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保护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拿中企当投名状?被特朗普威胁加关税后,加拿大将枪口指向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7-02 07:34
美加贸易摩擦与中企在加遭遇 事件背景 - 加拿大政府原计划对美国科技巨头征收3%数字服务税,但在美国发出贸易警告后48小时内撤回提案[1][3][5] - 同日内突然宣布以国家安全为由勒令中国海康威视停止在加运营[1][12] 加拿大经济结构特征 - 对美贸易依存度极高:超70%出口目的地为美国,年贸易额达数千亿美元[3][6] - 经济结构单一,缺乏对抗贸易战的缓冲能力,美国威胁加征25%关税将导致经济休克[6][10] 美国施压手段 - 特朗普政府通过停止贸易谈判、重提乳制品高关税等组合施压[5][10] - 美国科技企业(亚马逊/谷歌/脸书)作为战略资产受保护,3%税率被视作对美国全球影响力的挑战[5] 中企遭遇政治化打压 - 海康威视被禁缺乏实质证据,加方无法说明具体国家安全威胁[12][15] - 该行为被解读为向美国递交"投名状",通过牺牲第三方企业换取贸易妥协[12][15] 中方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警告将对加输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重点涉及能源/矿产/农产品领域[18][20] - 强调反对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指出此举破坏双边经贸基础[18][20] 国际博弈格局 - 欧盟在关税博弈中妥协,正寻求钢铁/汽车等关键行业豁免[22][24] - 经济依赖性国家易沦为大国博弈棋子,加拿大案例凸显小国战略自主性缺失[24][25]
美国新政策生效,欧盟公布反制手段,彻底撕破脸了,信号强烈
搜狐财经· 2025-07-01 22:23
美国新关税政策 - 美国自6月23日起对八大类钢制家用电器(包括冰箱、烘干机、洗衣机等)加征50%关税 [1][3] - 该政策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举措的延续,从最初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逐步升级至下游产品 [3] - 美国政府试图通过高关税壁垒吸引制造业回流,为本国相关产业营造优势环境 [3] 欧盟反制措施 - 欧盟在政策生效次日公布反制手段,计划对价值95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征收一揽子关税 [3] - 反制清单涵盖民用飞机、汽车、医疗器械、农产品、酒类产品等多个领域 [3] - 欧盟还考虑依据《数字市场法案》强化对美国科技公司监管,包括征收数字服务税、限制数据流动等 [3] 美欧贸易冲突背景 - 欧盟对美出口规模较大,美国新政策严重冲击欧盟相关产业及就业 [5] - 美国贸易政策反复无常,曾要求欧盟承认美国标准、废除部分法律等 [5] - 欧盟意识到一味妥协无法维护自身利益,因此采取坚决反制 [5] 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 - 美欧贸易摩擦导致原材料供应、零部件生产与产品销售环节受阻 [5] - 欧盟汽车产业对美国钢铁有依赖,美国提高钢铝关税致使欧盟车企生产成本上升 [5] - 欧盟对美国汽车等产品加征关税将降低美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竞争力 [5]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 - 双方加征关税推高产品价格,抑制消费需求 [5] - 企业因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削减投资、推迟扩张计划 [5]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显示,美欧贸易冲突持续升级将显著拉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 [5] 美欧关系未来走向 - 短期内美欧关系将愈发紧张,企业面临成本上升、市场萎缩困境 [8] - 长期来看欧盟或推进战略自主,减少对美国市场与技术依赖 [8] - 欧盟计划拓展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贸易合作,提升自身军事能力 [8]
