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经济
搜索文档
金添动漫赴港IPO:聚焦IP趣玩食品,依赖前五大授权IP
格隆汇· 2025-10-24 09:37
公司概况与上市背景 - 金添动漫是一家专注于IP趣玩食品的广东东莞企业,已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1]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创始人蔡建淳持股约87.8%,并通过三家实体控制公司100%的投票权 [3][5] - 公司拥有超过1000名员工,在全国建有5大生产基地,拥有26个授权IP及超过600个活跃SKU [3] - 公司产品涵盖糖果、饼干、膨化零食、巧克力、海苔零食五大类别,被称为零食界"泡泡玛特" [1][3] 业务模式与产品结构 - 收入主要来自销售IP趣玩食品,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糖果收入占比从23.8%提升至40.1%,饼干收入占比超过20%,膨化和巧克力均超过10% [6][7] - 产品以零食为载体结合热门IP元素,如奥特曼形象包装、蜡笔小新食品容器等 [3] - 前五大授权IP产品贡献收入占比重大,报告期内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90%、88.7%、85.9%、85.7% [8] - 公司与IP所有者合作通常为非独家,授权协议期限为一至三年,存在无法续签风险 [8] 财务表现 - 收入呈现增长趋势,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收入分别约为5.96亿元、6.64亿元、8.77亿元、4.44亿元 [11][13] - 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的26.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4.7% [11][13] - 净利润同步增长,报告期内分别约为0.37亿元、0.75亿元、1.3亿元、0.7亿元 [11][13] - 2022年末、2023年末及2025年8月末,公司录得流动负债净额约8240万元、1.02亿元、190万元 [14] 销售渠道与客户 - 销售渠道包括经销商、零售商和电商渠道,截至2025年6月末拥有2600多家经销商,触达全国逾1700个县,县级覆盖率超60% [10] - 向经销商销售占比从2022年的95.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5.1%,而向零售商直销占比从3.5%上升至43.2% [10] - 与鸣鸣很忙、万辰等量贩零食店以及名创优品、永辉超市等零售店合作 [10] - 通过抖音、拼多多、天猫等第三方平台自营网店直接向消费者销售 [10] 行业地位与市场竞争 - 按收入计算,2024年金添动漫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和中国第四大IP食品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7.6%及2.5% [17] - 中国IP趣玩食品行业竞争激烈且分散,2024年前五大企业占据16.7%的市场份额 [17] - 2024年中国IP食品市场规模为354亿元,预计2025年至2029年以18.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9年达到849亿元 [14] - IP趣玩食品2024年市场规模为115亿元,预计到2029年达到305亿元,2025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0.9% [14] 增长驱动因素 - 业绩增长得益于推出新SKU(如小马宝莉、蜡笔小新相关产品)以及策略性拓展向零售商直销 [11] - 与量贩零食店合作加强,且量贩零食店在2024年进行门店网络扩张 [11] - 行业正从低龄段、品类单一向全龄段、产品多元化、精致化及健康化方向演变 [17]
IP零食商金添动漫叩关港交所:奥特曼撑起半边天,IP依赖成隐忧
中国基金报· 2025-10-23 20:40
在IP经济爆发的浪潮中,一家将动漫IP与零食深度融合的企业正试图叩开港交所的大门。 近日,国内知名的趣玩食品生产商——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添动漫)正式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仔细翻看其招股书,既展现了一幅在IP、渠道双重红利驱动下高增长图景,也清晰地暴露了不少隐忧:过度依赖外部IP授权、公司治理与合规暗礁丛 生…… IP与渠道双轮驱动 业绩近年高增 作为一家曾在新三板挂牌的趣玩食品企业,金添动漫早期的发展并不为人所瞩目。直至"IP+消费"的时代风口来临,其通过将动漫形象与零食深度结合, 打造出颇具情绪价值的产品,在近年迎来业绩高速发展。 目前,金添动漫的产品覆盖糖果、饼干、膨化食品等五大品类。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4年按收入计,金添动漫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和中 国第四大IP食品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7.6%及2.5%。 业绩方面,2022年至2024年,金添动漫营收从5.96亿元跃升至8.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1.5%;净利润更是从3670.8万元上升至1.3亿元,三年增幅超过 2.5倍。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44亿元,净利润为7004.1万元,维持了 ...
