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性新兴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北交所新受理两家公司IPO
中国证券报· 2025-05-26 05:08
沛城科技是定位于锂电新能源行业的局部电路增值服务商,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 新"小巨人"企业。沛城科技2023年度和2024年度经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 益前后孰低数)分别为1.13亿元和9229.64万元。 5月22日,康华股份和沛城科技上市申请均获北交所受理。北交所官网显示,5月以来已有联川生物、瑞 尔竞达、康华股份和沛城科技4家公司加入北交所受理队伍。 康华股份是一家以病原体检测为核心,覆盖六大产品线的综合性体外诊断企业,公司曾荣获"国家级专 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山东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企业"等荣誉称号。 2022年至2024年,康华股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4.8亿元、7.39亿元、7.28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2.7 亿元、6983.52万元、1.25亿元。2024年康华股份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48%,净利润同比增长79.09%。 康华股份本次计划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2亿股,拟募集资金5.62亿元,其中,2.67亿元用于多场景 智能检验分析仪器及精准诊断试剂研发及产业化项目,9810.94万元用于金标层析平台试剂(含居家检 测类) ...
税收大数据折射经济运行新亮点 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制造业高端化步伐加快
辽宁日报· 2025-05-25 10:09
战略性新兴产业 - 电子核心产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37.7% [1] - 先进环保产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26.5% [1] - 新能源汽车相关设施制造开票金额同比增长24.4% [1] - 互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23.5% [1] -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7% [1] 制造业高端化 - 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3.6% [2]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2% [2] -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开票金额同比增长超过30% [2] 消费市场 - 电视机等家用视听设备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45.6% [2] - 冰箱等日用家电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44.7% [2] - 手机等通信设备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15.3% [2] - 数码产品等电子产品零售开票金额同比增长5.9% [2] - 消费领域(不含住房消费)开票金额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一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 [2] 绿色能源 - 核电、水电、光电、风电和生物质发电五大清洁能源发电开票金额增速较火力发电高2.3个百分点 [3] - 五大清洁能源发电开票金额占全部发电开票金额的3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 [3] - 节能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8.1% [3] - 新能源技术推广服务开票金额同比增长3.4% [3]
每周股票复盘:中工国际(002051)2025年一季度业绩开门红,国际工程承包业务新签合同额增长30.65%
搜狐财经· 2025-05-24 22:5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23日收盘价8.07元,较上周8.28元下跌2.54% [1] - 本周最高价8.38元(5月20日),最低价8.06元(5月23日) [1] - 当前总市值99.86亿元,在专业工程板块市值排名9/39,两市A股排名1545/5148 [1] 2025年一季度业绩 - 营业收入21.83亿元,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增长12.17%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幅改善 [3] - 国际工程承包新签合同额6.99亿美元(同比+30.65%),生效合同额6.84亿美元(同比+25.27%) [3] 国际工程承包业务 - 2024年海外新签合同总额33.90亿美元(同比+7.4%),其中国际工程承包新签24.11亿美元(同比+4.42%) [4] - 2024年生效合同额11.54亿美元,保持历史高位 [4] - 2025年一季度新签合同额增速显著(同比+30.65%) [4] 海外业务进展 - 尼加拉瓜市场突破:蓬塔韦特机场改扩建项目融资落地,并签约应急响应系统、液化气仓储等项目 [5] - 圭亚那地区医疗建设品牌强化:继医院群项目后,新签西德梅拉拉医院总承包合同 [5] - 动态调整机制助力聚焦优势市场(一带一路沿线) [5] 战略性新兴产业 - 2024年营业收入8.61亿元,占总营收7.07% [6] - 以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业务布局 [6] 投建营业务 - 聚焦环保、索道、清洁能源领域,2024年实现里程碑突破 [7] - 拟投资乌兹别克斯坦两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投资4.75亿美元 [7]
50亿,凯德投资在中国设立第一支母基金 | 融中募资周报
搜狐财经· 2025-05-24 19:05
湖南省空天海洋产业子基金 - 湖南省金芙蓉产业引导基金拟设立空天海洋产业子基金 由湖南财信金融控股集团旗下湖南省财信产业基金管理公司管理 重点投向航空航天及北斗产业链优质企业和省内重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 [2] 蓝驰创投与港投公司合作 - 蓝驰创投与港投公司合作成立「共同投资伙伴计划」 重点支持有全球视野的华人科技创业者和全球领先的技术创新 提出AI+3D交互+Robotics的"三浪叠加"是未来30年科技变革主题 [3] - 中广核远航投资(深圳)合伙企业成立 出资额超250亿元 由中国国新控股旗下国新远航(北京)投资公司、中国广核集团及中广核资本控股共同出资 [3] 眉山市与凯德投资母基金 - 眉山市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拟设立中试成果转化子基金 聚焦锂电、光伏和化工新材料等产业 基金分四期实缴 前三期各2000万元 第四期4000万元 [4] - 凯德投资设立首支在岸母基金凯德投资人民币母基金 总股本承诺额50亿元人民币 预计将为凯德投资基金资产管理规模贡献200亿元人民币 [4] - 凯德投资自2021年以来在中国设立7只人民币私募基金 累计募资540亿元 管理约300个项目 覆盖办公楼、购物中心、旅宿、产业园区等领域 [5] 科技创新债券发行 - 鲁信创投发行5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期限5年 票面利率2.6% 重点投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5] - 中国石化资本发行9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 期限5年 票面利率2.07% 全场认购意向超63亿元 认购倍数超7倍 [5] - 元禾控股发行6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期限3年 票面利率1.92% 募集资金100%投向高端装备、先进制造、集成电路等战略新兴产业 [6] 吉安市与湖北科投基金 - 吉安市拟设立科技创新股权投资基金 目标规模3亿元 首次实缴0.6亿元 主要投向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6][7] - 湖北科投与联特科技共同发起设立光联基金 聚焦光通信及相关前沿技术领域 推动光通信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7] 长春市与杭州市基金 - 长春振兴产业发展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拟参股两支子基金 旗挚汽车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规模10亿元 安徽高新吉晟创业投资基金规模3亿元 [8] - 杭州市设立智能网联产业发展基金 规模10亿元 由5家机构共同发起 采用双GP管理模式 布局智能网联全产业链 [9]
