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贸易保护主义
icon
搜索文档
彭森:改革与发展,是中国应对外部冲击关键之策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16:41
中国经济应对策略 - 面对外部冲击,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强调"改革"和"发展"两大关键词,认为全球经济结构正经历剧烈调整,中国的选择是首先办好自己的事 [1] - 中国对美国关税战采取一系列超常规宏观经济政策,并非仓促应变而是早有准备,对美外贸依存度从20%以上降到12%左右 [2] - 中国具备应对外部冲击的基础条件:健全的制造业体系、广阔的国内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4%,高于去年全年增速和今年5%的增长计划 [2] 经济表现与韧性 - 二季度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消费上升,投资较去年提升,5月出口顶住压力实现6.3%的增长 [2] - 中国推出宏观政策推动改革,激发社会活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关于全国统一大市场、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措施密集出台 [3] - 《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明确民营经济法律地位,为其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打下基础,有助于打破隐性壁垒 [3] 制造业转型升级 - 中国制造业正从传统中低端生产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转型,制造业规模相当于美国两倍,日本和德国的各四倍 [4] - 中国高铁实现100%国产化,船舶订单和工业机器人装机量占全球比重均超过50%,芯片产量不断提升 [4] - 面对高端芯片制造等技术"卡脖子"问题,中国将外部压力转化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动力 [5] 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 中国制造未来三大方向: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强对AI技术、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的扶植和引导 [6] - 外界对中国施加的限制可能刺激中国加快"补链""强链"进程 [6]
澳前贸易与投资部长:中澳自贸协定成果充分证明自由贸易有效性
中国新闻网· 2025-06-28 05:06
"世界再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罗布表示,当前民粹主义、孤立主义、民族主义与保护主义抬头,并以 保护经济安全的名义出现。这些思潮也许能短期内带来情绪上的满足感,提供某种"报复"的幻觉,但筑 起贸易壁垒、推行出口管制,最终将破坏全球投资,切断无数供应链,抑制经济增长与创新,并加剧公 众的不安与焦虑。 罗布表示,应将包括中澳自贸协定在内的现有自由贸易协定提升到更高水平,坚定表明对开放世界的支 持。如,将《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整 合起来,推动构建亚太自由贸易区。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悉尼6月28日电 (记者薄雯雯)澳大利亚前贸易与投资部长安德鲁·罗布(Andrew Robb)27日在悉尼表 示,中澳自由贸易协定取得的成果令人瞩目,充分证明了自由贸易有效性。面对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抬 头,应坚定表明对开放世界的支持。 罗布当晚出席以"同合作·共致远"暨中澳自贸协定签署十周年纪念为主题的澳大利亚中华经贸文化交流 促进会(华贸会)第五届第三次年会,并发表主旨演讲。 2015年6月,罗布代表澳大利亚政府与中方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罗布在演讲中向所有为 ...
鲍威尔国会表态,美联储观望关税冲击,特朗普心急如焚
搜狐财经· 2025-06-27 11:10
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坚决表明不会盲目追随政治呼声降息,选择耐心观望关税政策对经济的影响后再做政策调整 [1] - 美联储基准利率自去年12月以来维持在4.25%至4.50%较高区间,显示其对通胀控制的决心 [3] - 鲍威尔强调"防止一次性物价飙升变成持续通胀",体现美联储作为货币政策"守门人"的角色定位 [3] 美国经济环境分析 - 特朗普的高关税政策推高进口商品价格,导致消费者和企业成本上升,形成明显通胀压力 [3] - 当前美国经济表面保持稳健,通胀率有所上升但未进入恶性螺旋阶段 [3] - 美国面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科技竞争加剧、人口老龄化等结构性挑战 [6] 政治干预与央行独立性 - 特朗普持续公开施压要求降息至少2-3个点,这种政治化干预挑战央行独立性 [3] - 美联储展现出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是现代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石,避免短期政治压力破坏经济稳定 [7] - 鲍威尔的坚定立场保护了美联储权威,为全球经济管理树立典范 [7] 全球市场影响 - 美联储的稳健姿态对全球市场具有稳定作用,保持政策审慎有助于维护美元储备货币地位 [6] - 若美联储急于降息可能引发资本流向新兴市场的剧烈波动,影响全球金融体系健康 [6] - 利率政策走向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焦点,未来几个月经济数据将成决策重要依据 [6] 政策权衡与未来展望 - 美联储必须在短期刺激与长期风险间权衡,贸然降息可能导致通胀失控和金融市场不稳定 [6] - 未来数月美国就业、制造业、消费者信心和通胀指标等数据将对决策产生深远影响 [9] - 全球贸易局势和地缘政治紧张态势也将持续影响市场预期 [9]
夏季达沃斯论坛丨记者手记:古商船、天津港与全球化
新华社· 2025-06-26 19:04
