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

搜索文档
200万支绣球背后的盒马生意经
华尔街见闻· 2025-07-03 20:28
盒马战略布局 - 公司首个绣球盒马村落户云南玉溪江川县安化乡光山村 凸显供应链源头掌控意图 [1] - 2024-2025财年公司整体GMV超750亿元 经调整EBITA首次全年转正 商业模式进入正循环 [1] - 战略性聚焦优选业态 将鲜花视为代表未来消费趋势的重要商机 [1][2] 鲜花行业现状 - 中国花卉从业人员超500万人 种苗花卉企业近22万家 年产值5200多亿元 [1] - 2024年花卉零售市场总规模向2200亿元迈进 线上消费占比约1200亿元 [2] - 全国线下花店总数达42万家 市场进入稳定增长期 [2] 绣球产品运营 - 2021年公司推出9 9元/支绣球策略 连续四年成为复购率最高花卉 单夏季销量超200万支 [2] - 与2021年相比国内绣球种植面积提升30%以上 新品种包括太阳神殿 荷兰花边等 花径最大达35cm [2][3] - 通过定向种植将绣球批发价从10-20元/支显著降低 实现价格稳定 [4] 供应链与创新 - 公司选择合作基地时优先考量研发能力和种源创新 已推出9个市场验证的创新系列 [3] - 整合供应链形成定价能力 将小众花卉转化为大众消费品类 [4] - 打造桃花 芍药 郁金香等时令鲜花产品线 实现"季季有爆款"策略 [2] 市场竞争格局 - 七鲜 小象超市等平台加速布局鲜花赛道 倒逼公司持续进行产品与模式创新 [2] - 通过源头定制与供应链整合重塑鲜花产业 开辟新蓝海市场 [5]
2Q25前瞻:新材料、零售结构性转强
华泰证券· 2025-07-03 20:2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建筑与工程:增持(维持)[7] - 建材:增持(维持)[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Q25传统建筑建材或延续走弱,新材料景气分化,建筑施工淡季实物量平淡,多数公司营收略降;消费建材工程端有压力,零售需求改善;水泥和玻璃实物量弱,价格有变动;光伏玻璃需求或承压;玻纤高端需求景气,碳纤价格持稳,企业收入降幅有限[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建筑 - 2Q专项债发行约1.88万亿,较1Q环比-22.7%,1 - 5月基建、地产、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较前三月下降,预计多数建筑央企订单增速延续偏弱,收入盈利弱稳;地方国企表现分化,上海区域收入盈利或延迟至2Q体现,四川等区域国企利润同比向好;个别国际工程公司订单结算优化;2Q钢价回落,钢结构公司收入同比增速或放缓;设备租赁公司需求平淡,传统建筑机械租金价格同比偏弱;专业工程类公司细分领域景气差异大,部分公司订单受益海外催化但结转收入需时间[2] 消费建材 - 2Q25防水、涂料、石膏板、五金、管材主要原料价格同比和环比多数下滑,企业复价难度高,价格修复整体偏弱;25年1 - 5月商品房销售、新开工降幅收窄,但竣工端有压力,单月建筑及装潢材料零售额累计同比+3.0%,预计零售渠道完善、品牌力强的品类收入增速向好,工程端品类有销售压力[3] 水泥&玻璃 - 2Q25水泥均价382元/吨,环/同比-6.1%/+1.8%,实物量弱势,价格松动下滑,成本侧缺乏支撑但6月末煤炭价格修复趋强;浮法玻璃均价69元/重箱,同/环比-5.8%/-23.2%,3.2/2.0mm光伏玻璃均价环比上升、同比下降,5月分布式电站抢装收尾且供给增加,价格支撑转弱,轻碱、重碱、燃料油价格环比和同比下降;后市计划冷修产线有限,部分点火产线达产,关注供给端减产力度[4] 玻纤&碳纤 - 2Q缠绕直接纱、SMC合股纱、G75电子纱、7628电子布均价环比和同比多数上升,6月粗纱价格松动,但高端产品需求缺口明显,后期有望提价,预计二季度玻纤企业盈利同比改善;T700 - 12K/T300 - 12K碳纤维2Q25均价环比持平、同比下降,成本侧丙烯腈均价环比和同比下降,碳纤企业利润在盈亏边缘,6月底工厂库存周环比+0.1%,同比-1.8%,二季度库存去化,风电需求稳定,碳纤维企业收入预期降幅收窄[5] 建筑板块部分公司业绩前瞻 - 报告给出了中国建筑、中国中铁等多家公司2Q24和2Q25E的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数据及同比变化情况[10] 建材板块部分公司业绩前瞻 - 报告给出了海螺水泥、中国建材等多家公司2Q24和2Q25E的营业收入及归母净利数据及同比变化情况[11]
乘联分会:6月1—3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3.2万辆 同比增长15%
快讯· 2025-07-03 16:26
乘联分会消息,6月1—3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3.2万辆,同比去年6月同期增长15%,较上月增长 5%,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084.9万辆,同比增长10%;6月1—3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47.3万辆,同比 去年6月同期增长14%,较上月增长7%,今年以来累计批发1326.3万辆,同比增长12%。 ...
