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H股
icon
搜索文档
2025港股IPO回暖,前五个月总募资额达773.6亿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6-16 14:33
香港IPO市场复苏 - 2025年前5个月港股共28只新股上市(27家IPO、1家借壳SPAC上市),募资总额达773.6亿港元,远超去年全年募资额 [1] - 新上市股票年内平均回报率达18%,较恒生指数高出13个百分点,显著优于往年新股3个月4%的平均回报 [1] 超额收益驱动因素 -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内地IPO审核趋严、香港市场流动性改善及外资对中国核心资产的配置需求共同推动超额收益 [3] - H股行业结构优化,叠加关税缓和、外资持仓低位及估值优势,持续看好H股表现 [3] AH股溢价与外资配置 - 当前AH股溢价率为33%,接近十年均值但低于五年平均 [3] - 溢价收窄动力包括地缘政治风险缓解、AI概念热度回升、A股科技股估值折让扩大及港股流动性改善 [3] - 外资流入偏好港股(A股仅占MSCI中国指数13%),蓝筹A股赴港上市有望受益于被动资金流入 [3] 港股市场流动性 - MSCI中国指数对港股不设市值折价(8月7日调整),恒生科技指数侧重高科技股,相关ETF规模分别达240亿与120亿美元 [3] - 比亚迪、招商银行等优质标的AH折价率已收窄至3%,历史最高折价达12% [3] 港股融资与盈利表现 - 2025年港股融资额仍低于2020年峰值,且远不及530亿美元的南向资金流入 [4] - H股盈利稳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Q1盈利增7%,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盈利增38% [4] - AI板块超配及蓝筹回归推动港股多样性提升,持续看好H股优于A股 [4]
多数优质AH股将实现同股同价
快讯· 2025-06-16 11:48
AH股溢价指数 - AH股溢价指数最新报128 05点 为2020年7月以来新低 最低已跌破127点 [1] - 指数持续走低反映市场理性与制度进步的共同作用 [1] AH股估值趋势 - 两地上市公司估值溢价有望持续降低 优质股票可能最终实现AH同股同价 [1] - 同股同价将促进AH股整体估值回升 [1] 投资关注点 - 需聚焦企业基本面 行业趋势及全球化布局能力以把握同股同价机会 [1] 资本市场影响 - 实现同股同价将强化中国资本市场作为全球资产配置枢纽的地位 [1]
恒生AH溢价指数创五年来新低 部分公司出现“H股溢价”现象
上海证券报· 2025-06-16 01:55
港股AH股溢价指数走势 - 恒生AH股溢价指数6月12日盘中创126.91点,为2020年6月以来新低,截至6月13日报128.05点,年内累计下跌超10% [1] - 该指数已脱离过去几年130-150点的运行区间,当前处于五年低位,汽车、有色、传媒、电力设备行业的AH溢价率降至近十年最低水平 [2] - 金融行业AH溢价大幅缩窄,中信银行溢价率从39.63%降至26.76%,农业银行从34.18%降至10.54%,交通银行从31.74%降至14.88% [2] H股相对A股的估值变化 - 42家公司AH股溢价率仍超100%,但宁德时代、药明康德、招商银行等出现H股股价高于A股的折价现象 [1] - 药明康德H股年内涨幅超40%(79.7港元/股),A股涨幅超20%(68.27元/股) [3] - 外资偏好推动医药板块表现,恒生创新药指数年内涨超70%,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指数涨超60% [3] 资金流动与市场驱动因素 - 南向资金年内净买入港股6813.27亿港元,远超去年同期,恒生指数累计上涨19.11% [6] - 外资增配与南向资金涌入共同推动H股估值提升,国际资本对中国资产信心增强 [1][6] - 银行H股因股息率优势吸引公募基金和险资布局,潜在红利税下调或进一步扩大其吸引力 [2] 行业与公司案例分析 - 海螺水泥、中国平安、福耀玻璃等曾出现H股溢价,外资投资标准与产业趋势是关键条件 [4] - 电力设备、机械、环保等行业AH溢价率已降至10%以下较低分位 [2] - 医药行业外资主导定价,财务状况稳健且现金流稳定的公司更受青睐 [3] 中长期趋势展望 - 港股流动性宽松、中概股回归及国际资本再配置可能持续压制AH溢价 [6] - 2008-2014年曾出现A股较H股整体折价的历史阶段,当前价差收敛或预示长期趋势 [6] - A股盈利预期修复可能驱动溢价反弹,但互联互通深化或系统性降低溢价中枢 [6]
侃股:多数优质AH股将实现同股同价
北京商报· 2025-06-15 18:42