从新能源车、AI芯片到抗虫玉米——“国家队”耐心资本撬动产业突围
中国青年报· 2025-05-23 19:34
国投系基金概况 - 国投集团旗下在管基金共50只,管理规模超过2700亿元,其中国家级政府投资基金11只规模达2300亿元占比84% [2] - 形成"四创"协同生态:国投创益、国投创新、国投创合、国投创业,覆盖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母基金、并购基金全链条 [1] - 2023年数据显示累计投资1175个项目,助力296家企业上市(含143家科创板),突破323项核心技术,培育319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9]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 - 2016年领投比亚迪15亿元建设6GWh动力电池产线,2024年比亚迪以427万辆销量问鼎全球新能源车市场 [2] - 系统布局地平线、宁德时代、恩捷股份等企业,完成车规级芯片、动力电池、智能驾驶核心技术拼图 [2] - 比亚迪4月在欧洲28国电动车销量首次超越特斯拉 [1] 集成电路产业投资 - 278亿元重仓集成电路全产业链,投资336个项目包括拓荆科技、中微公司、寒武纪等 [4] - 粤芯半导体实现12英寸芯片量产能力 [4] - 投资项目中A轮及之前占比超1/3,B轮及之前达56%领先行业10个百分点 [4] 生物育种与生物制造 - 战略控股4家生物育种龙头企业,2023年审定转基因品种中使用国投系企业转化体的占比近90% [7] - 隆平生物"LP026-2"抗虫玉米使农民每亩增收200元,减少农药使用 [6] - 2023年成立国投种业科技公司,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生物育种产业牵头单位 [7] 投资策略与政策协同 - 中央财政资金实现超5倍放大效应,2/3资金投向民营企业 [9] - 2024年《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明确聚焦重大战略领域 [4] - "母基金+直投"模式为被投企业提供客户资源对接、产业链完善等赋能措施 [9]
新一轮金融支持政策下的重点投资方向与项目谋划
搜狐财经· 2025-05-23 18:12
政策核心目标 - 通过提供充裕流动性和降低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信心,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与高质量发展 [1] - 针对房地产、中小微企业等特定领域精准施策,化解风险并激发内生动力 [1] - 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引导资金流向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民生保障等国家战略重点领域 [1] 重点投资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 - 涵盖人工智能、量子技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大健康等领域 [2] - 设立科技创新专项信贷机制,鼓励银行设立科技金融专门机构,探索长周期科技贷款绩效考核 [2] - 加快发展科技保险,保险资金参与创业投资和未上市科技企业股权投资 [2]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 以"AI+"专项行动引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先支持智能制造设备更新、数据采集系统建设及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 [3] 基础设施与绿色低碳发展 - 包括绿色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及绿色低碳改造 [4] - 绿色金融支持、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持续投入,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成为投资热点 [5] 农业与乡村振兴 - 支持农业机械设备更新、现代化农业产业链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产品加工及冷链物流 [6] - 央行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至3万亿元并下调利率,形成量价协同效应 [6] 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 - 重点支持医疗卫生设备更新、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老旧社区医疗设施改造 [7] - 2027年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百万人口大型医疗设备拥有量达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13] 教育与文化体育 - 重点支持高校及职业院校关键教学设备更新、智慧课堂建设 [8] - 推动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场所提质升级及全民健身设施建设 [8] 重点行业领域新特点 工业领域 - 聚焦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行业设备更新和智能化改造,优先淘汰限制类设备 [9] - 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9] 环保领域 - 布局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推动废旧电池、报废汽车资源化利用及水污染治理设施提标改造 [10][11] 农业领域 - 持续实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重点支持生物育种产业化、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农文旅融合 [12] 数字资产 - 推进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优化信贷服务、强化保险保障、扩大股权投资利好数字经济企业 [15][16] 资金支持类型 超长期特别国债 - 支持"两重"(大中型灌区、引调水工程、重点都市圈城际铁路)和"两新"(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领域 [17]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 2025年规模达4.4万亿元(同比增5000亿元),投向领域从10个扩至22个,资本金出资上限比例提至30% [18] - 8000亿元用于置换存量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另发行2万亿元专项债用于同类置换 [19][20] 中央预算内资金 - 2025年拟安排7350亿元(2020—2024年分别为6000亿、6100亿、6400亿、6800亿、7000亿) [21] - 支持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城市基础设施等八大领域34个细分方向 [21] 项目谋划建议 - 融资成本下降,重点领域(科技创新、中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等)融资可得性提高 [22] - 资本市场渠道拓宽,科创板、创业板改革深化,科技创新债券推出 [22] - 民营企业可参与工业设备更新、回收循环利用等领域重大项目 [22]
