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O
icon
搜索文档
黑石返现100亿
投资界· 2025-07-31 16:21
以下文章来源于解码LP ,作者吴琼 解码LP . 投资界(PEdaily.cn)旗下,专注募资动态 欢迎加入投资界读者群 管理规模1.2万亿美元。 作者 I 吴琼 报道 I 投资界-解码LP 7月24日,黑石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管理资产规模同比增长13%,达1 .2万亿美 元,约合人民币8. 6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我们为有限合伙人持续创造强劲的投资回报,基金整体净值增长创下近四年以来最高水 平。"掌门人苏世民表示。 同时, 刚刚过去的二季度,黑石为股东分配了14亿美元(约 合人民币10 0亿元 ) 。 此时此刻,这一幕弥足珍贵。 黑石最新财报 给股东分了100亿 先 来 看 募 资 。 过 去 十 二 个 月 , 黑 石 累 计 净 流 入 资 金 达 212 0 亿 美 元 , 其 中 2025 年 第 二 季 度,LP向黑石净投入5 2 0亿美元,募资表现强劲。4月初,黑石宣布完成募集欧洲房地产 提取基金,最终募资规模为1 06亿美元。 具体来看,在私人财富领域,黑石早在23年前就开始募集私人财富资本,成立了私人财 富另类投资平台,目前管理规模已增至近28 00亿美元。在第二季度,该渠道的 ...
欣强电子IPO:家族“全台籍”控股95%,营收停滞下的创业板闯关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7-31 13:12
公司概况与IPO计划 - 欣强电子(清远)股份有限公司拟在深交所创业板IPO,计划募资9.62亿元用于高端电路板扩产项目 [1] - 公司2024年全球内存条PCB市场占有率达12.57%,产品均价超2000元/平方米,位居行业第一梯队 [3] - 公司成立于2005年8月,主营中高端印制电路板研发生产,产品应用于存储、通讯、消费电子等领域 [10] 股权结构与治理问题 - 控股股东YU FAMILY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共同持有公司95.04%股份,董事会成员均为中国台湾籍 [12] - 2025年5月8日公司向员工持股平台突击转让2295万股,转让价2.80元/股对应2024年PE仅7.68倍,估值12.85亿元 [4] - IPO隐含估值近100亿元,较员工持股平台入股估值增长近8倍 [6] 财务表现与分红争议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69亿元、10.00亿元、9.99亿元,2024年营收同比微降0.13% [16]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8498.39万元、1.32亿元、1.68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27.27% [16] - 2022-2023年现金分红合计1.8亿元,几乎掏空同期累计净利润 [14] 业务模式与经营风险 - 2022-2024年向合营企业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17.70%、11.51%、17.29%,业务独立性存疑 [7][9] - 2024年产能利用率85.07%,募投项目将新增38万平方米产能(相当于现有产能50%以上) [20] - 2022年贸易商收入占比23.65%,2024年仍保持10.43%,增加收入真实性核查难度 [21] 研发投入与行业竞争 - 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3390.66万元、3470.62万元、3775.87万元,占营收比例均低于4% [18] - 已具备800G和1.6T光模块板量产能力(1.6T产品阻抗线宽1.8mil/1.8mil,公差±3%) [19] - 行业集中度低,2024年全球第一厂商市占率仅7.26%,前十合计37.75% [19] 关联交易与客户资源 - 2022年起香港国际及深圳国际将部分终端客户资源转移至发行人,需支付销售服务费 [9] - 客户资源转移安排形成新型关联交易,定价机制和持续期限等关键信息未充分披露 [20]
新股前瞻|正品控股:从“炎痛消”到资本市场:一个香港保健品龙头的突围与局限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1:41
又一香港保健品市场赴港IPO。 7月29日,正品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品控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浤博资本有限公司为 其独家保荐人。 在本地的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市场中,集团拥有多样化的产品组合,涵盖各年龄层的男性、女性及 儿童的需求,并专注于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关节及痛症以及外用止痛产品的利基市场。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集团于2024年在香港鹿相关保健补充品及产品的零售值排名第一,市场份 额约为29.4%;集团自有品牌"炎痛消"旗下的关节及痛症以及外用止痛产品是2024年万宁零售门市中最畅 销的五种关节及痛症补充品及产品之一。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该集团经营合共六个自有品牌,即(a)"正品";(b)"炎痛消"; (c)"Organicpharm";(d)"日药堂";(e)"维再生";及(f)"Profix";及合共六个第三方品牌,包括(其中包括) (a) "iPro+";及(b)"Boiron"。 业绩表现来看,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的3个财政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期内,下同)公司实现收益分别 约为0.43亿港元、1.10亿港元、1.3亿港元;同期,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约为1131 ...
