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动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P7,从自驾到具身的转行建议......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19 08:30
一个P7,从自驾到具身的转行思路...... 最近和一个P7的朋友聊天,去某大厂的具身实验室做负责人了。因为刚搭建,很多东西不是很成熟,和自 驾组建的时候非常像。缺数据、缺算力和设备。回顾自驾的种种,现在转具身之后,发现很多问题依然是 相似的,自驾优化的那套方法论甚至拿来就可以直接用,只是面向的对象和因素变了。他谈到了几个观点 蛮有意思,希望可以对大家有一定启发。 关于数据 没数据或数据少,第一时间和想到了real2sim2real方案或者sim2real方案。本体有,但数据少采集成本高, 能否使用自采集方式。让机器人自己采集数据并记录,通过算法来筛选和提出dirty数据。这一点和自驾的 数据闭环和自动标注比较相似。 关于算法 如果要商业化,最新的技术应该往后靠,等待技术的成熟。当前已经验证的技术应该被优先推上去,解决 部分问题,满足部分场景和功能的需求。就像VLA,用在智驾和机械臂上都还好,如果上人形,难度会非 常大。强化的方式,依然work,那么就应该使用这种方案。 如果算法和数据都更smooth,人形vla就是时候上了。 部署的一些思路 不用太担心部署问题,我们很擅长做轻量化和部署,算力索尔我觉得基本够 ...
特斯拉放弃造新车?背后惊人布局曝光
36氪· 2025-09-19 07:36
核心观点 - 特斯拉正从传统汽车制造商转型为AI机器人及储能解决方案提供商 其战略重心已从新车发布转向自动驾驶出租车、人形机器人和能源业务 [1][15][17] - 公司面临主要电动车市场份额下滑 但拒绝通过低价车型参与价格战以维持利润空间和科技公司估值定位 [3][8][13] - 未来增长依赖三大支柱:Robotaxi的万亿美元市场潜力、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社会革命性影响 以及能源储能业务的高利润现金流贡献 [18][22][26][33][34][35] 市场表现与战略转向 - 2025年8月在美国电动车市场份额降至38% 创2017年以来新低 欧洲德国和英国上牌量同比近乎腰斩 [1] - 同期中国市场份额仅5.1% 远低于比亚迪27.8% 吉利12.1% 长安6.5% 上汽通用五菱5.5% [3] - 拒绝开发平价车型因低端市场竞争激烈 比亚迪2025年5月对近二十款车型提供最高34%折扣 海鸥车型起售价降至55,800人民币 [5][6] - 维持17.2%毛利率 若参与价格战将压缩利润并削弱研发投入 对比亚迪2025年Q2汽车业务单车利润降至4,800人民币 毛利率跌至16.3% [8][9] Robotaxi业务规划 - 下一代车型将完全取消方向盘 专注于全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1][18] - FSD车型售价5-6万美元 显著低于Waymo约20万美元的车辆成本 [18] - 测试运营显示服务价格较Uber低31.79%-67.35% 例如奥斯汀11.94英里行程收费12.94美元 vs Uber 18.97美元 [19] - 潜在财务模型:100万辆Robotaxi年净收入超4万美元/车 产生400亿美元年度现金流 [19] - 摩根士丹利预测2040年全球无人出租车市场达万亿美元规模 特斯拉有望占据30%-35%份额 年收入突破5,000亿美元 [20] - 2025年9月获内华达州批准路测 计划2025年底覆盖美国一半人口 [20][21] Optimus人形机器人发展 - 马斯克预测未来80%公司价值可能来自Optimus业务 [22] - Optimus 3原型机2025年底亮相 2026年量产 目标成本2-3万美元/台 [24] - 按十年交付100万台计算 硬件销售额达250亿美元 年服务收入(1,000-2,000美元/台)贡献10-20亿美元经常性现金流 [24] - 摩根士丹利预计2050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5万亿美元 [24] - 平台化战略可能复刻苹果模式 开发者生态拓展工厂及家庭应用场景 [25] 能源储能业务进展 - 2024年能源业务收入突破100亿美元 同比增长67% 储能交付量翻倍至31.4 GWh [28][29] - 目标规模100 GWh+ 按35万美元/兆瓦时价格测算 年收入可达350亿美元 [29] - 毛利率从去年20%提升至24.4% 高于汽车业务18.2% 潜在年净利润贡献近90亿美元 [30] - 2025年9月发布Megapack Three及Mega Block系统 安装速度提升23% 成本降低40% [30] - 自研变压器投产 强化垂直整合能力并降低供应链依赖 [32] 财务数据支撑 - 2024年总营收97,690亿美元 同比增1% 汽车业务收入77,070亿美元同比下降6% [29] - 能源发电与储能收入10,086亿美元同比增67% 服务及其他收入10,534亿美元同比增27% [29] - 全球库存供应天数从16天降至13天 超充站数量增长17%至6,975座 [29]