中国证监会:交易所债券市场科创债达1.2万亿元
快讯· 2025-05-23 08:55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监管发行司司长严伯进介绍, 近年来证监会以科创板、创业板一系列的改革为契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等,加快深度融 合。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监管发行司司长严伯进:新上市公司的科技含量在不断提升,我们沪深北交 易所上市公司当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接近了2700家,市值的占比超过了四成,私募 股权创投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和占比持续在提升,目前在投项目超过了10万个,在投的本金 超过了4万亿元。债券市场直接融资作用也在不断凸显,科创债累计发行了1.2万亿元,其中2024年一共 发了539只,发行规模0.61万亿元,同比增长了64%。另外,证监会支持科技企业用好境内外两个市场 两种资源,截至今年4月底,已经完成了242家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的备案,其中有83家为科技企业,主要 集中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领域。(央视新闻) ...
战新产业A股接近2700家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投本金超过4万亿元
深圳商报· 2025-05-23 02:10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发展 - 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数量接近2700家,市值占比超四成 [1] - 2024年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新上市公司中超九成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或高新技术企业 [1] - 科技企业发行上市条件更加包容适配,科创板五套上市标准中四套不要求企业盈利 [1] 科技企业并购重组情况 - 沪深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共1400余单,同比增长超40%,其中重大资产重组170余单,同比增长超220%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约650单,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80单 [1]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支持科技创新 - 注册制改革以来,九成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及超半数创业板上市公司获得过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资 [2]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投项目超10万个,在投本金超4万亿元 [2] 债券市场对科技企业的融资支持 - 科创债累计发行1.2万亿元,2024年发行539只规模0.61万亿元,同比增长64% [2] - 募集资金主要投向半导体、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制造等前沿领域 [2]
新三板、北交所协同发力 引导资本“活水”灌溉创新型中小企业
证券日报· 2025-05-23 00:09
值得关注的是,筹备北交所上市的挂牌公司实力突出,近两年(2023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平均复合增长率分别 为9.76%和7.56%。其中,约半数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两成属于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本报记者 孟珂 5月2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小微企业开展股权融 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规范成长后到北交所上市,引导社会资本更多向创新型中小企业聚集,带动同行 业、上下游小微企业共同成长。 北京利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合伙人常春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明确支持小微企业股权融资,能够吸引更多 有潜力的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从而有效扩充北交所的后备企业队伍,为北交所贡献大批量优质"生源"。对中小企业而言,有利 于其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提升规范治理水平,进而增强抗风险和抗周期能力。 "此次政策导向明确,有助于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一方面,该政策通过拓宽小微企业股权融资渠道,可缓解其长期 面临的融资难题,降低对传统信贷的依赖;另一方面,引导资本向创新型企业聚集,形成'投资—培育—退出'良性循环, ...
在投本金超4万亿!新政将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
搜狐财经· 2025-05-22 19:26
科技金融政策解读 - 七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聚焦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等7个方面,提出15项政策举措 [3][5] - 政策包含存量政策迭代升级和增量政策创新供给,重点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创业投资导向 [5] 创业投资发展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优化国有创投考核机制以增强长期投资定力 [5] - 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范围,支持创投机构发债融资,鼓励发展创投二级市场基金 [5] - 私募股权创投基金在投项目超10万个,在投本金超4万亿元,90%科创板及北交所上市公司、超50%创业板公司获其投资 [9] 债券市场创新 -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通过风险分担工具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低成本、长期限科创债券 [6] - 人民银行提供再贷款资金,联合地方政府及增信机构分担违约风险,优先支持头部创投机构 [6] - 目前近100家机构发行科创债券,规模超2500亿元 [7] 资本市场动态 - 2024年出台"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上市公司披露资产重组1400余单(同比增40%),其中重大重组170余单(同比增220%) [8]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披露重组650单,重大重组超80单,科技型公司并购未盈利科技资产案例落地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