天津港的全球化地位 - 天津港拥有147条集装箱航线,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1] - 作为中国北方重要对外贸易口岸和国际枢纽港,天津港是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体现[1] - 港口模型被带到夏季达沃斯论坛现场,展示其从古商船到现代化港口的发展历程[1] 全球贸易现状与挑战 - 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导致美国企业不愿投资和招聘[2] -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指出世界面临系统性危机,需要全球协作应对挑战[2] -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强调新时代需要团结互信和全球协作,超越分裂走向合作[2] 全球化发展趋势 - 尽管存在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化时代潮流仍不可阻挡[1] - 贸易往来和合作共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 - 全球化进程是人类数万年流动的自然结果,不可能终止[2]
夏季达沃斯美企高管发声:以长期主义心态投资中国
中国新闻网· 2025-06-26 16:59
美企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投入持续加码 - 尽管全球贸易环境复杂,美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信心与投入仍在持续增加 [1] - 多位美企高管在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将坚定深耕中国市场,以"长期主义"战略应对波动与挑战 [1] 中国市场的不可替代性 - 中国对美企的吸引力不仅在于庞大的市场规模,更在于持续提升的科技创新能力 [3] - 思科全球副总裁黄志明指出,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应用方面的速度远超全球,完成同样任务的时间仅为外企的1/10 [3] -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区总裁方明杰表示,中国在生命科学研发领域的创新成果呈指数级增长,已成为全球药物研发的领军者之一 [3] - 江森自控通过本土合作和本土化产能布局,借助中国供应链能力及AI、新能源技术,推出多项智慧楼宇和绿色减碳解决方案 [3] 中国作为创新策源地 - 越来越多美企选择在中国建立研发工厂,加快产品迭代并推动本土创新成果"首发即出海" [4] - 中国已成为美企不可或缺的创新策源地,为其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4] 中国是全球经济中的"最大确定性" - 在全球经贸关系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为跨国企业提供了稳定、包容的发展土壤 [5] - 中国政府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企营造了清晰的发展方向 [6] - 威达信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李兆琦表示,中国持续扩大的开放格局和普惠包容的理念增强了外资企业的信心 [6] - 中国经济持续稳健增长,为跨国企业在华长期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市场和保障 [6] 中国市场赋能美企全球发展 - 中美企业合作日益紧密,从共同研发到协同出海,合作边界不断拓展 [7] - KGS商业消防大中华区总裁武海峰表示,中国消防市场巨大,海湾公司依托本土技术积淀和制造基地优势,实现了对全球市场的高效覆盖 [7] - 威达信的业务重点已从服务外资进入中国转向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支持 [7] - 思科在服务中国企业出海过程中,提供网络安全、AI技术支持,并分享运营经验 [7] - KGS全球首席执行官丹·汤普森称中国是全球化征程中锚定未来的"定海神针" [7]
倒计时!凤凰网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3天后在深圳举办
凤凰网财经· 2025-06-25 21:06
贸易谈判与关税形势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设定的贸易协议最后期限为7月9日 若未达成协议相关国家将面临远超当前10%基准税率的更高关税[1] - 目前仅英国与美国达成初步协议 但钢铁关税问题仍未解决[1] - 中美贸易休战协议延至8月中旬 为谈判争取时间[1] 全球供应链与贸易壁垒 - 全球供应链面临单边主义 贸易保护主义冲击 技术封锁 碳壁垒 数据主权争端等新型贸易壁垒不断涌现[1] - 中国企业出海环境日益复杂[1] 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 - 凤凰网主办的"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将于6月28-29日在深圳举行 主题为"为开放的世界"[1] - 论坛旨在全球产业链深度重构之际 为中国企业搭建思想碰撞 资源对接 规则对话的高端平台[1] - 论坛系统性破解出海难题 探寻生态化 可持续的出海新路径[1] 论坛参与方与嘉宾 - 论坛集结全球政界 商界 学界顶尖领袖 包括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 商务部原副部长姜增伟 龙永图 魏建国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等[2] - 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 罗马尼亚前总理彼得•罗曼 匈牙利驻广州领事馆总领事华培德 印尼驻广州领事馆总领事斌德加等国际嘉宾参与[2] - 论坛汇集多国经贸机构 数百家行业领军企业 包括吉利 格力 TCL 群核科技等[2] 论坛资源与网络 - 论坛直连中东 东盟投资贸易部门 主权基金及智库 搭建政策 资本与项目的"破局中枢"[2] - 论坛成立"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理事会" 联合政企学媒资源打造常态化协作平台[2] - 论坛汇聚中东 东盟核心市场顶级权威资源 包括阿联酋哈利法经济区 阿曼主权基金 马来西亚关丹产业园等[3] 跨境生态网络 - 论坛联动亚投行 沙特华商协会 越南总商会 俄中友好协会贸易促进与经济合作委员会 欧洲投资巨头Tikehau Capital等构建跨境生态网络[4] - 多国使领馆 投资促进局 主权基金 经济区 核心商协会及全球产业资本共同构成贯通政策与市场的顶级阵容[4] 论坛支持单位 - 论坛由凤凰网主办 华润雪花啤酒荣誉呈现 全球服务贸易联盟指导 凤凰网财经承办[4] - 中国民促会 中外企业家联合会 蓝图公益基金会 北京国际技术交易联盟战略合作[4] - 长江商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提供学术支持 蒙牛 双汇 中国平安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给予特别支持[4]