上交严骏驰团队:近一年顶会顶刊硬核成果盘点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19 07:33
以下文章来源于深蓝AI ,作者深蓝学院 深蓝AI . 专注于人工智能、机器人与自动驾驶的学习平台。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AI技术日新月异,但真正的"硬核突破"在哪里?是让机器人更灵巧地完成复杂任务,还是让AI在工业决策上超越人类专家?抑或是为看似"黑盒"的模型找到坚 实的理论根基? 这些令人兴奋的前沿挑战,正是 上海交通大学严骏驰教授团队 的主攻方向。作为IAPR/IET Fellow、国家优青,他带领的这支顶尖团队,近期在CVPR、 ICLR、NeurIPS等舞台上交出了一份惊艳的答卷,用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回应了这些时代之问。 严骏驰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IAPR/IET Fellow,CCF优博/杰出会员。科技部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交 叉学部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负责人、教育部资源建设深度学习首席专家。发表CCF-A类第一/通讯作者论文过200篇(CVPR24最佳论文候选、AAAI21最具影响力 论文),引用超21000次。 作者 | 深蓝学院 来源 | 深蓝AI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 ...
科创板新材料公司纷纷切入“大厂”供应链
上海证券报· 2025-09-19 02:57
进入下游龙头客户供应链 - 天宜新材控股子公司天仁道和与航天科工 航天科技 中航工业 中国船舶 兵器工业集团相关院所及星河动力 星际荣耀等商业航天企业合作 开展火箭 无人机等高端装备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件应用推广[1] - 航材股份成为多个国际知名发动机公司合格供应商并实现长期稳定供货 将进一步提高海外营业收入份额[2] - 斯瑞新材铜合金推力室内壁材料及零部件通过商业航天主要客户多次试车和发射验证 与蓝箭航天 九州云箭 深蓝航天等国内头部商业航天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2] - 斯瑞新材在光模块芯片基座/壳体业务持续扩产 主要客户包括菲尼萨 天孚通信 环球广电 索尔思 东莞讯滔 在中高压电接触材料领域客户覆盖西门子 ABB 施耐德 伊顿 东芝 中国西电 宝光股份 旭光电子等全球主流电力设备制造商[2] - 八亿时空作为京东方战略供应商 液晶材料已陆续应用到京东方LCD方面新技术和产品中[2] - 金博股份研发完成低成本改性树脂基多孔碳产品 与主要头部硅碳企业建立良好客户关系 提供个性化定制化多孔碳产品解决方案[3] - 金博股份成为多家主流车企碳陶制动盘定点供应商 实现多个定点项目长纤碳陶盘批量交付 与国内外多家车企及制动器厂家联合开发专用碳陶制动摩擦副系统[3] 行业景气度展望 - OLED有机材料行业景气度较高 OLED技术在智能手机 平板 笔电 车载显示等终端应用市场加速渗透 全球迎来全新8.6代AMOLED产线建设周期 为OLED有机发光材料需求带来大幅增长[4] - 掩膜版行业迎来新发展机遇 受新能源 AI 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发展和需求兴起推动[5] - 电子特种气体材料 含氟新材料业务受集成电路 电池 医药行业需求牵引 产品需求量持续增大 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5] - 光模块数据传输速率加速向400G 800G及以上迭代 光器件向高集成度 小型化 高速率 高密度方向发展 长盈通订单情况良好 生产较为饱满 产能将进一步释放[6] 产能扩张与技术突破 - 天仁道和将聚焦航空航天 扩大复材量产能力及低空飞行器结构件中试能力 切入低空经济供应链 深耕低空飞行器轻量化结构件技术[1] - 清溢光电重点推进8.6代a-Si 6代AMOLED及LTPS等高端显示掩膜版核心技术突破与差异化能力建设 增强中高端产品市场竞争力[5] - 清溢光电佛山生产基地"高端半导体掩膜版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计划年底陆续试生产 "高精度掩膜版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已封顶 第一批设备已搬入 计划2025年下半年实现平板显示配套掩膜版生产线试生产[5] - 长盈通持续推动特种光纤 光纤环等产品在传感 传能 下一代光通信领域发展[6]
开大了!深夜突传5大消息!明天A股上涨稳了?