IP零食商金添动漫叩关港交所:奥特曼撑起半边天,IP依赖成隐忧
中国基金报· 2025-10-23 20:32
上市概况 - 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正式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2] - 公司是一家将动漫IP与零食深度融合的趣玩食品生产商 [2] 市场地位与业务模式 - 公司产品覆盖糖果、饼干、膨化食品等五大品类 [6] - 2024年按收入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市场份额为7.6%,也是中国第四大IP食品企业,市场份额为2.5% [6] - IP趣玩食品通过"IP+食品+IP赠品"的复合形态提供消费体验与情感价值 [7] 财务业绩表现 - 营收从2022年的5.96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8.7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1.5% [9] - 净利润从2022年的3670.8万元上升至2024年的1.3亿元,三年增幅超过2.5倍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44亿元,净利润为7004.1万元 [9] - 公司毛利率持续优化,从2022年的26.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4.7% [12] IP运营分析 - 截至2025年6月,公司拥有26个外部授权IP,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等 [9] - 奥特曼IP长期占据收入的半壁江山,2022年至2024年贡献收入分别达3.73亿元、4.18亿元、4.79亿元,占比均超50% [9] - 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授权IP相关的趣玩食品贡献收入占比高达85.7% [14]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IP版权费从2114.4万元增至3678.6万元,2025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1.9%至2001.6万元,三年半累计支付IP相关费用超1亿元 [14] - 所有授权协议均有固定期限,存在续约不确定性风险 [15] 销售渠道转型 - 公司与量贩零食店合作推动直营渠道快速扩张,直销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5%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3.2% [10] - 2025年上半年,第一大客户为2023年才合作的直销零售商,交易额占比达23.6% [11] 公司治理与财务风险 - 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于创始人蔡建淳一人手中,其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持有100%投票权 [18] - 公司存在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部分生产经营物业租赁未备案等合规瑕疵 [22] - 公司近年存货规模持续攀升,2025年上半年达7620万元,存货周转天数延长至48.9天 [22]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净额达到1.02亿元,2025年8月虽降至190万元,但仍显示资金压力 [22]
金添动漫赴港IPO,聚焦IP趣玩食品,依赖前五大授权IP
格隆汇· 2025-10-23 17:23
公司概况与上市信息 - 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招商证券国际和中国银河国际[3] - 公司历史可追溯至2004年,曾于2016年在新三板挂牌(证券代码:838200),后于2021年自愿除牌[5] - 公司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员工超过1000人,在全国建有5大生产基地[5] - 截至2025年10月14日,董事会主席兼总经理蔡建淳控制公司100%的投票权,其中直接持股约87.8%[6] - 2023年及2024年,公司分别宣派及支付股息每股0.1元及每股0.18元[6] 业务模式与产品组合 - 公司聚焦IP趣玩食品领域,拥有糖果、饼干、膨化、巧克力、海苔零食五大产品类别[1] -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拥有26个授权IP及超过600个活跃SKU,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小猪佩奇等热门IP[1][5] - 报告期内(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糖果收入占比从23.8%提升至40.1%,饼干收入占比超过20%,膨化零食和巧克力收入占比均超过10%[8][10] - 产品设计注重趣味性,例如印有奥特曼形象的蛋形定制包装、可循环用作笔筒的蜡笔小新食品容器等[5] 财务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5.9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77亿元,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44亿元[17][18] - 