美股前瞻 | 三大股指期货齐跌 “特马”再度开撕 今晚鲍威尔领衔央行行长们“炸场”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20:29
全球股指期货表现 - 美股三大股指期货齐跌 道指期货跌0.12%至44,041.50点 标普500指数期货跌0.29%至6,186.80点 纳指期货跌0.37%至22,595.10点 [1][2] - 欧洲主要股指普遍下跌 德国DAX指数跌0.68%至23,766.67点 英国富时100指数跌0.27%至8,737.67点 法国CAC40指数跌0.38%至7,636.87点 欧洲斯托克50指数跌0.32%至5,286.45点 [2][3] 大宗商品市场 - WTI原油价格上涨0.88%至65.68美元/桶 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0.82%至67.29美元/桶 [4] 央行政策动态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参与欧洲央行中央银行论坛小组会谈 讨论全球贸易紧张局势与中东冲突对通胀与增长前景的影响 [5] - 高盛预测美联储将在9月降息25个基点 并预计年内共降息三次 最终利率预测下调至3%-3.25% [8] 美国政治经济 - 美国参议院就特朗普提出的减税法案进行激烈辩论 该法案可能使国家债务增加3.3万亿美元 [6] - 特朗普建议联邦政府效率部对特斯拉展开补贴审查 称其可能领取了史上最高额政府补贴 [7] 新能源汽车行业 - 理想汽车6月交付量同比下降24%至36,279辆 小鹏汽车6月交付量同比增长224%至34,611辆 蔚来汽车6月交付量同比增长17.5%至24,925辆 [8] 科技行业动态 - 苹果考虑采用Anthropic或OpenAI的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新版Siri 可能放弃自研AI模型 [9] - 欧洲计划建设AI超级工厂 将配备至少300万块最新一代GPU 英伟达可能成为主要供应商 [10] - 苹果的反垄断撤诉动议被美国法官驳回 需继续应对司法部的智能手机市场垄断指控 [11] 金融科技领域 - 稳定币发行商Circle申请在美国创建国家信托银行 若获批将成为第二家拥有此类牌照的加密货币公司 [12] 重要经济数据预告 - 北京时间21:45将公布美国6月SPGI制造业PMI终值 [13] - 北京时间22:00将公布美国5月营建支出月率 6月ISM制造业PMI和5月JOLTs职位空缺数据 [14] - 次日凌晨04:30将公布美国截至6月27日当周API原油库存变动 [15]
欧盟只给30天时间,要求中方放开稀土出口,话音刚落,中方宣布新禁令
搜狐财经· 2025-07-01 19:19
中欧稀土博弈现状 - 欧盟驻华大使托莱多公开表示磁铁短缺对欧洲企业造成"非常、非常严重"影响,要求中方30天内解决稀土磁铁出口问题 [1] - 中国出台新规要求稀土企业上报技术人员名单,部分专家需上交护照且出国旅行须审批 [1] - 欧洲汽车零部件协会报告显示多家汽车供应商因稀土磁体短缺被迫暂停生产线,部分企业库存仅能维持2至4周 [3] 稀土供需格局 - 中国在全球稀土精炼领域供应量占比达92%,稀土磁铁生产领域占全球87%加工产能 [5] - 中国2023年稀土产量占全球60%以上 [5] - 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计划2030年实现10%稀土本土开采和40%本土加工,但缺乏核心技术与产能配套 [6] 政策与贸易动态 - 中国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并建立许可制度,商务部称已批准一定数量合规申请但审批流程仍难满足欧洲需求 [3]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2024年前五个月中欧贸易顺差增长23%达1170亿美元 [6] - 欧盟依据《国际采购工具》限制中国企业参与医疗器械公共采购,被商务部指为"新的保护主义壁垒" [6] 技术管控与战略意图 - 中国将稀土提炼技术列入《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并通过技术人员名录强化技术护城河 [5] - 新加坡Edge Research创始人指出中国稀土管制是"手中的王牌",技术人员追踪系统旨在维持长期技术优势 [5] - 中国商务部表示将"加快审批工作",同时打击稀土走私行为,采取"严管合规+打击走私"双线策略 [5] 产业链影响 - 彭博社数据显示中国对欧洲稀土磁铁出口量持续下滑,导致欧盟电动汽车等领域产能停滞 [3]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G7峰会携带磁铁道具试图联合美方施压,但未能在声明中直接提及中国 [3] - 中国经济自2017年以来增长40%,同期欧盟对华出口下降30%,反映欧盟在供应链依赖与贸易规则施压间的矛盾 [3]