搜狐财经· 2025-09-18 23:21
1、现在是9月18日的深夜,美股的情况还是相当给力的,截至我发文,道指上涨0.62%,纳斯达克指数大涨1.14%,标普500指数上涨0.75%。主要是受两方 面的影响,一方面是英特尔股价飙升,此前英伟达表示将向这家芯片制造商投资50亿美元,用于共同开发数据中心和PC产品。英伟达、博通、特斯拉等其 他科技股也普遍走高。 其次,今天银行、券商、保险(金融三剑客)全天弱势,直接把股指给带崩了。 短期看,我认为继续调整的概率更大一些。但要说行情结束,我认为是没有的。更多是阶段调整、短期震荡。 我也没准备下车,继续呆在车上。长线,我也是看向上的! 3、再来看看今天的消息: ①、高盛近期将特斯拉未来12个月的目标股价从300美元上调至395美元,评级保持中性。若特斯拉在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拓展市场份额,股价 有望进一步攀升。 另一方面是,对美联储降息预期的缓和,年内有望继续降息2次,虽说明年预计仅降息1次,但预期还是偏向于短期兑现的。 2、今天A股的"跳水"大跌,我认为更多是阶段涨多了,面对突破3900点位置存在心理压力。毕竟,要是上了3900点,那4000点要不要上去呢!?这一波的 上涨,主要是机构资金在推动 ...
Lyft(LYFT.US)联手Waymo“含金量”存疑 华尔街谨慎看待:合作效益或有限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21:41
智通财经APP获悉,Lyft(LYFT.US)周三宣布,将首次与Alphabet(GOOGL.US)旗下Waymo合作,于明年 在纳什维尔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这项合作将帮助Lyft更好地与竞争对手优步(UBER.US)抗衡。 这一消息令Lyft股价一度飙升至三年来最高水平。不过,Lyft股价最初的剧烈反应(周三盘前一度涨近 28%)以及随后回落至13%的收盘涨幅,反映出市场从"膝跳反应"到更冷静思考的过程,即这项合作究竟 能为Lyft带来多少实际收益。 华尔街分析师则表现出更为谨慎的态度。他们指出,虽然这笔交易有益,但未必会保持排他性。根据安 排,Waymo的订单起初将通过Waymo应用完成,之后才会过渡到Lyft平台。 美银证券分析师Michael McGovern表示,由于Waymo的运力在初期可能有限,该合作对Lyft的交易量增 长带来的影响可能有限。此外,Michael McG担心Lyft与Waymo在纳什维尔的合作未必是独家合作。即 使合作启动,Waymo One仍将直接提供服务,同时Lyft是否会设立"仅限Waymo"的服务层级尚不明确。 摩根士丹利分析师Brian Nowak则表示:"这项合 ...
Via Transportation(VIA.US)联手Waymo 将于秋季在亚利桑那州推出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服务
智通财经· 2025-09-18 20:54
上周五刚刚完成上市的美国公共交通服务平台Via Transportation(VIA.US)将与Alphabet(GOOGL.US)旗下 Waymo合作,于今年秋季在亚利桑那州推出自动驾驶共享出行服务。 该项目将从钱德勒市(Chandler)启动。当地现有的Flex服务允许公众通过应用程序预订便宜的共享穿梭 巴士。Via一位发言人表示,在需求高峰期间,该服务将为部分用户提供通过Waymo应用预订自动驾驶 出行服务的选项。 值得一提的是,钱德勒市是Waymo在2020年首次推出自动驾驶网约车服务的城市。通过将车辆纳入该 市的公共交通项目,Waymo不仅可以确保其车辆获得更高的利用率,同时还能以更低的价格让用户享 受到这项服务。 对于自动驾驶公司而言,公共合作伙伴关系正成为一项重要的新扩展领域,因为他们正在努力将服务推 广至更多城市。去年,Waymo在旧金山启动了一项公共交通积分计划。Waymo目前已在美国五个市场 提供网约车服务,并且通过自有应用以及包括优步(UBER.US).、即将加入的Lyft(LYFT.US)在内的合作 伙伴平台,每周完成数十万次付费的自动驾驶行程。 在钱德勒市,Waymo的加入将有助于扩 ...