这家公司漂亮业绩“有规律”
IPO日报· 2025-07-31 09:30
公司概况 - 金岩高新成立于2012年,是中国最大的精铸用莫来石材料生产商,具备从采矿到销售的全价值链整合能力 [3]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精铸用莫来石材料(2025年前5个月营收占比65%)和耐火用莫来石材料(同期营收占比23.5%),产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3] - 公司全资拥有安徽省淮北市朔里高岭土矿,截至2025年5月31日估计资源总量1864.9万吨,按年产量40万吨估算服务年限剩16年 [4][5] 市场地位 - 按2024年收入计,公司精铸用莫来石市场份额达19.1%(2023年为17.9%),在煤系煅烧高岭土细分市场排名第五,份额5.4% [4] - 2024年中国高岭土产品市场规模101.6亿元,其中煤系煅烧高岭土占比48.9%(49.7亿元),行业前五大公司合计份额50.8% [4]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1.9亿元、2.05亿元、2.67亿元,净利润2442.3万元、4361.7万元、5260.2万元,2024年净利润创近五年新高 [7] - 2025年前5个月营收1.05亿元,净利润1803.2万元,精铸用莫来石平均售价从2022年1554元/吨持续下滑至1307元/吨 [7]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16.2%升至2024年42.3%,主要因计息借款增加1.05亿元 [8] 资本运作 - 公司2022年11月新三板挂牌,2024年放弃北交所转战港交所,控股股东淮北矿业集团(安徽国资委全资控股)持股60.13% [8] - 本次IPO拟募资用于技术研发、偿还银行贷款、运营资金补充及耐火材料产能提升项目 [9] 行业应用 - 精铸用莫来石材料主要用于汽车、航空、医疗等精密铸造领域,耐火材料服务于冶金及建材行业 [3] - 安徽省淮北市是中国高品位高岭土主要产地之一,资源禀赋支撑区域产业发展 [4]
中诚咨询IPO:夫妻支配近87%股权,募资缩水1.3亿,分红超0.65亿
搜狐财经· 2025-07-30 18:37
8月4日,中诚智信工程咨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诚咨询)申请北交所上市将迎来上会,保荐机构是东吴证券。 中诚咨询向客户提供工程造价、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及管理、BIM服务、工程设计等专业技术服务及全过程咨询服务。 梳理来看,陆俊、许学雷夫妇合计支配近87%股权,陆俊未持有任何股份;苏高新投资受让许学雷股份,且签署对赌协议;募资缩水1.3亿元,仍要融资近2 亿元;网点收入有限,升级是否具备必要性;现金分红超6500万元,许学雷取得分红总额超4000万元;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应收账款屡创新高,坏账准 备增加,侵蚀利润。 陆俊未持有股份,却被认定为实控人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2002年1月,中诚咨询前身中诚有限在苏州成立,2016年7月完成股改,同年12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并于2023年 5月调至创新层。 陆俊未持有股份却被认定为实控人。许学雷是中诚咨询控股股东,直接持股比例57.4%,并通过过担任诚来恒和诚兴恒执行事务合伙人间接控制29.58%的股 权,合计支配公司86.98%的股权。 许学雷丈夫陆俊未持有股份,但在公司担任董事、总经理职务,在经营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陆俊、许学雷夫妇系公司实际 ...