乘联分会:中国6月初步统计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5%。
快讯· 2025-07-03 16:21
乘用车市场零售数据 - 中国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同比增长15% [1] - 中国6月乘用车市场零售环比增长5% [1]
多点数智(02586):AI+零售SaaS,携手胖东来,出海正当时
国投证券· 2025-07-03 16: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给予买入 - A 的投资评级,按照 2025 年的 5 倍动态市销率,以及 7 月 2 日实时汇率 1 港元 = 0.913 元人民币,给予 6 个月目标价 13.32 港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中国及亚洲领先的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龙头,在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下,凭借 AI + 零售 SaaS、携手胖东来拓展国内客户、布局国际化业务三大驱动力,有望在稳健增长基础上加速成长 [4] - 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收入分别为 21.88/25.71/29.2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0/2.99/4.29 亿元 [4] 各部分总结 多点数智:中国最大的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 - 深耕本地零售数字化转型,管理团队成熟专业:是中国及亚洲领先的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服务商,2023 年按收入和商品交易总额计是中国最大,按收入计是亚洲领先,市场份额约 4.2%;股权集中,创始人持股 56.7%,有众多知名战略投资者;创始人是行业领袖,管理团队专业背景深厚 [19][22][25] - 业绩增长和业务拓展稳健,经营效率持续提升:2020 - 2024 年营业收入稳健增长,2024 年归母净利润亏损因可赎回可转换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经调整净利润由负转正;零售核心服务云营收占比跃升,AIoT 解决方案为主增长引擎,电子商务服务云业务实质终止;零售业务战略性调整,双业务毛利率提升,费用结构显著优化 [29][34][39] 行业景气:复杂分散万亿零售市场亟待数字化转型 - 复杂分散的万亿级零售市场机遇挑战并存:零售行业具备穿越周期能力,全球零售市场规模庞大且持续扩容,预计 2029 年达 123.7 万亿元;市场规模区域分布不均,亚欧美潜力突出;零售行业复杂分散体现在商业主体和业态、供应商和客户管理、区域差异、渠道布局四个维度;中国零售数字化市场在政策、需求、技术驱动下快速增长,数字化率滞后,成长空间可观 [46][47][56] - 数字化进程系零售行业转型升级大势所趋:零售行业结构变革加速,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转型进程从基础 IT 系统到 ERP 与通用 SaaS 再到零售云服务;零售 SaaS 构筑数字化基础设施,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未来零售行业将呈现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全渠道模式常态化、即时配送需求上升、店仓一体化加速等趋势 [61][63][67] - 零售数字化竞争格局初步演进为四类主体:产业链由上游基础设施与云服务、中游零售数字化服务商、下游零售商客户构成;竞争格局由传统 ERP 厂商、互联网云厂商、零售 SaaS 服务商、大型零售集团自研体系构成;2023 年多点数智以 10.9%市占率位居亚洲零售云解决方案服务商首位 [69][72][74] 三重优势:产品线全面,行业积淀和商业模式突出 - 产品矩阵覆盖本地零售的全链条和全渠道:2024 年围绕零售核心服务云解决方案重组,推出 Dmall Solution 3.0;Dmall OS 系统覆盖本地零售全链条,在轻餐饮、公域平台对接、业财一体化、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升级;AIoT 