AH股溢价指数现状 - AH股溢价指数最新报128 05点 为2020年7月以来新低 最低已跌破127点 [1] - 优质股票AH股估值溢价有望持续降低 最终可能实现同股同价 [1] 溢价指数下行原因 - 市场对价值洼地重新定价 因投资者结构 交易制度 税收政策等因素形成的价格差异逐渐被打破 [1] - 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完善 资金流动加速推动港股估值修复 [1] - 沪深港通日均成交额占比显著提升 南向资金定价话语权增强 [1] 市场效率提升表现 - 港股生物科技企业上市门槛放宽 吸引创新药企赴港上市 估值体系与A股科创板接轨 [1] - 港股市场提供增发 可转债 牛熊证等20余种融资工具 企业跨境并购审批流程简化 [2] - 美的集团通过港股平台完成全球资本布局 体现制度红利 [2] 同股同价案例与影响 - 中国平安 招商银行等优质上市公司已基本实现同股同价 A股和H股股价同步涨跌 [2] - 对A股而言 优质企业估值将更贴近国际标准 倒逼企业提升治理水平与信息披露质量 [2] - 对港股而言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活跃市场 促进优质股估值提升 [2] 未来趋势与挑战 - 投资者需更加成熟 信仰价值投资 AH股套利交易需更成熟 [3] - 汇率波动 税收政策差异 投资者风险偏好等因素仍可能导致短期溢价波动 [2] - 长期看 资金将流向估值更合理的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将强化全球资产配置枢纽地位 [3]
券商A股H股估值修复预期升温
证券日报· 2025-06-13 23:57
港股与A股市场表现 - 港股市场年内表现亮眼,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年内涨幅均超17% [1][2] - A股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年内日均股票交易额为1.39万亿元,同比增长58.39% [1][2] - 券商板块逐渐迎来估值修复契机,A股券商板块6月内上涨2.92%,42只个股中40只实现上涨 [2] 券商AH股溢价率变化 - 券商AH股平均溢价率持续收窄,截至6月13日为103%,较2024年末的121%和2023年末的180%显著下降 [2] - 港股市场部分"A+H"个股估值高于A股,预计随着港股优质资产繁荣度提升,AH股溢价率将进一步收敛 [3] 券商股价表现 - A股券商板块年内下跌6.46%,42只个股中7家实现上涨,东吴证券以10.62%涨幅居首 [2] - 港股券商H股表现强劲,13只中有9只上涨,中金公司和广发证券涨幅超20% [2] - 6月内港股券商H股全线飘红,4只涨幅超10% [2] 政策利好与行业空间 - 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政策允许港股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交所上市,促进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 [4] - 政策利好券商跨境金融和国际化业务,投行业务增长空间打开,头部券商有望受益 [4] - 2025年一季度A股上市券商营收1259.3亿元,同比增长24.6%,归母净利润521.83亿元,同比增长83.48% [4] 券商估值与展望 - 非银金融板块估值较低,具有安全边际,证券行业转型有望带来新增长点 [5] - 市场回暖和政策环境友好背景下,券商经纪、投行、资本中介等业务均有望受益 [5] - 预计2025年证券行业稳健运行,建议关注资产负债表运用能力强、业绩增长稳健的头部券商 [5]
AH溢价创五年新低,H股跑出巨大超额收益
天天基金网· 2025-06-13 19:22
恒生AH股溢价指数表现 - 6月12日恒生AH股溢价指数盘中跌破127点至126.91点,创近五年新低,年内累计跌幅达10.45% [1] - 指数下跌反映H股相较于A股折价收窄,主因H股表现优于A股 [1] 成分股表现分析 - 恒生AH溢价指数155只成分股中,93%(144只)的H股今年跑赢A股 [1] - 荣昌生物H股年内涨幅300%,A股涨幅135%,H股超额收益达165个百分点,AH溢价从年初136%收窄至35% [1] 市场趋势解读 - A股估值优势重现,市场关注估值差距是否会触发历史性修复行情 [1] - 溢价指数变化可能反映内地与香港市场基本面分化的长期趋势 [1]
AH溢价创五年新低,H股跑出巨大超额收益
天天基金网· 2025-06-13 19:21
恒生AH股溢价指数表现 - 6月12日恒生AH股溢价指数盘中跌破127点最低下探至12691点创近五年新低年内累计跌幅达1045% [1] - AH股溢价指数反映两地同时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差异指数下跌显示H股相较于A股折价收窄 [1] H股与A股表现对比 - 恒生AH溢价指数155只成分股中H股今年跑赢A股数量为144只占比高达93% [1] - 荣昌生物H股今年暴涨300%但A股涨幅仅135%H股超额达165个百分点公司AH溢价从年初136%收窄至当前35% [1] 市场分析与展望 - A股估值优势重新出现市场关注估值差距是否会触发新一轮修复行情或反映两地市场基本面分化长期趋势 [1]