流动性7月第4期:7月IPO金额提升,南向、融资流入医药
甬兴证券· 2025-07-29 20:51
核心观点 - 上周(7.21 - 7.25)2 年期、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美国 2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0 年期下行,美元指数下行,中美 10 年国债利差边际收窄;上周融资买入额上升,南向资金流大幅净流入 [1] 宏观流动性 国内流动性 - 上周(7.21 - 7.25)2 年期、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10 年期与 2 年期国债利差走扩,3 个月、1 年 SHIBOR 上行 [2][12] - 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 1095 亿元,7 月 MLF 净投放 1000 亿元 [2][12] - 截至 7 月 25 日,2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 1.4355%、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至 1.7324%,期限利差升至 0.2969%;3 个月 SHIBOR 上行至 1.5590%、1 年 SHIBOR 上行至 1.6390% [12] 海外流动性 - 上周(7.21 - 7.25)2 年期美债利率上行、10 年期下行,美元指数下行 [2][16] - 上周 2 年期美债收益率上行至 3.91%、10 年期下行至 4.40%,美元指数降至 97.67 [16][17] - 截至 7 月 25 日,中美 10 年期国债利差收窄至 -2.67% [2][17] 市场流动性 公募基金 - 2025 年 7 月新成立 110 只基金,24 年 7 月为 83 只;合计发行份额 926 亿份,24 年 7 月为 540 亿份 [22] - 7 月新成立股票型基金 62 只,发行总额约 283 亿份,占比 30.5%;新成立混合型基金 17 只,发行总额 86 亿份,占比 9.3%;新成立债券型基金 22 只,发行总额 517 亿份,占比 55.8% [22] ETF 基金 - 2025 年 7 月新成立 ETF 基金 35 只,2024 年 7 月为 8 只;合计发行份额 490 亿份,2024 年 7 月为 30 亿份 [25] - 7 月新成立 25 只股票型 ETF 基金,发行份额 110 亿份,上月股票型 ETF 基金发行份额约 107 亿份 [25] - 上周(7.21 - 7.25)ETF 股票基金规模为 31685 亿元,成交金额 5105 亿元,占总规模 16.1%,环比上行 3.2 个百分点 [25] - 自 2025 年以来 ETF 股票基金规模与沪深 300 指数的走势正相关 [25] - 7 月陆股通 ETF 买卖总额约 575 亿元,其中,沪股通 ETF 买卖总额约 409 亿元,占比 71.1% [25] 南向资金 - 上周(7.21 - 7.25)南向资金大幅净流入,2025 年初至今净流入 7654 亿元,累计净流入达 4.02 万亿元 [3][34] - 行业层面,非银行金融、医药、计算机净流入较多,合计约 170 亿元;通信、汽车、传媒净流出较多,合计 58 亿元 [36] - 风格层面,金融板块净流入最大为 122 亿元,其次是消费、周期;科技板块净流出最大为 14 亿元 [36] 两融资金 - 上周(7.21 - 7.25)融资资金买入额均值为 1900 亿元,环比上升 27.7% [4][42] - 截至 7 月 25 日,两融余额约 1.95 万亿元,环比上升 2.37%;两融交易额占 A 股成交比重环比上行 0.26% [42] - 上周行业融资净买入较多的行业是有色金属、医药、机械,合计约 140.2 亿元;融资净流出较多的是石油石化、商贸零售、农林牧渔,合计约 -11.9 亿元 [4][44] - 两融余额排名前三的行业依次是电子、非银行金融、计算机,分别占各自行业流通市值的比重为 2.86%、2.67%、3.54% [44] 募集资金 - 7 月股权融资规模约 607 亿元 [4][46] - 7 月 A 股 IPO 公司数为 6 家,总计融资规模 233 亿元;上个月 A 股 IPO 公司 8 家,总计融资规模约 92 亿元 [4][46] - 7 月有 13 家上市公司参与定增,总计融资规模约 246 亿元;上个月 A 股有 15 家公司参与增发,总计融资规模约 5350 亿元 [4][46]
2025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研究报告(精华版)
清科研究中心· 2025-07-29 19:41
中美对比 - 2025年H1美国投资和退出延续上升趋势,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募资和投资回暖[3] - 美国募资金额$1755.49亿同比8.8%,投资金额$6695.10亿同比37.7%;中国募资金额¥7283.30亿同比12.0%,投资金额¥3389.24亿同比1.6%[4] 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基协新登记股权类基金管理人47家,注销329家,存续登记11930家[5] - 截至2025年上半年,中基协存续备案股权投资类基金57626只,新备案2224只同比升5.1%[16] 募资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新募基金2172只,金额7283.30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2.1%和12.0%[21] - 