贸易战转折点在何时?彭森:物极必反,最后还是要回到正确的道路上
搜狐财经· 2025-06-25 10:27
世界经济格局与产业链供应链 - 世界经济政治安全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地缘政治引发剧烈冲突 [2] - 世界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强烈冲击 世界经济格局出现碎片化现象 [2] - 供应链的打破是世界范围的 中国需为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做出贡献 [2]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 将贸易战压力转化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动力 [2] - 未来十年需加强传统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 [2] - 七大战略新兴产业需实现质的提高 包括新一代信息产业 生物产业 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等 [3] - 未来产业需国家重点扶持和引导 包括AI技术 生命科学等 [4] 全球布局与经济复苏 - 企业全球布局面临诸多困难 对世界经济复苏增长造成影响 [4] - 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要求各国发挥优势生产质优价廉产品 形成产业链供应链 有利于全球经济 [4]
WTO就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收附加税设立争端解决小组
第一财经· 2025-06-24 21:42
中加贸易争端背景 - 加拿大自2024年10月1日起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收100%附加关税 涉及2023年贸易额17亿美元 [3][5][10] - 加拿大自2024年10月15日起对中国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附加关税 涉及2023年钢铁贸易额9.5亿美元 铝产品7.2亿美元 [5][10][11] - 中方认为加拿大措施违反GATT规定 并于2024年9月6日在WTO提起DS627案磋商 [4][6] 中方反制措施 - 中国自2025年3月20日起对加拿大菜籽油 油渣饼和豌豆加征100%关税 对特定海鲜和猪肉加征25%关税 [14] - 中方措施涉及DS636案 加拿大认为超出GATT承诺关税 [15] - 中国驻加大使表示反制措施具有条件性 加方取消歧视性关税后中方措施可调整 [19] 争端解决进展 - WTO于2025年6月23日同意设立DS627案争端解决小组 [1] - 加拿大主张其措施符合GATT 但表示愿继续磋商 [8][17] - 中方强调仍愿通过建设性对话解决争端 但反对加拿大提出的加速处理要求 [7][18] 行业影响 - 电动汽车行业受100%关税直接影响 中国企业原考虑在加投资计划受阻 [11] - 钢铝行业面临25%附加关税 2023年相关产品对加出口额合计16.7亿美元 [10][11] - 农产品贸易受反制措施冲击 加拿大要求对易腐货物适用加速处理程序 [16]
WTO就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等产品收附加税设立争端解决小组
第一财经· 2025-06-24 17:29
中加贸易争端背景 - 加拿大自2024年10月1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附加税,涉及2023年贸易金额17亿美元 [1][4] - 加拿大自2024年10月15日起对中国钢铝产品加征25%附加税,涉及2023年钢铁贸易9.5亿美元、铝产品7.2亿美元 [2][4] - 中方认为加方措施违反GATT规定,于2024年9月6日在WTO提起磋商(DS627案) [2] 中方反制措施 - 中国自2025年3月20日起对加拿大菜籽油、油渣饼和豌豆加征100%关税 [6] - 中国对加拿大特定海鲜和猪肉产品加征25%关税 [6] - 中方称反制措施针对加方歧视性限制,符合WTO规则 [7] 争端解决进展 - WTO于2025年5月23日首次推迟设立DS627案专家组,6月23日同意设立 [2] - WTO同时设立DS636案专家组审理中国对加农产品关税措施 [6] - 加拿大要求加速处理涉及易腐货物的DS636案,但中方反对加速程序 [6][7] 行业影响 -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曾考虑投资加拿大,但因关税限制放弃 [5] - 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西班牙、匈牙利、泰国等国成功开展合作,创造当地就业 [5] - 中加电动汽车合作可为加拿大消费者提供性价比高的产品,助力气候目标 [4] 双方立场 - 中方表示愿意通过建设性对话解决争端,但将坚定维护企业权益 [1][4] - 加方声称其措施符合GATT规定,但也表示愿继续磋商 [4][7] - 中方强调反制措施具有针对性,若加方取消关税中方也可调整 [7]
美国学者:美国在全球的角色不再独一无二
中国新闻网· 2025-06-24 16:10
地缘政治局势 - 国际社会地缘政治局势紧张,部分由特朗普政府政策加剧,部分反映美国全球角色不再独一无二 [1] - 世界进入难以避免的动荡期,"新世界"将持续面临地缘紧张 [1] - 美国在全球难以"一家独大",中国、欧盟等正日益强大 [1] 贸易保护主义与国际协作 -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地缘政治冲突背景下,各国稳定发展和国际新秩序建立成为关注焦点 [1] - 美国近年退出多个国际组织和全球协议(如巴黎协定、世界卫生组织),可能削弱全球多边协作机制 [1] - 国际协作前景光明,即便美国缺席,其他国家基于互信加强协作仍可推进多边合作 [1] 国际合作与共同目标 - 各国需在符合共同利益的领域最大限度争取国际合作,避免陷入上世纪30年代的危机局面 [1] - 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气候变化、和平稳定、国际贸易与投资等领域有广泛共同目标 [2] - 中国继续与意愿相合国家深化合作受到积极评价 [2]