Uber:短短五年从 20 美元涨至 100 美元,下一站是 150 美元
美股研究社· 2025-09-18 19:33
Uber( NYSE: UBER )已不再是过去那个烧钱的高增长企业。得益于其市场领导地位、稳固的客户基础和无与伦比的司机网络,Uber 已转 型成为一台自由现金流机器。 Uber第二季度报告显示,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其营业利润为15亿美元。更重要的是,该公司在过去12个月中创造了85亿美元的自由现 金流。 管理层对强劲自由现金流生成的坚定信心,体现在他们上个月决定批准一项新的200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使总授权额度达到230亿美元。在谈 到Uber 对资本再分配的承诺时 ,首席财务官Prashanth Mahendra-Rajah表示: 所以,如果你回顾一下我们的历史,就会发现我们一直将大约50%的自由现金流用于回购。我认为这对思考未来几年我们将如何实现 资本回报是一个合理的方法。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准,让我们可以衡量我们每个季度计划的设计。所以你应该可以预料 到,这将是一个多年期的计划。我们每个季度都会积极行动。 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预计 Uber 将在其广告平台上进行增量投资,使商家合作伙伴能够使用不同类型的定向广告。我们也有理由期待,Uber 为商家提供的广告效果评估指标也将有所改进,这应该 ...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9月18日)
乘联分会· 2025-09-18 19:06
国内新闻 -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公开征求意见 构建三重安全保障 要求系统具备手部脱离检测及视线脱离检测能力 计划2026年正式发布 [6] - 商务部决定成立汽车流通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5家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7]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2025年1-8月出口汽车25.8万辆 同比增长8.5% 其中电动汽车10.2万辆 同比增加45.2% 日均出口超600辆 [8] - 东风集团与襄阳国资成立合资公司 注册资本84.7亿元 专注智能汽车开发销售 东风集团以无形资产出资占比41.9% [9] - 零跑汽车宣布重启欧洲制造计划 2026年起在西班牙生产新车型 [10] - 广汽国际在印尼推出AION UT车型 售价3.25-3.63亿印尼盾(约14.06-15.70万元人民币) [11] - 哈啰Robotaxi获阿里巴巴战略投资 双方将深化智驾大模型及Robotaxi领域合作 [12] - 宁德时代钠电池能量密度达175Wh/kg 纯电续航超500公里 预计2026年批量供货 已通过新国标安全认证 [13] 国外新闻 - 韩国2025年1-8月电动汽车销量142,456辆 同比增长48.4% 占新车注册量12.7% [14][15] - 日本8月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13.8% 连续5个月下滑 汽车及机械产品出口大幅减少 [16] - 宝马将于2025年10月底在匈牙利生产iX3电动车型 2026年3月在欧洲销售 [17] - Waymo获旧金山国际机场自动驾驶出租车测试许可 将分阶段推出商业化服务 [18] 商用车 - 一汽解放荣获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其卓越运营质量管理模式获认可 [20] - 京东汽车与采埃孚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 共同打造商用车后市场数智化服务生态 [21] - 中国重汽携9款专用车型亮相梁山专用汽车展 展示新能源化与智能化转型成果 [22] - 庆铃集团三款产品入选重庆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产品 包括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及新能源车型开发项目 [23][24]
当前的自动驾驶VLA,还有很多模块需要优化...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9-18 19:00
点击咨询匹配大牛导师 1. 传统模块化架构的时代: 早期的自动驾驶系统(L2-L4级)普遍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模块(如 物体检测、轨迹预测、路径规划)被独立开发和优化。 优势: 逻辑清晰,各模块可独立调试和 验证,具有较好的可解释性。 瓶颈: 错误累积效应: 上游模块的微小误差会逐级传递并放大, 影响最终决策。 信息损失: 在模块间传递的结构化数据(如3D框、轨迹点)会损失原始传感器 信息中的丰富细节。 规则的局限性: 依赖大量人工设计的规则和参数,难以应对复杂、长尾的 交通场景(Corner Cases)。 2. 纯视觉端到端(模仿学习)的兴起: 以NVIDIA的DAVE-2、Wayve等为代表,研究者们尝试使用 深度神经网络,通过模仿学习(Imitation Learning)的方式,直接从人类驾驶员的驾驶视频和操 作数据中学习"像素到行为"的映射。 优势: 简化了系统架构,能从数据中自动学习复杂的驾驶 策略,无需繁琐的规则设计。 瓶颈: "黑箱"问题与可解释性差: 模型决策过程不透明,难以理 解其做出特定行为的原因,这对于安全至关重要的自动驾驶是致命缺陷。 因果混淆(Causal VLA绝对是今年自动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