解决方案围绕“人、货、场”展开,升级后覆盖六大关键环节,构建全链条、全渠道一体化零售云解决方案 [77][80][87] - 行业积淀深厚,依托物美更懂本地零售业:创始人深耕零售三十年,依托物美打磨产品,形成行业积淀;为物美提供解决方案成效显著,灯塔客户验证产品力,品牌口碑助力客户拓展;客户结构优化,独立客户收入占比提升,产品贴近客户需求 [92][93][95] - 可持续的订阅 + 抽佣 SaaS 模式成长潜力大:设计订阅、抽佣、固定费用三种收费模式,适配不同客户需求;抽佣模式创新构建强绑定关系,增强业绩弹性;商业模式推动客户粘性和规模增加,客户净收益留存率稳定在 100%以上,部分成熟客户收费模式向订阅制转变 [100][103][104] 三大看点:携 AI 和胖东来赋能零售,国际化正当时 - 多款 AI Agent 产品落地,引领 AI + 零售新业态:推出多款 AI agent 产品,接入 DeepSeek 并本地化部署;AI 出清产品为物美集团带来超百万利润增长,AI 客服、质检等产品提升效率与准确性;拓展 AIoT 能力,推出机器人解决方案 [109][112][119] - 携手胖东来拓展国内零售新客,把握调改新机:与胖东来合作从会员和线上业务开始,逐步实现全链条数智化系统上线;胖东来模式跑通本地零售改革,多点赋能其打造系统验证样本;把握国内零售痛点,拓展大型商超和区域下沉市场有优势,标杆案例带动品牌扩散,物美引入胖东来标准验证调改项目可行性 [121][123][129] - 出海业务稳扎稳打,远期营收空间将值得期待:出海业务拓展迅速,SaaS 前景广阔但区域分化;在东南亚、日本、欧洲市场有不同机遇,短期合作有望增长,中长期有望渗透布局,构建轻资产出海模型,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130][134][15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主营业务基本假设与预测:假设全球经济向好,零售行业和信息化规模增长,Dmall OS 操作系统和 AIoT 解决方案业务增长,已剥离非核心业务 [151] -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5 - 2027 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选取可比公司,首次给予买入 - A 投资评级,给予 6 个月目标价 13.32 港元 [4][153]
港股异动 | 阿里巴巴-W(09988)跌近4% 外卖及闪购业务投资增加 高盛下调公司盈测及目标价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13:48
阿里巴巴股价表现 - 阿里巴巴-W(09988)股价下跌3.75%至105.3港元,成交额达108.28亿港元 [1] 淘宝闪购业务进展 - 淘宝闪购宣布未来12个月内将进行500亿平台补贴 [1] - 淘宝闪购联合饿了么日订单数已超6000万,非茶饮品类占比达75% [1] - 公司管理层对淘宝闪购业务推出两个月订单量达6000万的成效表示满意 [1] - 通过将饿了么与飞猪并入中国零售业务,确立了即时配送与旅游服务在核心电商业务中的重要性 [1] 高盛对阿里巴巴的分析 - 阿里美股过去一个月股价下跌16% [2] - 投资者主要关注点包括:饿了么及飞猪的战略重组、淘宝闪购进展及即时零售竞争格局、618购物节表现 [2] - 高盛下调2026-2028财年每股盈利预测4%至13%,同时上调同期收入预测2%至4% [2] - 将阿里美股目标价由159美元降至150美元,H股目标价由154港元降至146港元 [2]
淘宝闪购祭出500亿补贴,打工人盯上罗森、全家“羊毛”
36氪· 2025-07-03 07:33
即时零售市场崛起 - 2024年全国快递服务全程时限缩短至53.88小时,较2020年58.23小时提升7.5% [1] - 2023年即时零售规模达6500亿元占网络零售额4.2%,预计2030年超2万亿元 [10] - 即时零售活跃用户约5.8亿人占网民规模53% [10] - 中国即时零售市场日订单量三个月内从1亿单跃升至1.6亿单 [4] 平台竞争格局 - 淘宝闪购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联合饿了么日订单突破6000万单 [2][3] - 美团闪购618首日成交额同比增200%,下单用户破亿且人均消费增40% [3][16] - 京东外卖带动PLUS会员单月新增超40万,复购率是非会员2倍 [14] - 抖音与京东物流合作推出冷链共享仓,拼多多试验自建仓库拟8月上线即时配送 [19][20] 消费者行为转变 - 