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的26.6%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34.7%[17][18] - 净利润显著增长,从2022年的0.37亿元增至2024年的1.3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0.7亿元[17][18] - 2023年毛利率提升得益于新生产基地产能利用率提升及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2024年毛利率提升则因毛利率较高的零售商直销占比上升[19] 销售渠道与客户 - 销售渠道包括经销商、零售商和电商渠道,截至2025年6月末拥有2600多家经销商,触达全国逾1700个县,县级覆盖率超60%[15] - 渠道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经销商销售占比从2022年的95.2%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5.1%,零售商直销占比从3.5%上升至43.2%[15] - 公司与鸣鸣很忙、万辰等量贩零食店,以及名创优品、美宜佳、永辉超市等零售店合作[15] - 电商渠道覆盖抖音、拼多多、天猫、淘宝、京东、小红书及快手等第三方平台[15] 行业市场与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IP食品市场规模为354亿元,预计2025年至2029年将以18.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至2029年达到849亿元[19] - 2024年IP趣玩食品市场规模为115亿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305亿元,2025年至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0.9%[19] - 中国IP趣玩食品行业竞争激烈且分散,2024年前五大企业占据16.7%的市场份额[22] - 按收入计算,2024年公司是中国最大的IP趣玩食品企业和中国第四大IP食品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7.6%及2.5%[22] 供应链与IP授权 - 报告期内,公司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分别为29.1%、26.6%、20.6%及24.4%[14] - 公司收入高度依赖授权IP,报告期内前五大授权IP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90%、88.7%、85.9%、85.7%[11] - 授权协议通常为期一至三年且多为非独家,公司可能无法续签现有协议,且需支付最低IP版权费[11] - IP食品产业链上游包括IP所有者及授权方(如光线传媒、网易游戏),中游包括泡泡玛特、金添动漫等产品转化企业[11]
泡泡玛特:如何利用IP经济撬动年轻消费?
搜狐财经· 2025-10-22 18:19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潮流文化娱乐品牌,成立于2010年,核心业务围绕全球艺术家发掘、IP孵化运营及全渠道消费者触达展开,构建了完整的IP生态闭环 [1] - 截至2023年年底,公司业务已覆盖全球80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450家线下门店及2300余台机器人商店 [1] - 2024年,公司海外乐园成功开设首家门店,并实现国内省级行政区门店全覆盖 [1] 核心IP战略与情感价值绑定 - 公司成功源于对千禧一代情绪需求的深度洞察与精准回应,不仅仅售卖盲盒玩具,更通过讲述故事、打造人设,将每个潮玩IP塑造为拥有独立性格和世界观的文化角色,与消费者建立深层次情感联结 [2][3] - 以代表性IP MOLLY为例,通过持续的故事化更新(如“奇幻乐园”、“未来纪元”系列)增强产品延展性,激发粉丝收藏欲 [3] - 热门IP LABUBU融合东方精怪与北欧神话的独特设计,以丑萌搞怪风格独树一帜,成为年轻人表达情绪的“可穿戴符号”,实现从“卖玩具”到“造情感”的跨越 [6] 高效供应链与产品快速响应 - 公司拥有高度灵活、反应迅速的供应链系统,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从产品设计到批量生产的流程,有效减少库存积压 [6] - 面对LABUBU系列的市场需求激增,公司能迅速协调资源,将生产周期压缩至最短时间,确保产品尽快重新上架 [6] - 通过数字化运营平台实时分析用户反馈和市场数据,快速进行产品创意升级和版本迭代,如推出节日限定款、夜光版等,维持产品热度并延长IP生命周期 [7] 定价策略与用户分层管理 - 定价核心为“大众化+稀缺性”,常规盲盒产品价格设定在59元左右,降低消费者首次购买门槛,提升复购率与品牌忠诚度 [8] - 针对LABUBU等热门IP,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和营造稀缺性支撑价格上调,例如在美国市场其第三代产品售价上涨近30%,部分限量款在二手市场交易价格远超原价,一款初代藏品级LABUBU在拍卖会上以108万元成交 [9] - 基于多渠道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动态价格调整和精细化的用户分层管理,例如针对高活跃度用户推出专属会员福利,实现从基础消费到高端收藏的全覆盖 [10] 社交媒体运营与UGC生态构建 - 