欧央行官员内部分歧:欧元兑美元若突破1.20或成分水岭 汇率波动牵动货币政策走向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18:49
欧元汇率问题 - 欧洲央行副行长路易斯·德金多斯表示欧元兑美元汇率若升破1.20关口可能给货币政策制定带来挑战 当前1.17至1.20区间仍属可控范围 [1] - 欧元兑美元汇率今年以来累计上涨13.8% 6月30日触及1.1755的年内高点 主要受美元指数创1973年以来最差同期表现影响 [1] -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形容欧元升值趋势"违反直觉但合理" 金多斯重申欧元汇率只是政策考量因素之一 不会设定具体目标值 [1] 欧元区内部观点分歧 - 拉脱维亚央行行长马丁斯·卡扎克斯指出欧元过快升值可能形成双重通缩压力 或迫使欧洲央行重新评估降息节奏 [4] - 立陶宛央行行长格迪米纳斯·西姆库斯强调需警惕单边升值速度 快速波动可能干扰通胀调控目标 [4] - 德国央行行长约阿希姆·纳格尔认为当前欧元汇率接近长期平均水平 利率水平不构成特殊问题 更关注整体通胀动态 [4] 货币政策与经济挑战 - 欧洲央行自2024年6月启动宽松周期以来已连续八次下调基准利率 市场普遍预期最终降息操作将在9月落地 [4] - 金多斯指出需警惕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风险对物价稳定的潜在冲击 特别是美国关税政策可能通过供应链重构对欧洲经济产生滞后影响 [4] - 欧洲央行预测2027年通胀率有望稳定在2%目标水平 但短期风险平衡明显偏向下行 [5]
中国纺织机械遭印度限制,或波及全球纺织供应链
搜狐财经· 2025-07-01 18:07
印度对华进口限制政策 - 印度政府自2025年3月起对371种中国商品实施全面进口限制 涉及纺织机械 玩具 消费电子产品 电信产品等领域 [1] - 该政策基于2024年8月印度重工业部通知 要求进口商品必须符合印度BIS强制性标准 否则无法进入市场 [1] 印度制造战略背景 - 印度推行"印度制造"战略 旨在提升全球供应链地位 通过政策扶持本土制造业和中小企业 [3] - 对中国商品采取明显的保护主义策略 以促进国内产业发展 [3] 中印贸易失衡现状 - 2024财年印度对华出口166 5亿美元 进口1017 4亿美元 贸易逆差达850 9亿美元 [4] - 印度对华上游产品依赖度持续上升 但2017年起对华出口年均下降2% 体现供应链结构性依赖 [4] - 高科技和工业领域依赖中国进口 制约印度自给自足工业能力发展 [4] 纺织机械行业数据 - 2024年中国对印纺织机械出口12 07亿美元 占全球出口总额25 76% [6] - 印度纺织机械零部件60%来自中国 针织机械与非织造布机械进口比例高达70% [6] - 主要出口类型为针织机械 织造机械 辅助装置及零配件 印染后整理机械 [6] 印度纺织业面临的挑战 - 印度纺织业计划引进数十万台高速织机 但90%依赖进口 BIS标准将直接影响扩张计划 [7][9] - 行业2030年目标为出口1000亿美元 营业额2500亿美元 新规可能阻碍目标实现 [7] - 纱线已纳入质量管理 叠加纺织机械BIS标准 对行业构成双重压力 [9]
欧央行官员警告:欧美关税僵局可能加剧通缩压力 9月或迎最后一次降息
智通财经· 2025-07-01 14:31
欧元区通胀形势 - 当前欧元区通胀面临多重下行压力,通胀持续低于2%目标的概率超过上行风险[1] - 欧元兑美元汇率急速攀升与中东地缘冲突引发的能源市场波动可能导致通胀再度偏离调控目标[1] - 2027年通胀率预测将稳定在2%水平,但当前物价走势仍充满不确定性[1] - 地缘政治风险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构成主要干扰因素[1] - 美元资产信任危机引发的欧元被动升值通过压低进口成本与削弱出口竞争力形成双重通缩效应[1] 货币政策走向 - 7月例会维持利率不变是最可能的政策选项[3] - 自2024年6月启动宽松周期以来已连续八次下调基准利率[3] - 市场普遍预期最终降息操作将在9月落地[3] - 当前利率水平已接近理论中性区间,既不刺激经济过热也不构成增长拖累[3] 跨大西洋贸易关系 - 欧美谈判前景持谨慎态度,7月9日关税豁免最后期限临近仍未取得实质性突破[3] - 欧洲输美商品平均面临10%的关税税率,保护主义措施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尚未完全显现[3] - 能源价格波动与贸易摩擦叠加背景下,维持物价稳定与保障经济增长的平衡术愈发复杂[3]
特朗普关税大限将至,欧洲港口陷入“末日囤货”式拥堵
新京报· 2025-07-01 11:41