人民币基金新募集数量及金额占比增加,外币基金延续下滑态势[22] 投资概况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案例5612起,金额3389.24亿元,同比分别上升21.9%和1.6%[30] - 半导体领域获投超千亿,江苏投资案例数居首,上海、北京投资规模超500亿[37][43] 退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退出案例935笔,同比降43.3%,被投企业IPO案例583笔,同比升38.2%[50][55] - 通过IPO退出的机构346家,持股账面价值1058.83亿元,同比分别上升36.2%和65.6%[58]
吉和昌IPO控制权稳定性遭问询,董事长宋文超、总经理戴荣明二人持股接近
搜狐财经· 2025-07-29 18:29
瑞财经 王敏 7月28日,武汉吉和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和昌")发布关于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申请文 件的审核问询函,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 宋文超、戴荣明分别于2014年9月、2018年2月及2021年12月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协议约定"除关联交易需要回避的情 形外,任何一方拟就有关公司重大事项向股东大会、董事会提出议案之前,或在行使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等事项的表决权之 前,均事先与其他方对相关议案或表决事项进行沟通及协调,自行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并保持投票一致,即一致投赞成 票、反对票或弃权票"。 历史股东高新投创投、鹏盛投资、高新投福海基金、高轩投资在投资公司过程中与公司原股东曾存在特殊投资条款,经协商 一致,采取由公司回购投资方持有公司全部股份方式,公司定向减资280万元。2024年8月20日,公司向投资方支付完毕全部 股份回购款项共计4109.78万元,投资方完成退出。 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要从事表面与界面处理相关特种功能性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表面工程处理产业为根基,通过特 色起始原料衍生、功能性基团设计等方式,逐步构筑形成了基于环氧衍生新材料、磺内酯衍生新材料、乙炔衍生新材料三大 ...
溜溜梅惊现“人咬青梅”!杨帆治下溜溜果园445条投诉背后陷“商标侵权+劳动纠纷”,IPO前资本大撤退
金融界· 2025-07-29 14:18
法律纠纷 - 2025年累计卷入17起法律纠纷,案件遍布安徽、山东、上海等五省(市),案由包括不正当竞争、商标侵权、劳动争议及著作权纠纷 [1] - 作为被告的案件数量占比36.82%,案件金额25元占比0.01% [2] - 具体案件包括与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的商标权纠纷、与揭西县风江兴雅源食品商行的不正当竞争纠纷等 [2] 股东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09年,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董事长兼法人为杨帆 [2] - 杨帆直接持股38.5717%,为第一大股东 [3] - 第二大股东安徽聚润投资有限公司持股37.1109% [3] - 创始人杨帆夫妇通过直接持股及聚润投资合计控制超78%的股份 [9] 消费者投诉 - 黑猫投诉平台含"溜溜果园"关键词投诉17条,"溜溜梅"关键词投诉高达445条 [4] - 投诉内容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问题,如"发霉"、"食品异物"、"食品变质"等 [4] - 有用户投诉在"溜溜梅官网旗舰店的脆青梅"中发现"被别人咬过"的产品 [5] - 公司对投诉普遍存在不回复现象 [7] 经营状况 - 在安徽、福建等八省推广青梅种植30余万亩,总产值近200亿元 [8] - 2022至2024年营收从11.74亿元增至16.16亿元,但毛利率从38.6%波动至36% [9] - 原料成本占比从41.7%攀升至47.7% [8] - 梅类产品贡献超98%的收入,品类单一化风险凸显 [8] 研发与营销 - 2024年研发投入同比骤降43.8%至1894.8万元 [8] - 明星代言费用高达1.06亿元,占净利润的71% [8] - 试图通过梅冻、西梅等新品拓展边界,但研发投入断崖式下降 [8] 资本运作 - 2024年6月红杉中国通过减资方式退出 [9] - 2019年个人投资者李青在A股申请撤回后以1.185亿元转让股份 [9] - 股权高度集中或影响决策透明度 [9] 行业警示 - 过度依赖流量营销、忽视产品本质导致信任危机 [10] - 食品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质量与口碑 [10] - 需从源头把控原料质量、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售后服务 [10]
CXO和创新药的热度能否延续?市场情绪当前处于什么位置?