传统电商618总销售额7428亿元同比下降7%,直播电商增长12% [13] - 非茶饮订单占比达75%,60余类商品成交额增长超1倍 [3][16] - 消费者从"囤货"转向"即买即得",闪购优惠券使外送订单激增 [6][11] - 全家435ml光明牛奶通过15减11红包从15.9元降至4.9元 [8] 行业生态变化 - 美团建立"外卖+即时零售+本地生活"成熟模式,拥有300万家入驻门店 [20] - 盒马、叮咚、山姆等线下零售商纷纷上线平台获取公域流量 [8] - 服饰品牌如迪卡侬、海澜之家等通过即时零售实现业绩增长400% [16] - 即时零售推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成为零售业新增长曲线 [18] 配送能力对比 - 美团骑手网络与城市网格化运营体系形成核心优势 [20] - 京东依托自建物流体系在配送能力上占优 [20] - 抖音依赖第三方配送,骑手数量与网络覆盖存在差距 [21] - 拼多多试点同城配送仅能实现4小时达 [22]
阿里年内二度整合电商板块 传统电商拥抱线下拓展增长空间
证券时报· 2025-07-03 02:20
电商平台战略升级 - 阿里巴巴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旨在构建更完整的大消费服务体系,加强即时零售领域协同[2][3] - 公司表示调整是为优化消费者体验并探索新商业模式,飞猪、饿了么、淘天将发挥各自优势[2] - 此次整合是阿里从电商平台向大消费平台战略升级的关键步骤,未来将更多从用户角度优化业务模式[2] 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布局 - 淘宝旗下即时零售业务"小时达"升级为"淘宝闪购",上线一个月日订单量超4000万,准时率达97%,非餐品类订单占比75%[4] - 饿了么百万骑手配送能力与淘宝天猫全品类商品结合,实现"电商低价+即时送达"协同[4] - 行业分析指出,阿里整合饿了么和飞猪是为强化即时零售与本地生活竞争力,主动打破业务边界[5][6] 行业竞争动态 - 京东4月高调进军餐饮外卖,618期间加码酒旅业务,美团首次参战618并拓展即时零售[1][7] - 电商平台集体向即时零售、本地生活延伸,覆盖更多场景成为巨头必争之地[7] - 京东计划通过外卖场景打通生鲜供应链,并为酒店业提供供应链服务以降低成本[8] 业务协同与增长逻辑 - 饿了么配送能力与淘宝流量结合可优化远近场购物体验,飞猪通过"旅游+购物"交叉营销实现协同[6] - 高频外卖业务能为电商导流,整合后形成"外卖+电商"等新模式可拓展收入来源并提升运营效率[9] - 淘宝闪购短期内重点吸引新用户,长期目标是通过"远场+近场"结合升级商业模式[5][8] 行业趋势与战略意义 - 电商行业进入升级关键周期,需融合商品零售与服务零售以应对消费习惯变化[9] - 阿里调整反映电商平台加速线上线下协同,推动实体店与本地生活服务融合[9] - 大消费超级APP时代来临,单一功能电商平台将面临增长压力[6]
淘宝闪购500亿元补贴破局行业“内卷” 创新平台模式
证券日报· 2025-07-03 00:41
根据计划,此次500亿元平台直补,将在12个月内,通过店铺补贴、商品补贴、配送补贴、免佣减佣等 方式,在保障商家利润空间的同时,促进商家生意增长;此外,淘宝闪购将通过发放大额红包、免单 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方式补贴消费者,重塑消费体验。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举措标志着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在即时零售赛道 开启新一轮资源投入,在消费复苏和提振的关键期,以线上流量反哺线下服务业,着力打造电商和线下 服务业相结合的新平台。 重构即时零售格局 自今年5月份上线以来,淘宝闪购日订单量已突破6000万单。同期,中国即时零售市场的日订单总量实 现了飞跃式增长,从约1亿单攀升至1.6亿单。淘宝数据显示,淘宝闪购显著提升了平台用户活跃度,以 至于天猫618用户规模和活跃度创下新高,其中平台购买用户数实现双位数增长。淘宝闪购正在将线上 流量转化为线下服务效率提升和产业升级的动力,为品牌和商家创造生意新增量。 事实上,作为阿里巴巴"大消费平台"战略的核心落子,淘宝闪购的补贴行动与其业务整合进程形成深度 共振。6月份,阿里巴巴整合淘宝天猫、饿了么和飞猪的核心资源,以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构建大 消费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