欧洲港口拥堵现状 - 欧洲主要港口如鹿特丹、安特卫普、汉堡等驳船和集装箱船等待时间大幅延长,拥堵问题预计持续至少几个月 [1] - 安特卫普港面临疫情以来最严重拥堵,德国不来梅港等候泊位时间增加77%,安特卫普港延误时间增加37%,汉堡港延误时间增加49% [1] - 拥堵原因包括劳动力短缺、罢工、莱茵河水位下降、红海航道风险升高等 [1] 特朗普关税威胁影响 - 特朗普威胁从7月9日起对欧盟商品征收高达50%的统一关税,覆盖欧盟对美出口约70%的商品,价值约3800亿欧元(4300亿美元) [3] - 欧盟已批准首批报复清单价值约210亿欧元,第二批正在磋商中的报复清单价值约950亿欧元 [3] - 若美国征收50%关税,欧盟对美国总出口可能减少一半以上 [4] 欧盟内部应对分歧 - 德国、意大利等主张迅速与美国达成初步协议,提出"瑞士奶酪式协议"方案 [6] - 法国主张采取强硬立场,不接受不公平条款 [6] - 欧盟内部难以协调立场导致供应链预期混乱 [6] 贸易冲突连锁反应 - 受特朗普关税冲击的亚洲商品转向拓展欧洲市场,欧洲港口面临货柜量急剧增加和加紧对美出口的双重压力 [4] - 美国西海岸西雅图-塔科马港及奥克兰港同样发生拥堵 [8] - 北美、亚洲和欧洲市场占美国出口份额超过90%,贸易冲突可能反噬美国经济 [8]
加拿大“封杀”海康威视?商务部:坚决反对
证券时报· 2025-06-30 20:20
事件背景 - 加拿大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命令海康威视关闭在加业务并禁止政府部门采购其产品 [1] - 该决定要求海康威视加拿大公司在120天内完成关停 [3][4] 中方官方回应 - 商务部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认为加方行为是泛化国家安全概念 [1] - 中国驻加使馆指出该决定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并干扰中加正常经贸合作 [3] - 中方敦促加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 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2][3] 海康威视声明 - 公司强烈反对加拿大政府的无端指控 称其决定缺乏程序公正和透明 [3][4] - 强调公司全球业务均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恪守商业伦理 [4] - 指出加方行为是基于臆想和偏见 属于对中国企业的歧视性打压 [4] 影响评估 - 事件将直接影响海康威视在加拿大市场的业务运营 [1][3] - 可能对中加两国企业间的合作信心产生负面影响 [1] - 可能对全球其他市场产生示范效应 需关注后续发展 [4]
突发!还有10天,特朗普突然全面终止关税谈判,再逼鲍威尔辞职!
搜狐财经· 2025-06-29 11:26
美加贸易争端升级 - 特朗普突然全面终止与加拿大的关税谈判,并威胁在七天内确定加拿大对美贸易需支付的关税税率 [1][5] - 加拿大将从6月30日起对美国科技公司(亚马逊、谷歌、Meta等)征收3%的数字服务税,追溯至2022年收入,预计每年带来20亿加元税收 [3][6] - 作为反制措施,加拿大已对美国制造汽车征收25%关税,并对价值43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威士忌、运动装备、家电等)征收25%关税 [11][13] - 安大略省威胁对美国三州150万户家庭和企业征收25%电税,并可能切断供电,同时撤下美国酒类商品并限制镍出口 [15][17] 市场与经济影响 - 加元当天大幅跳水,美元应声走高,美加贸易谈判破裂对加元构成利空 [5][7] - 加美之间70%货物依赖卡车运输,近期订单锐减已引发裁员潮,关税政策将严重破坏北美汽车供应链稳定 [19] - 全球供应链可能中断,导致商品短缺和价格飙升,加拿大加征关税将直接影响美国企业出口和利润 [34] 美联储主席风波 - 特朗普公开要求鲍威尔辞职,称其"愚蠢"、"固执",并表示希望选择"有降息意愿"的新主席 [21][23] - 特朗普计划提前11个月宣布美联储主席继任者,可能2025年夏天公布人选,被市场称为"影子美联储主席" [25] - 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上表示将保持观望态度,强调美联储需锚定长期通胀预期 [29] 全球贸易局势 - 欧盟表示若美国实施"对等关税"将采取反制措施,墨西哥等国也可能跟进,加剧全球贸易紧张 [36] - 美加贸易战升级和美联储独立性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性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