2025-07-29 10:1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药行业、创新药领域、CXO 行业、细胞基因治疗(CGT)、双抗、ADC、小核酸、核药、自免领域、医疗服务、器械行业、半导体、商贸零售、电子行业 - **公司**:药明康德、三生制药、康方生物、Summit、Sammy、辉瑞、德州仪器、英特尔、谷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医药行业景气度 - **观点**:今年以来医药行业表现突出,二季度持续走强,行业景气度从局部复苏向全面复苏转变 [1][3] - **论据**:美股 CXO 公司业绩超预期带动板块上涨,国内 CXO 需求和订单改善;美国降息预期提升资金风险偏好,XBI 指数表现良好,大小型企业对 CXO 服务需求增加 [3][10] 国内 CXO 市场 - **观点**:需求端改善,订单量增加,竞争格局优化,价格有望上升 [1][8] - **论据**:一级市场融资虽下降,但 BD 首付款等渠道资金增长 62%,为研发提供支持;小公司产能退出 [1][3][8] 海外 CXO 市场 - **观点**:价格稳定,订单量波动大,早期研发需求强劲 [1][8] - **论据**:以 Mapace 等公司为例,虽部分时段订单下降,但近期业绩超预期 [8] 全球 CXO 行业 - **观点**:出现新产品和创新周期迹象,新技术突破将推动企业业绩增长 [1][9] - **论据**:ADC、PD - 1/VEGF 替代品、小核酸等新兴技术受关注 [1][9] 国内创新药企业融资 - **观点**:呈现多元化趋势,为研发提供更多资金 [1][6] - **论据**:BD 首付款等渠道资金大幅增长,二级市场通道顺畅 [1][6][7] 美股生物科技及医药行业 - **观点**:景气度从局部复苏向全面复苏转变 [10] - **论据**:美国降息预期改善融资环境,XBI 指数表现好,大小型企业需求增加 [10] 医药行业发展阶段 - **观点**:仍处于发展早期,肿瘤治疗领域预期高 [11] - **论据**:新药发现和治疗方法有突破,如三生制药 BD 案例提升市场预期 [11] 创新药投资 - **观点**:是医药行业引领者,部分领域潜力大,但需注意风险 [16][19] - **论据**:肿瘤、双抗和 ADC 等领域峰值销售额高;临床数据失败或成功会使估值大幅变化 [16][19] 市场情绪和资金配置 - **观点**:创新药领域市场情绪上升,资金环境积极,但需警惕风险 [22][29] - **论据**:投资者对临床前数据预期高,资金持续流入,但市场处于短期情绪周期后段 [22][27][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过去行业低迷原因**:受集采政策、疫情影响以及整体行业景气度下降等因素影响 [5] - **集采政策变化**:今年优化集采政策出台,政策更温和,高值耗材表现良好 [5] - **BD 交易指标**:首付款和总包金额是关键指标,5 亿美金以上首付款罕见,下半年预计有大型 BD 交易落地 [12] - **海外并购影响**:对国内医药行业有催化作用,如康方生物旗下公司 Summit 被收购提升投资价值 [13] - **自免领域问题**:中美自免标准疗法有差距,药品上市慢,存在海外数据复现性担忧 [14] - **小核酸等技术发展**:在国内处于早期阶段,需积累经验缩小与国际差距 [15] - **医药板块配置**:非医药基金配置连续两季度增加,但与历史高点有差距,全行业仍低配 [18] - **创新药估值差异**:中国创新药市场部分由 MNC 的 BD 定价驱动,有好产品的公司有提升空间 [20] - **医疗服务等细分行业**:有投资价值,政策变化推动发展,CXO 是重要方向 [21] - **创新药板块风险和催化剂**:风险为临床数据不达预期和大规模退货,催化剂为市场行情好能融资研发 [23] - **市场整体变化**:5 月中旬到 6 月初市场情绪上行,处于短期情绪周期后段,中报是重要催化剂 [24][27] - **德州仪器财报**:近期财报低于预期,对未来展望谨慎,可能与中国地区提前备货有关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