太火了!A股赴港上市热度攀升,高盛最新发声
天天基金网· 2025-06-13 15:09
港股IPO市场复苏 - 2024年股票融资规模较2023年近乎翻倍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股票融资总额预计超过2024年全年 [1] - 2025年港股IPO融资规模跃居全球第一 预计全年规模在200亿-250亿美元 其中A股公司贡献约80% [1] - 国际长线投资者参与度显著提升 单个IPO项目认购机构从3-5家增至20家以上 认购倍数明显增加 [2] 市场驱动因素 - 中国经济利好政策持续推出 科技发展提升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关注度 [1] - 内地企业赴港IPO备案审批速度大幅提升 先A后H公司审批效率提高 [1][2] - 香港资本市场融资便利性高 截至6月11日超40家企业拟赴港上市 其中20余家已递表 [2] 投资者偏好与市场特征 - 投资者回归基本面逻辑 偏好盈利能力清晰、风险较小的消费类及行业龙头类企业 [3] - 热门科技赛道需符合盈利逻辑 否则市场接受度有限 [3] - 港股市场供给不足 优质项目出现机构投资者难以获得基石份额的情况 [2] AH股比较分析 - AH股价差由市场供需决定 两地生态差异导致价差长期存在 [3] - 2010年前后H股对A股普遍存在溢价现象 价差波动属正常市场行为 [3] - 企业需评估自身国际业务需求 市值过小公司在港股资本运作空间有限 [3]
太火了!A股赴港上市热度攀升,高盛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6-13 06:50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港股股票融资总额已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规模较2023年近乎翻倍[1] - 2025年港股IPO融资规模跃居全球第一,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政策利好、科技发展及监管审批提速[2] - 预计2025年港股IPO规模将达到200-250亿美元,其中A股公司贡献约80%[3] 国际投资者动向 - 国际长线投资者数量显著增加,从2023年的3-5家增至2024年的20家以上,认购倍数明显提升[3] - 尽管4月受"对等关税"影响部分投资者犹豫,但5月国际资金加速流入,整体影响有限[3] - 当前港股市场优质项目供不应求,机构投资者难以获得基石份额[4] A股企业赴港上市 - 截至2024年6月11日,超40家A股企业拟赴港上市,其中20余家已递表港交所[5] - 赴港上市热潮源于香港资本市场的高效融资及监管审批加速[6] - 消费类、行业龙头类及部分科技企业最受港股投资者欢迎[6] AH股价差分析 - AH股价差由市场供需决定,不会因赴港上市A股公司增多而本质改变[7] - 历史上H股曾长期对A股保持溢价,价差现象属正常市场表现[8] 企业赴港上市建议 - 企业需评估国际业务需求,市值过小的公司在港股运作空间有限[6] - 投资者偏好盈利能力强、模式清晰、风险较小的企业[6]
AH股溢价指数创近5年新低3家公司现折价
证券时报· 2025-06-13 01:48
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表现 - 6月12日恒生沪深港通AH股溢价指数触及126.91点,创近5年新低,年初至今累计跌幅约10% [1] - 该指数用于衡量同时上市AH股的内地公司A股相对H股的绝对溢价或折让,覆盖市值最大且成交最活跃的公司 [1] - 2015年后A股较H股整体溢价成为常态,而10多年前曾出现整体折价情况 [1] A股与港股市场指数表现对比 - 年初至今港股恒生指数上涨19.82%,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9.32%,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9.75% [1] - 同期A股上证指数仅上涨1.52%,深证成指下跌1.73%,创业板指数下跌3.48%,科创50指数下跌1.11% [1] AH股溢价个股分布情况 - Wind统计的155家公司中超过150家A股相对H股存在溢价,仅宁德时代、药明康德、招商银行3家出现折价 [2] - 145家公司溢价率超10%,40余家溢价率突破100%,安德利、石化油服、ST晨鸣等溢价率超200% [2] AH股价差收窄趋势 - 潍柴动力H股年内上涨近40%,A股仅上涨13.36%,价差缩至5%以内 [3] - 紫金矿业、邮储银行等公司AH股价差较去年底大幅缩小,部分公司从溢价转为折价 [3] - 南向资金流入改善港股流动性,优质企业赴港上市吸引资金沉淀,推动价差收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