,目标形成"30分钟交通圈"[33] - 汕头作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粤闽浙城市群节点,承担区域引领角色[30] 粤东西北经济发展 - 粤东西北占广东70%面积、40%人口,但GDP贡献不足20%[37] - "百千万工程"2024年投入1534亿元,重点支持产业转移、县域振兴[41] - 发展"飞地经济",如深汕合作区、广清产业园等,促进产业双转移[42][45] 潮汕产业升级方向 - 传统产业纺织服装、陶瓷建材、玩具制造等面临转型升级[48] - 重点布局新能源、绿色化工、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风电、核电等领域已具规模[48][49] - 目标培育更多千亿级产业,提升区域竞争力[50]
他们出生在江苏,却生来就有上海户口
虎嗅· 2025-05-23 10:57
上海户籍可能是中国最受欢迎的户口之一。 拥有上海户口,意味着不仅可以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与教育资源,还有着更多就业机会可以选择。 不过,落户上海也是出了名的困难,要么是高学历、要么进入体制单位…… 然而,距离上海三百多公里的盐城大丰,却有一批从未在上海居住,却能轻松获得上海户口的江苏人。 他们手持上海身份证,享受着上海的福利待遇,收入也远高于户籍所在地。 这种看似不合理的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一段复杂的上海"飞地"故事。 一、上海的"飞地"历史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拥有整整11块"飞地",占据了全国"飞地"总量的三分之一。(全国飞地约34块) 所谓"飞地"是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现象,指的是某块土地虽然属于某个行政区的管辖范围,但并不与该行政区相连。 简而言之,"飞地"就像是一块"漂浮"的土地,与所属行政区隔离开来。 上海的众多"飞地"根源在于,上海解放初期可利用的耕种面积并不多,数百万人都挤在约500平的城市区域,农业生产严重不足。 因此,1950年3月,为了缓解粮食危机,时任华东地区党政军第二书记的陈毅,批准将江苏省(当时为苏中行署)的盐城大丰县一块荒地,用于上海农业 生产。 上海的飞地数量明显领先其他省 ...
山东莱西城乡联建激活力
经济日报· 2025-05-12 09:52
城乡联建模式 - 莱西市组织11个镇街与青岛5个区市24个街道签订联建共建协议 构建资源共享 产业共赢的区域化工作新格局 [1] - 通过联建共建 南墅镇东石新村找到稳定销售渠道 并与城区街道共同谋划产业发展 [1] - 南墅镇与李沧区兴城路街道联合开展乡村振兴专题研讨 形成12条可行性建议 并创新开设联建共建集市体验教学 [1] 产业互补与要素流动 - 日庄镇荣旺生态农业公司通过联建渠道 将果蔬直接供应李沧区超市和社区 日订单不断 [2] - 日庄镇盘活低效土地1000亩 建设高效种植园等项目 预计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带动集体增收30万元 [2] - 南墅镇强村共富公司与李沧区王家下河社区共同投资200万元建设面粉工坊 年加工小麦1.5万吨 预计营收1200万元 净利润300万元 [2] 产销对接模式 - 构建线下直营+线上订单+项目互联三位一体模式 各镇街累计开展进社区活动10余场次 销售额超20万元 [3] - 线上电商平台粉丝量突破1.2万人 订单量增长40% [3] - 推进飞地经济模式 实现城区接单 农村生产 形成跨区域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 [3] 多元化融合场景 - 培育土特产市集 直营店铺 文旅研学等多元化城乡融合场景 莱西周末系列线路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 带动消费800余万元 [3] - 望城街道与李沧区振华路街道联合开展农田认领活动 城区居民可认领土地种植蔬菜 [3] - 南墅镇打造党员主播+农产品直播矩阵 单场直播销售额超5万元 [3] 联建成效 - 莱西市优质农产品销售额累计超1700万元 [4] - 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 [4] - 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