借助小红书、抖音、微博等平台与头部KOL、KOC进行内容共创,通过开箱视频、创意短片、挑战赛、明星联动等方式迅速扩大IP传播范围 [11][13] - 用户自发进行的晒图、开箱、交易等UGC行为形成了自我生长的内容生态系统,为品牌带来持续的话题热度和用户活跃度 [14] - 在电商大促期间推出组合套装、会员专属优惠等促销活动,在线下设置限时折扣区或积分兑换机制,提升客单价并增强用户黏性 [15] 全渠道沉浸式体验打造 - 在线下通过主题门店、快闪店和大型主题展览营造强烈IP沉浸感,例如在泰国曼谷开设的首个LABUBU主题店开业首日营业额超过1000万元 [17] - 在线上通过自有App、小程序构建数字体验空间,推出虚拟展览、AR互动游戏等内容,让用户足不出户也能沉浸式感受IP世界 [18][19] - 成功实现线上平台与线下门店的无缝衔接,形成“线下体验—线上扩散”的良性循环,例如用户可在App预览新品后到店体验,线下活动同步线上直播 [21]
股市必读:徐家汇(002561)10月21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10-22 02:48
董秘: 您好,公司将密切关注消费趋势,动态捕捉潮流热点,不断推动业态焕新和品牌升级,不断满 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感谢您的关注! 当日关注点 来自交易信息汇总:10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31.83万元,显示主力对个股呈积极介入态势。 截至2025年10月21日收盘,徐家汇(002561)报收于8.8元,上涨1.62%,换手率2.12%,成交量8.78万手, 成交额7679.67万元。 董秘最新回复 投资者: 董秘你好,美罗城和tpy通过二次元ip经济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获得了成功,请问公司在六百 和新六百项目中是否有融入ip经济的计划,或者公司现有物业中有没有侧重ip经济的项目? 交易信息汇总资金流向 10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831.83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577.61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254.23万元。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 投资建议。 ...
手握奥特曼等IP授权 金添动漫递表港交所
北京商报· 2025-10-21 23:35
公司上市进程 - 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20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招商证券国际和中国银河国际 [1] - 公司曾于2016年8月在新三板挂牌,并于2021年1月8日主动终止挂牌,此次转战港股旨在提升品牌公信力、吸引长期资金并有望以更高估值实现融资目标 [3]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的5.96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8.77亿元,净利润从2022年的3670.8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3亿元 [4] - 2023年及2024年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1.41%和32.08%,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04.92%和72.82% [4] - 2024年上半年业绩增速放缓,营收为4.44亿元,同比增长9.82%,净利润为7004.1万元,同比增长13.45% [4] - 2024年上半年,糖果和饼干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7.75%和25.63%,但膨化食品、巧克力和海苔零食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6.9%、19.8%和30.81% [4] 业务模式与IP组合 - 公司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IP趣玩食品,拥有“添乐卡通王”和“TALA'S”两大品牌,产品形态为“IP+食品+IP赠品” [5] - 公司拥有26个IP,全部来自外部授权,包括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哪吒之魔童闹海等 [1][6] - 奥特曼是公司第一大IP,2022至2024年收入占比均超过50%,但2024年上半年其收入同比下滑17.07%至1.95亿元 [6] - 2024年上半年,小马宝莉IP收入同比大幅增长119.07%至1.01亿元 [6] IP授权成本与风险 - 2022至2024年,公司IP版权费分别为2114.4万元、2457万元和3678.6万元,2024年上半年IP版权费为2001.6万元,同比增长21.9% [7] - IP授权协议期普遍为1至3年且需定期续签,其中奥特曼IP的期限仅剩12个月 [7] - 公司高达99.5%的收入来源于外部授权IP [8] - 公司坦言能否维持现有授权协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IP所有者或授权方的关系 [1][7] 发展战略与资金用途 - 公司计划通过自主设计开发自有IP以降低风险,并计划将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提升产品开发能力、品牌知名度、扩充销售网络与产能、丰富IP组合及寻求战略投资等 [8] - 公司有意布局东南亚等海外市场,计划在当地设立销售及营销团队 [11] 销售渠道分布 - 公司采用多渠道营销模式,整合经销商网络、直销及电商平台 [9] - 经销商渠道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95.2%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55.1% [9] - 面向直销零售商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3.5%显著提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43.2%,主要合作方包括量贩零食店及其他零售店 [9] - 电商渠道发展仍处探索阶段,2024年上半年线上收入占比仅为1.1% [9][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通过超2600家经销商构建起覆盖全国逾1700个县的网络,县级覆盖率超60% [9]
金添动漫递表港交所:业绩增长放缓,授权IP依赖风险凸显
北京商报· 2025-10-21 21:37
手握奥特曼、小马宝莉、蜡笔小新等多个热门IP授权,广东金添动漫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添动漫")正 冲击港股IPO。10月20日,金添动漫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招商证券国际和中国银河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靠"IP+玩具"作为卖点,金添动漫近年来增长势头强劲。但在今年上半年,金添动漫业绩增速有所放缓。另 外,金添动漫拥有的26个IP全部来自外部授权,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其后续发展埋下隐患。金添动漫方面也坦 言"能否维持现有授权协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与IP所有者或授权方的关系"。 转战港交所 金添动漫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首批将动漫IP与食品相融合的公司。目前金添动漫主要业务为生产和销售IP趣 玩食品,拥有"添乐卡通王"和"TALA'S"两大品牌,产品线覆盖糖果、饼干、膨化食品、巧克力及海苔零食。 此次赴港上市,并非金添动漫首次叩响资本市场大门。2016年8月,金添动漫在新三板挂牌,后于2021年1月8 日主动从新三板终止挂牌。彼时,公司董事会给出的原因是"根据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需要,为了 提高经营决策效率,降低公司运营成本"。 在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看来,从新三板摘牌后如今再度冲击资本市场,一定程 ...
股市必读:丽江股份(002033)10月13日董秘有最新回复
搜狐财经· 2025-10-14 01:56
公司股价与交易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13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于8.45元,下跌1.05% [1] - 当日换手率为2.62%,成交量为14.4万手,成交额为1.21亿元 [1] - 10月13日主力资金净流出974.63万元,显示主力资金呈离场态势 [2][3] - 10月13日游资资金净流入811.08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63.55万元 [3] 公司业务与战略布局 - 公司具备发展IP经济的天然优势,已形成以“玉龙雪山”为自然IP和以“印象丽江”为文化IP的发展格局 [2] - 围绕两大IP内容,公司构建了旅游索道、旅游餐饮、旅游文创产品、高端度假酒店等核心体验内容 [2] - 公司一方面巩固玉龙雪山IP的独特资源优势,另一方面发掘纳西东巴文化内涵,通过业态延伸与品牌合作推进IP经济增长空间 [2] 公司财务与信息披露 - 公司三季报计划于2025年10月25日披露 [2]
从书展看文化消费新潮流
经济日报· 2025-10-09 08:09
与科技、旅游、产业的融合,把丰富的文化资源变成了新的消费增长点。这也启示我们,要进一步 释放文化资源的巨大潜力,就要走好跨界融合之路。用传统文化融入当下生活,积极构建多元化场景, 展现文化的多维魅力,提升消费体验的广度和深度。用科技深度赋能,创新创造内容展现和传播方式, 破解文化向消费转化的瓶颈。 书展的新变化,呼应着城市品牌塑造与文化消费的潮流。可以预见,未来的书展形态将更加开放融 合,逐渐成为内容引领下的多元文化生态的参与者、构建者。(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陈发明) 在信息触手可及、网购送书上门的今天,书展不再是单纯的书籍集市,而是以书籍为原点辐射带动 一场文化体验,多元化跨界和新场景探索已成为各类书展的必答题。中轴线四季冰箱贴、神仓拼插模型 等特色文创产品的跨界融合,让读者在逛书市的同时接触到戏曲、博物馆、公园等多种文化形式;"文 化味蕾地图"的有力宣推,让周边文化地标、运动休闲场馆、怀旧老字号餐饮走进参展人的视野;"丝 路""黄河""非遗"主题市集与阅读区相映成趣,将阅读与地域文化、历史记忆、手工技艺、旅游体验深 度链接。宛如一个个城市文化会客厅和文化消费体验场,向人们诉说着文化消费的新潮流。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